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伊琍陳數坐姿惹爭議:親愛的家長,我們該給孩子怎麼的教養

  寫下這個題目,我有點猶豫,教育人涉及到八卦話題,似乎有點不妥!但我還是堅定地留下了這個題目。

  為什麼?

  

  國劇盛典,對演藝界來說,何其重要。我相信「馬伊琍」、「陳數」們一定知道重要意義。但是沒有辦法,盛典面前,年輕的藝人做不到老藝術家奚美娟、呂中等人腰板挺直、認認真真。公正場合年輕女藝人抽煙、蹺二郎腿、玩手機,弓腰駝背……人設盡失。也不怪有自媒體作者大呼「坐姿決定了素質!」、「年輕女藝人被老藝術家比下去了!」什麼被老藝人比下去了?教養!

  教養,表現在行為方式中的道德修養狀況。它是社會影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個人修養的結果,尤指在家庭中從小養成的行為的道德水準,屬於他律教化顯現。禮貌是指言語動作謙虛恭敬的表現;教養一般是指文化和品德的修養。——摘自《百度百科》

  不知道年輕女藝人們的父母看到盛典上女兒的表現作何感想,看到自媒體作者的文章有何想法?相信很多母親,尤其是家有女孩的母親感觸最多,想法最多。

  1、一次屆中考察的反饋

  去年,我校的校級幹部接受了一次屆中考察。民主測評和大眾談話等一系列流程操作完畢,休息的時候,考察組組長說:「W校長,大眾對你評價很高呀!你事事處處帶頭,要求老師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你勤快,到處都是你的身影;和老師談話,總能站在老師角度理解他們,辦事公正公平,沒有私心……當十年一把手還能保持一股精氣神,不容易!」

  我笑問:「沒有說我是個寫作愛好者,電腦高手、優秀語文老師嗎?」

  組長搖搖頭:「老師不可能拿評價老師的標準去評價領導!老師評價領導是評價領導應有的素質的!我就奇怪了,你這些特質是怎麼培養出來的?」

  我笑著說:「主要是家庭教育,我有一個好奶奶,是她鞭策出來的!」

  2、奶奶的家庭教育

  我是1969年出生的人,有2個姐姐和2個弟弟,父親是1名教師,長期不在家,農村包產到戶後,家裡主要是媽媽和姐姐下地耕種,教育我和2個弟弟的責任落到奶奶身上。

  你是家裡的長子,你要帶頭做。這是自我記事起,奶奶經常掛在嘴邊的話。記得上小學二年級時,奶奶跑到教室門口,找老師請假:「孫子的爸爸在公家工作,家裡沒有人犁田,不能耽誤農時!」把我拉到到田裡,教我如何用牛,用犁,一邊教一邊說:「你是長子,父親不能回家做農活,你要做,不然耽誤農時,一大家人吃什麼?」

  奶奶把我的學習之外的日程安排得很滿:吃完早飯午飯,把家裡的豬放出去溜達一圈,帶上糞筐收起豬拉下的糞。吃晚飯前,到很遠的吃水塘裡跳水,把家裡水缸挑滿,做完這些,才能做作業。放假,先去幹農活,插秧、收割麥子稻谷、摘棉花、犁田打耙、做棉花營養缽……晚上再做作業。

  他們是你的兄弟,當哥要有當哥的樣子。那個年代,除了過年,沒有多少葷腥。記得有一次我釣上4條鯽魚,奶奶做好了,端上桌子,我們哥幾個紛紛伸出筷子,準備開搶。奶奶一把擋住我們:「等會兒,奶奶一條,我是老人;媽媽姐姐天天出力氣做農活,每人半條,這1條半你們哥3個的,你分!」我作難了,猶豫半天,奶奶說:「他們是你的兄弟,當哥要有當哥的樣子!」毫不猶豫將剩下的魚分做3份,把最小1份留給我。以後遇到好吃的,我都是挑數量最少那個。兩個小弟弟,憑什麼聽你大哥的?做出來的,自然有威信。

  坐要有坐的樣子,站要有站的樣子。小時候,經常性為做作業的事挨打,不是別的,是握筆的位置不對和坐姿歪了,另外就是站立的姿勢不對,奶奶總是一邊打一邊說:「一個男子漢,坐要有坐的樣子,站要有站的樣子!」至於學習成就,她也有一句話:「要好好學習,學好了才能跳出農門;不好好學也可以,早早去學門手藝,也能養活自己!」直到現在,無論是坐著,還是站著,我的腰桿總是挺得筆直。

  回想一下,恰好是老師們最為看重的,一位校長該有的特質,都是小時候奶奶的家庭教育培養出來的:「長子教育」,培養了對大家庭的責任感、勤勞的特點和事事帶頭的習慣;「當哥的樣子」教育,培養了看淡利益,公正公平的習慣。這些家庭教育,在我十年「一把手」期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些樸實的教育,形成了我的教養,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的職業生涯!

