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親網站上最受歡迎的女孩,不想結婚了」

  

  

  Sayings:

  

  今天的故事乍一聽挺奇葩的:

  

  一個 28 歲的女孩去相親,卻屢屢受挫。她太擔心在 30 歲前結不了婚。

  

  出於碰到一個「合適的男人」的私心,和出於對相親市場規則的好奇,她做了個大膽的決定:

  

  隱瞞自己真實身份,虛構了個「好嫁風」的人設,去相親。

  

  她相親了兩年,見了 200 多個男人,最後結果讓她失望——

  

  一個都沒成。

  

  你能從這個故事裡,看到相親市場裡赤裸又荒唐的規則,也能在這套規則下,人們如何衡量愛情和婚姻。

  

  女孩叫黃引。她今年 30 歲了,果然沒結成婚。

  

  但她說,不焦慮了,她做不了任何的妥協。

  如果你有同樣的焦慮,希望也能給你一點啟發。

  

  以下是黃引的自述。

  

  「你這樣的條件,放在婚戀市場上毫無競爭力。」

  

  這是我 28 歲準備開始相親前,來自我姐姐的評價。

  

  先說一下我的條件吧:

  

  我,黃引,1991 年出生,身高 1.56 米,碩士,藝術行業,無房,無穩定收入。

  

  唯一拿得出手的是學歷。但在婚戀市場上,這對女方來說,不見得是加分項。

  

  我把這份簡歷投進了各種相親群。

  

  例如「廣州市緣分群」、「廣州本碩博交友群」、「廣州有房群」。

  

  

  有感興趣的就加Line,聊幾天,感覺不錯的約見面。

  

  去年年底,在經歷了一百多次失敗的相親後,我註冊了一個新的Line號,昵稱叫「子欣」。

  

  「子欣」是一個虛構出來的人,由我扮演。

  

  她的人設是這樣的:

  

  1992 年出生,巨蟹座,學美術的,本科畢業,在一家設計公司做文案策劃,傻白甜,積極陽光,說話很嗲,喜歡照顧人。

  

  比我小一歲,比我溫柔可愛,比我沒有攻擊性。

  

  在男人眼裡,同樣是學藝術的女孩,子欣賞心悅目,而黃引就只會去搞一些他們「看不懂的藝術」。

  

  也就是說,她是一個「好嫁風」改良版的黃引。

  

  為了讓子欣「活起來」,我精心設計了她的朋友圈,定期更新。

  

  我改變了髮型妝容,買了一些少女風的衣服,例如藕粉色襯衣、荷葉邊連衣裙,拍了一堆甜甜美美的自拍和生活照。

  

  我還去 Instagram 上搜集了很多「子欣」會分享的圖片,例如自己做的甜品,或者新打卡的網紅店。

  

  

  

  我還搜集了很多可愛的表情包,向一位師妹拜師,學習怎樣聊天才能激發男人的保護欲。

  

  說白了,就是「茶」一點。

  

  我還特意在子欣的自我介紹裡強調,自己對另一半的期許是,「有一點大男子主義也沒關係」。

  

  

  

  我把子欣的資料發進了各個相親群裡,大受歡迎——短短半年,加「子欣」好友的人數就超過了 100 人。

  

  這個速度是黃引的兩到三倍。

  

  兩年多以來,我匹配到的相親對象加起來大概 200 多個,見過面的 100 多個。

  

  但我依然是單身。

  

  我為什麼還是單身?

  

  一個都不想嫁唄。

  

  對一個相親故事來說,這大概是最喜聞樂見的部分——人人都會好奇,你的相親對象有多奇葩。

  

  我確實見過不少奇葩。

  

  我遇到過「海王」。

  

  一個 1989 年的獅子座男人,一米八,在日企工作。

  

  認識的第一個星期,我真的以為,他喜歡我。

  

  他會告訴我,他在相親會上隻加了 2 個女生的Line,另一個他沒有聯絡。

  

  他會帶我去逛他喜歡的藝術街區,甚至還提議,「你可以把工作室搬到這邊」。

  

  就好像他在參與我的未來。

  

  第二個星期,我約他去看好萊塢大片《信條》,卻發現他已經和別的相親對象一起看過了。

  

  原來,我只是他魚塘裡的其中一條魚。

  

  我也遇到過「普信男」。

  

  明明那麼普通——比我大 18 歲,一米七零,離異,有孩子;

  

  卻可以那麼自信——被我和我的同學雙重拒絕後,發來一篇標題為《大齡剩女的悲慘結局》的文章鏈接,和一句警告:

  

  「你可以發給你朋友看看,讓她清醒點。」

  

  就好像在他眼中,女生年紀大了會貶值,而男人不會。

  

  我還發現,男人在相親的時候,什麼瞎話都敢編。

  

  一個 1989 年的臺北男人,沒上過大學,因為疫情滯留在大陸。

  

