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Jirat Teparaksa/Shutterstock
宅家看世界,可別流於表面。你或許已經知道日本的各大打卡點,甚至關註過日本的特色節慶……不過,日本的建築,你留意過多少呢?
討論日本建築或許是一個太過宏大的話題,今天,就讓LP帶你先在易被忽略的小眾角落轉轉,再到大都市探探不曾留意的建築。一起揭開日本建築的一角吧~
0.日本建築小敘
現代與當代
© Yupgi/Shutterstock
日本的傳統審美崇尚清晰的線條、自然的建築材料、敏銳的空間感知和精致的細節裝飾,一直以來都是世界各地創作者們的一大靈感來源。具有千百年歷史的神社、寺院、茶屋和庭園,以及繼承傳統又追求創新的現代建築,無不體現著日本的審美情趣。
©Thomas La Mela/Shutterstock
除了那些你或許已經了解頗深的傳統建築,也不要忘記現代與當代建築的精彩——許多日本的當代建築師已躋身享譽世界的大師行列。
©Jormungand/500px
欣賞他們在城鎮、鄉村留下的作品,將會是日本旅行的極大亮點,此外,日本也留下了國際建築大師的足跡,比如貝聿銘設計的美秀美術館,它值得你專程前往。
Miho Museum © jpellgen (@1179_jp),CC BY-NC-ND 2.0 http://r6a.cn/aLgk
# 現代地標 #
由圖蟲提供
20世紀60年代,日本現代建築進入鼎盛時期。20世紀時,日本建築師中的佼佼者當屬丹下健三(Tange Kenzō,1910~2005年),他的設計理念受到了日本傳統風格和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激進的雕塑式建築的影響。
©Sean Pavone/Shutterstock
丹下的早期建築包括廣島和平中心和紀念公園(Hiroshima Peace Centerand Memorial Park;1955年),此外,他也為1964年東京奧運會設計了國立體育館——建築採用懸索結構,外觀有些像武士的頭盔;後來還設計了外形與哥特式教堂相似的雄偉建築東京都廳舍(1991年)。
Ukiyo-e Museum © eeems,CC BY-NC-ND 2.0 http://r6a.cn/aKZ9
與丹下同一時期的還有筱原一男(Shinohara Kazuo)、黑川紀章(Kurokawa Kishō)、槙文彥(Maki Fumihiko)和菊竹清訓(Kikutake Kiyonori)等新陳代謝派建築師。「新陳代謝」(Metabolism)運動倡導建築的彈性空間和機能,而不是固定樣式。
at Shimane Museum of Ancient Izumo © Naoya Fujii,CC BY-NC 2.0 http://r6a.cn/aLcY
從設計角度看,這些激進的建築師有許多奇思妙想,只是多數都未付諸實踐。建成的作品包括黑川在東京設計的中銀膠囊大樓(1972年),這一公寓建築的不同「膠囊」可做整體搬移、替換。新陳代謝派中最具現實主義風格的槙文彥後來名聲大噪,在1993年榮獲普利茲克建築獎(丹下於1987年獲得該獎)。
©Rebecca Milner/Lonely Planet
# 當代建築 #
Ibaraki Kasugaoka Church © cotaro70s,CC BY-SA 2.0 http://r6a.cn/aKYM
自20世紀80年代起,新一代日本建築師紛紛嶄露頭角,他們在繼續探索現代和後現代道路的同時,也重新打量起日本的建築文化遺產。這些建築師中以伊東豐雄(Itō Toyō)和安藤忠雄(Andō Tadao)最受推崇,兩人都是普利茲克獎得主。
Toyo Ito – Sendai Mediatheque – Photo 0003 ©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CC BY 2.0 http://r6a.cn/aKX9
安藤的作品顯得厚重、沉穩、大氣,他最喜歡用混凝土做建築材料,在東京和直島可以看到他的許多設計。相比之下,伊東的作品更加輕盈,也更概念化,仙臺媒體中心(Sendai Mediatheque)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豊島美術館, Teshima Art Museum © YELLOW Mao. 黃毛, Photographer,CC BY-NC-ND 2.0 http://r6a.cn/aKYh
創立了SANAA建築事務所(曾獲普利茲克獎)的妹島和世(Sejima Kazuyo)與西澤立衛(Nishizawa Ryue)因形式服從於功能的明亮空間而備受矚目。他們名下有數十個令人難忘的項目,如金澤21世紀美術館以及超凡脫俗的豐島美術館。
豊島美術館, Teshima Art Museum © YELLOW Mao. 黃毛, Photographer,CC BY-NC-ND 2.0 http://r6a.cn/aKYy
2014年,坂茂成為最新躋身普利茲克獎得主行列的日本建築師。他的風格獨樹一幟,有意識地使用低成本和回收材料建造預制房、避難所,也創造了不少知名建築。1995年阪神大地震之後,他在神戶用硬紙筒搭建的臨時教堂極為有名;永久教堂重建之後,這座臨時教堂被運往臺灣,在當地引起轟動。
1.直島
Naoshima
©Takami Shimura/Getty Images
