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鎖」歷史人物?《大秦賦》主演張魯一、段奕宏這樣說

  編者按: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12月,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登陸大螢幕,嬴政、呂不韋、李斯……這些從中國歷史中走來的人物,引發了觀眾對歷史與文化的關註。

  如何「解鎖」歷史人物?怎樣看待角色人設的相幹爭議?在劇本基礎長進行了哪些「二次創作」?最近,《大秦賦》主演張魯一、段奕宏接受人民網文娛部專訪,講述自己對角色的理解,回應網友關心的問題。

  張魯一:「霸氣」之外,角色也有柔軟一面

  《大秦賦》劇照。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文娛:最初接到《大秦賦》的劇本,你對飾演秦王嬴政是否有壓力或顧慮?

  張魯一:顧慮和壓力是肯定會有的。嬴政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但他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我只能從僅有的史料當中去推測。作為凡人,我很難去想像他的經歷和感受。

  而且根據劇的要求,我要從嬴政的13歲演到39歲,如此大的年齡跨度也帶來一些壓力。

  人民網文娛:這部戲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讓你決定接拍?

  張魯一:首先,故事跌蕩放誕起伏、蕩氣回腸,非常打動我。編劇在史實的基礎上,用了戲劇性的手法把人物編織在一起,「大事不虛、小事不拘」,形成了一個宏大的篇章。劇本讓我看到華夏兒女的精神力量,為了中國的富強、統一,上下一心,浴血奮戰。

  其次,劇裡面有太多我們在書裡看到過的歷史人物。這次要把他們呈現在大螢幕之上,想想就激動不已。每一個人物都是一顆璀璨的星星,他們一起構成了這條美麗的歷史銀河。

  人民網文娛:有的觀眾覺得你氣質比較文藝,和角色有些不相符,你怎麼看待這種說法?

  張魯一:「文藝架式」只是我給大家留下的大螢幕印象之一,可能和有些觀眾所期待的「霸氣外露」的嬴政不同吧,我想在劇中展現出角色性格的多個側面。

  在大家的固有印象中,嬴政應該是一個鋒芒畢露的人,但其實,他在十幾歲到二十幾歲的年齡,受制於仲父呂不韋,很難說是「氣場強大」。成長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他通過一次次化解危機去磨煉自己的心智,最終成為了統一大業的嬴政。在這一階段,他才稱得上「霸氣外露」。

  人民網文娛: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嬴政,你對塑造角色有哪些思考?

  張魯一:劇本展現了嬴政柔軟的一面,我也盡力去呈現角色心路歷程的「難」。尤其是當情感和大業發生沖突的時候,他面臨很多艱難的抉擇,必然會捨棄一些珍貴的東西。

  劇本是最好的「把桿」。這次的創作基於劇本,我隻在情節戲劇化程度上有所把握。我很信任導演和團隊成員,這是我們合作的基礎。

  人民網文娛:剛才說從嬴政的13歲演起,你覺得可以用演技填補年齡的鴻溝嗎?

  張魯一:不能吧。其實接到這個角色後,我就知道會有爭議的聲音出現。我當然沒有主動挑戰年輕角色,但既然主創團隊把這項艱巨的任務交給我,我就不能再把難題甩回去。

  導演和我溝通過,不需要在表演上刻意模仿孩子,也不用刻意去呈現「少年氣」。看到大家討論演員和角色的相似度,我覺得,其實造型還並不是最重要的。在以往的影視劇中,李雪健老師、陳道明老師都出演過嬴政,之後還會有更多人來扮演這個角色。我相信,觀眾會從中找到最符合他們想像的那一個。

  段奕宏:壓力之下,願為角色「冒險」

  《大秦賦》劇照。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文娛:觀眾對「大秦系列」有著較高的期待,你飾演的呂不韋戲份吃重,會有壓力嗎?

