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結婚,老了會有多慘?三個65歲的阿姨說了大實話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上海市婦聯在2000年的一項對關於家庭生育狀況的調查結果顯示:選擇丁克的家庭已經占到了所選擇上海家庭1200個樣本中的12.4%,這是個不容小覷的數字,也就是說僅在該市就可能有60萬個已婚家庭還未打算生小孩。

  新華網於02年提到的一項調查中顯示,「耗費精力」(25 %)、「經濟能力有限」(19%)、「影響工作」(17%)、和「影響二人世界」(14%)等幾個代表性的方面是部分新一代大陸家庭還未準備要孩子的主要原因。

  隨著年輕一代觀念的變化以及社會的開放,這種多元化的生育觀念有著愈發上漲的趨勢。

  但對於「丁克」的優缺點也眾說紛紜:從積極層面來講,丁克反映了女性地位的逐漸升高。在傳統社會中,生兒育女是一個不容否定的觀念,並且還流傳著男主外、女主內這樣的說法,好的妻子就應該在家帶娃、相夫教子。

  這是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因此在現代社會中,隨著女性受教育程度的增高,有更多的機會去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生育便不再是一個主要的任務。

  另一方面,丁克也反映了家庭結構的多樣化。人們有更多的自由去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組建怎樣的家庭,這有利於維持家庭關係的穩定,促進彼此之間的親密與和諧。

  從消極層面來講,隨著選擇丁克的人越來越多,生育率有所降低,社會可能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的風險。

  而人口老齡化進一步會帶來許多社會問題,包括勞力力的缺乏、老年人生活難以保障、社會人口結構的失衡等。

  隨著丁克的出現,還有一小部分人選擇不婚主義,認為自己一個人生活也能過得非常舒適,沒必要進入一段婚姻關係。

  誠然,從個體心理的角度來看,這樣的選擇有利也有弊,如果把時間軸拉得更長遠,這些人在老了之後,會後悔當初的選擇嗎?不妨聽聽這三位65歲的阿姨的故事,或許能帶來一些啟發。

  一、缺乏孤獨感與社會支持

  65歲的劉阿姨說「年輕的時候,我比較心高氣傲,仗著自身條件還不錯,我沒有看上特別滿意的對象。

  最後乾脆就不結婚了,是說在那個年代不結婚會被視作格格不入的,但久而久之,我也懶得顧及別人的閒話,覺得一個人過也挺舒服的

  可是等到我過了60歲之後,就越來越沒有信心,甚至會產生一種失落、空虛感。特別是看到自己的弟弟妹妹兒孫滿堂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像個外人,雖然大家對我都挺不錯,但我總是感到非常孤獨,平常有什麼心事也很難找人訴說。」
孤獨是人類永恒的話題,而人際關係的建立,是克服孤獨的最直接有效的門路。

  對於不結婚的人來說,年輕的時候或許有朋友的陪伴、有繁忙的工作,不會體會到太多孤獨;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例如人到中年,有的人會發現,當自己約朋友出來玩的時候,對方可能忙於照顧自己的家庭,在工作閒暇之餘,卻只能自娛自樂,無人分享自己的快樂與憂愁,這時候孤獨感便悄然而至;在老了以後,因為沒有子孫,生活中總少了一些陪伴與樂趣,這時孤獨感會尤為強烈。

  
反之,良好的人際關係會帶來」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20世紀70年代,Raschke提出了社會支持這個概念,指人們所感受到的來自他人的關心與支持。

  有大量心理學研究發現,良好的社會支持能夠預測個體更少的孤獨感、以及更好的健康狀況。

  例如,親密關係觀認為,社會知識的本質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建立,會形成一種互幫互助的模式,向彼此提供關懷與幫助;社會資源觀認為,社會支持一方面能提供情緒上的價值,另一方面也能提供工具上的價值。

  對於情緒而言,當我們心情不悅的時候,可以向朋友、家人訴說,當我們覺得被理解時,委屈與不悅便得到緩解;對於工具性支持而言,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向關係比較好的人尋求幫助,對方會給我們提供實質上的物質或者是方法上面的援助,使得我們走出困境。

  而缺乏社會支持的人,沒有辦法從外界的人際中獲得他人的支持,大多數時候只能自己消化,自然當問題來臨的時候,會有更多的困擾與無助。

  二、缺乏精神寄托

  65歲的張阿姨說「雖然現在國家的養老保障比較到位,即便自己現在沒有工作能力,也能滿足自己的生活所需。

  始終覺得沒有一個寄托、掛念,自己雖然奮鬥了一輩子,也不知道可以傳承給誰,有時候心裡就會感覺空空的。沒有孩子,還是缺乏一份掛念。」

  從心理學的層面來分析,這種傳承與寄托的觀念其實是人類生命延續的本質。

  進化心理學(Evolutionary psychology)的核心觀點認為,人類的心理本質上是由自然選擇而形成的一套資訊處理裝置,結合生物與心理的層面,我們的處理系統延續著祖先在狩獵等生存過程中經驗,以便我們更好的適應自然。