作為貝樂思藝術工程(Benesse Art Site Naoshima)的所在地,直島成了該地區最大的亮點,它給旅行者提供了在美麗的自然環境中欣賞最優秀的日本當代藝術的獨特機會。
©hedgehog111/Shutterstock
貝樂思項目始於20世紀90年代初,當時貝樂思株式會社選中了直島,決定在此展示其不斷增加的現代藝術藏品。從那時起,直島一直在不斷地改變:過去島上只有小漁村,人口稀少,如今擁有一些世界級的藝術畫廊和作品,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各類創新藝術作品在此展出。
© Kenneth Dedeu/Shutterstock
除了博物館之外,海岸各處還有多如牛毛的戶外雕塑,包括草間彌生(KusamaYayoi)的雕塑「黃南瓜」(Yellow Pumpkin),它已成為直島的標誌。
藝術之家項目
Art House Project,家プロジェクト
周二至周日 10:00~16:30
Haisha art house project © Haisha art house project, CC BY-NC-ND 2.0 http://dwz.date/cnJg
位於本村,這裡的6座傳統建築成為當代藝術家們展示一些富有創意的裝置作品的地方;作品經常體現本地歷史。亮點包括大竹伸朗(Ōtake Shinrō)的像小棚屋一樣的「牙醫診所」(Haisha;はいしゃ)小屋,屋內有一個貫穿幾層樓高的自由女神像;詹姆斯·特瑞爾(James Turrell)在南寺(Minami-dera)內設置的燈光實驗,在這裡你將進入完全的黑暗之中……然後等待。
Go’o shrine, Art House Project © RachelH_, CC BY 2.0 http://dwz.date/cnJB
杉本博司(Sugimoto Hiroshi)將玻璃樓梯和狹窄的地下「石室」(Stone Chamber)巧妙地應用於傳統的護王神社(Go’o Shrine)。這些景點之間的距離都不遠,步行即可到達。
Naoshima © Kimon Berlin, CC BY-SA 2.0 http://dwz.date/cnJE
貝樂思美術館
Benesse House Museum,ベネッセハウス
Benesse House ArtMuseum© Todd Lappin, CC BY-SA 2.0 http://dwz.date/cnJM
由建築師安藤忠雄(Andō Tadao)設計的這座壯觀的美術館兼旅館位於直島的南海岸,藏有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賈斯珀·約翰(Jasper Johns)及大竹伸朗等藝術家的作品。
Jennifer Bartlett, Yellow and Black Boats, Benesse House Museum, Naoshima © Garrett Ziegler,CC BY-NC-ND 2.0 http://dwz.date/cnJU
裝置藝術作品散落在附近的海岸和森林之間,將建築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
Hiroshi Sugimoto, Time Exposed, Benesse House Museum, Naoshima © Garrett Ziegler,CC BY-NC-ND 2.0 http://dwz.date/cnJS
地中美術館
Chichū Art Museum,地中美術館
Chichu Art Museum © Sean Marshall,CC BY-NC 2.0 http://dwz.date/cpKx
從貝樂思美術館步行一會兒,會來到地中美術館——安藤的又一傑作。美術館建築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由一系列冰冷的混凝土牆圍成,位於地下,溫暖舒適。
地中美術館 © YELLOW Mao. 黃毛, Photographer,CC BY-NC-ND 2.0 http://dwz.date/cpKn
美術館以自然光照明,為莫奈的幾幅《睡蓮》(Water Lilies)、瓦爾特·德·瑪麗亞(Walter De Maria)的一些重要雕塑以及詹姆斯·特瑞爾(JamesTurrell)的幾件裝置作品提供了絕美的展示環境。館外是地中花園(Chichū garden),靈感來自位於吉維尼村(Giverny)的莫奈花園。
Tadao Ando – 地中美術館 Chichu Art Museum 18.jpg ©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CC BY 2.0 http://dwz.date/cnJY
李禹煥美術館
Lee Ufan Museum,李禹煥美術館
李禹煥美術館, Lee U-Fan Museum © YELLOW Mao. 黃毛, Photographer,CC BY-NC-ND 2.0 http://dwz.date/cnKt
貝樂思美術館系列的增設項目,設計者依然是才華橫溢的安藤忠雄。內部展示著名韓裔藝術家(及攝影師)李禹煥的作品,他是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物派(Mono-ha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
