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閃閃的紅星》故事,原型有許世友兒子,洪劍濤因膽小落選

  小時候有一位叫郭振山的同學,我們和他開玩笑的方式比較特殊,會冷不丁問他一句:你叫什麼名字?

他也不經意回答:郭振山。

然後我們就突然抓住他的衣服大喊:不對!你姓潘, 叫潘冬子,你爸爸叫潘行義,你媽媽被火燒死了,對不對?!

沒辦法,當年看過太多遍《閃閃的紅星》了,記得有一次全學校去看《媽媽再愛我一次》,結果在播放前還是先看一遍《閃閃的紅星》再看別的,因此同學們早就對這部電影的臺詞背得滾瓜爛熟了。

《閃閃的紅星》在我國影史上有一個特殊的地位,因為它誕生的時間特殊,是那個時期罕見的故事片,而且整部電影制作精良,主創人員和演員也是精兵強將,即使到現在看依然有很多亮點。

本文就聊聊這部里程碑一樣的兒童電影。

一、潘冬子的原型

《閃閃的紅星》改編自作家李心田的小說,他也是《兩個小八路》的作者。最早這部小說叫《戰鬥的童年》,後來改成《閃閃的紅五星》,拍電影時才改成現在的名字。

電影的男一號潘冬子在歷史上是有原型的,和一般大家想像的他應該是江西蘇區的孩子不一樣,潘冬子的原型實際上是湖北麻城人,而麻城當地確實有漫山遍野的杜鵑花,也就是映山紅。

潘冬子的具體原型可以說是三個人,其中一位是不知名的紅軍孩子,他的父親當年在長征前留給他一頂紅軍帽,裡面有父親的名字,孩子長大後拿著那頂帽子找到了父親。

還有一位是開國中將鮑先志的大兒子鮑聲蘇,他當年被參加長征的父親留在了根據地,之後母親被還鄉團搶走販賣,他自己也被賣給了惡霸地主受盡折磨。解放後鮑聲蘇才找到父親鮑先志將軍,隨後被父親送到南京軍區文化速成中學學習。值得一提的是,鮑聲蘇的弟弟鮑冬冬小名就叫「冬子」。

另一位則是鼎鼎大名開國上將許世友的兒子許光,他兩歲多時許世友長征遠去,母親被迫改嫁,許光由奶奶和姑姑帶著東躲西藏,在血風腥雨中長大,直到解放前夕他才找到許世友。後來許世友也將許光送到了南京軍區文化速成中學。

在速成中學擔任教師的李心田認識了兩位英雄的後代,聽他們講述了老根據地當年的情況,受此啟發,李心田寫出了小說《戰鬥的童年》。

片中潘冬子母親的原型則是膠東軍區一位姑娘,她只有17歲,在開辟根據地工作中被捕,敵人將她綁在樹上活活燒死。

其實,熟悉歷史的讀者應該知道,在紅軍長征時,被迫留在根據地的紅軍孩子還有很多很多,他們中間有很多人在鬥爭中犧牲了,還有一些僥幸活下來的人也和父母失散了,甚至有些孩子的父母在長征以及後來的戰鬥中都犧牲了。

潘冬子和他的原型許光、包聲蘇等人只是這些紅軍孩子中的幸存者。

二、潘冬子的演員

《閃閃的紅星》定位是兒童電影,因此主角潘冬子的演員是重中之重,配角春伢子倒還好一些。

導演李俊把找小演員的工作全權交給了副導演師偉,小白鴿帶著一張公車月票跑遍了北京城各個小學,遴選出一百多個候選人。

首先選中的是五年級的劉繼忠,由他出演春伢子,他也成了第一位進組的演員。

經過仔細挑選,最終入圍潘冬子的小演員有兩位,一位是正在上三年級的祝新運,另一位是正在上二年級的洪劍濤。

這兩個小學生共同的特點是長相都比較端正,同時小臉肉嘟嘟的很可愛還透著機靈,而且他們還是學校文藝團體的小演員。

電影中潘冬子的時間跨度是1931年-1938年,人物則是7歲到14歲,相對來說小一點的洪劍濤挺適合前半段的潘冬子,大一點的祝新運則適合後半段的戲,不過,可惜兩人還是得二選一。

在最終的選擇環節中,洪劍濤表現得有些膽小,怯生生地不敢表演,據說劇組還請了飾演胡漢三的劉江老師給兩個小演員搭戲,洪劍濤有些不敢看劉江的眼睛。

而祝新運的表現則要大方許多,毫不怯場的他最終得到了導演的首肯。

洪劍濤也沒有氣餒,六年後,他在電影《曙光》中飾演了小紅軍小高。

不得不說,洪班長在成名前確實有點兒運氣不佳,不光潘冬子落選,時隔十年,他又在央視《紅樓夢》賈寶玉的遴選中敗給歐陽奮強,幸好功夫不負有心人,洪班長最終還是走紅了。

三、配角和幕後英雄

潘冬子是祝新運飾演的,但他的配音卻是一位女性,她就是我國著名配音藝術家張桂蘭。

張桂蘭曾在《紅日》等電影中出鏡,論顏值她是那個時代的女神級別演員,但她卻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配音上,可惜更可敬。