  3、培養孩子好的教養,父母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每一位父母,在孩子挑選兒媳或女婿的時候,都會進行一番考察,考察的最重要一項就是未來兒媳或女婿的家庭教養,因為大家明白,孩子原生態家庭教養是未來小家庭是否和諧美滿的核心素養。

  站在這個角度看,孩子現在的學習成就算什麼?學習成就只是一塊敲門磚而已,參加工作之後,學習成就只是人事部門冰冷的檔案櫃裡的一張紙片而已。陪伴孩子一生,影響到孩子一生是否幸福快樂的,還是我們從小就給孩子的家庭教育的好壞!我們父母應該思考,我們,該培養孩子怎樣的教養?

  父母帶兒女相親

  去年,兒子參加了一個大公司的應聘,一同應聘上的不少985、211畢業的孩子,實習跟崗一個月,10個孩子淘汰了8個,原因不外乎眼高手低、不願意幹也幹不好最基礎的活,天天早上起不來、上班遲到,自以為名校畢業、不願意和夥伴合作,管控不好情緒、多次情緒失控……兒子一路凱歌高奏,現在也成了重要人員,手下也帶了幾個徒弟,其中就有1個是去年一起應聘的一位985畢業的孩子,一年多了還是實習生。

  所以第一個,家庭教育,最不應該看重的就是孩子的成就。想起昨天看到的文章,江蘇阜寧1位陪讀媽媽,南京1位陪讀媽媽,因為逼迫孩子的成就,被自己孩子殺害,人間慘劇,何其可悲!

  我問兒子,你認為讓你順利通過實習期的是哪些優點?

  兒子想了想,回答:

  一是早睡早起的習慣。這個習慣是我小時候就養成的,一到鬧鈴響,準時起床,吃完早發,迅速趕到公司上班,總能在規定時間之前到達公司。我們有1個人就是因為跟崗時期遲到3次以上被辭退的。

  二是認真負責的態度。實習跟崗期間,我們最開始做一些在醫院當咨詢導引員工作,這期間,就有2個不當回事,以為沒有人監督,不看資料,指錯位置或答不上來被投訴而辭退,還有1個偷偷溜到廁所玩手機,一個小時不出來,第二周就走人了。

  三是願意分享的習慣。實習跟崗第2周,我們主要是分到系統集成發部門,第3周分到研發部門,跟著師傅一起做,熟悉系統集成和研發的粗淺步驟,每天下班前一個小時,師父和我們一起,分享今天的收獲,私下裡我們6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很多人說的頭頭是道,一到分享會的時候,有2個人無論怎麼啟發都不開口,想把體會藏著掖著,結果第3周就被通知走人。人事經理說,像這樣大的軟體公司,分工很細,這個流程的人不分享,下個流程人家要走彎路的,這樣的人和公司價值觀不相符。

  四是管控情緒的能力。剩下4個人中,有2位管控不了自己情緒,1位男生是換了2位師父,總是埋怨師父這不是那不是,被辭退。還有1位女生,師父告訴了思路,完成了主要部分,要她寫幾行代碼收尾,這位小姐姐磨磨蹭蹭寫了兩天一行代碼也沒有完成,據說是男朋友要分手,情緒不好,兩天進入不了狀態,也被辭退了,

  五是願意鑽研的習慣。大家都不是專門學習計算機編程的,一切都要自己學習,學習別人的框架,學習別人的思路和方法。還就有1位和我一起進去的不愛學習,他的資料庫本來學得很好,當時就是這個才留下來。可這位大哥哥總是憑經驗辦事,老師傅經常出現新問題,同樣的坑要踩無數次,現在還在當我的徒弟,沒有轉正。

  這就是我們家長要思考的,功課是孩子的事,但學習成就只是一塊敲門磚而已,決定不了孩子的一生。真正決定孩子一生是否自食其力、是否幸福快樂的,反倒是我們平時不注意的,給孩子一個正確的「三觀」、一個強健的體魄、一個健康的心態、一個很好的教養。

  我的奶奶是1910年出生的沒有讀過書的普通城鎮婦女,她的教育方法很簡單,講道理和打棍子,她培養了一個優秀的兒子(上世紀90年代本縣教育系統無私奉獻的典型,一位純粹的共產黨員典范),她給予我這個孫子的教養依然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的事業。親愛的讀者,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

  #頭條家長#

龔俊真人顏值高不高?「五四晚會」生圖流出,連毛孔都能看得見

張韶涵被曝買太平洋小島!價格近億還配別墅?國內國外皆有房產

自己「全班最醜」,看看同學合照,這是什麼「神仙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