李禹煥美術館, Lee U-Fan Museum © Kentaro Ohno,CC BY 2.0 http://dwz.date/cnK4
直島錢湯
Naoshima Bath-I Heart Yū,直島銭湯
© hedgehog111/Shutterstock
名稱是雙關語——「yū」在日語中指的是熱水」。在這裡享受獨一無二的泡澡體驗,沉浸在多姿多彩的日式泡澡傳統之中,同時欣賞大竹伸朗(Ōtake Shinrō)設計的現代藝術作品(屋子裡真的有隻大象哦)。從宮之浦港(宮ノ浦,Miyanoura port)向內陸步行兩分鐘即可到達。留意前方有棕櫚樹的建築。
©Shih-wen Cheng/500px
2.金澤
Kanazawa
©Andreas H/Shutterstock
金澤的文化景點很多,使得這座城市一直受到前往北陸地區的旅行者的鐘愛。而作為日本本土的歷史瑰寶,它的確足以與京都相媲美。這裡最有名的當屬兼六園(Kenrokuen)。它曾是一座美麗的城堡庭園,歷史可追溯至17世紀。
©Anusorn Sutapan/500px
保存很好的藝伎區和武士區的美麗街景、迷人的寺廟、大量的博物館和美妙的市場都是金澤驕傲的資本。建議你安排2至3天的時間將這些地方一一走過。
©mTaira/Shutterstock
玉泉院丸庭園
Gyokusen Inmaru Garden
玉泉院丸庭園
丸の內(Marunouchi)1-1
Gyokusen-inmaru (玉泉院丸庭園)Kanazawa © cattan2011,CC BY 2.0 http://dwz.date/cnMh
鄰近金澤城公園,這座封建時代的遊樂園林始建於1634年,不過明治時代被廢棄。2015年,為期5年的重建工程完工。庭院特色在於有小橋流水和多種傳統元素。
©Manuel Ascanio/Shutterstock
庭院的中心是玉泉庵(Gyokusen-anRest House),整體美觀精致,給人留下最為深刻的印象。周五和周六的夜晚,從日落到21:00,庭院和茶館燈火輝煌——記得準備好照相機。
Gyokusen-inmaru (玉泉院丸庭園)Kanazawa © cattan2011,CC BY 2.0 http://dwz.date/cnMn
金澤21世紀美術館
21st Centu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金沢21世紀美術館
広坂(Hirosaka)1-2-1
金沢21世紀美術館 © shin kawamura,CC BY 2.0 http://r6a.cn/aLgS
這是一個輕盈而采光充足的空間,由獲獎雙人組SANAA設計。建築外觀是一個低矮的直徑113米的玻璃圓柱體。
21st Centu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Kanazawa © Yen-Chi Chen,CC BY-NC-ND 2.0 http://dwz.date/cnM6
入館免費,但觀賞當代日本和國際藝術家的展覽需要購票。館內的各個畫廊就像是分布在托盤上的盒子。
鈴木大拙館
DT Suzuki Museum,鈴木大拙館
本多町(Honda-machi)3-4-20
©Lee Yiu Tung/Shutterstock
這間與宗教有關的新博物館是為紀念鈴木大拙貞太郎而建,由同為金澤人的谷口吉生(YoshioTaniguchi)設計。作為重要的佛教哲學家之一,鈴木大拙貞太郎的主要功績在於通過日文和英文的出版物,將禪宗引入西方。
鈴木大拙館, D.T. Suzuki Museum © YELLOW Mao. 黃毛, Photographer,CC BY-NC-ND 2.0 http://dwz.date/cnMB
這棟令人驚嘆的混凝土綜合大樓體現了禪的精髓。來這裡了解這位了不起的人物並在水鏡之庭中沉思一番吧。
3.白川鄉和五箇山
Shirakawagō & Gokayama
©Pakpoom Phummee/Shutterstock
位於高山和金澤之間的白川鄉和五箇山地區偏遠卻引人入勝,有很多蓋著茅草頂的合掌造(gasshō-zukuri)農舍,因此名聲遠揚。
©Nor Gal/Shutterstock
農舍富有鄉村風味,無論是在色彩鮮艷的春季,薄霧彌漫的秋季,還是大雪覆蓋的冬季,都顯得十分可愛,也永遠在日本人心目中占據著一個很特別的位置。
©beibaoke/Shutterstock
其中,白川鄉地區的荻町村(Ogimachi),和人比較少的五箇山地區的菅沼村(Suganuma)和相倉村(Ainokura)都被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
荻町
Ogimachi
©Nor Gal/Shutterstock
荻町位於白川鄉地區的中心,是最容易到達的落腳點,它有約600處民居及110多座合掌造建築。
– 日本傳統建築術語 –
襖 fusuma 紙質的推拉門,用以分隔室內空間
合掌造 gasshō-zukuri樣式獨特的茅草頂農舍,因屋頂造型與雙手合十相似而得名
檜 hinoki日本檜木,紀念性建築常用的木材
町屋 machiya日本傳統城鎮內的連體式建築,木制,通常有兩層,底層店鋪,上層住宅
書院造 shoin-zukuri上層武士居所的雅致建築式樣;14世紀隨禪宗的傳播興起
數寄屋造 sukiya-zukuri與書院造相似,但更簡單低調;16世紀隨茶道儀式發展而來的別致式樣
障子 shoji推拉門,木框,蒙桑木紙
畳 tatami榻榻米,日本傳統建築中地面鋪的草席;尺寸固定,常用作計算面積的單位
