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如何在非洲做到「中國夢」?
文 / 華商韜略 熊劍輝
廣袤的非洲,蘊藏著無盡的機遇。
【1】
在安哥拉首都羅安達,隨處可見令人熟悉的中國影響力。
在港口,數百萬桶原油即將運往中國;在城市,中國企業承攬的工程星羅棋布;在工地,中國人工作起來更晝夜不息。
2003年,安哥拉內戰剛結束,有人就冒著風險到了這里。
當年,劉強還在國內搗鼓建材生意,卻發現,同樣的東西,在安哥拉就能賺兩倍。他馬上拋棄國內生意,把全部身家投了進去。一座鋁合金廠拔地建起後,他又回溫州招兵買馬,帶來了電焊工老易。
展開全文
老易也沒想到,去非洲賺錢這麼容易。且不說薪水翻倍、食宿全包,工地普工就8萬起;他這樣的技術工,年入15萬能保底;要是懂葡語、會翻譯,年賺25萬沒問題。
老板們組團闖非洲,從普工、技師、翻譯到財務、保安、廚師一鍋端,用高薪把打工仔誘惑得蜂擁而起。結果,30萬中國人得以聚集安哥拉。
在非洲人民看來,中國人似乎都很勤勞,還愛種地。
賴比瑞亞,全球最貧困的國家之一。這里2003年剛結束內戰,2014又遭遇伊波拉危機。由於種植技術落後,全國糧食產量僅40萬噸,缺口高達60萬噸。
2005年,中國派出5名農業專家來到這里,他們來自著名的隆平高科。
中國專家很快發現,這里產量低是有原因的:一是農戶留的稻種退化;二是農民不懂精耕細作,種子灑完就不管了。至於產量,看緣分吧。
於是,中國積累5000多年的農業科技帶了進來,翻地、播種、移苗、打枝、施肥……整套操作下來,中國雜交水稻產量比當地品種高出三倍。
非洲兄弟們大吃一驚,賴比瑞亞總統瑟利夫更將中國雜交水稻譽為「魔稻」,並決定把總統官邸的5畝花園,拿來種地。
除了賴比瑞亞,隆平高科還在尼日、塞拉利昂、讚比亞、埃塞俄比亞、塞內加爾等國開展了大規模的農業技術培訓,非洲50多個國家因此受益。
隆平高科認定,只有把農業技術留在非洲,才是解決糧食安全的根本之道。
在非洲,搞養殖的中國人,也不在少數。
潘偉志也認為,非洲大陸充滿機遇。他曾在國內做傢俱生意,上年紀後感到力不從心。機緣巧合下,他到讚比亞盧薩卡開了家養雞場,很快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當地消費者表示,中國人來了之後,雞肉開始變得更加便宜。
憑著能吃苦、有毅力、敢打拼,很多中國生意人已經在非洲闖出一片天地。
【2】
1998年,做建築生意的沈阿虎,也發現了非洲這片新天地。
在非洲人口第一大國尼日,當年還是有石油、沒工業,更沒有建築公司。沈阿虎毫不猶豫把機械設備運到這里。
奇怪的是,天天有人問業務,卻一筆買賣都談不成。
沈阿虎一打聽才知道,尼日人更喜歡跟公司打交道,不愛和個人談生意。搞清了玄機,他上午註冊公司,下午就拿下大單——給當地蓋4所學校。
中國人的效率你懂的。結果是,當地政府對工程質量非常滿意。
尼日政局穩定、人民友好,沈阿虎起步早,又持續投資建起了機械廠、塑鋼廠,生意越做越大,身家一度超2億,榮登「尼日華人首富」。
跟沈阿虎不同,史海生是機緣巧合下,成了尼日的「碼頭之王」。
2010年,他被香港招商局派往拉各斯港,跟法國公司合營TICT碼頭。當時,他只有2名手下,海港也破敗荒蕪,承接的顯然是個苦差。但兩年後,他旗下雇員超過500人。TICT碼頭也躍升尼日頭牌,不但吞吐量首屈一指,利潤率甚至超過一些國內大港。
史海生的策略很簡單:用好薪水、好福利,雇優秀的人。像公共食堂、醫療保險等待遇,在尼日堪稱優渥,企業由此蒸蒸日上。
