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你還記得上一次在野外睡覺是什麼時候嗎?
老藝術家還記得小時候住的筒子樓沒有冷氣機,每年天氣熱起來後,各家就會抬著竹床、卷著涼席到湖邊的草地上,那時候天上還能看到星星,在搖搖晃晃的蒲扇聲裡,沉睡一夏天。
多年之後,好不容易住進擁有恒溫系統的高樓大廈的人們又開始向往野外,單純在公園裡鋪塊格子布圍坐著啃網紅零食的野餐已經無法排遣都市人的疲憊和壓力。
2019年10月一部叫《露營物語》的日劇在東京電視臺和b站同步播出,片名如果直接翻譯過來的話就是「一個人露營,吃了然後睡」。
△《一人露營》日本正式海報/豆瓣
男女主人公在山間海岸獨自露營,因為吃的太香,一度被稱為露營版《孤獨的美食家》。
兩百八十五萬的播放裡滿滿都是羨慕和躍躍欲試,畢竟誰都會有一個想逃離現代社會的瞬間。
△劇中令人生羨的生活/截圖
社畜們在市中心的合租房裡一邊做白日夢一邊精心計算著每天能多睡幾分鐘懶覺的時候,真正有實力的中產行動了起來。
但是看到各種違規搭建帳篷、亂扔廢棄食物的新聞就知道,這明明是打地鋪加農家樂,露營才不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心有多大,露營地就有多大
在不少人的理解裡,露營一共分三步,把帳篷帶上,找塊空地,把帳篷支棱起來。
在寸土寸金的城市裡,如果不想驅車勞頓,各種人工草坪就成了第一批受害者。
△亂象橫生/ 微博截圖
本月初,就有當地媒體報導,黃金周期間在衡水滏陽河邊的草坪上,紮著幾十個顏色大小各異的帳篷,還有人把吊床掛在了樹木之間。
因為這片草坪面積大,樹蔭多,風景好,而且緊鄰公廁用水方便,五一期間每天有幾百人前來露營。
成片的草坪被踩壞,或是直接被遊客的簡易爐灶烤焦,露營者更留下大量垃圾。
而就在距離遊客十幾米的地方,一個寫有「禁止破壞公物、亂倒垃圾、非法聚會、踐踏草坪」的公告牌在風中凌亂。
△公告牌阻擋不了人們野營的心/ 微博截圖
不過在真正的探險家面前,破壞草坪、亂扔垃圾都是小場面,他們可以硬生生把露營玩兒成荒野求生。
位於河北省西北部的小五臺山,距北京市區125千米,是華北地區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之一,2002年經國務院批準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小五臺山金蓮花被拔/ 微博截圖
這麼好的風景,不搞下破壞,豈不是暴殄天物?2016年7月,正值金蓮花盛開的時候。
由於趕到小五臺山的遊客太多,無法全部阻攔,原本宣布封山一年的小五臺山暫時向遊客開放。
隨著大批遊客湧入小五臺山露營,其中就有人為了方便搭建帳篷,發揮愚公移山的精神,在高山草甸上開辟出大片平地,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壞。
在短暫開放僅六天後,小五臺山再次被迫宣布封山。
△高山草甸遭到嚴重破壞/ 微博截圖
被露營逼到關門謝客的景區並不少見。
2017年6月涼山美姑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域發現車輛碾壓植被、隨意砍伐薪柴燒烤、搭建帳篷露營、亂丟垃圾等人為活動,嚴重破壞了大風頂保護區域生態環境。
便於當月發布公告:今後未經相幹部門批準,一般人員和車輛嚴禁進入大風頂區域。
△被逼關門謝客/ 微博截圖
去年年底,雲南瀘沽湖也宣布,自2020年1月1日起,禁止在保護區內露營、燒烤,違者處100元上500元以下罰款。
頻頻走錯片場的露營,當然和遊客本身的素質脫不了關係,但也是缺乏文化土壤的必然結果。
國外露營文化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基於豐富的公益性專用露營地,但在中國,由於土地使用成本和建設成本高昂等原因,與美國、日本等國家公益性營地和私人營地各占半壁江山的格局不同,我國露營地從發展起步是以營利為主的私人營地。
△國外的露營文化相對成熟/ Unsplash
國外公益性的營地一般隻收取基本的運營費用,價格一般為普通酒店的1/5甚至1/10。
中國的露營地卻淪為了掛羊頭賣狗肉的主題度假村。遊客睡帳篷還要掏酒店的錢,自然就讓不少人動了亂搭亂建的心思。
二戰後,露營成為流行
如果要追溯露營文化的源頭,還真的就是荒野求生。
美國西部大開發時期,淘金者就開始用樹枝搭建單坡棚,這些覆蓋帆布的帳篷既可以禦寒也可以避免野獸的襲擊。
拓荒時代結束後,露營這種方式只有在外出打獵或者釣魚時才會派上用場,僅僅作為一種簡單渡夜的方式,而露營所需的種種專業技能,由諸如童子軍之類的組織保留了下來。
△美國的童子軍/ Mcasiwakuni
1861年,一個名叫弗雷德裡克·岡恩(Frederick Gunn)的校長在康涅狄格州華盛頓創建了一個名叫Gunnery Camp的露營地,並帶領男生進行了為期兩周的遠足。
在那兒,岡恩試圖通過教授一系列生活技能,包括釣魚,探險和明火烹飪,來讓學生們感受人與荒野的聯繫,在大自然中入睡自然也是課程計劃的一部分。
Gunnery Camp成為美國第一個休閒營地,岡恩被視為休閒露營之父。
