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的鄭爽,走上了王思聰的道路,看不慣她也「幹不掉」她

  29歲的鄭爽,憑借自帶話題的特質,已經站在了同齡女演員的頂端。就算周冬雨拿下三金大滿貫,在關註度這一塊,依然是瞠乎其後。在女演員黑紅排名中,鄭爽可以排在前三。盡管很多人看不慣她,但是也「幹不掉」她。

  文/文刀貳

  像極了王思聰的鄭爽,已經達到了王思聰制造話題的程度,自帶流量。

  國內藝人有兩種發展方向。

  靠流量。堅持服務粉絲,保持人氣。

  靠自身實力。影視作品、音樂作品等。

  但是鄭爽不需要,成長到現在的她自帶話題,任何一個與之相幹的事件,很大概率會是熱搜。

  就如近期鄭爽參加某綜藝談到的一些話題,第二天,喜提兩個熱搜。

  只要是上網沖浪的人,看到與鄭爽有關的話題,極大概率會點進去看。

  因為近幾年來,鄭爽的各種行為,已經強烈地吊起了大眾的好奇心。

  就如王思聰一樣,只要有關王思聰的話題,總會很快登上熱搜,等著網民們來消費。

  走到2020年的鄭爽,沒有走傳統的發展路線,她跟上了王思聰的腳步,自己生產話題。

  而對於鄭爽的評價,一直都是黑紅參半,盡管很多人看不慣她,但是也「幹不掉」她。

  一、鄭爽與王思聰的另一條路

  盡管王思聰早已不是「首富之子」,但是每個與他掛鉤的事情,總會成為熱議話題。

  他這一路走來,靠著「首富之子」的稱呼早已轉型成功。

  王思聰最早走進大眾視野時,剛剛回國,然後頂著富二代的身份開始炮轟眾多名人。

  最早的就是炮轟大S汪小菲的婚禮、嘲笑張蘭、罵知名主播。

  更是在2016年時,成功轉型為話題制造者,自帶流量。

  這一年,他手撕朱聖禕,嘲諷春晚小品《喜樂街》,炮轟某平臺假新聞,譏諷范冰冰與張馨予,找某平臺維權,炮轟芒果抄襲,諷刺於正。

  當王思聰自帶流量後,最明顯的就是每換一個網紅女友,一定會登上熱搜。

  並且,他的網紅女友在跟他分手後,有些憑借「前女友」的熱度,帶貨事業還不錯。

  除了在娛樂圈的人氣,王思聰在商圈也有不菲的成就。

  王健林給他5億創業後,他憑借這些本錢,在短短幾年把財富增長到了30億。

  在他的商業體系還沒崩潰的時候,曾有投資界的人因為王思聰的影響力,給某類股票命名為「王思聰概念股」。

  這些事件,無一不體現出王思聰在社會上的關註度與影響力。

  而最近的例子也很多。

  如半個月前,王思聰評論半藏深林,隨後就上了熱搜,排在12位。

  這個熱搜經過一晚的發酵,第二日不僅登頂第一,還帶出另外兩個熱搜。

  這就是王思聰的影響力,只要與他有關的事情,他隨時可以產生話題,自帶流量。

王思聰的經歷,簡單總結就是通過吸引眼球的事件積累人氣。

等到大眾產生了依賴性、好奇心之後,他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眾多網友的關註。

  這條路,與鄭爽的另辟蹊徑是極相似的。

  鄭爽是科班畢業,還是「90後四小旦角」之一。

  另外三個是周冬雨、楊紫和張雪迎。

  這三位走的路是憑作品實力在發展。

  而鄭爽的演藝事業,確實談不上多麼好。

  今年她沒有影視作品出來,去年的兩部作品評分都是很低。

  《流淌的美好時光》3.5分,《青春鬥》4.7分。

  過往算得上代表作且拿得出手的,似乎也只有一部《微微一笑很傾城》過得去,7分。

  對於演藝事業,鄭爽經過多年磨礪,已然看開了。

  以前,「小時候會因為大家說自己演技不好而傷心」。

  現在,「哈哈哈我不和別人比了,我不爭氣,我活著就好」,「我想說我的人生不止電視劇,你的人生你隨意」。

  憑作品發展這條路,鄭爽是看開了,不那麼在意了。

  那麼經營粉絲這條路呢?

