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兩億!為何66歲成龍使出看家本領,急先鋒還是國慶檔敗北?

  使出了看家本領的成龍,還是沒能贏回功夫片的黃金時代。

  《急先鋒》,在這個國慶檔,幾乎撲得無聲無息。豆瓣4.9,票房8天才破兩億,唐季禮口中的續集,大概率會石沉大海。

  看完《急先鋒》,感覺港片黃金一代真的跟我們說再見了。

  電影從頭到尾彌漫著四個字——大哥老矣。

  這已經是成龍近三年來的第五部,口碑與票房雙雙撲得悄無聲息的電影作品了。

  《機器之血》3.05億、《神探蒲松齡》1.53億,客串的《解憂雜貨店》2.23億、《龍牌之謎》1833萬。

  比票房失利更令人唏噓的,是飯圈的經典總結:天天問「xx爆沒爆」的,肯定沒爆;天天問「xx糊沒糊」的,肯定沒糊。而真正的過氣,是無人討論、無人質疑,甚至無人唏噓。

  曾幾何時,我們好像已經接受了成龍電影的悄無聲息。而上一次成龍在春節檔逆襲周星馳,才不過是三年前。

  

  到底是什麼,讓那個曾經在票價只有幾元的春節檔,在內地市場豪取9500萬的成龍大哥,努力迎合市場卻依然被市場冷落?又是什麼,讓華語功夫巨星,後繼乏力又後繼無人?時代的浪潮滾滾來去,很多事情已經不是情懷所能左右。

  成龍大哥66歲了,但這一刻,我們才感到大哥是真的老了。

  成龍老矣?

  華語電影少有演員像成龍這樣,每部作品都能冠以「成龍電影」的標簽。

  這背後體現的,是大眾對成龍這個品牌的高度認知。

  然而接連幾部電影票房失利後,成龍電影,也開始不得不順勢而變。

  比如這部《急先鋒》,不能說在取悅新一代觀眾上,它做得不努力。

  一個字——大。

  在倫敦、非洲、中東、杜拜全球各地取景,上天下地,只為讓觀眾能看得過癮。絕對算得上,國際化大制作。

  再一個字——燃。

  槍林彈雨不夠看?那就上大規模殺傷力的重型武器。

  地面大豆不夠爽?那就大場面爆破和空戰一起上。

  這些還不夠的話,就再來一個字——新。

  《急先鋒》隊伍中的兩位新人,分別對應了巔峰期成龍的兩項絕技——動作+搞笑。

  楊洋,負責「玩兒命」。

  多拼?絕對不是鮮肉來擺擺造型。片中有一段,楊洋從二三十米的高樓跳下。

  雖然,保護措施比當年景龍多得多,但,不用替身親自上陣,還是能看出,新一代流量明星轉型的勇氣。

  用成龍誇他的話說:我以為他很小心自己的身體,但我看他很多(動作)都親自上陣。「爺們兒」。

  而艾倫飾演的情報專家,專註負責幽默逗趣。

  那成龍自己幹嘛?打鬥段落,力求少而精。

  正面迎敵,抓住時機反敗為勝。

  以一敵眾,近身奪槍借力打力。

  再或者,一場驚險的汽車「雲霄飛車」,看得人一顆心懸在嗓子眼。

  不能說,成龍不再拼命。

  電影中有一場驚險的水上追逐戲,水流湍急,飛流競渡。

  結果,上天入地什麼都行,就是水性不行的成龍意外落水,被摩托艇壓住。

  40多秒,徹底消失在鏡頭裡,老搭檔唐季禮,當場淚奔。

  被救上來後,他開玩笑對唐季禮說,這部戲差點就拍「完」了。

  看上去,電影絕不是恰爛錢,成龍唐季禮,都夠努力,燒錢也是認真的。但為什麼,上映八天,撲得幾乎悄無聲息?

  答:《急先鋒》從故事到剪輯,從動作到表演,幾乎每一個環節給人的感覺都是——舊。

  哪怕用了朱正廷這樣的新一代流量明星,哪怕有刻意去迎合潮流,但就像一位豆瓣網友寫的——「5塊錢特效再多也追不回成龍拼命的青春」。

  電影院裡當然還會有笑聲,可笑聲最大的時候,是成龍面對一個30年前《警察故事》似的場景重現說:那邊有樓梯,OK,太好了!