鳥居 torii神社入口,由兩根柱子和柱子上的兩條橫梁組成,上面的橫梁一般略有弧度;通常漆成朱紅色
4.東京
Tōkyō
©Photography by ZhangXun/Getty Images
始終面向未來的東京不斷在探索這片人口密集、地震多發的土地的更多可能性。表參道上林立著日本獲獎建築師們尖銳的設計作品;世界最高的獨立塔東京晴空塔,採用了古代的建築技巧。東京一直是設計師們的靈感源泉,或許也會為你提供靈感。
©Photography by ZhangXun/Getty Images
同時,它也是一座擁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城市,你可以在歌舞伎的舞臺上,或者上野公園櫻花盛開的樹下找到幕府將軍的國都所留下的歷史印記。這裡有出色的博物館,還有你對日本所寄望的一切——雄偉的寺廟、極具吸引力的當代建築、優美的庭園,乃至溫泉。
©picture cells/Shutterstock
東京不像是個緊湊的整體,反而更像是座城市群。江戶時代,這座城市分為山手(Yamanote,上城區)和下町(Shitamachi,下城區)兩個部分。山手位於城堡(現在的皇居)西面地勢較高的平原之上,是封建時代達官權貴修建宅邸的地方。東面隅田川沿岸的下町則是勞力階層、商人和工匠們的住所。
©Krzysztof Baranowski/Getty Images
即便是在今天,這種差別的殘留也仍然存在:城市的東邊依舊街巷龐雜交錯,建築密密麻麻。淺草和上野等街區保留著樸實接地氣的氛圍、更為傳統的建築以及傳統工藝;山手如今發展成了富裕的商業區,再往西後來發展起來的新街區,比如新宿和澀谷。
©Alexander Spatari/Getty Images
丸之內和日本橋
Marunouchi& Nihombashi
©Tooykrub/Shutterstock
丸之內是片生機勃勃的商業區。這裡最吸引人的地方莫過於皇居——這是城市中心的標誌。附近的日本橋地區是東京的地理中心,街區歷史悠久,有些店鋪和餐館可追溯至幕府統治時期。
©Richie Chan/Shutterstock
東京國際會議中心
Tokyo International Forum
東京國際フォーラム
千代田區丸の內(Marunouchi,Chiyoda-ku)3-5-1
JR山手線至有楽町(Yūrakuchō),中央出口
©WorldPictures/Shutterstock
這個由拉斐爾·維諾裡(Rafael Viñoly)設計的建築奇跡是一處會議及藝術中心,包括8間禮堂和一座用於舉辦音樂會和各類活動的寬敞庭院。其東翼看起來很像遊弋在都市水面上的玻璃船;可以乘電梯前往7樓,俯瞰下方小小的行人。
©ESB Professional/Shutterstock
值得一看的還有1457年首位修築江戶城的武士太田道灌(Ōta Dōkan)的雕像。還可以逛逛每月兩次的大江戶古董市場(大江戸古董市;每月第一個和第三個周日 9:00~16:00),以及周一至周五午餐時向當地上班族供應實惠餐食和飲品的快餐車。
©JonLee/Shutterstock
東京站
Tokyo Station,東京駅
千代田區北の丸公園(Kitanomaru-kōen,Chiyoda-ku)1-9
JR各線至東京站
©Yukinori Hasumi/Getty Images
2014年,東京站為迎接開業100周年紀念進行了全面的整修和擴建。位於丸之內一側、由辰野金吾(Kingo Tatsuno)設計的雅致磚砌建築已經巧妙地恢復了包括穹頂在內的原始設計,內部還裝飾著浮雕。
©cowardlion/Shutterstock
從禦幸通的廣場、kitte購物中心的屋頂花園或新丸大廈的7層露臺眺望,最能領略東京站的美妙。
©ESB Professional/Shutterstock
銀座和築地
Ginza & Tsukiji
©Ugis Riba/Shutterstock
東京最光鮮亮麗的街區無疑就是銀座,這個時尚中心擁有眾多百貨商店、畫廊和高級餐廳,而東京城主要的歌舞伎劇院——歌舞伎座也位於此地。
©canyalcin/Shutterstock
中銀膠囊大樓
Nakagin Capsule Tower
中銀カプセルタワー
中央區銀座8-16-10
大江戶線至築地市場,A3出口
©Luciano Mortula – LGM/Shutterstock
一些當地居民和大樓支持者在facebook上發起了一項聲援活動,以保護黑川紀章(Kurokawa Kishō)於20世紀70年代初設計的這棟極具影響力的新陳代謝派建築。
©Goran Bogicevic/Shutterstock
大廈每一個膠囊都設備齊全,可以被整體移除並替換。如今這些膠囊呈現出了不同程度的破敗,整棟大廈也已被防護網包裹了起來,但這種設計的確引人註目。
濱離宮恩賜庭園
浜離宮恩賜庭園
Hama-rikyū Onshi-teien
中央區浜離宮庭園(Hama-rikyūteien,Chūō-ku)1-1
9:00~17:00;大江戶線至汐留(Shiodome),A1出口
©Barnes Ian/Shutterstock
這座漂亮的庭園是東京最為雅致的庭園之一,是一座將軍府的僅存部分,當年該府邸曾延伸至現在的築地市場所在地。
©Nadezda Zavitaeva/Shutterstock
這座庭園的主要特色是開闊的鴨池,湖心島上有一座頗為迷人的茶屋——中島禦茶屋。除了在遊覽銀座或築地時順路參觀這座庭園,也可以考慮搭船沿隅田川(Sumida-gawa)由淺草(Asakusa)往返於此。