冬子媽飾演者是總政話劇團的李雪紅,她在片中面對熊熊大火視死如歸的表情和淡定梳理頭髮的動作讓人瞬間淚目。

宋大爹的飾演者是老戲骨高保成,《上甘嶺》上的張連長。

飾演冬子爹潘行義的是著名演員趙汝平,他曾在《烈火中永生》中飾演陳松林,在《野火春風鬥古城》中飾演韓燕來。

該片中最帥的演員無疑是飾演吳叔叔的薄貫君,筆者曾一度懷疑《西遊記》中的二郎神也是他演的。薄貫君的妻子宮景華也是老資格演員,夫妻倆曾在熱播劇《大宋提刑官》裡共同出演宋慈的父母。

要說《閃閃的紅星》裡最有名的演員,除了祝新運之外就要屬大反派「胡漢三」劉江了。

這個角色非常有個性,臺詞更是無敵,一句「我胡漢三又回來了」居然成為日常用語,拜大老師所賜,連他兇狠的威脅「拿了我的還回來,吃了我的吐出來」都流行了那麼久。

有意思的是,相對來說,胡漢三幾乎成了劉江老師的代名詞,很多人第一眼看到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劉江,而是胡漢三,同時還有《地道戰》裡的臺詞「高,實在是高」。

該片在幕後還有兩個人不得不提,一位是擔任副導演的「小白鴿」師偉,師偉在拍攝現場主要負責小演員的導戲。另一位則是著名女導演、拍攝了《永不消逝的電波》的王蘋,她在現場負責為成人尤其是李雪紅導戲,對李雪紅的幫助很大。

該片導演李俊,他後來也是《大決戰》的總導演。

四、三段經典插曲

2009年,在《快樂女聲》的PK現場,參賽選手黃英的粉絲團集體高唱《映山紅》,場面非常感人,居然幫助一路落後的黃英將人氣頗高的鬱可唯PK掉,讓人嘆為觀止。

《映山紅》就是《閃閃的紅星》裡的經典插曲,其原唱是著名歌唱家鄧玉華。

一般來說,一部經典電影能帶火一首插曲屬於正常現象,一部電影能帶火兩首插曲就屬於鳳毛麟角了,像《閃閃的紅星》這樣一口氣帶火三首插曲的真是罕見。

  

除了《映山紅》之外,《紅星歌》和《紅星照我去戰鬥》傳唱度也非常高。有意思的是,《映山紅》屬於女聲,《紅星照我去戰鬥》是男聲,《紅星歌》則是童聲合唱,很均衡也很應景。

其中《紅星照我去戰鬥》這首歌不僅李雙江唱得好,插曲的背景也非常美,而歌詞「小小竹排江中遊,巍巍青山兩岸走」更是被納入了「參照物」考試題庫。

五、拍攝花絮

《閃閃的紅星》拍攝成本是80萬元,在當年也算是大投入,其中投資較大的一筆大概就是那漫山遍野的映山紅了。

據說作家李心田曾建議劇組到湖北麻城去拍攝外景,但由於各方面原因沒成行,劇組一直在江西景德鎮附近的鵝湖鎮將所有外景都拍了。

為了鋪設那一大片映山紅,當地駐軍兩個營到山上采來兩卡車花束,然後運到拍攝地用人工插滿地面,有些地方實在不夠用就只能拿紅布遮擋一下,好歹沒穿幫。

雖然這個投資不小,但呈現出來的效果確實相當驚艷。

《閃閃的紅星》拍攝完成後送審,雖然上級給予了相當高的評價,但還是提出了三十三條意見,於是劇組只好返回江西補拍一些鏡頭,這部電影也就成了一邊熱映一邊修改的罕見案例。

有意思的是,當劇組第三次趕到江西補拍時,來來回回地折騰讓祝新運生了病,服用激素治療的過程中他突然長胖了,這就導致一些補拍的鏡頭和原有鏡頭無法銜接,潘冬子不能一會兒胖一會兒瘦吧,於是劇組順理成章心安理得地放棄了補拍計劃,上級也沒辦法。

《閃閃的紅星》熱映後,祝新運成了當年最火的童星,他還被八一廠特招進廠,穿上軍裝成為一名革命軍戰士。

而此時的祝新運還是要繼續學業,等到了學校裡,同學又和他打鬧時,他有了新的反擊手段:你別打我啊,打我就是打革命軍。

嘿嘿,這小子還確實有點兒潘冬子的機靈勁兒。

END

胡杏兒挺孕肚探班閨蜜,懷孕9月肚大如籮,穿寬鬆外套已系不上扣

清清白白王嶽倫

何潔現身機場,長款衛衣搭配長筒馬丁靴,穿衣再次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