  他說自己的名字來自某位歐洲皇室成員。

  

  他說自己在 8 個國家做生意,涉及外貿,服裝、印刷,組織過上千人的國際貿易會議。

  

  他說自己被槍指過頭。

  

  「你在電影裡能看到的所有的經歷我都有經歷過。」

  

  我問,「那你的目標是什麼呀?」

  

  他說,「我要建立起一個王國。」

  

  「……像馬雲一樣嗎?」

  

  我忍不住猜想,這一切胡言亂語都是出於他的自卑。

  

  我還發現,我從來不需要問一個男人有沒有房,有沒有車。

  

  因為如果他有,他一定會想方設法讓你知道。

  

  例如假裝不經意提起,「我最近在忙裝修,沒時間」。

  

  我曾經以為,我在相親市場上能遇到最尷尬的問題不是年齡,就是收入。

  

  都不是。而是,「你是不是處女?」

  

  這是真的。

  

  有個在國企工作的理工男對我說過,

  

  「沒有男人不在意是否處女,只是沒辦法,只好將就。現代社會,處女可能要去幼稚園找了吧。」

  

  還有個復旦碩士盤問了我的感情史後,直截了當地問,

  

  「同居過嗎?睡了嗎?」

  

  我強忍住了把他封鎖的沖動。

  

  對了,說到碩士,我發現了一個事實:高等教育救不了直男癌。

  

  我認識的相親男中,學歷條件最優質的是一個中科院的基因工程博士。

  

  但他竟然性騷擾過我。

  

  當時,他突然毫無征兆地向我伸出手,說,「抱一下」。

  

  我推開他,「你想幹嘛?」

  

  「沒想幹嘛,太累了,想抱一下。」

  

  掃興離開後,他還發來了一條Line,「你不是覺得我帥嗎?為什麼不願意?」

  

  高高在上,就好像他的欲望是一種恩賜。

  

  更讓我不爽的是,最初加他時,我以為他是一個條件很不錯的選擇

  

  ——學歷不錯,工作不錯,長相關淨舒服,言談得體,不懂藝術但尊重藝術。

  

  你看,哪怕紙面上所有的條件都匹配,他也不一定是那個對的人。

  

  

  可能有人會覺得,我使用「子欣」這個假身份相親,是一種欺騙。

  

  我承認,這確實有欺騙的成分在。

  

  但我必須解釋一下,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在之前的相親中,我遭遇了很多語言攻擊。

  

  有人罵我是「大齡剩女」,有人說我「不是處女」。

  

  這些咒罵往往發生在我拒絕他們之後。他們用言辭傷害我,只是為了自己心裡好受些。

  

  我能理解,但這不代表那些話沒傷害到我。

  

  所以,我需要一個身份替我緩沖這種傷害。

  

  當然,我也會盡量避免這種欺騙給他人造成傷害。

  

  每個人我最多以子欣的身份見一次,之後如果沒有不再聯絡的默契,我也會委婉說明不適合。

  

  可能還有人會覺得,我上面描述這些男性的方式,是在給他們打標簽,是在物化男性。

  

  我承認,我確實是在物化他們。

  

  這一方面是出於便捷考慮——

  

  我相親了兩百多個男人,為了方便,我會用職業、年齡、外形,甚至星座給他們打標簽,便於分類。

  

  與此同時,我是在用對男性的物化去對抗他們對我和「子欣」的物化。

  

  相親群本身就很奇妙。大家在齊刷刷地把自己這樣一個活生生的人數據化。

  

  仿佛婚姻無關於兩情相悅,只是一個個條件的對比和匹配。

  

  讓人有一種返祖的幻覺,像是在配種。

  

  面對每一個相親男,我都會打聽,他們心目中的理想型是什麼樣的。

  

  那個想建立一個王國的臺北男人告訴我,他找女朋友需要四個條件:

  

  顏值、不吵不鬧,要能聽懂他說的東西,最好是可以在事業上幫到他。

  

  至於收入,「8000 一個月就可以」。

  

  有的男人的標準甚至清晰到可以量化。

  

  在我的經驗中,越是工作穩定的公務員,標準就越清晰。

  

  還有個男人對我說過,「你長得漂亮,可以不工作」。

  

  他還說很多男人都會這麼想。

  

  他似乎覺得,女孩的「漂亮」是一個籌碼,有了它,其他東西就像消消樂一樣,都可以抵消掉了。

  

  除了漂亮,他們最看重「乖巧」。

  

  很多男人會假裝無意地打探我的社交圈,尤其是,「異性朋友多不多」。

  

  我在扮演「子欣」時,也會刻意迎合這種物化,回答,「很少誒,朋友基本上是女生,很多都結婚了現在聯絡也少啦。」

  

  當我翻看相親群裡那些男性發的資料時,發現確實如此。

  

