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除了濃縮的唐文化,西安城里還有隨手可觸的明文化,比如城市中心的鐘樓、鼓樓。二者合稱西安鐘鼓樓,是西安的標誌性建築物。鐘樓位於西安城東、南、西、北四條街道的交匯處,鼓樓位於鐘樓西北方約200米處,兩座建築就像同胞兄弟,遙相呼應,蔚為壯觀。
來西安之前,我以為鐘鼓樓是唐王朝的傑作,來西安之後,我才知道這兩座城樓修建於大明王朝。並有一個悲傷的故事:
當年,朱元璋最初想把國都遷至西安,並特派太子朱標去考察,並按帝都標準修建鐘鼓樓。當太子圓滿完成任務,回到南京獻出陜西地圖後,卻突然病倒,不久便一命嗚呼。白髮人送黑發人,朱元璋晚年失去自己最摯愛的兒子,深受打擊,從此西安遷都的事就此不提。
但這兩座建築卻完整的留給後人。鐘樓、鼓樓如同西安的天安門、前門,它們歷經百年高大雄偉、巍峨壯麗。
鼓樓始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可謂是中華文化名樓。
鼓樓有4大特點:
1.鼓樓與鐘樓相距200米,兩座明代建築是中國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鼓樓遺跡之一。2.全樓構造無一鐵釘,在唐朝風格基礎上,用宋代建築手法並加以創新的建築。
3.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名「鼓樓」。4.簷上覆蓋有深綠色琉璃瓦,樓內貼金彩繪,畫棟雕梁,頂部有鎏金寶頂,樓體古雅雄健,富有民族特色。
當我登上鼓樓,一目了然的能夠看到一面高1.8米的大鼓(原巨鼓已不復存在),還有24面刻著24節氣的紅鼓,有敲更的更鼓,特別大,下面有文字解釋,看到這些我才確認知道暮鼓晨鐘出自這里,一排排整齊劃一,非常有氣勢。
仰望鼓樓,鼓樓的構造技術,在應用了唐朝風格、宋代建築法則的基礎上又有不少創新。樓體為木質結構,深、廣各三間。整體以磚木結構為主,構建於用青磚、白灰砌成的方形基座上。全樓結構無一鐵釘,樓簷和平座都使用了鬥拱構造原理,外觀樓體古雅雄健,富有民族特色。
最令我欣賞的是這鼓樓的色彩,在中國君主專制社會里,建築色彩使用同樣具有嚴格的等級限制:金、珠、黃最尊貴的和璽彩繪為第一等,只用於帝王貴族象徵皇權的建築。青、綠的旋子彩繪次之,用於文武百官的宅第;蘇式彩繪則位居第三。在西安鼓樓上,你會清晰看到,建築分別使用了和璽彩繪和旋子彩繪,並繪有瀝粉金龍,由此不難看出,鼓樓是古建築彩繪的精品之作。
屋面覆蓋以剪邊灰瓦,樓基除兩端尾外,不加其它裝飾,盡顯雄渾莊嚴。在簷上覆蓋有深綠色琉璃瓦,樓內貼金彩繪,畫棟雕梁,頂部有鎏金寶頂。
鼓樓的南邊有牌匾「文武盛地」;與山海關的「天下第一關」牌匾被譽為「中國兩匾」。
可惜在動亂的年代被毀,現在看到的是後來仿制的。由台階踏步上至基座的平台,可進入一層大廳,大廳四面有門,周為平台,頂有方格彩繪藻井,二層四面有木格窗門與外廊相通。
此鼓樓內還展覽著明清家具、瓷器和齊白石的書畫,並陳列著各種各樣不同的鼓,有興趣的慢慢欣賞。
西安的鼓樓是中國現存明代建築中僅次於故宮、太和殿、長陵棱恩殿的一座大體量的古代建築,且在中國同類建築中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無論從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性方面都屬於同類建築之冠。
遊玩鼓樓時,還可以欣賞到訪古的「晨鐘暮鼓」的表演,此外還有傳統民樂和舞蹈的演出,每天日間6場,具體演出情況可詳見官網。
個人覺得鐘樓的夜景遠勝白天的景色。晚上來這邊遊玩,在鼓樓附近的話很容易看到有很多樂隊或者是個人在這邊自彈自唱,唱的還是不錯的,閒來無事可以聽一聽。
落日的餘暉,照耀著這座歷史古城,皇城天子腳下的車水馬龍,總會有一種恍世感。
遊玩建議:
1.門票: 鐘鼓樓門票各35元,套票50元;憑學生證單票15元,套票30元;
2.開放時間:8:30-18:00
3.乘車:地鐵二號線可以到達鼓樓站,很多公車到達這邊的。
4.如果想要拍攝的話,推薦在鼓樓拍攝鐘樓,或者反之,效果都會不錯。
5.表演:每天上午9點、10點、11點和下午3點、4點、5點整點有仿古的「晨鐘暮鼓」的表演,還有傳統民樂和舞蹈,頗具看點。
本文來源:嗨走旅行簽約達人—沐橙子
更多旅行內容請查看【嗨走旅行】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