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這個城市里生活著我很多的同學,與他們對繁華現代的向往一樣,我以絲毫不減的熱情繾綣迷戀著我的家鄉,我可以忍受貧窮可以忍受非現代,但是我絕對不可以忍受背井離鄉的漂泊。這個城市正是靠著大量背井離鄉遊子的奮鬥,以迅雷的速度發展著。發財夢堅強的撐起了這個城市,人類的力量無邊無際。
這,就是廣州。若非出差的關係,讓我自由選擇,它將會排在我備選答案的一百位之後,我並不向往。同事的口中這個城市陳舊治安不好且塵土飛揚。
圖文無關。本文圖片均源自網路
飛機上我給自己一個理由,去一去這樣的城市也好,可以見見舊日同窗,走下飛機,我忽然改變了主意,不想再見任何人。
周圍的一切現代而充滿距離感。高架橋的數量多得讓我吃驚,來去都有各自的路互不相幹,因此並不會有擦肩而過的美麗,可以遙遙對視已屬不易,我在廣州的幾天都未曾碰到堵車,每天在慢如蝸牛的昆城徘徊不得前行,如此的暢通讓我感動不已。
天氣也非想像中的不堪,有些悶但並不太熱,晚上時常有雨,因為濕度大的關係,植物長的非常好,鬧市的北京路上古樹青蔥綠綠茵茵,絲毫不用擔心被太陽兇狠的烤,當然廣州的太陽本身也與兇狠無關。
展開全文
80到90年代,作為改革的前沿城市,這里一度是洋氣的代名詞,爸爸1987年到廣州出差,給家里帶來了第一台相機,給我們帶來了時尚的高腰衣,還有裙子。
我曾經清楚的記得叔叔的一位同事從廣州回來後給我們描述的情景,說到私家車,說到出租,說到燈紅酒綠……哪里發達哪里便會聚集文化,據說曾經有過百位歌星唱廣州的輝煌,如今這些人都紛紛北上不再停留,比如戴軍比如楊鈺瑩比如陳明,當然,還有依然堅守在那里的我喜歡的作曲家李海鷹。
廣東人習慣把一切外省人稱為「北方人」,我笑說:「其實雲南並未在你們北方呢。」他們堅定的說,「那不管,也是‘北方人’。」
與「北方人」最大的差異在語言,粵語自成一體,俗稱白話,海外稱唐話,發源於古代中原雅言,具有完整的九聲六調,較完美地保留古漢語特徵,同時也是保留中古漢語最完整的語言。
在學術界,它是除普通話外唯一在外國大學有獨立研究的中國語言,當然,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這無疑就是一門外語。
2006年的廣州,打開電視,幾乎都是方言且不加字幕,比起來,上海要開放得多,除了政策傾向,這大概也是這些年廣州發展漸漸慢於上海的原因之一吧。對歷史文化的過分疼惜或者會無意識形成一種地方保護,外來的要融合就有了難度。
自唐以來廣州便是與外的通商口,追溯上去,它的歷史還遠遠早於此。至五代時,南漢曾定都於此,北京路上完好的保留著幾段宋元明三代的路,與綠樹相映成輝。歷史沉淀下來本身就是一種分量,至少不會讓城市雲里霧里找不到北,所以,這個城市雖然崇尚金錢,但並不輕浮。
常說「臨山者仁,臨水者智」,智的一部分原因大概是來自對海鮮的偏愛。廣東的食物里海鮮無處不在,並且做得精致。
除了廣東中國大概沒幾個地方能把早點吃的如此花樣繁多悠閒自若,早餐的意義早已經超越吃,這里是坐下來拉家常、談生意、說人生、說理想說一切想說的,也可以不說一切不想說的。早餐是慢的,廣州這樣快節奏的城市里,這樣的文化得以繁盛的傳承下來,不得不說凡事無法定義,內心的遵從無原則可循。
與上海的精致好面子不同,廣州人打扮隨意,喜歡休閒裝平底鞋不化妝大都素面朝天,且廣州當地女子大都傳統賢惠,相夫教子,不喜歡出風頭。
我這次是帶了工作去的,每天都要在城里與新機場之間來回奔波,因為是客戶,乙方便有車子接送,開車師傅面對我們多變的乘車計劃始終是滿臉笑容,絲毫沒有抱怨的跡象,這一點上我不得不佩服廣州人的服務意識。
工作的地方無人交談,人們都是低頭各自做事,他們的世界里生活就是這樣的,只有付出才能收獲,天上並不會掉餡餅。當我們提出工作要比合同提前一天完成時,他們和藹的同意了,於是三班倒著為我們趕活。他們對未來與方向看的非常清楚,這一點讓我深深佩服著。
忽然想起來這里是J的家鄉,畢業的時候,一起在宣傳部的J同學給我送了一枚胸針,和我說,「你走的時候我不想來送了。」果然,一大群同學送著我到機場,他從面前走過,當沒看到,大步而去,一年之後他來昆,我剛打算結婚,攜Y請他吃飯,我才曉得大學時他一直有著一位遙遠的女友,剛分了手。我們平日相處的很素淡,只一起出過板報聊過畫。沒有聯繫方式,我也沒有試圖找他,丟失有時是相互的。
工作一天,幾個同事坐在珠江邊吃飯,周圍都很安靜,侍者也不會常常來打擾,習習涼風從江里過來,對面是繁華一時的白天鵝賓館,已經依稀的有著年代感。後面是沙面,曾經的租界,與高速運轉的整個城市不同,這里是用來懷舊的,用來放慢腳步的,也是用來看的,一對新人在拍照,純白的婚紗笑意妍妍,映著洋樓小巷,夕陽下,如粵語如嶺南總是與眾不同,一個特立獨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