  就在那一刻,我強烈感受到一代功夫巨星這種力不從心,卻還要頂硬上的努力。

  無論如何加上新一代的包裝,這部電影的本質沒有改變,從劇情到動作設定,它還是標準的成龍90年代作品。

  這種不變,不是問題。問題是屬於他的時代已經漸漸過去了。

  並不是唐季禮突然退化,也不是成龍電影突然無聊,而是成龍電影已經越來越難和當下新一代觀眾的審美形成共識了。

  多年超級英雄片的轟炸大大拉高了觀眾的閾值,當成龍的打鬥也很難再為影片貢獻奇觀式的賣點,剩下的其實就只是平動作+美景+鮮肉+美女的商業元素一鍋燉。

  但上面這樣的動作場景,哪裡不能看,為什麼必須是成龍電影?而當動作失去了吸引力,唐季禮電影故事情節薄弱,似曾相識的場景和設定,收到 「毫無新意」、「看不下去」等00後年輕人嚴苛的評價也不足為奇。

  港片黃金時代已過,不是指那些曾經站在潮頭浪尖的導演,失去了狀態。而是當他們守著曾經的創作觀,試圖努力融入這個時代,卻慢慢不再像當年一樣所向披靡。

  這是港片黃金一代導演都必須面對的困境,即使是成龍也難以跨過這道溝壑。

  說到底一句話——自古美人嘆遲暮,不許英雄見白頭。

  成龍電影,過氣了?

  成龍電影的,當然是好賣過的。

  當年的《紅番區》是第一部以賀歲片的名義,被引進內地的影片。在那個春節期間觀眾還不習慣看電影,全國影院幾乎都關門歇業的時代,影片最終拿下9500萬票房,成為年度華語片票房冠軍。

  當年的票價,可就只有幾塊錢。

  成龍電影,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好賣的?

  肯定不是從成龍「不能打」開始的。

  2004年,成龍同樣聯手唐季禮,拍攝了奇幻大片《神話》。

  在那部影片裡,傳統的成龍動作喜劇元素被減少,成龍上天入地的動作場面也少了很多,更加突出情感和文化層面的內容,從那部電影開始,年過半百的成龍已經更多是用「巧勁」來展示功夫武打的魅力。

  雖然成龍的打戲數量、難度都不比當年,可憑著成龍電影極佳的路人緣和作品相對出色的品質,很多影片還是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就——《神話》大賣1.6億,年度票房第二;《寶貝計劃》拿到9700萬票房,位列華語片年度票房第四;和李連傑合作的《功夫之王》斬獲1.71億票房,當年票房第五名;《十二生肖》票房8.81億,觀影人次突破2000萬。

  成龍電影不賣座,也不是從成龍電影口碑下滑開始的。

  從《警察故事4》《一個好人》《我是誰》等影片進入內地市場開始,已經逐漸告別創作巔峰期的成龍,影片豆瓣評分還是能穩在7分左右。

  但近四年來,除了17年國慶檔的《英倫對決》,其他成龍參演的10部影片豆瓣評分均未超過6分,平均分也只有5.0左右。

  可在三四年前,即使《絕地逃亡》《鐵道飛虎》等片口碑不佳,還都還取得過不錯的票房,《絕地逃亡》更成為當年暑期檔驚喜,《功夫瑜伽》逆襲成周星馳的《西遊伏妖篇》成了2017年春節檔票房冠軍。

  可以說從頭到尾,成龍電影並無法用口碑來解釋,因為成龍電影不是普通的功夫喜劇,而是只要成龍還能打,觀眾就依然買單。

  但從2017年的《機器之血》開始,成龍電影似乎突然失去了「魔力」,不僅不叫好不叫座,甚至連 「想看指數」等熱度數據,也在逐漸下降,不知不覺中,成龍為代表的這一波港片黃金時代的演員,和當今新一代觀眾,似乎漸行漸遠。