– 銀座的畫廊 –
種類繁多的免費展覽
小柳畫廊Gallery Koyanagi展出當地及國際知名藝術家的作品。
銀座圖形畫廊Ginza Graphic Gallery展覽側重於廣告和海報藝術。
metoa ginza 展出三菱電機與藝術家創新合作的一些最新科技成果。
資生堂畫廊Shiseido Gallery專門展出實驗藝術。
東京畫廊Tokyo Gallery + BTAP展覽經常更換,多為日本和中國藝術家帶有政治色彩的作品。
六本木、赤坂和周邊
Roppongi,Akasaka & Around
©7maru/Shutterstock
六本木一度以夜生活著稱,但是在過去的十年裡它已經改頭換面,時尚的六本木新城和東京中城等建築宣告落成,幾座出色的美術館也已開放。
©Apple1966/Shutterstock
從這裡向東北方向走上一小段就到了赤坂,永田町的日本國會大廈和眾多大使館早就令這一地區散發出精致高雅的氣質。
©Leonid Andronov/Shutterstock
六本木新城
Roppongi Hills,六本木ヒルズ
港區六本木六丁目(6-chōme Roppongi,Minato-ku)
11:00~23:00;日比谷線至六本木,1出口
©cowardlion/Shutterstock
六本木新城是21世紀東京房地產開發的黃金標桿。這個綜合性設施集辦公、購物、餐飲和娛樂於一體,其核心建築是54層的森大樓(Mori Tower),樓內坐落著森美術館和東京城市觀景臺。
©Tokyo Scape/500px
大樓周圍還散布著眾多公共藝術品,比如路易絲·布儒瓦(Louise Bourgeois)創作的巨大的「媽媽」(maman)蜘蛛雕塑,櫸樹坂大道(Keyakizaka-dōri)上的長椅雕塑,以及重現江戶風格的毛利庭園。
©cowardlion/Shutterstock
森美術館
Mori Art Museum,森美術館
港區六本木(Roppongi,Minato-ku)
6-10-1六本木ヒルズ森タワー53樓;
日比谷線至六本木,1出口
Mori Art Museum @ Roppongi Hills © Guilhem Vellut,CC BY 2.0 http://dwz.date/cnPc
這家規模龐大的美術館坐落在森大樓的頂端,擁有挑高的空間、開闊的視野以及各種不辜負六本木新城盛名的主題展覽。這裡舉辦的當代展覽相當出色,還會展出一些日本和海外藝術界巨星的作品。
©52Hzwhale/Shutterstock
持票還可以進入52層的東京城市觀景臺(港區六本木(Roppongi,Minato-ku)6-10-1六本木ヒルズ森タワー52樓)。
©WorldPictures/Shutterstock
你可以在距地面250米高的絕佳位置,欣賞這座看似永不停息的城市的360度全景。如果天氣好,還可以前往屋頂的室外展望臺SkyDeck(另外付費)觀景。
Tokyo City View & Mori Art Museum © Mattia Panciroli,CC BY-NC-ND 2.0 http://dwz.date/cnPg
21_21 design sight博物館
21_21デザインサイト
港區赤坂(Akasaka,Minato-ku)9-7-6東京中城庭園內
大江戶線至六本木,8出口
©Isaac Mok/Shutterstock
21_21 Design Sight是圍繞各種設計藝術進行展覽、討論的空間,它就像當地藝術愛好者的燈塔,無論是對設計者自身,還是對參觀者而言皆是如此。
21_21 design sight © Iring Chao, BY-NC-ND 2.0 http://r6a.cn/aLdQ
由混凝土和玻璃構成的建築宛如刺穿了地面的尖角,令人印象深刻,其設計者是普利茲克建築獎(PritzkerPrize)得主、建築師安藤忠雄(Andō Tadao)。
©Sira Anamwong/Shutterstock
三得利美術館
Suntory Museum of Art
サントリー美術館
港區赤坂(Akasaka,Minato-ku)
9-7-4東京ミッドタウン4樓;
大江戶線至六本木,8出口
©TK Kurikawa/Shutterstock
自1961年開館以來,三得利美術館一直以「生活中的藝術」為理念開展活動。這裡不斷輪換的展覽主要著眼於實用物品之美:日本陶瓷、漆器、玻璃制品、印染、編織工藝等。
DSCF3552 © chinnian,CC BY-SA 2.0 http://dwz.date/cnP9
現在位於東京中城的場館是建築師隈研吾(Kuma Kengō)設計的,看起來內斂含蓄卻又激動人心。
Kengo Kuma, Suntory Museum of Art © Aurelio Asiain,CC BY-NC-ND 2.0 http://dwz.date/cnPw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
National Art Center Tokyo,國立新美術館
港區六本木(Roppongi,Minato-ku)7-22-1
千代田線至乃木坂(Nogizaka),6出口
©Bule Sky Studio/Shutterstock
這座非凡的建築是黑川紀章(Kurokawa Kishō)設計的,館內沒有永久性收藏,但作為全國最大的展出空間,這裡會舉辦各種巡展,包括雷諾瓦(Renoir)和莫迪利亞尼(Modigliani)等藝術大師的主題展。
