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宇的跨年演講,為什麼「涼」了?

  今年羅振宇的跨年演講,果然與預期一樣,和往年沒有什麼差別。

同樣不出所料的是,大眾對這一次跨年演講的反饋,還是以負面為主。

其實這兩年,羅振宇與他的邏輯思維,以及知識付費,都陷入了巨大爭議。

反對羅振宇的受眾認為,他只是在薅粉絲的羊毛、割粉絲的韭菜,不過是一個販賣焦慮的商人而已。

支持羅振宇的網友,大多也是得到的用戶。他們認為羅振宇以及他的知識付費,確實能給予自己一些幫助。

如果單看這兩方面的爭論,會認為各持一理。但真正有趣的是,前幾年的跨年演講,羅振宇所收獲的,為何一邊倒的好評?

這兩年的跨年演講,質量有所下滑嗎?其實在我這種客觀理性、認知水平高屋建瓴、又具備傳媒專業素養的人看來,羅振宇的跨年演講,並沒有什麼滑坡。雖然進步的幅度,也算不上顯著。

但是前幾年跨年演講,現場觀眾的反饋與今日截然不同:每當羅振宇講出一個並不好笑的笑話,或是一句不大有鼓動力的口號時,臺下的觀眾笑聲、掌聲、歡呼聲,甚至口哨聲、起哄聲不絕於耳。他們是發自內心地融入了這一場盛宴。

但是這兩年的跨年演講,笑話同樣蹩腳,口號也同樣有些刻意。而現場觀眾的反饋,經常是一片沉默、頗為尷尬。

短短幾年,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反差呢?是觀眾的水平提高了嗎?

當然不是。

在羅振宇以及知識付費成為風口、風光無限的那幾年,不論是跨年演講,還是知識付費這種形式,都成為一種潮流。被他所吸引的,遠不只是想提高自己,獲得進步的群體,更多的人僅僅是追求時髦,湊個熱鬧而已。

換句話說,他們就是粉絲。他們在跨年演講上的如癡如醉,和飯圈女孩見到自己的偶像明星,並沒有什麼不同。

那他們粉的是羅振宇這個人嗎?其實也不盡然。他們追求的是一種輕輕松松提升自己,超乎旁人的幻夢。

花點錢買幾節課,聽一聽邏輯思維,似乎就已經成為了人上人。在那幾年,羅振宇和他的知識付費,就是他們的造夢人。

但是見識和提高,從來都只能靠一點一點的積累。不論是免費的還是付費的知識,都只能將你的認知水平,提升微不足道的一點點而已。

一個人想成長,本來也只能這樣。但是對於知識付費的粉絲來說,這顯然不是他們的初衷。

於是乎他們自認被騙了,被羅振宇割了韭菜。愛而不得,轉變為恨,自然是情理之中。

愛情電影《戀曲1980》傳來了首映時間,由李現、春夏主演

陳凱歌沒有江郎才盡,《霸王別姬》之後再無佳作的原因只有一個

安若溪反訴辛選,索賠6739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