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每個國家的 教育方式,都有著自己的 方式和特點,而日本在兒童教育方面,整體的投入是非常多的,而且每一個教育都非常的 「細緻」,確實是值得我們國人 深思和借鑒的。
「無處不在」的禮儀
可能說「 無處不在」這個詞,大家會覺得很 誇張,但在日本,小學生都會對路過的每一個人 打招呼,不管認識還是不認識,都會向你 問好,只要看到有小學生,他們都會一起向你說 「早上好」,這種感覺可以讓一個人的整個早晨都 神清氣爽。
過了斑馬線以後,所有的小朋友都會向停下的車流 鞠躬致謝,而且是 左右兩邊都會各鞠一躬。從幼稚園小朋友的身上就能夠看出,日本是非常重視 禮儀教育的。
在日本幼稚園,最重要的教學目標便是教孩子 微笑和說感謝,這些事情雖然都是很 小的舉動,但 日積月累下來,對孩子的影響就能夠體現出來了。
孩子們都會習慣的去尊重長輩、禮貌待人,還能還知道要去考慮他人的感受,長大以後也是一個彬彬有禮、優雅大方的人。
「界限分明」的自立
自立教育也是日本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點。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教育孩子要 獨立自主,不要去 依靠他人。
日本的大街上都可以看見孩子自立的一幕:
孩子自己拿自己的物品,即使是父母接送上下學,父母也只是在旁邊空著手陪伴孩子。
就連日本 皇室接送 小公主上幼稚園也是如此,即便是下雨天也是孩子 自己手拿包包,從這一細節中便可以看出,日本對於孩子的 「細緻」教育: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東西自己拿,自己的責任自己承擔,這也是日本教育中值得我們國人 學習的一點了。
日本親子教育專家菅原裕子說過:
「受到父母保護的孩子,可能一直‘不會’,因為她們沒有想要去挑戰、去做的事情,因為她們‘會’的能力得不到施展,所以孩子就無法自立,只會依附著別人生存。」
所以父母要適時的 放手讓孩子去做,從小培養孩子「 會」的能力,讓孩子去 體驗成功和失敗,而這種「 狠心」的做法,也確實讓日本的孩子從小便養成了 自己整理房間、 處理事情以及 獨立生活的能力。
「全員合作」的感恩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們就會給孩子灌輸關於 食物的知識,在上學以後,中午吃飯時孩子都會 感謝辛苦做飯的廚師和值日的同學。
在用餐過程中,老師會照顧孩子們的需求並講解食物的 相關知識,在孩子們吃過飯後,值日生還會將 盒子清洗乾淨,第二天 送到垃圾分類地點,進行 回收再利用。
每天下午的時間,都是孩子們固定的 打掃時間, 擺放桌椅、 清潔地面等問題都由 孩子們完成。
日本的學校讓孩子做這些事情,是因為她們相信, 孩子能夠通過這些小事更富有團隊精神、明白勞動的價值。
「堅定自然」的挫折
日本的 抗挫折教育是通過讓孩子 勇敢嘗試失敗,並 鼓勵孩子一步步走向 成功。
日本有一位6歲的小朋友,因為家庭的原因要 轉學,所以幼稚園便提前為他舉辦了 一個人的畢業典禮,還讓他挑戰 10段跳箱,他對於跳箱很 恐懼,但他還是 接受了挑戰,開始 嘗試。
跳了很多次都沒有成功,他開始想要 哭泣、 放棄的時候,老師卻讓小朋友們 借給他力量,於是小朋友們圍成一個圈對他大喊: 「你能行!」
再一次的挑戰讓他成功的跳過了 10段跳箱,所有的老師和同學都為他 歡呼、鼓掌,這個6歲的孩子也完成了一次成功的 抗挫折教育,而這種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想 讓孩子不懼怕失敗,在面對挫折的時候,要勇敢面對,才能夠戰勝自己。
其實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培養孩子的 學習能力,還要注重的培養孩子 獨立、 自主、 懂禮貌等能力,但最重要的還是孩子的 挫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