©cowardlion/Shutterstock
除了展覽,還可以來此欣賞驚人的波浪形玻璃外牆,體驗位於巨大倒錐頂上的咖啡館,或者逛一逛非常不錯的禮品店souvenir From tokyo(スーベニアフロムトーキョー)。
©Takashi Yasui/500px
– TIPS –
六本木藝術金三角
保留好森美術館、三得利美術館或東京國立新美術館的票根,當你參觀其餘兩家場館中的任一家時,可享有門票折扣。在以上各家美術館,可領取一張《六本木藝術金三角》(Art Triangle Roppongi)步行圖,圖上標出了本地區幾十家小型畫廊。
加拿大大使館石頭花園
Canadian Embassy Stone Garden
港區赤坂7-3-38
銀座線至青山一丁目(Aoyama-itchōme),4出口
Canada Garden (1/2) © ddmacgre,CC BY 2.0 http://dwz.date/cnQh
帶上有照片的身份證件,登記後乘電梯來到加拿大使館的入口,對面就是風格簡潔而優美的石頭雕塑花園。該花園由禪僧枡野俊明(Shunmyō Masuno)設計,用來自廣島地區的天然石或切割石塊做成加拿大的地貌。
Canada Garden (2/2) © ddmacgre,CC BY 2.0 http://dwz.date/cnQb
赤坂離宮的樹木和遠處的摩天大廈構成了露臺之上的「借景」(Shakkei),這也是日本庭園設計的一大特色。
惠比壽、目黑和周邊
Ebisu,Meguro& Around
©picture cells/Shutterstock
這一帶集中了各色潮流街區,比如代官山(Daikanyama)和中目黑(Naka-Meguro),分布著幾家出色的藝術和手工藝品博物館、時尚精品店和(相對)安靜的街道,白天遊客也比較少。
©Rebecca Milner/Lonely Planet
東京都庭園美術館
Tokyo Metropolitan Teien Art Museum
東京都庭園美術館
港區白金臺(Shirokanedai,Minato-ku)5-21-9
JR山手線至目黑,東出口
IMG_1092 © titanium22,CC BY-SA 2.0 http://dwz.date/cnQH
盡管庭園美術館經常主辦藝術展覽——通常為裝飾藝術展——但是其吸引力主要還在於建築本身:這棟裝飾藝術風格的建築曾經是一座皇族宮邸,建造於1933年,設計者是法國建築師亨利·拉潘(Henri Rapin)。
IMG_6601 © Dennis Amith,CC BY-SA 2.0 http://dwz.date/cnQ6
在漫長的整修工程完成之後(2014年),這裡增加了一個由藝術家杉本博司(Sugimoto Hiroshi)設計的現代派附屬建築。小貼士:多留出些時間在精心修剪的草坪附近轉轉。
P1070190 © Dennis Amith,CC BY-NC 2.0 http://dwz.date/cnQQ
澀谷
Shibuya
©ItzaVU/Shutterstock
澀谷是東京年輕人的文化中心,洶湧的人潮、令人眼花繚亂的廣告屏、觸手可及的繁華,整個澀谷會給你帶來一種強烈的沖擊感。
©Sean Pavone/Shutterstock
澀谷十字路口
渋谷スクランブル交差點,Shibuya Scramble
JR山手線至渋谷,八公出口
©ESB Professional/Shutterstock
有傳言稱,這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路口(絕對是日本之最),澀谷十字路口就像顆巨大的心臟,紅綠燈交替閃爍的脈動源源不斷地將人群輸往各個方向。也許再沒有別處更能令你體會到「歡迎來東京」了。
©Jonathon Stokes/Lonely Planet
一次紅綠燈交替就會有幾百人通過,高峰時甚至超過千人。人們從四面八方湧來,卻仍然能夠靈活地彼此避讓,既老練又若無其事。
澀谷中央街
Shibuya Center-gai,渋谷センター街
JR山手線至渋谷,八公出口
©Takamex/Shutterstock
這條澀谷主幹道禁止車輛通行,路旁擠滿了快餐店和高級時尚店。晚上,這裡的燈光亮如白晝,十幾種背景音樂此起彼伏(不知是從哪兒傳來的),擺在街邊的商品,加上戴著墨鏡拉生意的人和大搖大擺的年輕人,使這裡宛如街頭派對——或者說是亞洲夜市的東京版本。
原宿和青山
Harajuku & Aoyama
©Emma Shaw/Lonely Planet
原宿是東京的一大亮點,標新立異的街頭時裝、令人印象深刻的當代建築和幾座美術館也都魅力十足。毗鄰的青山是當地時尚人群購物和就餐的場所。
代代木公園
Yoyogi-kōen,代々木公園
R山手線至原宿,表參道出口
©KanokpolTokumhnerd/Shutterstock
晴朗而暖和的周末午後,總是會有很多人在代代木公園寬闊的草坪周圍消磨時光。你還能看到形形色色的玩鬧人群,從玩呼啦圈的人到非洲鼓玩家,還有圍著音箱跳復古舞的人們。這裡是野餐的理想場所。
Tokyo – Harajuku: Yoyogi Koen – Yoyogi National Gymnasium © Wally Gobetz,CC BY-NC-ND 2.0 http://dwz.date/cnR6
其中的國立代代木競技場(Yoyogi National Gymnasium)由日本「現代建築之父」丹下健三(Kenzo Tange)設計,是1964年東京奧運會場館。
