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暑假已至,外出遊學的孩子們,帶著開闊的視野和增長的見識歸 來,為豐富多彩的暑假生活添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曾幾何時,遊學成了寒暑假的標配。望子成龍的家長們,已不僅僅滿 足於帶孩子遊覽名山大川,而是想方設法為旅行營造點「學術氛圍」。近 則來一趟名校之旅,排隊幾小時,走進「985、211」高等學府,讓孩子立 下「非某某名校不考」的豪言壯語;遠則走出國門,交上一筆令人咋舌的 費用,讓孩子在異國他鄉的夏令營,接受十幾天的西式教育。
近年來成為高頻熱詞的暑期遊學,其實不是新興事物。早在2000多 年前的戰國時期,「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黃歇,就已有了遊學之 旅。「遊學」二字最早出現在《史記·春申君列傳》:「(春申君)遊 學博聞,事楚襄頃王。」
當年你看《羋月傳》時,肯定想不到那個整天像羋月「迷弟」一樣 說「月兒真美」的公子歇,勸止秦王攻楚,設計救回楚國太子,這些膽 量和見識或許都是早年遊學得來的。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那個交通不暢、信息閉塞的年代,遊 學就是獲取信息、學以致用的最佳途徑。古代的遊士,一邊寄情山水, 一邊拜師訪友,在遊學中實踐著「知行合一」。
魯定公十四年(公元前 496),55歲的孔子帶著弟子們來 了一趟說走就走的遊學,開啟了中 國古人遊學之風。其實早在2000多 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古人就有了 遊學這項活動。史學家呂思勉曾經 考證過遊學的歷史記錄,「遊學」
二字見《史記·春申君列傳》, 曰:「遊學博聞,蓋謂其因遊學所 以能博聞也。」
在中國歷史上,首先提出遊 學概念的是先秦的諸子百家,古代 遊學標誌性人物是孔子,可以說孔 子開了中國遊學風氣之先。據《史 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周遊 各諸侯國長達14年之久,一生遍及衛、陳、魯、宋、鄭、 蔡、楚諸國,現在好多 地方都有孔子遺跡,就 是這個原因。除了孔 子,先秦時期的「子」 級人物無一不是「遊」 出來的,墨子、莊子、 孫子、孟子、荀子、 韓非子等,全都是著名 「遊士」。
孔子曾帶領弟子 周遊列國進行治學,莊 周更是自由自在地逍遙 遊,遊學一方面作為他 們通曉經術、拜訪名師乃至學而優 則仕的一種途徑,另一方面也促進 了文化的交流。遊學不僅在現當代 是高端消費,在古代同樣是奢侈消 費。這麼多人一路上的食宿,就是 一筆不菲的開銷。盤纏從何而來?
孔老師在魯國做官的年薪是 「俸粟6萬」,這是他的基本工 資。孔子帶弟子先到了衛國,衛靈 公開始非常尊重孔子,按魯國的俸 祿標準發給孔子俸粟6萬,但並沒 給他什麼官職,沒讓他參與政事。
除基本薪水,孔子還會得到 一些讚助,如魯國大夫季孫氏贈 「小米1000鐘」,就是對孔子學說 表示讚賞的物質獎勵。靠著微薄的 學費、固定的俸祿和別人的額外讚 助,孔子帶著盤纏開始周遊列國。 一路上讀書問道,一邊向諸侯國國 君遊說,推薦自己的學說,一邊向 學生開壇授課,廣招門徒。
孔子在泰山一帶有較多活 動。泰山在春秋時期是齊魯兩國的 交界之地。孔子一生盡管顛沛流 離,但大部分時間還是在魯國度過,這為他在泰山一帶的活動提供 了充分的條件。孔子還曾登泰山, 考察封禪制度。可以說,孔子在泰 山及周邊的活動內容與歷史遺跡十 分豐富。
孔子和弟子在遊學途中,既有 「兩小兒辯日」的趣聞,又有「仁 人廉士,窮改節乎」的思考。有一 次,孔子和弟子們路過泰山一側, 見到一個婦女在墳墓前哭得很傷 心。孔子用手扶著車軾側耳聽。他 讓子貢前去詢問。子路走到女子身 旁,說:「聽您的哭聲,真像一再 遇上憂傷的人。」婦女說道:「是 的。以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 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兒子 又死於虎口,我怎能不傷心呢?」 孔子說:「那您為什麼不離開這里 呢?」婦女回答說:「因為這里沒 有殘暴的征稅啊。」孔子沉默了一 會,對學生們說:「你們記住, 殘暴的政令比老虎還要兇猛害人 啊!」
孔子堪稱中國遊學的鼻祖,他 踐行著「三人行,必有我師」,沿 途拜訪了幾位德高望重的老師。在 周遊列國的過程中,將邊遊邊學的 遊學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
《大戴禮記》記載:「孔子適 周,訪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 孔子在遊歷途中,還專門向四川資中人萇弘請教樂律知識。
現代人外出遊學,無論是購買 火車票、飛機票,還是辦理護照、 通行證,都離不開一樣東西——「身份證」。那麼,古人出遊要帶 「身份證」嗎?
每個暑假都要熱播的經典電視 連續劇《西遊記》中,唐僧師徒每 到一個國家,都要倒換通關文牒。 由此可見,古代也有一套完整的戶 籍制度。
自商鞅的「保甲連坐法」起, 普通民眾就沒有了隨意遷徙的權 利。未經許可隨意離開居住地的民 眾,被認為是脫籍,這可是嚴重的 大罪。
到了後世,這 種官府戶籍制度管 轄外的民戶,有個 專用名詞:流民。
先秦的士子若 要跑路,有一個冠 冕堂皇的理由:遊 學。當然,他們也 要遵守嚴格的登記 制度,拿著通行證 作為憑據,出入關 時登記造冊,就能 相對自由地遊歷。
先秦時期,這種通行證叫符 節,是符與節的合稱。符可以用於 身份證明,作為出入國境、關卡、 軍營、要塞的憑證;節是君主派出 的使節所持的憑信。
以戰國時期作為敘事背景的電視劇《羋月傳》中,符節還是重要 物證。羋月為給黃歇報仇,用泥巴 捏制銅符節,希望回憶起被劫持時 義渠王手里符節上的字樣,以找出 幕後真兇的身份。
>古代遊學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