  因此,生存與繁衍的本能仿佛刻在了我們的基因裡,而正是因為如此,種群才得以延續,才能生生不息地在大自然中生存。

  所以,正是因為這樣的本能,我們會在潛意識中希望將自己的基因與物質、精神積累傳遞給自己的後代。

  大到文明的傳遞、社會文化的傳承,小到家族的延續,個人特質與經驗的傳遞……因為個人的力量是非常渺小的,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自己是浩然宇宙中一顆微不足道的塵埃,仿佛一輩子轉瞬即逝。

  這個時候我們希望把已有的經驗與積累傳遞給自己的子孫後代,有人延續我們的基因、成果,就會帶來滿足與充實的感受。

  相反如果沒有孩子,有時候難免會覺得內心空虛,缺乏一種來自本能的延續感。

  三、促進了自我整合,實現自我價值

  65歲的謝阿姨說「自己從來不後悔沒有生小孩。相反,我覺得自己這是因為沒有照顧孩子的煩惱,有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事業中,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我認為自己這輩子是很值的。」

  的確,正如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提到,我們最高層次的追求是「自我實現」的需要。

  也就是說個體在環境中能夠充分發展出自身的潛能,並且取得一定的成果,這個時候會帶來最大的滿足。

  在人本主義的觀念裡面,自我實現的人便是最理想的人,這個時候,我們能夠欣賞生活,產生高峰體驗,有客觀現實的態度,並且用平和的心態對待自己、他人以及周圍環境。

  因此當我們到達了這種人生境界之後,有沒有孩子,似乎顯得不再那麼重要了。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瞻仰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Line公眾號:第一心理

點圖聯繫 戀愛小秘書 娜米 大數據帶你脫單

單身優質女會員:

男生單身優質會員:

單身聯誼活動:

不知道如何找適合的對象?歡迎追蹤娜米,與戀愛小秘書免費一對一諮詢!

配對成功的關鍵:參加實體交友活動

erose主題派對與戀愛小秘書創辦人娜米表示:「透過各種有趣的實體活動,不僅能親眼真實見到異性,也能在活動進行中讓大家很輕鬆自然的認識彼此、聊天互動,能更快速的找到適合的對象。」

結合大數據用心篩選 + 客製化條件配對

戀愛小秘書團隊已經成功替4000位以上的未婚男女配對成功,這個驚人成果背後的秘密在於「高度客製化服務」,跟每位客戶深度訪談,瞭解客戶真正的特質及需求,從「契合度」提高速配率。

訪談結果結合專屬的人格分析測驗與數據配對分析,精緻化的操作,締造高速配率!

除此之外,戀愛小秘書團隊還會定期追蹤客戶的後續狀況,目的是希望協助客戶發展長期且穩定的伴侶關係。

實名認證防造假!隱私保護最安心!

採用「實名認證」的制度,不僅是把關顧客的身份,避免已婚人士或動機不單純者的加入,更對客戶資料嚴格保密,讓客戶們能在安全且有隱私的狀況下認識另一半。

多元有趣的主題活動,豐富你的社交生活

戀愛小秘書團隊每個月都會規劃豐富多元的實體活動,從戶外踏青、娛樂遊戲、手作、料理課程到桌遊活動,希望客戶們能從歡樂的氣氛中認識彼此。

透過實體活動讓大家先有初步的接觸,然後再為會員們做「客製化」的約會安排。

另外針對想提升自身魅力的客戶,也有投資理財、形象穿搭等講座可供選擇。

追求脫單,先勇敢跨出你的第一步

許多單身者為了心中理想的對象條件,在還沒認識新朋友時,就先限制了自己。建議以認識新朋友的心態,積極參與活動,並適當的設限,才能真正為自己帶來戀愛的機會!勇敢跨出第一步吧!

♡ 現在就和戀愛小秘書娜米聊聊吧Line ID:@datenami

♡ 追蹤娜米的臉書粉絲團

延伸閱讀:

在你最愛的平台追蹤娜米

脫單秘笈

戀愛數字

男女會員

戀愛金句

時事觀察

生活圖文

諮詢服務

會員活動

活動分享

教學影片

服務介紹

留言互動

教學影片

生活圖文

留言互動

教學影片

服務介紹

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