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藝術清單》王茜華:歲歲年年「茜華紅」

  王茜華的藝術清單錄制了四個小時,演播室被布置成了各種農村豐收的場景,農家院的門口擺放著小桌,王茜華做客節目還「不空手來」,帶來了柿子、蘋果,血橙和「全宇宙最好吃的柿餅」,這些已經成為了拍攝當地的網紅產品。朱迅和王茜華就在這「農家院」裡,邊吃邊聊,展開了樸素而真摯的談話。

  「那就是我」

  王茜華是陜西人,性格裡陜西人的「生、冷、蹭、倔」一樣都不少,在她的「藝術清單」中,歌曲《黃土高坡》並不意外,「這個歌特別慷慨激昂,讓你覺得熱血沸騰」,尤其是歌詞中的「敘事」感,讓王茜華覺得簡單而直接、帶勁。

  那句,「那就是我」簡直就是其性格的寫照,她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倔強的成長,「小時候,自己做冰淇淋,賣冰棍貼補家用,用第一筆演戲賺的錢買了一臺冰箱」,生活並不富裕,但充滿了質感。

  父親在電影院工作給了她接觸藝術的機會,「我其實能今天做演員,和我小時候就喜歡文藝有關係,從小看電影長大,我生活在那個小縣城,我覺得我得多大的福氣才能去當一名演員呢?那是我一生的夢……」陜西人骨子裡倔強和不服輸的性格成績了她的夢想。

  她甚至不考慮片酬,看到自己喜歡的劇本和角色百轉周折也要找到制片人毛遂自薦,《闖關東2》就是這樣被她自己爭取到的。「其實當時制片人挑的不是我,但是我知道這個消息了,而且我也知道這個導演,我也有過一面之交,然後我就間接的找到他,我要見到他我要告訴他,我是最合適的。」正是這樣的認真和執著使她的作品呈現出生活最真實的質感。

  《大眾電影》夢開始的地方

  王茜華的父親在電影院裡做宣傳工作,近水樓臺先得月,在書籍和雜誌相對匱乏的日子中,能敞開的看書報雜誌,尤其是《大眾電影》成了少女時代的她最大的福利。更難得是,少女時代的王茜華有一雙靈動的大眼睛,非常像當年當紅的演員李秀明。

  「我小的時候,我父母身邊的這些叔叔阿姨特別喜歡我,他們就說這小孩長得像演員。我就愛聽這句話,然後第二句話就是特別像李秀明。李秀明老師最早的一個電影特別有名叫《春苗》,她演《春苗》的時候非常美,後來演了孔雀公主,然後她拍了很多掛歷,我們家把她的掛歷全都掛在牆上,有一天一個叔叔到我們家一看指著一個掛歷說,哎,你們家茜華什麼時候拍了這麼一個掛歷?」

  那種冥冥中的緣分給了她繼續追求夢想的信心,一步步走向心中的聖殿。

  在經典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底氣

  南方的水土不服,使王茜華一度迷茫,來到北京人藝成為北漂後,北方文化和人藝濃厚的藝術氛圍慢慢滋養著王茜華,終於成為人藝經典劇目《駱駝祥子》中第三代虎妞,「第一代是舒繡文老師,第二代是李婉芬老師」,她還被戲稱為「最漂亮的虎妞」。

  舞臺的成功給了她新的信心和動力,「這部戲以後對我在北京人藝舞臺上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在舞臺上我變得成熟了。我覺得有底氣了,之前演的時候還有點害怕,覺得這麼好的角色,我能不能擔得起來,我能不能演得好。從人藝出來 演的這個第一個電視劇碰到的就是《當家的女人》。」

  《當家的女人》後,王茜華成為了農村勵志女性的「代言人」,一發不可收拾,贏得了飛天獎和金鷹獎的最高榮譽,「大家把獎項給一線的大明星也好,流量也好,怎麼可能給我一個老演農村劇電視劇的演員呢?說明農村電視劇在他們的心中是有地位的。」王茜華在觀眾的心中,就是那種樸素的實在人,是不同於那些流量明星的親切朋友。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在節目的臺前幕後,王茜華滔滔不絕的講述《歲歲年年柿柿紅》中那些因為一部電視劇改變命運和面貌的山村,反客為主的招呼臺前幕後的工作人員嘗試當地的特產,那種勸你「多吃點」的熱情幹勁,像極了老家的大嫂,朱迅一邊主持一邊吃了好幾個柿餅。

  對這些產品,王茜華又拿出了主播帶貨的幹勁,因為在她角色的背後,她見過那些真實的故事,那些真實的努力,那些真實的人生面貌,這些不僅成為了影視作品中真實的故事,也是質樸的人生觀,慢慢傳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央視綜藝

二刷《我和我的家鄉》後,我依然難掩激動的心情,寫下了這篇文章

bian

吳孟達靈堂曝光!超37位明星送花圈哀悼,周星馳花圈單獨放身邊

楊紫在電話中問張一山:「聽說你已經暗戀楊紫十幾年了?」一聽到這話,張一山震動的表情轉瞬即逝,反問道:「那你有沒有愛過我?」楊紫想都沒想就脫口而出:「我當然愛你,就像是媽媽愛兒子一樣!」 在某檔綜藝節目中,楊紫故意裝出奇怪的聲音整蠱張一山,沒想到因為彼此太熟悉,張一山只用一秒鐘就聽出了她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