△The Gunnery Camp/AmericanHistoryUSA
1869年,教育家威廉·穆瑞(William Murray)基於其在阿迪朗達克山脈探險的經歷寫了本暢銷書《荒野歷險記》,這本書的發行讓成千上萬的美國城市居民走入山林露營。
而露營在美國成為一項全民熱衷的休閒活動是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
由於戰爭給美國民眾在物質和精神上帶來的沉重負擔,在隨後的20年中,數百萬美國人步入了叢林露營,借此消磨時間,親近自然。
△在露營的一家人/ Unsplash
不斷發展的市場,也使得之前主要在軍事領域使用的戶外裝備開始有了民用版本。
其中1959年尤裡卡公司發明的帳篷,使得普通人可以在幾分鐘內完成搭建,從而一舉解決了露營中最麻煩的問題。
19世紀末,歐美露營文化由隨著基督教青年會、美國童軍組織等國際青少年組織傳入日本,露營也在追求精致的日本人手裡進一步削弱了其「野性」,變成了一種修身養性的生活方式。
△抬頭可見富士山/GoOut
目前在日本最流行的是一種名為「Glamping」的露營方式。
這個詞由「Glamorous」(極富魅力的)與「Camping」(露營)組合而成,翻譯成中文可以理解為精致露營。這一同樣起源於歐美的露營形式在日本發揮到極致。
人們拖家帶口,冰箱,投影,洗衣機,音響樣樣不能少,恨不得把整個家打包帶走。自然的氛圍加上現代文明的家具,這大概就是都市人對於美好生活的最終幻想。
△榻榻米式的帳篷/GoOut
由日本知名戶外雜誌《GO OUT》於2008年起開始舉辦的GO OUT CAMP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它已經成為日本最著名的露營活動,活動持續的時間一般為三天兩夜,會邀請知名藝人與樂團、著名戶外品牌特價販賣場、戶外活動教室以及各式美食食專區,更像是一個戶外的美食節加音樂會。
△Go Out Camp 2019/GoOut
別拿露營不當學問
經過多年的發展,看似簡單易上手的露營早已成為一門龐雜的學問。貿貿然說走就走,可能會讓露營從修仙變成渡劫。
只要以露營和救援作為關鍵字在新聞客戶端搜索,就可以獲得大量的露營反面作死教材。
2019年8月,一對外地情侶結伴到瑞安湖嶺巾子山遊玩。因天色漸晚,兩人決定在山裡一處小溪流邊安營休息,待第二天再繼續上山。
結果受臺風「白鹿」影響,一覺醒來,發現溪水暴漲,上山的路也被昨夜的大雨沖毀,導致兩人被溪水所困,進退兩難。經過消防人員三個小時的救援才最終脫險。
△消防員渡河救援/ 微博截圖
給救援人員添麻煩已經算是皆大歡喜的結局。
2010年9名成都驢友自發組織起來前往蘆山縣大川鎮遊玩,在返程途中被景色吸引,決定到河灘上露營。他們選擇的露營地距離上遊的寶珠山電站大壩只有1公里左右的距離。
第二天凌晨2點左右,蘆山縣大川鎮突降大雨。1個多小時後,大壩的水位超出警戒線,寶珠山電站大壩的值班人員在拉響警報後的兩分鐘後,開始放水。凌晨3點半,河灘上沉睡的9人全部被卷進山洪中。
△不止一起遇難事件與山洪暴發有關/ 微博截圖
這些看似偶然的小概率事件,其實都是因為在露營前沒有做好準備工作,但凡看過《三國演義》也能知道,夜觀天象、紮營紮寨那絕對是個技術活兒。
有人曾經總結了露營的幾種死法:多雨季節在河畔、谷底等低窪的地方安營;乾燥季節在枯落物多的地方安營生火;雷雨天氣在山脊、峰頂等高聳的地方安營;大風天氣在空曠的地方安營。
除此之外,在植被稀疏的陡崖下方露營容易被天降正義,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安營有變成蜘蛛人的風險。
△選一個好的露營地也不容易/ Unsplash
看好了天氣和地點,並不意味著就可以卷帳篷出發了。
在露營裡,沒有了睡袋和睡墊的帳篷就相當於毛坯房,妄想帶個帳篷就出門野營,老藝術家勸你多吃幾顆感冒靈預防一下。
而這都只是最低配的苦行僧式露營,如果想要體驗一場能發九宮格朋友圈的精致露營,其開銷和準備過程只會更加磨人心智。
△刷爆朋友圈的精致,普通人駕馭不了/ Unsplash
今天的露營早已不是當年的「窮人樂」,正如《戶外探險雜誌》所言「人們喜歡‘精致露營’,卻不是喜歡露營本身,
而是在露營中所創設的場景,以及在場景中浸潤的情感、格調,所投射的人格和品味給人帶來的儀式感、存在感以及認同感。」
如果你又怕苦又怕累,但又放不下那顆睡帳篷的童心,那麼老藝術家只能給你一個建議:把帳篷搭在家裡吧,關了燈全都一個樣。
你對露營持什麼看法?
曹徙南
點擊查看九行往期精彩文章
▼
花50萬就能當國王?這個國家太搞笑了
跟著文青去沙漠,你小心有去無回
用來凹造型的法棍,難吃到想打人
加入硬核讀書會讀者群
找到一個交換觀點的空間
我們為明天準備了更精彩的內容
不想錯過的話就趕緊把「九行」設為星標吧
第一步:點擊「九行」頂部藍字關註
第二步:點擊右上角「···」
第三步:點擊「設為星標」
⇩
編輯 | 二叔公
排版 | 洋芋片
封面圖來源於網路
商務合作請添加:Tortoise_Li
請註明九行+合作事宜
其他合作請勾搭老藝術家 traveller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