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社會,一個女人28歲還沒有一個固定的男朋友,30歲還沒有結婚,就會收到來自四面八方看似關心,實則歧視的「攻擊」。因為我們生活的社會有一套主流的規范,如果違反了規范,很多人就會好心地來糾正你,希望你回到正途上。
而相親,就是很多姑娘在愛情婚姻被糾正的其中一個方式。
01
很多人也一聽到相親就反感,感覺相親簡直就是玷污了自由戀愛的浪漫和神聖。
為什麼?因為相親目的性太強,它就是本著戀愛和結婚去的。
31歲的堂姐對家人的催婚不勝其煩,更是對那些來自己家裡說親的媒人深惡痛絕。一次家庭聚餐,大姑給她介紹了一男生,還把男生的簡歷和照片發到家族群裡。於是,脾氣火爆的她終於在餐桌上拋出了悲壯宣言:
「我對相親十分反感,不喜歡帶著強烈的目的性去獲取愛情和婚姻。以後你們不要再給我介紹對象了。」
就這樣,聚餐在表姐火藥味十足的宣言裡,不歡而散。
其實光看那男生的基礎資訊,我們會發現,長相斯文,工作穩妥,學歷過關,家庭背景葉門當戶對。
堂姐連瞄都不瞄一眼,殉國正言辭地拒絕了。而她拒絕的,並不是這個男人,而是相親的這個行為。
然而,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對相親保持開放態度,不刻意地追求和強調結果,只是把它當成給自己開眼界、長見識、交朋友的機會,會不會就不那麼排斥呢?
當我們不那麼強烈地想要有個結果時,相親過程也不會這麼尷尬,甚至彼此交流的話題也可以更加廣泛一點,而不是局限在興趣愛好、工作房子票子上了。
當然,這也會讓我們更加看清一個人,更加清醒地決定這個男人是否值得繼續交往。很多姑娘在父母長輩的催促下,匆匆相親,一心追求結果,往往不如人意,而且很多都是婚後的悲劇。
什麼樣的姑娘更容易通過相親找到對象呢?也許是那些首先不拒絕相親,而是以一種坦然平和開放的心態對待的人。
人生的機會,都是靠自己嘗試出來的。你連試都不敢試,又怎麼可能會有機會呢?
02
今天,無意中看到朋友瑤瑤發的朋友圈狀態,俏皮的語氣,沒心沒肺的樣子,但熟悉她的人知道,這是她今年第7次的相親了:
回家相親,
對方是個比我小3歲的大男孩,
長相身高都是我的理想型,
我瞬間就有點心動,
在腦海裡腦補了一系列天雷勾地火~
結果人家沒看上我,
覺得我年紀太大了、大了、了……
我今年29,依然渴望愛情。
我們很欽佩她,為什麼?因為她覺得相親並不丟臉,也不狹隘反抗,認為這也是追求愛情的一種方式。
瑤瑤的至理名言有很多,比如「我相親,我快樂」、「把我的相親史寫下來,可以是一本驚天動地的人生百態之書」……
瑤瑤對相親雖然很坦然,但對於相親第一次見面,就劈頭蓋臉地問有沒有房產、薪水多少、是不是獨生兒、父母有沒有退休金的功利主義者,極其反感。
每個人都希望找個經濟基礎良好,沒負擔的人過日子,這是人之常情。
可如果隻關註物質基礎,沒有用心去感受對方的人品和價值觀是否對口,未免本末倒置。
陸琪老師一直強調的如何選對的人結婚的萬能公式,在這個時候,就非常有用:
愛+生活習慣+性格+責任感+物質基礎=好的男人。
物質基礎只是其中一個。
有時候,在相親裡不細心觀察對方人品,而是過度關註對方的財產時,很容易受騙。
瑤瑤曾在一次相親裡認識了一位在律師事務所工作的男人,光鮮靚麗,第一次見面就亮黃牌說,自己有房有車,還有很多存款。
父母很滿意,覺得可以處處看,但瑤瑤並沒有被這些誘惑,而是更加詳細地詢問了這位自稱是律師的男人,關於工作上的一些事。
問他一些打過的官司,支支吾吾說不清;有房有車,什麼房,什麼車,什麼時候買的,也語焉不詳。
瑤瑤心裡存了疑惑,在見了兩次面之後,她就拜托父親找人查了下男方背景,才知道他只是在律師事務所工作的警衛,並不是律師。
如果相親時,我們被這些對方說的物質條件沖昏了頭,而不細問,不考察,很可能會遭遇滑鐵盧,會上當受騙。
按相親達人瑤瑤的話說:在相親裡,比財產重要的,是對方的價值觀,是人品。
什麼樣的姑娘更容易通過相親找到對象呢?也許是那些依然渴望愛情、追求愛情,但在相親裡又保持冷靜的人。
03
「什麼樣的人才會去相親?」
「當然是剩女啊!」
說實話,我很不喜歡「剩女」這個詞。因為很多女孩子年紀都沒有超過30歲,就因為被叫「剩女」,才草草結婚,最後婚姻生活不幸福。
陸琪老師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
許多被稱為剩女的人,都應該明白,這不是你們自身的問題,而是你們的擇偶標準、你們的生活計劃和社會主流有一個巨大的反差,所以你們成了社會的敵人。
有時候,我們不是「剩女」,而是「被剩女」。
面對這樣一種社會稱呼的歧視,很多姑娘才不斷相親,以期擺脫這個稱謂——這種出發點的相親,顯然也是不可取的,甚至最後失敗的有很多。
娟娃是一個長相很甜美的女孩,大學也是數一數二的,畢業後在一家外企工作。她現在的丈夫就是在相親裡認識的。當時她對老公的身高不是特別滿意,但考慮到他人品、素養都很好,而且性格還特別幽默,能吃苦。
最後她選擇了跟他在一起,因為她覺得人品、性格、價值觀都比身高重要多了,能分清心裡對伴侶的主次標準。
其實在相親裡,我們能整理和反思自己對婚姻的價值排序,認清和梳理自己對伴侶的標準,成功率就高很多。
做事要分主次,找對象也要分主次,如果他身上的核心關鍵字能符合你的要求,讓你有心動的感覺,其他的細枝末節,比如身高、體重,稍微偏離標準,大概也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曾聽一朋友說,一個姑娘在相親裡對對方男生很心動,男生各方面條件也不錯,但姑娘嫌棄他姓賴,以後孩子取名字不好聽,就沒了下文。
什麼樣的姑娘更容易通過相親找到對象?大概是那些拎得清,分得清主次的女孩,且有獨立的經濟能力。
在相親裡運氣好的女孩,其心態就是,認識價值觀志同道合的人,遇見有趣的靈魂,希望有幸碰見的眼前人就是心上人。
♡♡♡
女人結婚年齡,不一定要設限,結不結婚也是個人生活方式的選擇。
雖然相親失敗的有很多,但在現實裡我也見過不少人,能在相親裡遇見真愛,找到合拍的伴侶。
總結起來,這些幸運兒都有個共性:
- 她們對相親保持開放的態度,不狹隘反抗,也不刻意追求結果,只是把它當成給自己開眼界、長見識、交朋友的機會而已;
- 她們依然保持對愛情的渴望,愛情是沒有年齡限制的;
- 在遇到心儀之人,分清主次,正視他的優缺點,在梳理如果和他一起生活將來自己會如何……
用端正的態度,看待相親的人,也許更容易被丘比特的箭射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