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打著「愛」的旗號, 對孩子控制、干涉太多?

最近和久未聯繫的朋友君君小聚,落座沒多久,她就來了句讓我有點虎軀一震的開場白:「唉,我簡直要懷疑養個娃到底有啥意義啊!」

呃……這是遇到了多大的困厄,讓一個當媽的發出如此觸及本源的追問?我一時接不上茬,索性靜聽她一股腦兒把情緒垃圾倒完。

要說君君也真是不容易,典型的賢妻良母,為了家、為了娃可以奉獻出自己全部的那種人設。因為忌憚隔代教養的弊端,她從兒子出生起就辭了工作專職帶娃,不舍晝夜地操心著他的衣食住行、喜怒哀樂,對他的要求基本都會滿足。

但是,結果卻沒有預期的那樣美好,她經常為4歲的兒子不體諒自己而感到心塞。累了一天好容易迎來「放倒」的時刻,兒子還纏著她講故事,她講得牙齒舌頭都要打架了,兒子還怪她口齒不清,

不停撓她臉,要重新講;平時家裡有好吃的,兒子總是自顧自幹完,不會想到給媽媽留一點;有時她忙著做家務脫不開身,可兒子興致來了非要她陪玩,她只好就范,為此好幾次把飯菜做糊了。

前段時間她扭傷了腳,好容易休養幾天,兒子還是軟纏硬磨要她帶出去玩,她沒答應,還滾在地板上大發了一頓脾氣……

「我那樣掏心掏肺對他,卻養出這麼個白眼狼,真不知道養娃還有什麼意義?我這當媽的是不是特失敗啊?」

君君的煩惱值得深思。從我耳聞目睹和親身經歷的一些事來看,這個問題不該先把板子打到孩子身上。 孩子的行為,都是家長平時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反射」,世上沒有生來就任性冷漠、不通情理的「熊孩子」。

有這樣幾個問題,我們做家長的可以在心平氣和的理性思考之後給出自己的答案,也許就能找到孩子「不懂體諒和感恩」的癥結和藥方了。

我所要求的「體諒」「感恩」

到底是什麼?

如果家長希望得到的「體諒」「感恩」,是孩子大快朵頤的時候總能恭敬地請父母先吃、任何時候都能根據父母的心情切換自己的行為——如果這樣想的話,我們十有八九要失望。

自愛是人的第一天性,是人能夠在世界上生存下去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才能發展出善待他人的同理心。幼年期的孩子世界裡只有他自己,只訴求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是正常現象。如果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換位思考」,這是在難為孩子。

一個人所有美好、正面的德性和素養,包括體諒父母、善待他人,都必須在一個適宜的成長環境中,經由他內在的思想驅動,內化於心、外化於形。 真正發自孩子內心的「體諒」「感恩」,來源於優質的親子關係,來源於父母對孩子心智發展規律的尊重。

回憶我自己的童年,好像就不記得父母對我特地提出過要「體諒、感恩」的要求。我只是在他們純樸自然的父愛母愛的溫暖包圍下,健康快樂地成長著,建立了濃厚綿長的親子關係,彼此都樂於傾聽對方的心聲。隨著年齡漸長,我目睹他們在工作和家務中的辛勞、為了撫養我省吃儉用的苦心,

很自然地就產生了想要反哺他們的願望,於是,在不同的年齡段,我也就很自然地用能夠做到的方式,去實現這種願望。幼時是給父母捶背揉肩,小學開始分擔家務,初中開始用攢下的零花錢給父母買小禮物,大學開始給父母引入電腦,幫他們接軌時代,工作後努力活出精彩的自己,讓父母舒心,同時在經濟上、精神上盡力孝敬父母。

我是否有意或無意地把「體諒」「感恩」

當作對孩子付出愛的條件?

很多媽媽,包括我自己,在帶孩子累到抓狂的時候,希望孩子能安靜地獨處一會兒,有時就會忍不住說「媽媽照顧你這麼辛苦,你要體諒媽媽呀!否則下次你說的事情媽媽也不答應了!」

我認識一位工作忙碌的職場媽媽,她很注意擠出有限的時間陪伴孩子,每週六帶孩子出去玩一整天幾乎是雷打不動的安排。但是當她希望第二天可以休息一下的時候,往往不能如願,這時她就會失控地發火:「昨天都陪你一天了,怎麼還是不體諒媽媽呢?今天不要來纏我啦!」母子間為此經常爆發爭吵,似乎她前一天的功勞分分鐘被抹殺了。

這些場景,其實都掉進了「講條件」的坑:我照顧你,你就要按照我的節奏切換自己的動與靜;我陪你玩一天,你就要回報我第二天不打擾。以這樣的心態對待孩子,孩子很難學會體諒和感恩,或者「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稍微做了點關心、體諒父母的事,就要求父母給予更多回饋。

