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的揭秘一代傳奇海燈法師,是頂尖的武林高手還是造出來的神話

  一

  寫下這篇文字之前,我先申明:我不認為海燈法師是一代頂尖的武林高手,也不認為海燈法師欺世盜名。他的傳奇,被各種演繹,再到最後被各種打假,可能都不是他自己希望看到的。

  二

  釋海燈(1902-1989),生於四川江油,俗姓范,名靖鶴,字劍英,別名無病,號無病道人,法號:海燈。中國著名武術家、禪宗上師。

  以上是百度百科裡關於海燈法師的簡介。

  海燈法師曾經是上世紀70、80年代的一代傳奇,傳說他精神三門絕技「梅花精拳」、「童子功」、「二指禪」。我相信不少七零後,八零後都曾經看過上世紀有關海燈法師的兩部電視劇吧。在多少七零後,八零後的曾經裡,海燈法師就是一代身懷絕技的武林高手,一代大俠,可惜最後遁入空門。

  事實上,實於描寫海燈法師的兩部電視劇《海燈法師》和《海燈傳奇》為了戲劇性,對海燈法師的生平進行了編造,讓整個故事架構看起來跌蕩放誕起伏,不過是為了好看,為了收視率而己。

  海燈法師當年的地位,正如今日的胡主編,都是萬千普通人心中膜拜的神。只是一文,一武而己。

  事實上,海燈法師的前半生是比較平淡的。

  三

  上世紀八十年代有一個叫劉孟洪的作家,他也是《北京晚報》的編輯。他親自登門拜訪了海燈法師,與海燈法師相處了一段時間,與法師同睡一張床,由海燈法師親自口述,寫下了一本傳記性文學作品《海燈傳奇》,曾在《北京晚報》連載。據作者在自序裡介紹,此書的順利面世之前,他曾一字一句地讀給過海燈法師聽過,征得同意之後,才發表的。

  

  應該來講,這本書的真實性是比較高的。這本書我在讀書的時候曾在一個舊書攤上有幸淘到過,如獲至寶。雖然已經遺失了,但是對書裡的內容還是記得比較全面的。

  那就請大家跟隨我回顧一下海燈大師范無病的生平吧。

  海燈法師,原名范無病。生於四川江油,其母在他幼年時不幸病逝,其父是一名裁縫。因為得罪了當地的一名大地主,被其一腳踢在腹部,倒地不起。踢倒其父的是一位練家子,一腳踢下去的力道極重,加上其父身體本來就不好,後來臥病不起,時間不長,竟然一命歸西。

  這位大地主也是當地團練,有權有勢,手底下又有不少人,范家只好忍氣吞聲。

  十一二歲的范無病便跟隨他的舅舅學習武術,並在他幼小的心靈裡立下志願,誓報殺父之仇。范無病在舅舅的教導下,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紮馬步。有一次,范無病流露出厭倦之意,舅舅教育他:紮馬步是基本功,練的是下盤穩當的功底。你想想,你父親連敵人的一腳都經不起,可見這一腳的力量有多大。

  范無病聽到此言,從此認認真真地練起基本功,紮起馬步。

  (作為一個學習過跆拳道和自由搏擊的人來說,我個人是比較質疑紮馬步的效果的。如果要鍛煉下肢的力量,完全可以負重長跑,蛙跳,深蹲這些科學的方法可能更好。可能紮馬步在傳統武術裡是一項被認為很重要的基本功吧!)

  范無病一天一天的長大,舅舅擔心他的殺父仇人會來尋仇,也認為自己能教的都教給他了,建議他到考取省城的學校,將來做了大官,有了權勢,自然就可以報了仇了。

  14歲的海燈法師以第一名的成就考入綿陽南山師范學校。

  1918年,16歲的范無病考入四川法政學校(後來並未入學),因家境清貧,以第一名成就又考入四川省國立警監學校公費學校。范無病之所以選擇這個學校,很重要一個原因是這個學校不收學費,還補貼夥食費。

  警監學校裡有不少熱愛武術的同學,范無病平時也很留心這些同道中人,希望在互相學習和切磋中提高自己的武術水平,好回鄉報仇。范無病曾看見過一個同學每天早上起來,對天打太陽;還曾見過一個同學每天端一盤水,空擊水面,利用空氣的力量讓水波泛動……這些同學都認為自己練的是絕世功夫,只是自己火侯未到,沒有練出真本事。

