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8月10日晚,《明日之子》第二季「九大廠牌發布戰」塵埃落定。從三大賽道的首次正面交鋒,到九大廠牌爭奪戰,再到如今九進八的九大廠牌發布戰,這一路,懷揣愛與夢想的少年們披荊斬棘,舞台下螢幕前粉絲與觀眾的心也被時刻牽絆著。
與第一季相比,《明日之子》第二季的確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從星推官換血、「一戰到底」賽制的全新升級,到錄播與直播的比重調整,再到如今整個節目在音樂性上所呈現出的獨樹一幟。拋開外在的認可和爭議之聲,「一戰到底」的《明日之子》第二季究竟有何訴求?又在堅守著什麼?
星推官的「潛移默化」
在對立性中建立維系感
和第一季星推官的強烈存在感不同,基於 「一戰到底」的賽制,在這一季的《明日之子》中星推官並沒有太多投票權,也不能對所有選手的去留起決定性作用。但透過疏離化的表現不難發現,這並非是對星推官權利的剝奪和限制,而是在保證節目公平性的前提下,更加尊重選手及粉絲觀眾們的意見和選擇。
節目直播的過程中,觀眾所看到的星推官是在旁邊觀戰的,尤其是在節目直播期間,星推官們看起來似乎並沒有太多「話語權」。可不能忽視的是,選手們在為自己以及賽道的榮譽戰鬥的同時,每個星推官也在為選手及賽道出謀劃策。
對於節目之初就掌握了「一戰到底」賽制要領的星推官們而言,從挑選各自賽道的選手,到帶領選手們做到夢想,這一路走來,他們對賽制的競爭性深諳其道,也對每個選手的特質了然於心,所以每個環節的背後都離不開星推官的助力。
聚光燈外,不管是選手廠牌的設定、歌曲的演唱、上場順序、還是組團對戰時的搭檔選擇,種種布局或是星推官的提前考量,或是星推官與選手雙方在現場的共同商議。
10日晚「九大廠牌發布戰」上半場的最強廠牌爭奪戰環節,經過各個賽道星推官與選手的商議,最終蔡維澤迎戰斯外戈和田燚,無論是氣質、特性還是音樂風格都截然不同的三人同台對戰,爭奪兩個晉級名額和最強廠牌。決定開場即挑戰兩個「賽道人氣王」,這樣的抉擇背後,暗藏著盛世獨秀賽道星推官吳青峰對上一場MVP蔡維澤的高度信任。而同樣勇於應戰做出同樣選擇的另外兩位星推官,也希望能夠通過衝擊本場最強廠牌,為賽道全員帶來的「每人五萬人氣加權」。同樣,在晉級對戰環節,考慮到選手間曲風和特質的差異,李宇春最終決定派邱虹凱迎戰黃翔麒,這一步棋走得險卻也走得穩。——保持對選手的充分信心、保證賽事的精彩紛呈的同時,如何保證賽道利益的最大化,星推官心中都有一盤大棋。
除了排兵布陣、把控全局外,星推官們對選手也傾註了大量的心血,吳青峰親自為選手編曲,這也是他首次為除自己以外的人編曲,李宇春不僅精心為選手選歌,還在舞台呈現、編曲設計上大費心思;華晨宇也常常深夜在排練室指導選手的音樂創作和演唱技巧。在整個節目的製作當中,三位星推官對這些年輕人的重視不言而喻。
青峰和蔡維澤「歡樂的轉圈圈」、華晨宇「如果這次我們魔音賽道的四個人都能晉級的話,我就跳一段舞」的許諾背後,是「一戰到底」激發的強烈團魂,是對激烈賽事的添薪加火,亦是對粉絲及大眾情緒的助推。可見,激烈的賽制讓所有選手和星推官必須嚴陣以待之餘,也讓他們建立的情感聯繫更為緊密。
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星推官們基於「一戰到底」賽事而進行的戰術層面的安排,既能讓選手學會用不同的方式打開自己,也有利於各個賽道間的凝聚力和協作力,以進一步反哺並強化「一戰到底」的賽事沖撞感,催生出當下的「正流行」。
星推官之於《明日之子》第二季,站在了更高的層面上,潤物細無聲。
「一戰到底」的賽制升級
貫穿始終又凝聚彼此
在「一戰到底」大邏輯下,《明日之子》第二季設置了星推官搶人、團戰、「勇闖時刻」踢館等創新環節,在這些環節下「帶領、沖撞、正流行」的核心價值觀被一次次明確,星推官的全局把控力、各個賽道的團魂以及選手的音樂性潛能也在被一步步激發。
畢竟,所謂「一戰到底」,是為了讓選手們與各個賽道星推官進行緊密捆綁,成為命運共同體。
值得注意的是,為強化「一戰到底」賽制的沖撞感,節目突破了第一季錄播與直播「3+12」的形式,採用「5+7」的排播方式。前五期節目通過劇情真人秀的方式讓選手們的音樂才華和音樂故事得到展現,以更鮮明的形式刻畫選手性格,為其之後的直播做好人氣的鋪墊和準備,讓選手們得以更公平地站在直播的粉推起跑線上;後七期則通過直播形式進一步激發選手們的個人潛力。
