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電影,「唱歌跳舞」的原因,找到了

  【本篇文章比較硬核,需要反覆閱讀】

  

  2016年《摔跤吧!爸爸》在中國上映前,廣電總局特地刪減了21分鐘。

  倒不是因為「少兒不宜」的鏡頭,而是電影實在是太長了,廣電總局一刀,把那些影響觀眾觀影體驗的歌舞片段,就給剪掉一部分。

  一部印度片多則4個小時少則2個半小時,能砍些時長就是能多安排點場次多賺錢啊。

  我們的廣電總局還算客氣,有些東南亞國家在引進印度電影的時候,咔嚓把歌舞片段全部給剪掉。

  剪歸剪,印度人就不願意「捨棄」歌舞元素:

  前些年統計:印度電影平均每部有7個歌舞橋段,每段在3-5分鐘左右,總時長在25分鐘左右。

  到今年統計:印度電影評論每部有6個歌舞橋段,每段在4-5分子左右,總時長在25分子左右。

  歌舞橋段是少了,但是從時長來看,壓根就沒變化。

  印度人快樂了,可是全球的其他國家觀眾就難受了。

  他們擱那又唱歌又跳舞,到底圖個什麼?

  電影普及率高

  告訴大家一個了解其他國家電影的方法,想要了解國家電影在拍什麼,就要去了解他們的人民大眾在期待什麼。

  於是,雲納搜索了一下印度的電影市場報告書,先看看人家放那麼多歌舞自家影迷到底喜歡不喜歡上座率高不高,答案有點驚人。

  據北京電影學院發布的《電影藍皮書:全球電影產業發展報告(2018)》指出:

  「印度是世界上賣出電影票最多的國家。2016年印度觀影人次達到30億,而觀眾規模的最高數字出現在2006年,為38.79億人次。

  在印度,每天有超過2000萬觀眾去看電影。盡管印度電影票房並非世界第一,但其觀眾人數和觀影總人次卻是全球第一。」

  根據2016年12月31日新華社的報導:2016年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3.72億,同比增長8.89%;

  即便到了2019年,根據《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運行狀況及2020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2019年院線觀影人次達到了17.3億,我們增長速度有了,但人家印度觀影人次是咱中國的兩倍。

  這個數目其實挺誇張的,要知道在印度和我們一樣是發展中國家,農民占了總人口的70%,社會階級分化明顯,臟亂差,種族制度…

  總之,它是一個很龐雜的國家,不同地區的經濟,文化,語言,習俗等等都不大一樣,天高皇帝遠,地區的土皇帝也多,社會也亂。

  但是就在這樣的一個國家,看電影就跟中國大媽跳廣場舞一樣習以為常,成為了農民能夠消費得起消遣娛樂的方式。

  根據2016年的報告印度電影局的統計,印度電影平均票價為47盧比,大概是4.16人民幣,而中國的2016年的平均票價在34.4人民幣。

  此外,在印度的電影院也是分等級的,有城市A級電影院,鄉鎮B級電影院,農村C級電影,其中在像新德裡孟買這些A類的影元票價在60-80盧布,人民幣5-7元,而C級電影院則在人民幣1元左右。

  雖然兩個國家的物價和通貨膨脹等經濟因素不大一樣,這樣直接換算不太公平,但是根據新德裡城市居民每月的1500-2500的人民幣收入來看,花5-7元看場電影的開支在能接受的範圍內。

  當然,近些年印度的物價漲的挺快,再加上院線的升級,成本上升,A類電影院有的票價漲到了人民幣15-25元左右了,不過有關部隊還是把總體的價格壓在了12元以下,甚至在有些農村地區規定票價不能夠超過2元。

  買一張電影票2元,但是去一趟著名的萬德拉娛樂公園要花上40元,因此相比起其他的娛樂方式,電影是普通民眾最能消費得起的娛樂項目。

  由於大部分的觀眾其實沒什麼文化水平,看電影其實就是圖放松和樂子,70%的觀眾都不懂什麼文藝片什麼藝術片的,就懂那些直白的內容,老百姓喜歡什麼,電影人就去拍什麼,所以這也就決定了電影內容。

  馬薩拉電影

  追溯印度電影史,1869年電影就開始萌芽了,不過那時印度沒主權,電影也不是自家拍的,是人家殖民文化帶過來的,不過好在隨著電影的發展,1912年有了自家第一部電影作品。

  1913年,印度有了第一部有聲電影《阿拉姆阿拉》,但電影是有了,可印度還沒獨立,還是個殖民地國家,脖子上被殖民主架了把刀,就像我們當年的「孤島電影」時期的中國電影,進步的電影人只能通過音樂和電影的雙關語,來隱晦的傳達民族情感。