  段奕宏:太有壓力了。每次接新的角色都會感覺壓力很大,怕自己重復過去的戲路,沒有「翻篇兒」的創造力。這部戲難度系數很高,尤其是前三部珠玉在前,呂不韋又是一個有很多解讀空間的歷史人物,我當時怕承擔不了這個重擔,就拒絕了。

  後來,我愛人某天看了劇本,她看完後深受感動。於是我也開始看劇本,一看就停不下來了,這個角色很吸引我。更難得的是跟師兄弟們一起合作同一部戲,大家都在話劇舞臺上歷練過,表演體系、創作方法和審美方向是一致的。

  人民網文娛:據導演透露,開拍前你曾遊覽阿房宮遺址、去看兵馬俑。這次出行給你帶來了哪些收獲?

  段奕宏:連兵馬俑都沒見過,我怎麼去呈現大秦的丞相呢?對於一個演員而言,這是最基本的工作。

  我一邊翻文獻資料,一邊感受歷史遺址的文化氛圍,想像當年的場景。這次出行,對我之後刻畫呂不韋的言行舉止提供了相應的依據。

  人民網文娛:前些天,呂不韋的一段小視訊登上熱搜,觀眾覺得你表情特別生動,每次笑的方式都不同。在劇本的基礎上,你進行了哪些二次創作?

  段奕宏:要吃透劇本,不斷和編劇、導演、制片人去「磨」每一場戲。很多觀眾對角色有刻板印象,演員想要安全地突破角色固有的形象很不易。我對自己的要求是:在表演上賦予角色「生命感」和一定趣味性,把握住角色的核心力道。

  角色是有彈性的,具體到每場戲,需要演員去做功課、去細化。比如,呂不韋在自己府上的狀態比在朝堂上鬆弛許多,他不會一直保持丞相的口吻,洗腳那場戲會比較生活化;而呂不韋情商又很高,他面對不同的人,笑的表情自然也不同。

  人民網文娛:這次和師兄弟演對手戲,在片場是怎樣交流的?

  段奕宏:這次創作經歷太幸福了。大家生活在同一個戲裡,不同的角色生長在同一片森林裡。我們對角色毫無保留,可以毫無雜念地、誠實地表達,互相為對方想辦法,互相成全。

  這次,我們還不約而同地提出用同期聲,更加具有挑戰性。使用同期聲的拍攝要求更高,聲音氛圍需要符合劇情和整個環境情緒,大家為了每天的拍攝做了充分的準備。

  人民網文娛:身邊的朋友和你交流過對角色的感受嗎?最近有沒有關註網友的反饋?

  段奕宏:朋友當然都說好話,但我不敢沉浸在大家的誇讚之中。我也看到過網友的評價,有人覺得演得好,也有人覺得「這個呂不韋有點奇怪」。

  單看某一片段可能覺得誇張,但如果沿著角色性格脈絡整體去看呢?「不茍言笑」是一種演法,但我還是想去「冒險」,傳達出我對角色的認知和詮釋,並且承擔這個結果。

  人民網文娛:有網友注意到「呂不韋愛揉肚子」這一細節,對此各有解讀,這是您為角色特意設計的嗎?

  段奕宏:是的。在表演之前,我會先試著去找角色行為的邏輯點,將角色內心體驗加以外化。在劇本既定的範圍內,我能為角色提升多少、註入多少自己的解讀,這是我的興趣所在。

  呂不韋是一個思慮很多的人,這類人通常消化系統不好,所以感覺不舒服的時候,他習慣揉一下肚子。他已經在丞相的位置上了,有話就說,不用憋著,在群臣面前揉肚子也沒什麼顧慮。

  作者:郭冠華

  來源: 人民網-文化頻道

沒等到《張公案》,又一雙男主劇來襲,光看主演顏值就讓人不淡定

「女明星就是因為要求太多才單身」?閉嘴吧要你們管

父母「哭窮」教育會導致「你不配」自卑心理,影響孩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