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民生周刊
「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只要你說話,我就能了解你。」
人與人之間相處,語言最能傳遞感情,說話是彼此了解最直接的橋梁。
任何一段關係,都需要通過雙方的溝通,才能知道彼此的想法和心意。
有話就說,才能減少誤會
莫里哀說過:「語言是賜於人類表達思想的工具。」人與人的相處,想要消除不必要的誤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溝通。
藺相如在澠池會上立了功。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職位比廉頗高。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說:「他藺相如沒什麼能耐,就一張嘴,我碰見他,得讓他下不了台!」
這話傳到了藺相如耳朵里,藺相如就請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頗見面。
藺相如手下的人看不順眼。他們說,藺相如怕廉頗,像老鼠見了貓似的,為什麼要怕他呢?
藺相如解釋說:「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是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
就是這句話,讓廉頗消除了對藺相如的偏見,並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不如。於是他負荊請罪,兩人成為刎頸之交。
任何時候,語言都是彼此溝通,化解誤會的最好良藥。
人生的困擾,說到底,十之八九,問題都出在人際關係。而人際關係的困擾,說到底,十之八九,都是因為溝通出了問題。
很多時候,一段感情的破裂,都是因為彼此缺乏溝通,有話不說。什麼都不說,卻希望另一個人什麼都能懂,最後只會漸行漸遠。有話就說,才能及時減少矛盾和誤會。
多少感情,輸給了有話不說
紀伯倫說過:「一場爭論可能是兩個心靈之間的捷徑。」
如果一個人把所有的情緒和心事都藏著,不說出來,別人是沒辦法了解到的。
菲兒和琳子,兩人因為志同道合迅速成為了好友。有一次,菲兒想參加一個歌唱比賽,想琳子和她一起報名參賽,但是琳子卻推脫。
菲兒以為琳子不想參加,便自己去報名了。然而沒想到,最後,琳子還是報名了。菲兒覺得琳子沒有把自己放在心上,琳子也沒有去向菲兒解釋為什麼會報名,菲兒同樣也沒有問。
兩人的關係開始變得十分微妙,對比賽的事情,兩人不約而同地閉口不談。在準備比賽的過程中,彼此之間不溝通,不交流。
比賽宣布結果的時候,兩人彼此對視了一眼,然後心照不宣地迅速轉開。
比賽結果是菲兒落選了,而琳子站上了領獎台上。但是琳子卻沒有感到一絲喜悅,她心里寧願兩人都沒獲獎,也不想面對這結果的尷尬。而琳子的做法卻是,選擇什麼都不說。
兩人的關係,因為誰也不願意先和對方說話,都期待著對方先開口挽回,感情越來越淡,導致最後就漸行漸遠。
「許多東西都因不發問而丟失。」彼此都有話不說,所有的可能性,都在沉默里死掉了。
很多時候,一段感情走向破裂,有話不說,是最大殺傷力的武器。
再親密的關係,也要有話就說
王小波在《愛你就像愛生命》里這樣對李銀河說:「只希望你和我好,互不猜忌,也互不稱譽,安如平日,你和我說話像對自己說話一樣,我和你說話也像對自己說話一樣 。」
溝通在親密關係中是最重要的。曾有一對夫妻,每次吃雞蛋的時候,妻子都要把自己喜歡吃的雞蛋黃給丈夫,自己吃蛋白;而丈夫也把自己喜歡吃的蛋白給妻子,自己吃雞蛋黃。
終於有一天,丈夫不經意回家發現妻子正在津津有味地吃著雞蛋黃,他感到很奇怪,問:「你怎麼吃雞蛋黃了,你不是最喜歡吃蛋白嗎?」
妻子說,實際上她最喜歡吃的是雞蛋黃。而丈夫也感慨道,自己最喜歡的可是蛋白啊。
夫妻倆的你尊我讓、相敬如賓的確讓人羨慕。但也讓人遺憾,兩人缺乏溝通,沒有真正了解到對方喜歡什麼。
溝通才能更好了解對方,走進對方的心里。不溝通的付出,很難讓人感受到你的心意,有時對方還會覺得你的付出是一種負擔。
「溝通應是兩個人走在一起的第一步,而不是最後一步,等到都走到複雜混亂和疲憊於修補關係的地步,有話也說不清,寧願放棄。」
再好的關係,也要保持真誠、及時、有效溝通。
安得魯·葛洛夫說:「我們溝通得很好,並非決定於我們對事情述說得很好,而是決定於我們被了解得有多好。」
就算是關係再好的兩人,也要將真實想法表達出來。因為對方不是你,很難知曉你的想法,更別提所謂的感同身受了。
只有及時溝通,才能更好理解對方、包容對方,增進彼此間的感情。
一段情最可貴的地方,就是有話就說。這樣彼此心才會相通,就不用擔心會有猜忌和隔閡,不需要互相猜來猜去的感情才會長久。
有話不說,只會讓彼此的感情漸行漸遠;有話就說,才能及時減少誤會,知道彼此的內心,這樣感情才能長久。
主播:秋墨
媒體記者,媒體欄目主播
文章來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師父曰(ID:sfy1927)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事業部
「喜馬拉雅FM」-「全民夜讀」欄目
「人民旅遊」
分享你的遊記與攻略,展示你的美景與美食,「代」你體驗不一樣的風景與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