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一個孩子其實很簡單,讓他一天到晚的宅在家裡就夠了!

每一個孩子身上的可塑性是不同的,沒有挖掘,父母肯定不知其深淺。孩子和爸爸媽媽呆的時間最長,所以一言一行都可以成為孩子身上的誘因,在一定程度上,父母的教育對孩子有著某種影響。

小傑的爸爸很忙,在外做生意的他無暇照顧小傑。媽媽喜歡很喜歡宅在家裡,有爸爸養著,媽媽除了在家刷手機就是招呼閨蜜到家裡打麻將。

小傑和媽媽經常宅在家裡,除了正常的上下學,媽媽讓小傑拒絕了好友一同外出的邀請,因為外面不安全。然而就算小傑的爸爸回到家也是忙著算帳和補眠。

有一回,小傑側身聽著同桌和其他同學聊哪裡好玩,他一臉茫然地發問,結果同桌沒好氣地說:「讓你一起去玩,都叫你幾回了!問也不告訴你。」

小傑有些難堪,他小聲嘟囔說:「媽媽說,外面危險。」另一個同學說:「那你幹嘛上學啊?」聽到這裡的小傑一時語結,轉過去不理同學,後來他漸漸被班裡的同學孤立了。

其實小傑還是希望媽媽能帶他到外面轉轉,當他跟媽媽提議道:「要不今天去一趟公園吧?」在麻將桌上的媽媽用手招呼他回房休息。

一開始小傑還不厭其煩地提醒著母親,到最後他索性不理母親了。當媽媽意識到小傑的疏離,用討好的語氣問:「兒子,要不我們今天下館子吧?順便逛一圈。」他冷冷地回復:「在家裡吃就好了,我不想出去。」

看著宅在家裡的孩子,媽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她想責怪自己的不負責任,到最後總安慰自己孩子長大後肯定會有自己的社交。事實上,她不知道孩子已經被班裡的同學孤立了很久,小傑想轉學的心很強烈。

家長要毀掉孩子是非常容易的,就讓他整天待在家裡,別讓他出去,到最後肯定會有各種負面影響困擾著孩子。小傑一次一次的熱情被母親的麻將癮打退時,他已經對母親不抱任何希望。

那麼長時間地待在家裡,媽媽又不帶孩子出去外面玩,對他們會有什麼樣的危害呢?

1、孩子的閱歷拓展不夠,到社會容易上當。

有大局觀的孩子通常在小的時候經常被家長帶著到處跑,看過了人情世故以及外面的景象,這些見識淺薄的「小諸葛」在心中就能形成對世界的主觀印象,所以他們比其他人更能融入社會。

倘若長時間待在家裡的孩子,不主動瞭解外界,在社會上行走則容易上當,因為他們比較自閉,缺乏資訊。

2、孩子不知道怎麼和別人相處。

事實上,活潑可愛又聰明的孩子,他們一定會有穩定的交流對象,如果不常與父母交流,他們肯定會通過朋友來宣洩自己的內心想法。

而父母把孩子禁錮在家中,而自己又缺乏和孩子交流,久而久之孩子不知道該如何跟別人相處,更不知道說話的技巧,缺乏溝通的他們會生活在社會的邊緣化,不太容易合群。

3、容易染上玩手機、打遊戲的網癮。

大部分的「宅」文化愛好者都在家裡喜歡打遊戲或者是玩手機,常常待在家裡的孩子也不例外。因為讓一個孩子坐在家中無所事事,這對他們來說肯定是不合理的,所以孩子會通過一種媒介來宣洩自己的無聊情緒,這時打遊戲、上網,則成為他們最容易與外界溝通的途徑。

4、親子關係比較淡漠。

親子關係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其實只有通過互動,才能加深親子之間的關係。在這裡的互動指的是語言上的交流以及一起有過的經歷。

如果爸爸媽媽不常帶孩子出去玩,在身體上或者是語言上與他們缺少互動,孩子自然而然是不會跟父母太親的。所以到最後小傑和媽媽的關係比較淡漠,這種無意識的疏離也恰恰證明了孩子和父母互動的重要性。

家長工作忙、工作太辛苦,沒有時間帶孩子出去玩,這都不是讓孩子待在家裡的理由。既要讓孩子觸類旁通成績優異,又想著孩子時刻與自己親近、心理健康,這些是孩子最理想化的狀態,是需要家長的不懈努力還能實現的目標。

在筆者看來,如果父母能每一天都能帶孩子散步,以及在節假日帶他們到外面看看世界,這就是最好的親子互動。其實和孩子一起出去,並不是說一定要帶孩子到名山大川或者是昂貴的景點,事實上,只要把這一些細節落實到生活的各處,對孩子來說,這就已經足夠了。

霍啟剛發文悼念奶奶,說出祖母和郭晶晶的關係,首次曬出珍貴照片

被任豪帶火了的「男嫂子」,再次刷新了我的認知

騰訊熱度最高的待播劇,主演都是正當紅高顏值,最後一部必成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