  (我沒有學習現代格鬥術之前,也覺得這世上肯定有絕世神功。)

  范無病和這些個怪異的同學交流之後,認為這些都不是他要學的能復仇的武功。於是,他將目光放到了大街上。他每天早上習武,下午上課,一有時間就外出尋訪。

  終於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對他一生十分重要的人物。

  他在大街上看到一個賣藥的大哥,打了一套拳法。於是誠心上門請教。大哥看他誠心學藝,表示自己會得也不多,怕誤了范無病。大哥看他瘦弱不堪,面有菜色,知道他過得不好。於是提出,自己精通藥理,會治病救人,表示願意帶著范無病,傳授他醫術。管他兩頓飯。

  雖然學校管吃,但是只管一頓飯。范無病長期吃不飽,於是跟了賣藥大哥。後來竟然學了一身醫術。有一天,范無病去客棧找大哥,大哥早已退房離開。客棧小二將一包東西交給范無病,說是大哥讓他轉交的。

  范無病打開包袱,竟然是幾十枚大洋。

  再之後,范無病在街上看到了一個瘋瘋顛顛的和尚,這和尚跑起來,身後的人竟然一個都跟不上。不一會,就被所有人甩得無影無蹤。練家子的范無病察覺出來,這個和尚有些本事。便留了個心眼。下次遇到時,他對和尚緊追不舍。追到和尚的落腳地,他的出現讓和尚驚嘆不己。

  原來,這位老和尚便是少林武僧。因為少林在戰火裡被焚毀,不少少林弟子流落各地。

  少林寺在1928年被燒確有其事。民國時期的少林寺,擁有大量的土地,這些土地都是租給附近的農民耕種。靠著這些土地,少林寺的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當時,軍閥混戰,少林寺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購置了槍支,組成了「少林寺保衛團團總」。

  有一次,吳佩孚的下屬樊鐘秀無意路過少林寺見寺中房屋破舊不堪,於是慷慨捐助400大洋用作維修費。少林寺同吳佩孚的關係在後面越來越好,而吳佩孚看中了少林寺的力量,便收了少林寺的武僧妙興出任團長一職。後來,少寺林協助吳佩孚作戰,夥同樊鐘秀趁敵人馮玉祥不備便將鞏縣和偃師縣拿下了。後來被馮玉祥手下石友三打敗,樊只能落荒而逃,之後還被少林寺的人藏在寺中。石友三一怒之下放火將少林寺燒個精光。

  四

  范無病遇見的流落四川的和尚自稱是少林武僧,汝峰大師。之後,他拜在汝峰大師門下,學習了「童子功」、「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等。同年隨師應回龍寺邀請,向 雲禪和尚和丹巖老人學習內外樁功,以及少林套路。

  1930年農歷臘月初八,在成都昭覺寺內,投智光法師膝下,由智光法師剃度為僧,賜法名「海燈」。在此之前,范無病就被有緣之人點破他有一段佛緣,但是他沒有放在心上。自認為不會遁入空門。最終機緣巧合,進了佛門。

  1937年,日軍侵華,己是海燈法師的范無病主張「念佛不忘救國」,為抗日大計奔走,並結識張大千。張大千親作「水月觀音佛像」,並在作品上題寫「念佛不忘救國」六個大字。

  1938年,海燈法師受師命,到梓潼縣七曲大廟山出任主持。

  1942年,應省主席張群邀請,前往成都青羊宮參加全省擂臺比武,表演「少林六通羅漢拳」和「二指禪」等功夫,表演長達五分鐘,引起轟動。

  建國之後,海燈法師原本以為新中國的建立不過只是改朝換代而己。他並未放在心上。之後,他聽說踢死他父親的惡霸黃團練被新政府審判後槍決,內心隱隱有些觸動。

  再之後,有人找到海燈法師,請他擔任政協委員等一些職位。海燈法師這才覺得,新中國的建立不同於以往數千年的改朝換代,而是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利的新政權誕生。

  此後,他積極為推廣梵學和中國武術四處奔走。

  五

  海燈法師的武藝究竟有多高強?