「堅持做直播,是為了把他們的成長加速並放大」。正如《明日之子》監制馬昊在這一期節目直播前所言,直播最明顯的特質就是「真實」和「未知」,這種方式既能讓賽事本身變得更加緊張,也能倒逼每個選手人格魅力的散發、激發他們在音樂性上的潛能,並加強選手和粉絲觀眾間的互動性。
所以我們能看到斯外戈在舞台上對音樂串燒的完美消化,文兆傑對高低音轉換的收放自如,也能看到蔡維澤在粉絲分貝值助力下的逆風翻牌。
與此同時,直播的實時性又決定了比賽結果的決定權在粉絲和觀眾手上,選手的勝負取決於粉絲及觀眾互動鼓掌產生的「勇闖分貝榜」。比如在這一期最強廠牌爭奪環節,斯外戈雖然得到了「廠牌助攻團」給出的4萬點分貝值,但最強廠牌依舊花落蔡維澤。「廠牌助攻團」其實是觀眾的縮影,他們也是在以觀眾的視角來看待舞台上選手們的表現,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選手演出和星推官在排兵布陣策略上的成效,本質上與台下及螢幕前的粉絲和觀眾並無差異,整體代表的依舊是大眾的選擇。
通過直播,《明日之子》第二季在探尋的是,如何在保持音樂性專業的同時,將更多權利和選擇交付給粉絲與觀眾,畢竟,粉絲觀眾代表的正是市場,他們對選手個人及其所在賽道的認可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大眾市場的態度,所以不管誰去誰留,從根本上來說都代表了大眾市場的決定。
《明日之子》第二季的「引領、沖撞、正流行」,正是要從大眾中來,再回到大眾中去。
音樂性:
《明日之子》的訴求與堅守
《明日之子》第二季的這兩場直播賽,似乎印證了互聯網時代用戶新審美的變遷:他們對音樂偶像的選擇不再拘泥於好看的皮囊或動聽的聲線這種單一化的素質,那些極具音樂才華和音樂態度的人愈加得到青睞。
無論是這一期蔡維澤衛冕最強廠牌,還是上一期文兆傑的回歸舞台,都可以看出大眾對有才華之人的認可、對選手「音樂性」的認可。而音樂性,正是《明日之子》一直以來的堅守。
作為一檔音樂類的偶像養成節目,在《明日之子》第二季的舞台上有地下小眾音樂、輕聲吟唱,也有95後搖滾、個性說唱。如今這個時代,多元化的聲音不絕於耳,多元文化和審美也全面開花。
《明日之子》在找尋的,正是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樹立一個多元入口,讓每一個極致個體在這里放大自己聲音,用對音樂的夢想和態度引領一個時代的流行,創造屬於他們的明日。但這條路並非暢通無阻。
「九大廠牌候選人爭奪戰」中,文兆傑被淘汰後出現了「全員拯救文兆傑」的熱血營救現象;「九大廠牌爭奪戰」中許含光、尹清因分貝值不足遺憾離場,但賽後卻得到了粉絲和觀眾的一再惋惜和支持。他們同樣優秀,卻依然難逃被淘汰,原因何為?
基於「一戰到底」的賽制邏輯,《明日之子》第二季選手們的去留更多的取決於粉絲和觀眾的點讚以及鼓掌所產生的分貝值,但不可避免的是,對於不同的選手和音樂類型,大眾的認知和認可在判斷上會有偏差和延後。離開並不等於失敗,有可能是粉絲與觀眾沒能做出及時的認可,也有可能他們相較於其他選手而言並沒有做到極致和大眾化,但對於選手而言,改變已經發生,無論舞台上下,成長終會開花結果。
「我從不刻意迎合主流,將小眾音樂做出自己的風格、成為流行,這是我的目標。」堅持自己態度的蔡維澤,在努力尋找小眾音樂和大眾市場的鏈接點,也正是這份努力所帶來的成果令他衛冕最強廠牌,讓音樂性最終戰勝了流量性。
冷酷外表下包裹著對音樂狂熱之愛的蔡維澤在證明著自己的癡心絕非妄想、沉默寡言卻又能「用麥克撼動一座城」的文兆傑在把特別堅持下去、從男孩到男人的邱虹凱在不斷蛻變、「不重復無終點」的張洢豪也在音樂的路上始終做自己……《明日之子》第二季見證了這些年輕人的共同成長,見證了獨屬於他們的音樂力量。
比賽很現實,但音樂卻有愛。無論是星推官的作用力、「一戰到底」賽制的升級,還是錄播+直播形式的呈現,都是欲加強與粉絲觀眾的互動性,讓粉絲觀眾與選手、星推官等所有的參與者、推動者以及旁觀者產生情感關聯,讓節目所堅守的音樂性更有溫度。
歷經了新手戰、三大賽道的正面交鋒、九大廠牌爭奪戰,以及新一期的九大廠牌發布戰,當我們再來討論「今年夏天究竟什麼能代表正流行?」時,《明日之子》第二季似乎正在給出答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