  如果把成龍近年來的作品一一攤開來看,會發現一個共同點——

  那些並非大眾認知和熟悉的「成龍電影」,時常敗北,而越成龍的成龍電影,越好賣。

  比如《龍牌之謎》和《神探蒲松齡》是奇幻+動作,《機器之血》是科幻+動作,《英倫對決》是政治驚悚+動作。

  可以說近五年的成龍電影中,只有《絕地逃亡》和《功夫瑜伽》,是觀眾熟悉的「成龍電影」。而兩部影片也取得了成龍近年來最佳的票房成就。

  這裡的偶然性在於,從《功夫瑜伽》到《絕地逃亡》,都是在檔期競爭對手紛紛表現不佳之下,才突圍而出,例如《功夫瑜伽》能以17.53億的票房成為春節檔冠軍,很大程度是遇到了貓眼僅7.7分,豆瓣5.5分的《西遊伏妖篇》和貓眼7.4分,豆瓣3.8分的《大鬧天竺》,同檔期影片遠不及觀眾預期,成龍電影就成為最保險的選擇。

  但必然性在於:如果不是成龍電影強大的觀眾緣和下沉力度,僅憑這些影片的口碑,也遠不足以逆襲。

  可是當成龍電影不那麼成龍的時候,即使是《英倫對決》這部近10年來成龍口碑最好的電影裡,成龍那他駝背低眉,不喜不悲,隱隱透出一絲疲倦的表演,被影評人譽為成龍十年來最好的表演,但影片票房成就還是遠遠落後於開心麻花《羞羞的鐵拳》,更被王晶導演的《追龍》票房逆襲。

  拋開影片質量口碑,這看來就是當下成龍面臨的票房現實——

  觀眾喜歡的「成龍電影」,必須是最成龍的成龍電影。

  是那個八九十年代在電影裡一邊插科打諢,一邊花樣百出動作雜耍,最後還能上演一出驚險搏命的成龍……

  而如今的成龍,拳速慢了,腿腳吃力了。

  當年拍《警察故事》,他徒手蹲在欄桿上起跳,觀眾就燃了;

  多年後呢,「《急先鋒》裡,成龍走樓梯了。我的童年結束了」。

  換句話說,成龍電影過不過氣,就看其招牌的動作喜劇,是否還維持在水準之上。

  這本是《急先鋒》最大的看點,因為和成龍合作了八次的唐季禮,可以說是最了解成龍,最懂如何讓現階段的成龍「發光」的導演了。

  即便情節內容一般,影片風格過時,只要成龍打得精彩,影片照樣具有一定競爭力,因為今天看成龍大哥的電影作品,對很多影迷觀眾來說,就是一種情懷觀影。

  問題在於,如果成龍打不動了呢?觀眾的情懷還調得起來嗎?

  事實證明,當低口碑作品不斷消耗掉觀眾對於成龍的滿意度與期待值,在題材類型與電影內容都不夠硬核的前提下,觀眾「成龍打不動了」的失落感,就成為今年國慶檔這樣強敵環伺的情況下,壓垮電影的最後一根稻草。

  成龍曾說過唐季禮, 「我本來就是個不要命的,結果他比我更不要我的命!」但當成龍已經66歲了,唐季禮還敢不要成龍的老命嗎?這才是命門。

  我會為「過氣」的成龍一直鼓掌

  成龍票房過氣,當然還因為是不予我。

  當周星馳不再主演,曾幾何時,整個檔期裡在三四五線具備全齡層號召力的主演無人能和成龍競爭,但如今國產電影已經有了九位百億先生,其中並不包括成龍。

  必須說,吳京、沈騰、黃渤、鄧超級內地明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下沉實力,而在對新一代年輕受眾的吸引力上,成龍當然更無法與鮮肉明星相比。

  打不過的成龍,該退場了嗎?

  當年《十二生肖》最後幾場戲在火山取景,成龍從山上滾下來,連翻52個跟頭,腰正好撞到一塊巖石,身體一動不能動。

  成龍後來說,「拍《十二生肖》時,我想過自己跳火山口死掉,那才是一種漂亮的收尾。影迷會哭,大家都會說,成龍是為電影而犧牲的。」

  很明顯,成龍早已意識到了時代的變化,明白自己和港片都已不在黃金時代,退場,是最體面的方式。但,為什麼要拼下去?