孩子對家長的愛,是由家長對他的愛決定的,家長越是無條件地愛孩子,孩子也越會給出正面的回饋。

「無條件養育」不能從字面上去做機械的理解,不等同於無原則、無條件,而是指在育兒這件事上目的的本真、心態的單純。我們養育孩子,只是為了感受生命之花生根、發芽、綻放的美好體驗,為了陪他們在這個美麗的世界上走一走。 不要想著養兒防老,不要想著靠孩子的優秀來為自己長臉,不要把照顧孩子、

滿足孩子的需求同任何顯性或隱性的條件聯繫起來。我們無條件地接納孩子的一切特質,優秀的、不完美的甚至是比較差的方面,都全然接納,不因他哪裡做得不符合自己的預期就減少對他的愛。

這才是真正符合人的天性的、溫暖而有力量的養育。家長就少了功利心,和孩子相處時的心思也就變得簡單了,越是心思單純,就越是能感受到孩子帶來的驚喜。

當孩子確定他無論是否優秀,都會被家長接納,無論有什麼情緒和心事,都能被家長看見,無論他遭遇什麼坎坷和困難,都能被家長關懷,他也就潛移默化地學會了對世界心懷善意,學會了尊重、體諒和感恩。

我有沒有打著「愛」的旗號,

對孩子控制、干涉太多?

文章開頭提到的我朋友君君,是個很盡責又很強勢的媽媽,喜歡事無巨細地控制和干涉兒子。比如,兒子在床上或地板上擺弄玩具,她就不答應,非要移到書桌上去玩才行;

她覺得睡前洗漱的順序應該是先刷牙洗臉再洗澡,但兒子喜歡先洗澡再做其它的,她死活不同意,幾乎每晚都要為此和兒子發生衝突;兒子每次外出前自己選擇的衣服,幾乎都要被她推翻,然後按照她的審美觀重新搭配一番。自己弄得心力交瘁,兒子卻好像越來越抗拒她的良苦用心。

我在想,這是否就是她兒子不懂體諒和感恩的原因之一呢? 當一個人感覺自己的生活時時處處被人指點和控制,自己怎麼做都不能令人滿意的時候,他會有一種智商和能力受到侮辱的挫敗感和羞恥感,久而久之,即使面對控制者表現出的善意和關心,他也會本能地抗拒。

童年時期是人的生命能量全面展開的階段,如同一株剛剛破土而出的幼苗,充滿生機和活力,有著無限的可能。好的家長懂得做一名依循自然大法的園丁,只提供必要的水分和肥料滋養,允許他按照自身規律和特點生長,長成自己最好的樣子,而不是用鐵絲籠子框住它、用強硬外力扭轉它,硬把他改造成自己心目中「該有」的樣子。

我們需要意識到, 家長和孩子是完全獨立的兩個人。未成年時期的孩子雖然在經濟上、生活上依賴於家長,但是他們在精神和人格上是獨立的,而且 為了他們將來能夠很好地主宰自己的人生,家長必須從一開始就注意劃清和孩子的界限,真正把孩子當作和自己平等的人來看待,而不是自己的附屬品。

尊重孩子的自主選擇,在與孩子意見相左的時候不要習慣性地把孩子的意見看成是幼稚的、不可理喻的、沒有價值的。尤其是在一些純屬各人喜好、沒什麼原則性問題的事情上,不要去控制和幹預孩子。受到控制幹預越少的孩子,成長得越健康,與家長的關係越得體,懂得領受愛,也付出愛。

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強的,隨著家長心態和方式的轉變,他們自我修正的潛能便不可阻擋地爆發出來。漸漸地,小雨的女兒變得懂事、體貼了,不再為媽媽因忙碌、病痛不能滿足她的要求而任性吵鬧,有時還會主動給媽媽捶背、倒水。小雨曾經「忍辱負重」的育兒生涯,終於雲開日出。

而她自己,也因為生活內容的豐富,幸福感大大提升,與女兒相處更有耐心了。

為了孩子願意付出一切,大概是每個做父母的天然本能。但是我們要記得,如果我們活沒了自己,那我們在孩子心目中也就沒有了重要性。

經過了一番綿長的思緒梳理,我把我所能搜羅到的、與這個話題相關的故事,都講給了君君聽。她本身是樂於學習、很有靈性的一位媽媽,我相信,她一定能從中「悟道」,改進和昇華自己的育兒理念,以高品質的母愛、和諧自然的相處方式和富有智慧的教育方法,把親子教育中的堡壘攻克於無形中,收穫一個內心溫暖、為人寬厚、懂得付出愛的孩子。

身高155如何穿出高挑感?張予曦示范實用搭配,很適合小個子穿

風流張鐵林:三個孩子三個媽,一個不養,兒女親媽聯手將他起訴

網曝吳孟達遺體將運回家鄉安葬,好友田雞緊急辟謠!千萬遺產成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