Yoyogi National Gymnasium © Jonathan Brown,BY-NC 2.0 http://dwz.date/cnR4
它整體採用高張力纜索為主體的懸索屋頂結構,可以說是丹下健三結構表現主義時期的頂峰之作。
表參道
Omote-sandō
銀座線至表參道,A3和B4出口;
JR山手線至原宿,表參道出口
Omote-Sando, Tokyo, Japan © dconvertini,CC BY-SA 2.0 http://dwz.date/cnRB
這條絢麗的林蔭大道最初是作為通往明治神宮的主參拜道而設計的,現在成了高級精品店雲集的時尚地段。那些設計師店鋪所在的建築也出自建築設計大師之手,因此表參道也是在東京欣賞當代建築的絕佳去處。
©Rebecca Milner/Lonely Planet
亮點建築包括SANAA建築事務所(西澤立衛和妹島和世)打造的Dior精品店,以及伊東豐雄(Itō Toyō)設計的Tod’s精品店,這幾位日本建築師均為普利茲克獎得主。
©Andres Garcia Martin/Getty Images
design Festa美術館
デザインフェスタ
渋谷區神宮前3-20-2;11:00~20:00
JR山手線至原宿,竹下出口
design festa in harajuku © miss vichan,CC BY-SA 2.0 http://dwz.date/cnSg
近二十年來,Design Festa美術館已經成為東京DIY藝術領域的先導者。這座精神醫院一般的建築本身就很值得一看;它總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館內有幾十個可以按天租用的小畫廊,有作品展出的藝術家們往往就在附近出沒。
watari-um美術館
Watari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ワタリウム美術館
渋谷區神宮前3-7-6
銀座線至外苑前(Gaienmae),3出口
ワタリウム美術館 © jun560,CC BY-NC-ND 2.0 http://dwz.date/cnPw
這座主張進步而且經常引發爭論的美術館建於1990年,設計者是瑞士建築師馬裡奧·博塔(Mario Botta)。
Watari-um © Scott Mattoon,CC BY 2.0 http://dwz.date/cnSW
該館的展覽範圍相當廣泛,從名動藝術界的大師(例如草間彌生和白南準)的作品回顧展,到塗鴉和風景藝術家的展覽,可謂無所不包——有些展覽甚至會延伸到周邊的街道上。
根津美術館
Nezu Museum,根津美術館
港區南青山(Minami-Aoyama,Minato-ku)6-5-1
銀座線至表參道,A5出口
Nezu_Museum_根津美術館11 © scarletgreen,CC BY 2.0 http://dwz.date/cnTs
根津美術館以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將新與舊結合在了一起:當代建築師隈研吾(KumaKengo)設計的展館裡,陳列著日本、中國和朝鮮的知名文物。定期有展覽展出豐富館藏中的部分藝術品。
Nezu Museum © Yuya Tamai,CC BY 2.0 http://dwz.date/cnTk
展廳後面是一處綠樹成蔭的庭園,有石頭鋪就的小徑可供漫步,還有茶館和雕塑。館內還有一間玻璃屋咖啡館,同樣由隈研吾設計。
©picturepartners/Shutterstock
新宿
Shinjuku
©Motonori Ando/Getty Images
新宿簡直就是座「城中城」,規模和跨度都令人驚嘆——僅火車站一地,每天的客流量就超過三百萬人次。車站以西是西新宿(Nishi-Shinjuku),這個經過精心規劃的地區高樓林立;東部地區則是東京最大的娛樂區。
©Sean Pavone/Shutterstock
東京都廳舍
Tokyo Metropolitan Government Building
東京都庁,Tokyo Tochō
新宿區西新宿2-8-1
大江戶線至都廳前(Tochōmae),A4出口
©Tooykrub/Shutterstock
這座東京權力機關建築建於1991年,由丹下健三(Tange Kenzō)設計,它非常醒目,看上去有點兒像是像素化的大教堂。
©Yuga Kurita/Getty Images
從第一本廳舍的底層乘電梯前往202米高的雙塔展望室,可以將城市風光一覽無餘(從兩座大樓望出去的景致是一樣的)。在天氣晴朗的日子裡(上午最佳),向西可以遠眺富士山。
©Sakarin Sawasdinaka/Shutterstock
上野和谷根千
Ueno & Yanesen
©Mauro_Repossini/Getty Images
上野是東京的文化中心。這裡的中央公園——上野公園,是東京博物館最集中的地方,傑出的東京國立博物館也坐落於此。
©cowardlion/Shutterstock
毗鄰的谷中(Yanaka)、根津(Nezu)和千馱木(Sendagi)合稱為谷根千(Yanesen)。走在這片魅力街區,時光仿佛還停留在幾十年前。
©KPG Payless2/Shutterstock
東京國立博物館
Tokyo National Museum,東京國立博物館
臺東區上野公園(Ueno-kōen,Taitō-ku)13-9
JR各線至上野,上野公園出口
©sanga park/Alamy Stock Photo