  她一樣不太在意。

  前兩年,《流淌的美好時光》官宣後,有粉絲替她打抱不屈,覺得戲份少了。

  但是鄭爽不在意,反而發文,「我就享受逆流而上的感覺,別人越不期待的時候,我就覺得越好玩」。

  結果導致一批事業粉絲轉身離開。

  同時,鄭爽還宣布註銷社交帳號,經營「雪糕群」。

  這種舉動,對於專註微博控評的粉絲來說也是備受打擊。

  今年5月,鄭爽參加某綜藝時,因為宣發的物料裡面,她的形象對比其他藝人難看。

  就有她工作團隊的人出來抱不屈。

  當時事件發酵後,鄭爽的鐵粉們開始抱怨她是個演員,應該進組拍戲了。

  並且表明態度,「以為粉絲不讓你們接綜藝是攔著不讓你們掙錢嗎?」

  「是因為我們知道,綜藝裡的鄭爽只會被平臺與路人放大缺點,絲毫不會挽回口碑。」

  「定位如果是演員,就以演戲為主,綜藝為輔。」

  但是這些話,對於鄭爽來說,沒有什麼用。

  2020年,鄭爽參加的綜藝有14個。

  她不靠經營粉絲獲取流量,不靠實力作品增加關註,她隻靠那些「迷惑行為」另辟蹊徑,成為如王思聰一樣的存在,自己制造話題,自帶流量。

  這些綜藝對於鄭爽來說,就代表著她的身價與咖位。

  她對於這些節目產生的吸引力,離不開她自帶的流量。

  任何一個小事件,經過鄭爽之後,一定會擁有超高的吸引力。

  這就是鄭爽另辟蹊徑的另一條路。

  也是如此,鄭爽的一些行為,讓很多人看不慣她,但是也「幹不掉」她。

  二、看不慣她,也「幹不掉」她

  2016年,是鄭爽個人事業變化的開始。

  這一年,鄭爽和楊洋的《微微一笑很傾城》成為爆款,與馬天宇的《美人私房菜》撲街。

  盡管作品不多,但這一年鄭爽卻登上熱搜119次,其中有42次第一。

  累計熱搜熱度15億,霸屏138670分鐘,約96天,相當於持續上榜3個月,一年的四分之一。

  這15億熱度,作品相幹的是8.3億,剩下的6.7億是個人話題。

  也是這一年,鄭爽成為首個在社交平臺話題超百億的藝人。

  而今年,鄭爽的話題閱讀已經超過千億。

  今年最直觀的一個例子可以體現出鄭爽的關註度。

  她在8月直播崩潰的時候,產生了全平臺17個熱搜,有3個熱搜直接上億。

  這些龐大的網路消費數據,顯示出了鄭爽驚人的吸引力與關註度。

  在這些數字背後,還有著鄭爽那些「迷惑行為」的加成,也是她被黑的那一半。

  舉幾個近兩年的例子。

  2017年,鄭爽參加《演員的誕生》,與她搭戲的是任嘉倫。

  兩人表演《我的父親母親》,需要一起研究劇本對臺詞。

  任嘉倫問她,我們是不是要再對一遍臺詞。鄭爽,「都行」。

  結果鄭爽一個人在獨自默詞,任嘉倫風中凌亂。

  等到兩人進練功房的時候,鄭爽直接坐在欄桿上發呆,不與任嘉倫溝通。

  這樣的「迷惑行為」,直接把任嘉倫整崩潰了。

  事後任嘉倫評價鄭爽,委婉的說是剛剛見到,可能不是太愛說話。

  2018年,在《這就是鐵甲》節目裡面,與吳尊之間發生了不愉快。

  原因是吳尊說喜歡她的「沙城暴」機器人,但是最後又把它淘汰了。

  她覺得,吳尊既然喜歡「沙城暴」,但是卻把它淘汰了,這是不能理解的。

  在她認為,「喜歡是個嚴肅的詞,不能說完喜歡後,還要去攻擊它」。

  這場節目的後面,鄭爽還覺得裁判讀秒慢了,對別人有偏袒,直接爆發生氣了。

  2019年,《青春鬥》開辦發布會,主持人問拍戲有什麼困難的,鄭爽直接扇耳光試戲。

  因為,這是她對青春的理解,所以她狠狠扇了自己兩個嘴巴。

  「就是讓別人看著心疼著急,自己是真的恨自己沒本事。」

  今年,在《拜托了冰箱中》,鄭爽談到社交平臺的神奇,有很多人注意到她後,她的片酬就會漲。

  這種關註度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盡管鄭爽在2016年之後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作品,粉絲也是慢慢剩下死忠粉,但是她隨時可以成為熱議的中心。

  她經過這幾年的成長,已經不需要走內娛傳統的發展路線,她另辟蹊徑的路,感覺更適合她。

  而她的「迷惑行為」,除了列出來的這些,還有很多。

  這些行為,算得上是她黑紅中「黑」的那一半。

  盡管不討喜,甚至於讓很多人討厭。

  但是看不慣她的人,也「幹不掉」她。

  她支撐起來的那些龐大數據,遠遠超過那些有大經紀公司的當紅藝人。

  如今的她已經站穩了腳跟,或許她會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當然,鄭爽這種發展模式,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就是只要沒什麼大的問題,她短時間內的資源是不缺的。

  因為如今還是處於流量時代,對於娛樂圈背後的資本來說,能夠帶來關註度的藝人,就是最好的。

  壞處就是她定位於演員的路很難走。

  現在她還年輕,所以有資本去消耗時間,不用在意是否有作品撐到後面。

  但是當她年紀大了,超過30歲,35歲,還能這樣發展嗎?

  答案是夠嗆。

  別看超過30歲的baby資源不缺,那是因為她的人脈關係在那裡。

  而鄭爽走到現在,沒什麼人脈,靠的還是自身的熱度。

  當然,以後的事情很難說,誰也不知道今後是怎麼樣。

  如今鄭爽這條路,算是跟她自身非常合,畢竟黑紅,也是紅。

  不管喜歡她也好,討厭她也罷,她就在那裡,做著她認為真實的自己。

  

  看完記得關註@文刀貳 圖片來源網路 侵刪

  往期精彩:白蓮花一樣的董潔,從上天的寵兒變成被拋棄的孩子,她性格太被動

  沈佳欣不是言論自由,當她直呼「鐘南山騙子」時,已露出真面目

  網傳69歲王石當爹後,田樸珺被謾罵諷刺,她只是弄錯了出場順序

吳孟達:靠「騙」行走了一生

他們拼命化解尷尬的樣子,夠我笑上一整天

郭麒麟戀情曝光:「錯過她,是我一生最大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