而福建福清的方則江,更是赤手打拼成萊索托華人首富的勵志哥。
萊索托是個被南非包圍的「國中國」,只有兩個北京大小。1992年,在老家養鰻魚的方則江,偶然被這個小國吸引。他先幫台灣超市老板打工,熟悉了風土民情後,很快開了第一間小超市。
超市生意,本小利薄。而方則江靠著勤奮機敏,漸漸將超市擴充到3家。
但1998年,萊索托一場動亂,將他的所有財富付之一炬。
方則江沒有時間一蹶不振,他必須東山再起。
他返回老家,招募親友,邀約同去萊索托創業。方法就是復制「方則江模式」:先打工操練、再合夥開店,幾何裂變、按股分成。
僅此一招,方則江的超市暴增到300多家,員工5000多人,經營範圍也從日用百貨、服裝鞋帽,全面拓展到餐飲、娛樂、汽車等行業。
一大幫福清人跟著他發家致富,方則江本人更坐擁13億美元身家,多年蟬聯萊索托華人首富。而他坦承的致富秘訣,不過是「敢作為,能吃苦,薄利多銷」而已。
【3】
闖蕩非洲,同樣會伴隨各種風險。
2008年,中鐵四局拿下了安哥拉首都羅安達的Sequele新城項目。這是個400棟樓、1萬套房、可容納10萬人的小區。中國人本以為撿到了寶,幹起來才發現,把事情想簡單了。
當時,安哥拉內戰雖已結束,但社會依然動蕩。中國工人白天忙趕工,晚上防綁架。除了小心工地挖出的炸彈,還要提防時不時爆發的槍戰。
後來,當地政府在工地派駐了武裝部隊,項目才得以完工。
中國人闖非洲,因此被稱為「在槍口上的跳舞」。
當然,不一定每個人都會遭遇可怕的暴力,但一定會面對無處不在的疾病。
在讚比亞西部原始森林,中國人幾乎是唯一敢深入到此的外國人。吸引老陳到這里的,是旁人不敢染指的木材生意。因為這片綠色地獄,本身就是致命武器。
林場山高林密,毒蛇滿地,蚊蟲、飛蠅更多得直鑽鼻孔。中國人的體質沒有抗體,只要被蚊蟲叮咬,很可能得瘧疾、黃熱病、錘蟲病,一旦缺醫少藥,幾乎必死無疑。老陳的黑人雇工里,還有人得愛滋病,但大家平時照樣吃住在一起。
老陳打過幾次「擺子」,打了不計其數的針劑。最終發現,蚊帳才是活命的法寶。在這種商業模式里,只要扛過惡疾,賺錢就不是問題。
但在非洲,還有一種瘧疾和沖鋒槍都逼不退的生意——淘金。
2005年,一個廣西上林人帶著500萬到加納淘金,3年後,他便懷揣1億榮歸故里。這個傳說,至今都極具誘惑力。
加納號稱「黃金海岸」,黃金儲量占全球3%,大礦多由英美公司把持;後來,有湖南淘金客來此,斬獲有限;直到廣西上林人帶著獨門絕技的「砂泵洗金術」到來後,產金量大增,才引發了淘金熱。
不僅是采礦主,哪怕是打工仔,也能很快致富。上林人善待老鄉,薪水里包括底薪、提成、獎金,還包吃包住。只要踏實肯幹、產量爭氣,三五年賺百萬不成問題。
有人調侃,能走路的上林人,大都湧進了這里。
加納當地人,對此興高采烈。外出打工,他們只能月賺兩三百,工作還很不好找;但在中國人的金礦上工作,薪水最少600。
對中國人,他們毫不掩飾喜愛之情:「他們對我們很好,給我們錢,還提供食物,對待我們就像自己人一樣。」
然而,淘金亦有巨大風險。像礦區爭奪、環保災難、政策變動等諸多問題,最終讓加納政府在2013年發布「六月禁令」,將中國淘金客悉數驅逐。
而在幹實業的人眼中,非洲依然是一座寶貴的「金礦」。
【4】
在缺醫少藥的非洲,小病小傷,經常會決定生死。而邢志霞的這類小診所,往往是中國人最後的庇護所。
早年,她從湖北鹹寧醫學院畢業,因為找不到工作,才到尼日來碰運氣。沒想到,靠販賣抗生素很快發了家。如今,她憑借醫術在拉各斯開出一家60平米的小診所,診療室、輸液室、藥房和兩張病床的住院部一應俱全。