如果你隻打算在東京參觀一家博物館,那就來這裡吧。該館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日本藝術品收藏,包括古老的陶器、佛像、武士刀、色彩艷麗的浮世繪(木版畫)、精美的和服等,可謂應有盡有。
©Yasemin Olgunoz Berber/Shutterstock
如果只能騰出兩三個小時的時間,應該參觀本館(Honkan)和令人陶醉的法隆寺寶物館(Gallery of Hōryū-ji Treasures,法隆寺寶物館)。
©yoshi0511/Shutterstock
淺草和隅田川
Asakusa & Sumida River
©Manuel Ascanio/Shutterstock
東京的東部地區位於隅田川兩岸,周圍分布著知名的寺廟和神社、雅致的庭院、傳統餐廳以及手工店鋪,散發出一種舊時東京(下町,Shitamachi)的古樸韻味。
©Matt Munro/Lonely Planet
這裡包括氣氛十足的佛教寺廟群淺草寺(Sensō-ji)和相撲聖地兩國(Ryōgoku),後者還有相撲這種古老運動在東京的比賽場館,以及一座頂級的歷史博物館。
©coward_lion/Getty Images
淺草寺
Sensō-ji,淺草寺
臺東區淺草(Asakusa,Taitō-ku)2-3-1
銀座線至淺草,1出口
©Cezary Wojtkowski/Shutterstock
這座東京遊客最多的寺廟中供奉著一尊觀音(Kannon)金像,傳說這是西元628年時被兩位漁民奇跡般地從附近的隅田川裡撈出來的。從那以後,金像就被供奉在廟裡,但從未公開展示過。
©Pakpoom Phummee/Shutterstock
淺草寺現在的建築可以追溯到1958年。進入寺院要經過雄偉的紅色雷門(Kaminari-mon,雷門)和繁忙的商業街仲見世通(Nakamise-dōri)。
©SeanPavonePhoto/Getty Images
由隈研吾設計的淺草文化觀光中心(Asakusa Culture Tourist Information Center,淺草文化観光センター)位於雷門街角,是有獨特日本風格的八層建築,在樓頂露臺可以看到東京晴空塔和仲見世通,景色非常漂亮。
淺草文化観光センター 3 © jun560,CC BY-NC-ND 2.0 hhttp://r6a.cn/aKMh
墨田北齋美術館
Sumida Hokusai Museum
墨田區亀沢(Kamezawa,Sumida-ku)2-7-2
大江戶線至兩國,A4出口
©Rebecca Milner/Lonely Planet
新建的北齋美術館於2016年開業,藝術家葛飾北齋(Katsushika Hokusai)就是在這附近出生、過世的。
Hokusai-Museum Sumida © dconvertini,CC BY-SA 2.0 http://r6a.cn/aKRk
建築外表使用鋁板覆蓋,非常醒目,設計者為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妹島和世。館內藏品超過1500件,其中包括北齋大師一些最著名的作品,比如系列畫作《富嶽三十六景》中的《神奈川沖浪裡》。
©Rebecca Milner/Lonely Planet
東京晴空塔
Tokyo Sky Tree,東京スカイツリー
墨田區押上(Oshiage,Sumida-ku)1-1-2
半藏門線至押上,晴空塔出口
©vladimir zakharov/Getty Images
東京晴空塔於2012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它高達634米,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獨立式高塔」。
©stepmorem/Shutterstock
塔身外壁為銀色鋼網結構,基部為三角形,向上逐漸演變,在300米高處成為圓形。在350米和450米高度各設有一個展望臺。
©Aleksandar Todorovic/Shutterstock
盡管白天能看到更加豐富的城市景色——能見度最好時能遠眺100公里開外,甚至能看見富士山——然而只有到了晚上,塔上看到的璀璨夜景才顯露出東京真正的風采。
©ESB Professional/Shutterstock
不可錯過
天王洲島
Tennōzu Isle
DSC03194.JPG © Ippei Ogiwara,BY-NC 2.0 http://r6a.cn/aKVh
天王洲島是東京灣裡的人工島嶼之一,20世紀曾是倉庫區。如今倉庫仍在,只不過一部分被自釀酒吧和畫廊占據。
Archi-Depot Tokyo © Dave Pinter,CC BY-NC-ND 2.0 http://r6a.cn/aKV3
archi-depot(建築倉庫,Kenchiku Sōko;品川區東品川2-6-10)展出了建築師進行概念設計時的微縮模型,展品包括了坂茂和隈研吾等多位日本建築大師的作品。
Archi-Depot Tokyo © Dave Pinter,CC BY-NC-ND 2.0 http://r6a.cn/aKVL
站在「建築旅行」的視角
日本還有許許多多的精彩。
你最喜歡日本的哪座城市
哪些新奇或經典的建築呢?
寫在評論區
與大家分享吧!
>>中秋十一去哪兒玩?這些目的地讓你的假期更精彩
>>當你旅行的時候你在看什麼?換個視角就能打開新世界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