  在【理想型】一欄,他們填的品質大多是「溫柔」「善解人意」。

  

  這就是婚戀市場默認的潛規則:多數男性不喜歡太過強勢的女性。

  

  我又想起了我在相親群看到的那些女性的資料。

  

  無論學歷高低,資產多寡,在資料中,她們往往都會寫自己「擅長烹飪烘焙」,或者「喜歡兒童教育」。

  

  在某種意義上,她們都給自己戴上了一個「子欣」的面具。

  

  她們需要遵從遊戲規則。她們不想出局。

  

  

  隨著相親的經驗越來越多,我逐漸意識到,這個遊戲之所以讓我無所適從,不是因為「奇葩男」太多。

  

  而是因為,我遇到的每一個男男女女都太心急,太焦慮了。

  

  焦慮到沒有一絲浪漫和溫情。

  

  要快,要有效率。

  

  配對要快。

  

  我遇到過最快把我刪除的,隻說了兩句話。

  

  「女生多高?有沒有 160?」

  

  「沒有哦。」

  

  「我們不合適。」

  

  一秒都不浪費。

  

  在一次又一次失望後,我開始反思一個問題:

  

  我到底為什麼想在 30 歲之前結婚?我又為什麼一定要通過相親找到那個人?

  

  我讀研時,談過一個比我小男友。他沒有經濟獨立,出門吃飯,如果有外人在,我會在桌子底下偷偷把錢包塞給他,讓他去買單。

  

  為了維護他的自尊心。

  

  這些妥協和忍耐,只是為了把關係維系下去。

  

  我發現,其實我腦海裡一直有一個念頭,就是女生在 25 歲後會慢慢貶值。哪怕我否定,甚至抵抗,潛意識裡又在被它綁架。

  

  我想起了我人生的第一次相親,是家裡介紹的。

  

  那個男人很好。作為結婚對象,沒有任何缺點。

  

  唯一的缺點是,他和我之間沒有任何共同語言。

  

  那可能是我這輩子最接近「把自己嫁掉」的一個機會。只要我肯妥協。

  

  最終,我發現,不行,

  

  我妥協不了任何東西。

  

  我還期待婚姻,但我不會為婚姻這個結果妥協了。

  

  

  撰稿:梁珂

  

  晚禱時刻:

  

  為了結婚而結婚,

  婚姻將會變成一場持續一生的誤會。

單身優質女會員:

男生單身優質會員:

單身聯誼活動:

不知道如何找適合的對象?歡迎追蹤娜米,與戀愛小秘書免費一對一諮詢!

配對成功的關鍵:參加實體交友活動

erose主題派對與戀愛小秘書創辦人娜米表示:「透過各種有趣的實體活動,不僅能親眼真實見到異性,也能在活動進行中讓大家很輕鬆自然的認識彼此、聊天互動,能更快速的找到適合的對象。」

結合大數據用心篩選 + 客製化條件配對

戀愛小秘書團隊已經成功替4000位以上的未婚男女配對成功,這個驚人成果背後的秘密在於「高度客製化服務」,跟每位客戶深度訪談,瞭解客戶真正的特質及需求,從「契合度」提高速配率。

訪談結果結合專屬的人格分析測驗與數據配對分析,精緻化的操作,締造高速配率!

除此之外,戀愛小秘書團隊還會定期追蹤客戶的後續狀況,目的是希望協助客戶發展長期且穩定的伴侶關係。

實名認證防造假!隱私保護最安心!

採用「實名認證」的制度,不僅是把關顧客的身份,避免已婚人士或動機不單純者的加入,更對客戶資料嚴格保密,讓客戶們能在安全且有隱私的狀況下認識另一半。

多元有趣的主題活動,豐富你的社交生活

戀愛小秘書團隊每個月都會規劃豐富多元的實體活動,從戶外踏青、娛樂遊戲、手作、料理課程到桌遊活動,希望客戶們能從歡樂的氣氛中認識彼此。

透過實體活動讓大家先有初步的接觸,然後再為會員們做「客製化」的約會安排。

另外針對想提升自身魅力的客戶,也有投資理財、形象穿搭等講座可供選擇。

追求脫單,先勇敢跨出你的第一步

許多單身者為了心中理想的對象條件,在還沒認識新朋友時,就先限制了自己。建議以認識新朋友的心態,積極參與活動,並適當的設限,才能真正為自己帶來戀愛的機會!勇敢跨出第一步吧!

♡ 現在就和戀愛小秘書娜米聊聊吧Line ID:@datenami

♡ 追蹤娜米的臉書粉絲團

延伸閱讀:

在你最愛的平台追蹤娜米

脫單秘笈

戀愛數字

男女會員

戀愛金句

時事觀察

生活圖文

諮詢服務

會員活動

活動分享

教學影片

服務介紹

留言互動

教學影片

生活圖文

留言互動

教學影片

服務介紹

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