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啦啦小魔仙》女主演去世,才25歲!為何「老年病」心梗會纏上年輕人?

  來源:青春上海

  剛進入2021年,就聽到了一個令人痛惜的消息。

  《巴啦啦小魔仙》中的孫僑潞

  2021年1月2日下午,《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孫僑潞的媽媽發文證實女兒去世的消息:「2021年1月1日,我的寶貝女兒、我那麼引以為傲的孩子,永遠離開了我。」

  孫僑潞母親在微博長文中透露女兒疑因心梗去世,她表示:「之前和你一起看到那些心梗猝死的新聞,並沒有放在心上,誰知道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女兒身上。」

  孫僑潞

  對此,醫學專家表示,心梗發病之前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症狀,只不過自己沒發現。如果提前發現,就可以提前干預,可能結果就會完全不同了。

  痛心!發病年輕化

  心梗,即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閉塞,血流中斷,使部分心肌因嚴重的持久性缺血而發生局部壞死。

  心肌梗死年輕化是近年來的一個顯著的趨勢,不斷有人年紀輕輕就因心梗而猝死的新聞曝出。

  2016年10月,「春雨醫生」的創始人張銳因心梗突然去世,年僅44歲;2016年7月23日,《青島早報》體育部主任馬洪文突發心梗離世,年僅47歲……

  近年來,我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呈明顯上升趨勢,每年新發病例大約50萬。最新研究報告顯示,部分心血管疾病開始呈現年輕化的趨勢,45歲以下心梗發病率逐年上升。

  急性心肌梗死年輕化主要原因是年輕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個引發心梗的殺手是吸煙。吸煙不僅會大大增加肺癌的發生率,流行病研究也顯示,30到40歲年齡段的吸煙者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險性是不吸煙者的5倍。

  過量飲酒,則是中青年人心肌梗死的又一重要危險因素。

  警惕!寒冷天氣

  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病就診人數激增

  最近,上海突遇寒潮,導致滬上各大醫院心腦血管疾病發病就診人數激增。而下一波冷空氣又已蓄勢待發。

  「這段時間,冠心病、急性心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患者增加特別明顯。」 上海遠大心胸醫院心衰中心執行主任張雅君指出,寒冷刺激使人體交感神經興奮,全身毛細血管收縮,心腦血管負荷加重,血壓升高,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因此,平常感到心臟有輕微不適,或在體檢中心電圖查出有異常、早搏等的患者,更要提高警惕,一旦出現不適應及早檢查、及早醫治。

  下一波寒潮蓄勢待發,張雅君主任提醒:小心心梗的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是威脅人類生命的嚴重的心血管急症,但它的治療效果卻是所有疾病中最好的。

  「如果搶救及時,時機把握住,急性心肌梗死是可以預防的。心梗發病之前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症狀,只不過自己沒發現。如果提前發現,就可以提前干預,可能結果就會完全不同了。」

  劃重點!!!

  事實上,心梗發生前其實有3次報警,就看大家有沒有聽到”報警聲”。

  第一次「無聲」的報警

  如果生活不夠健康,就容易離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越來越近,離冠心病越來越近。

  這是一次潛移默化的報警:長期抽煙酗酒、久坐不運動、肥胖、不健康飲食、熬夜壓力大。如果這些習慣越多,那麼說明得冠心病的風險越高,所以一定要盡快改掉不良生活習慣。

  第二次報警

  有很多人明知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但是卻從不在意。殊不知,三高會導致血管垃圾加速增加,進而導致心血管狹窄,引起冠心病。還有人已經確診了冠心病,卻不按照正規的方案治療,甚至選擇保健品來治療冠心病。

  所以,要主動的測量血壓、血糖、血脂;三高不控制就是心梗早期的報警;冠心病不正規治療,就是心梗在報警。

  第三次報警

  心肌梗死典型的症狀就是心絞痛,每一次心絞痛都可能是心肌梗死的一次報警!但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錯過了一次次報警,導致心肌梗死發生呢?

  原因可能在於,有些心梗症狀,被患者忽視了。就好比有些患者,明明心臟報警了好多次,可是一直不以為意,也沒有去醫院看病,導致病情延誤惡化。

  最後提醒大家:

  一定要戒掉不良的生活習慣

  當感到身體不適時

  務必及時就醫

  來源: 青春鶴壁

杜海濤就算刪光交易記錄也救不了何炅?快樂家族為何變成快撈家族

汪東城大方公開戀情,評論翻車,網友:別再騙我們了

張庭女兒被嘲又醜又村,小s女兒曾被諷土氣,星二代難逃外貌羞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