這里的病人,大都是遠赴非洲的中國人。邢志霞見慣了各種狀況,像瘧疾、闌尾炎、胰腺炎等在國內不值一提的小病,在這里很可能要命。所以,她對病人格外上心。
一次,50多名中國工人在工地群發瘧疾,邢志霞主動驅車600公里前往救援,並由此獲得中國領事館的感謝。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擁有全球11%的人口和24%的疾病。2020年,非洲醫療還將創造450億美元的市場價值。
救死扶傷,顯然將成為廣袤非洲下一個大機會。
而在互聯網時代,「90後」也開始涉足這里。
比如,率先在非洲電商領域「吃螃蟹」的王風齋。2014年,他和王小飛、王小傑(坦桑兄弟)聯合創辦的CWB(環非國際)網站,在坦桑尼亞上線後迅速引發熱潮。
大學念書時,他的坦桑同學王小飛告訴他,坦桑尼亞的商品雖然大都來自中國,卻要從肯亞進口。瞅準商機的同學們一拍即合,畢業後,創立了B2B電商「環非國際」。
但他們很快發現,非洲很多國家連電子銀行都沒有,網路交易很困難。雖然中坦貿易頻繁,商人們卻喜歡做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線下生意。用一位坦桑客戶的話說:「如果我沒有看著你的眼睛,我怎麼去相信你?」
於是,他們很接地氣地將CWB定位成「非洲黃頁」,致力於為中非商人提供信息、貨物對接的服務。
人們對這種商業模式還將信將疑,一位坦桑客戶卻直接上了門,看他們能不能代為進貨。這筆生意王風齋心里完全沒底,談判快完成時,客戶甚至開始用斯瓦西里語密談。王風齋可能,這筆買賣大概沒戲。
哪知道,客戶接下來的舉動讓他吃了一驚。
只見客戶打開一個大包,掏出一堆塞滿鈔票的絲襪。合同還沒簽,30萬現金直接倒進了他的包里。坦桑客戶用這樣真誠的舉動表示:我相信你!
在坦桑合夥人的運作下,「CWB」在坦桑尼亞很快家喻戶曉。媒體爭相報導,連坦桑尼亞經濟部長和議員們都力挺,表示他們正在做「一件對國家經濟有助益的事」。
王風齋對坦桑合夥人更充滿情誼:「我覺得我們除了膚色,其他也沒什麼差別。他們是我在這邊唯一的親人和依靠,如果他們不在這里,我做不下去。」
顯然,200多萬闖蕩非洲的中國人,正追尋著各自不同的「非洲夢」。
在非洲的土地上,中國人正在蓋高樓、種果蔬、開診所,把核磁共振儀運進了醫院,教還不會用電腦的非洲朋友怎麼做電商,開出的小超市、雜貨鋪更難以計數……
中國人,本就善於在夾縫中求生存。所有人都認定,這里的發展空間大得很,足以讓人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這塊古老的土地,好像30年前的中國,充滿無限機會。那些抱著投機心理、撈一把就走的,很容易招人反感;但只要你紮根這里、勇於嘗試、吃苦耐勞,就一定會在非洲做到自己的「中國夢」。
☉ 更多關於「基建狂魔」中國在非洲的宏大夢想
敬請期待下篇為您呈現
參考資料:
1. 《傳「稻」非洲,授人以漁》第一財經
2.《兩百萬中國人赴非洲淘金:黑色大陸的夢與痛》騰訊大浙網
3.《非洲投資最大的中國人,財富超2億人民幣》創業家
4.《中國人在非洲:能進入主流經濟,在歐美再成功只是餐館老板》南方人物周刊
5.《世界福清僑商方則江:「福清哥」的傳奇人生》中國青年網
6.《上海小夥非洲創業開「淘寶」,在坦桑尼亞已家喻戶曉》解放日報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