  不過在早期的印度,看電影是間很奢侈的時期,所以對於這樣的放松活動,自然是能夠體驗的時間越久越好,再加之印度本身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各地都是高溫,家裡沒買不起冷氣機,只有去電影才能吹吹涼風,雖然大部分C級電影院的冷氣機壞的壞舊的舊,但總比沒有好。

  所以,在印度拍電影最重要的是要實惠,怎麼才算實惠呢?就是你能放映的時間要夠長。

  可時間一旦長起來,拍攝時間也被增加了,意味著成本也要增加,更何況靠劇情人物推進故事,去拍3個小時實在是也太長了。

  思來想去,電影人找到了最划算,性價比也最高的歌舞。

  歌舞的歷史在印度算是有年頭了。

  印度人大多數信奉印度教,而濕婆是印度教裡邊的三大神之一,而在印度教認為「舞蹈是濕婆創造的」,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印度人都用「歌舞」的形式來表達對濕婆崇拜之情。

  至於三大神靈之一的「 毗濕奴」是情欲的象徵,而印度電影向來對此類元素的審查比較嚴格,在早期印度電影裡邊,甚至連毗濕奴」的神像也不能出現,於是聰明的電影人則找到了用人本真的「肢體」的美感來完成對毗濕奴精神的隱喻。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舞蹈」是印度人對神靈的某種崇拜,它既是一種娛樂活動,也是一種儀式感。

  更何況印度多民族多語言國家,人民大眾的語言互不相同而「舞蹈」則是最好的跨越「口語」的情感表達方式。

  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絕大多數的商業電影採取的都是「歌舞片」的形式並影響至今。

  印度新電影運動

  改變「歌舞片」走向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傷痛帶給世界電影帶來的反思,義大利有了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而在印度洋的印度也爆發了一場「印度新電影運動也稱「印度電影新浪潮運動」。

  以薩蒂亞吉特·雷伊為首的電影人要求:強調必須降低制片成本,減少室內布景,多拍外景,選擇與人民密切相幹的題材。

  在「印度新電影運動」的影響下,印度電影從傳統商業的"娛樂化歌舞」中走了出來,並逐漸走向科技,文化,生命等具有人文關懷和反映社會現實的新電影中來,馬薩拉電影也有了新的變換。

  馬薩拉是在印地語中是「混合香料」的意思,而馬薩拉電影就是把像愛情,推理,懸疑,宗教等等這些元素都混在了一起,並伴歌舞和華麗的場景出現。

  在電影運動後,馬薩拉電影裡邊的「歌舞」也被電影人運用成了某種隱喻的方式。

  進步印度電影人經常在類似於比較敏感的「社會階級,宗教文化,意識形態」的話題上採用「歌舞」的形式進行隱喻或者諷刺。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歌舞」也成為了電影人的電影拍攝手法。

  

  除了上面說的那麼多原因外,歌舞還有個很好的特征:它很通俗。

  歌舞帶給人們是輕松的,是朗朗上口的旋律,電影人能夠通過「歌詞」潛移默化的把他們所要傳遞的思想給觀眾,而觀眾也能夠避免那些「傳統說教電影」帶來的疲憊感。

  比如,《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導演借以「歌舞」的形式把印度這個國家方方面面的問題提了出來,

  比如,《三大傻大鬧寶萊塢》導演借以「歌舞」的形式直面印度的教育問題以及種姓制度帶來的不公

  這些影片裡邊的「歌舞」對於印度人來說才是重中之重,如果你去去過印度看電影,你會發現印度觀眾們在看電影時總是會不自覺地唱起來或者跳起來。

  當然,對於隔著一堵「喜馬拉雅山脈」的我們,對印度動不動又唱又跳或多或少會有些誤解。

  但是對於印度人來說:「歌舞」是他們的民族性的展現。

  

  「歌舞」中是他們積極生活的態度,也是對宗教虔誠和發在內心的信仰的力量。

  生活已經那麼艱辛了,就不要給自己添加煩惱了。

  值得一聊的是,也正是因為「歌舞」的存在,人們才能大批的前往電影院獲得快感,而在這個快感的過程中,心中的怨氣和埋怨也就消散了,社會矛盾也因此得到了一定的緩和。

  據說在印度的鄉村電影院裡邊,如果有段歌舞特別精彩,觀眾就會要求倒回去重放,要不然就退錢或者在那吵著不讓放。

  印度的電影人不是一次兩次曾試圖在電影中借以「歌舞」的力量推進大眾的思想意識崛起,但是對於大部分印度觀眾來說,他們就是圖去吹個冷氣機罷了,文人握筆的力量怎能扛的起槍呢。

江映蓉整型失敗!整個人沒法看!網友:看出是人是鬼了

主演舞台劇查出3個陽性……自己也被連累

人民日報誇讚的愛國者為何身葬他國?吳孟達魂歸異鄉背後是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