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我和妹妹一起逛超市。正在挑選東西時,聽到後面傳來了一陣吵嚷聲。
只見一個孩子手拿玩具躺在地上打著滾,嚎啕大哭,而媽媽則站在一旁尷尬的看著。看到這裡,我就有點明白了,又是一起「熊孩子」的經典表演。
隨著周圍看的人開始增多,媽媽臉上似乎有點掛不住了,她開始嘗試「勸導」。
先是「哄」:「兒子,不哭了,你起來媽媽回家給你看動畫片。」孩子沒有反應。
然後,又嚇唬道:「你走不走,不走我走了啊,讓別人把你抱走。」
說完之後,媽媽扭頭就走,走了很遠,回頭一看,孩子依然原地不動。因為放心不下,她只好又返回來,強行拉起孩子,匆匆離開。
很多媽媽都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孩子看到喜歡的玩具,或好吃的,就走不動,央求買給他,一旦不答應,就會哭鬧上一陣。
其實,孩子看見新奇的事物,便想擁有,太正常了。
從心理學上來說, 0~6歲是孩子的物質滿足期。他們會不斷的尋求物質上的東西,來滿足自己內心的需求。
當物質上滿足越來越多,孩子的安全感也會相應增加。累積到一定程度時,他會往更高的需求上發展,如:情感滿足和精神滿足。
由此看來, 孩子索要東西,是生命之初最基本的訴求,也是人生命動力的來源。
但並不是說,孩子提出的所有需求,都要滿足。不同情況需要區別對待, 最重要的是關注孩子哭鬧背後,在表達什麼。
薩提亞有一個著名的冰山理論,它可以讓我們看到孩子哭鬧的真正訴求。
從「冰山理論」中,我們可以看到兒童的表達分為3層:
第一層為「行為」:孩子一旦哭鬧,父母就會看到;
第二層為「情緒」:像孩子開心、難過或害怕等情緒,只有父母關注了,才能感受得到;
第三層為「需要」:也就是孩子買東西時,是否被父母理解、看見和認同,這關係到孩子感到是否被愛和接納。
當孩子哭鬧時,大多數父母只關注到了第一層,也就是孩子哭鬧的行為,然後給予拒絕。最後,導致孩子哭得越來越凶。
但是,如果父母看到了孩子的「需要」,情況會截然不同。
在《不可思議的媽媽2》中,一次小魚兒哭鬧著想買玩具,於是,胡可把他摟在懷裡說:
「我知道你很想買這個玩具,但是節目規則是不能買。等錄完節目我們再買,好嗎?」
聽到媽媽的話,小魚兒點點頭,轉瞬就笑了。
在《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書中說: 「當一個孩子在表達情緒的時候,只會哭鬧,那是因為他只知道表達情緒只有這一種途徑。不要忽視孩子的感受,要去體察並理解孩子的感受。」
一旦孩子內心的需求被看見,會讓孩子原本迫切想要的願望開始出現鬆懈,才有可能耐心聽從父母的建議。如果一開始就被拒絕,孩子只會選擇頑強抗拒。
所以,當孩子有所要求時,父母要做到:多看見他的需求,少遮罩他的感受;多理解他的行為,少斥責他的想法。
一個經常被父母看見和理解的孩子,能有多少情緒需要發洩呢?
但是,真要到現實中,孩子哭鬧起來就是不走,我們可以怎麼辦?
先找 替代方案。
這樣做,既沒有當即否決孩子,還給了孩子另一種選擇,讓問題得到最優解決。
知乎上一位爸爸的做法很不錯。
這位爸爸說,孩子平時喜歡要兩樣東西,恐龍和變形金剛。
如果孩子提出想要,爸爸不會立即滿足,而是當著孩子的面把需求一一記錄在手機裡,答應他在合適的時候再買,然後提議可以去吃東西或買個簡單的玩具,暫時代替。
當孩子看到爸爸認真的記下來,就很滿足,跟著爸爸一起去了。
之後,爸爸會一一兌現承諾。
對於孩子來說,很多時候他並不知道「好與壞」、「品質的優劣」,他還沒有發展到可以像大人一樣去思考,他只關心這個東西好不好玩,好不好吃。
如果喜歡,就會立馬想擁有,得不到本能的就會用哭鬧來宣洩情緒。
如果父母能及時的捕捉到孩子的需求,理解他的感受,然後尊重他們的感受,並給予一定的滿足,孩子也會適可而止的接受。
假如孩子仍然油鹽不進,哭鬧不止,我們也可以嘗試武志紅老師提到的一個育兒理念:溫柔而堅定的拒絕!
我很愛你,但我會強行把你抱走。
這樣做,孩子知道再怎麼哭鬧,也不可能被滿足,他就不再哭鬧了。
等孩子情緒穩定下來,父母可以再溫柔的把他抱在懷裡,告訴他,媽媽知道你很喜歡,很想要。但是,那件東西我們不能要,因為……
讓孩子通過哭鬧來得逞,會傳達給他一個錯誤的資訊,即父母的愛沒有限制;我們要讓孩子明白,有些喜歡的東西,它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孩子買東西的哭鬧,看似是現場一觸即發的「雞飛狗跳」,其實孩子好習慣的養成,功夫在平時。
如果平時我們能給制定一些規則,多交流,多講愛,也許哭鬧的場景就是減少很多。
和孩子制定「購買規則」
一位媽媽說,從小他就跟孩子約定,每次逛超市,只能選一樣東西。可以是一個玩具或零食,由他自己決定。
孩子太小的時候,還不怎麼會要東西,也就沒看出來有什麼大用。但隨著孩子逐漸長大,這個習慣一直堅持下來發現,90%的時候,孩子都能按照約定來做。
這個過程省了不少口角。有時候看到孩子執行的好,媽媽還會小小的獎勵孩子一下。
很多時候,給孩子設立一些規則很有必要,這樣做既尊重了孩子的想法,也滿足了他們的願望,更讓孩子知道在規則內的底線不可逾越。
一旦規則建立,比我們苦口婆心的教育孩子100次都有效果。
平時適當的滿足孩子
俗話中,「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只有孩子內心充盈的時候,才不會執著於索取。
一位網友分享了「女兒買糖」的經歷。
「女兒很喜歡吃糖和巧克力,每次去超市都是直奔糖果區,但因為吃糖壞牙,每次我都拒絕,而且硬生生把她拖走。
直到有一次,在超市結帳時,女兒非要買一塊巧克力,在我再次拒絕下,她竟然拿著巧克力就跑出去了。
那一刻,我才意識到,我的一再拒絕,竟讓孩子有了對糖的執念。
之後,我會買一些糖和巧克力放在家,每天讓她吃一小塊。漸漸的,再去超市時,她很少再吵著讓我給她買糖了。」
因為得不到,內心會越來越渴望,別說一個小孩子,大人也是如此。
平時適當的滿足孩子一下,不會如自己想像的那麼危險,但卻給孩子的童年帶來了很多的快樂,這是一件雙贏的事。
多有效陪伴孩子
汪曾祺曾在《我的父親》一書中,這樣描述父親:
閒暇時刻,父母可以多陪伴孩子,自制一些玩具,玩玩遊戲,孩子內心能夠感受到被愛的滿足。
有時候看似是孩子哭鬧的問題,不過是他在尋求父母關注和愛的過程。
養育孩子,是一場修行。沒有絕對的對錯,沒有一試百靈的方法,有的是父母要多說愛,多看見,多接納,孩子才能少哭鬧,少發脾氣。
願每位父母都能學會,用愛化解孩子的一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