  因為不拼,就不是成龍。

  與很多人對成龍電影一成不變的印象截然相反的是,成龍電影一直以來,不但夠拼,還夠創新。

  港片功夫片黃金時代的很多人,面對新時代早已固步自封,拍出來的電影依然是當年的老三樣。相較之下,身為領軍者的成龍反倒一直在嘗試突破,為港產功夫片去拼出新的可能性。

  1998年,成龍恩師於占元先生去世,為了紀念恩師,正在拍攝《我是誰》的成龍決定,以44歲高齡,在只有簡單保護措施的情況下,從荷蘭鹿特丹大廈45度傾斜、高達70米的玻璃樓面上滑下,完成了影史最經典的跳躍之一。當年為他執鏡的,是如今已經去世的陳木勝導演。

  成龍在英文版自傳《還沒長大就老了》裡寫道:「後來我也曾問過自己,這一跳真的有必要嗎?答案是,有。其實這不僅是為了師父,為了我們的榮譽,也是為了我全世界的觀眾們。他們渴望進入影院,在兩個小時的黑暗裡,看到大銀幕上有一位真正的英雄。當然,我這樣做,更是為了對得起‘成龍’這個名字。」

  成龍來自梨園行的,當年的默片,令成龍耳濡目染。

  後來去好萊塢拍攝《上海正午2》,成龍拿著雨傘拍打戲,再現經典歌舞片《雨中曲》。這其實是另一種對傳統功夫片的創新。

  他是唯一一個能把默片時代動作精華和有聲彩色電影時代,完美嫁接的人。

  也正因為成龍電影其實一直在進化,他才能在港產本土功夫片低迷、港片萎靡的背景下,繼續馳騁影壇多年。

  今天我們吐槽成龍過氣,但想一想,若無成龍,誰來留下港產功夫片最後的「火種」?

  當我們開始探討成龍是否過氣,甚至是——為什麼過氣,一個必須被考慮在內的因素是——成龍66歲了,而在港產功夫片一落千丈的背景下,再拍攝觀眾喜歡的經典模式的「成龍電影」,註定是逆流而上。

  而當票房敗北開始成為常態,過氣也就難免成為他的下一個標簽。

  但成龍想過退休嗎?沒有。

  他始終希望, 「有生之年可以拍一兩部成龍的代表作,可能你們認為已經有了,我自己呢?不好說。」

  然而最無奈的地方也恰恰在於,在成龍一次次挑戰時間、挑戰歲月、挑戰潮流之後,我們終於無力地發現,那位曾經無所不能的英雄,終於也有英雄遲暮的一天,打了大半輩子的成龍,終歸慢下來了。而港產功夫片那種傷筋動骨、流血流汗的激烈感,也早被好萊塢超級英雄那些更宏大、更絢麗的特效場面所消解。

  流量當道,技術迭代,他的電影不再叫座。

  他心裡也明白:「高科技做出來的很多東西都比我們好,現在只有我這個蠢蛋還在做這種玩命的東西,但我也沒有時間去學那些高科技了。」

  《急先鋒》花絮裡有一段,比正片都好看。

  

  成龍和唐季禮兩人搭著欄桿拉伸,成龍笑嘆他倆是兩個老人家。

  當然是老人家,那個什麼都敢跳,跳大樓、跳火山的男人66歲了。是他自己說,自己沒老,只要觀眾想看,他依然能跳。

  但是,屬於他的那個時代,正在過去。

  

  比成龍老了更悲涼的是——那些曾經創造了偉大華語功夫片時代的人名,在時間的流逝中,都將不可避免地被淡忘。

  成龍只是被遺忘得最晚的那一個。

  所有人都會相繼離開舞臺。成龍也是最後離開的那一個。

  成龍其實沒有輸,換成十年前的成龍,同樣這套模式,《急先鋒》的票房,絕不會如此而已,成龍輸給的,是歲月與衰老。

  人最大的敵人,永遠是時間。

  唐季禮說,「成龍的接班人是找不到的,成龍只有一個。」

  的確如此,成龍不拼,觀眾不信。這是身為動作演員成龍的幸運,和不幸。

  我不知道,成龍大哥還能打多久,哪怕他在自己的電影裡,打得越來越少,越來越慢,我還是繼續去看每一部成龍電影,也會為「過氣」的成龍一直鼓掌。

  因為成龍之後,再無成龍。

最強五一10部影片定檔,男女主演讓人看花眼,誰才是你的首選?

《你好,李煥英》主演童年照:賈玲氣質溫婉,張小斐認不出

演「楊過」特意削骨,卻被劉亦菲嫌醜,最終成績了黃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