  這方面其實我沒有找到相幹的實戰資料。在海燈法師口述的自傳裡,他有過兩次出手的經歷。

  第一次,是他趕路途中,想找一戶人家借宿一晚。那家人說,他家裡有一條惡犬,已經咬傷數人了。恐怕會傷了范無病。

  范無病說,不怕,表示想要替這家人除掉這條惡犬。

  那家人看范無病身材瘦弱矮小,起初很是猶豫。看他言辭懇切,於是放出惡犬。叮囑他要是打不過就趕緊跑。

  那惡犬長得膘肥體健,見到范無病便撲了上去。范無病避開這一撲,一腳將那惡犬踢了出去,之後在那惡犬頸部一點,那惡犬便一命嗚呼。

  第二次出手經歷,范無病路過一個渡口,遇到了一群攔路搶劫的匪徒。匪徒的首領看范無病面無懼色,表示除非范無病能打敗他,就可以放他安全過去。否則得留下身上的財物。

  范無病和那會些拳腳的青年首領打了幾回合,兩人勝負難分。首領低頭之際,發現自己身前的衣扣不知道什麼時候被人全部解開。登時明白,眼前這位瘦弱的青年,其實功夫遠在他之上,之所以沒有讓他難堪是為了給他在眾人面前留個面子。

  首領抱拳認輸,讓手上放他過去。

  海燈法師自述的實戰經歷,根本沒有和他相幹的兩部電視劇裡描寫的那樣,經歷了多場生死之戰,大敗諸多高手,殺手,還打敗了自己的師兄,奪回了師門信物。也沒有電視劇裡經歷了刻骨的戀情。

  即使海燈法師自述的這兩段實戰經歷,我個人也很懷疑有誇大之嫌。

  首先,很多武俠小說要刻畫一個高手有多厲害,都會將打死老虎黑熊什麼的場景添加到這個主角身上。所以,我認為海燈法師將輕松打死惡犬的經歷加到自己身上,怕是借鏡了江湖慣用的錦上添花之法。可能海燈法師真打死過惡犬,但肯定不是這麼簡單。因為一個即使是格鬥高手,第一次面對惡犬,根本不熟悉惡犬咬人的方式,以及犬科類動物的靈活性遠勝於人類,不太可能一腳,一點,就讓惡犬一命嗚呼了。

  第二,學過格鬥的人都知道,兩人交手,在拳腳可以觸及到對方的距離,一旦打起來,就瞬息之間的事情,一拳一腳都有可能結束打鬥。什麼招式,什麼思考,都不管用。純粹 就是電光火石,力量,爆發,速度決定著成敗。

  可能一拳就能KO對方,也可能一記低掃就掃斷了對方的腿……根本不可能有時間在打鬥途中去解開對手全部的衣扣。

  海燈法師的自述確實有借鏡小說影視,抬高自己之嫌。但凡學過散打,搏擊這些格鬥術的人都是不會相信的。

  另外,海燈法師還曾在自述裡提到自己隻身回鄉復仇的事。他有一次恨意難擋,腰裡揣了一把刀,偷偷潛回江油。趁著夜色,他爬 上仇家的牆頭,剛一探頭,就聽到深牆大院裡有人大喝一聲:是誰。緊接著,就是幾聲槍響,子彈帶著風聲從他頭頂上飛過。

  火器時代,拳腳功夫早已不是決定勝敗的關鍵了。他躍下牆頭,一路急跑,離開家鄉再也沒有回來。他知道,在這樣一個亂世裡,有槍就是爺。他報仇怕是沒有了希望,加上他對這世道的絕望,就此遁入空門。

  六

  當然,海燈法師也不是完全沒有功夫。相反,他學習武藝數年,參加了海內外無數次武術表演。1986年海燈法師受邀到上海武警指揮學校指導學生練武。茲聘請海燈法師為我軍偵察兵武術重要人員集訓隊總指導。

  有人肯定要問,這就奇怪了,有說說海燈法師是一代宗師,身懷少林絕學,有人說他是騙子,是一個欺騙了全國人的假武林高手。

  究竟是怎麼回事?

  請聽我慢慢道來。

  海燈法師真正聞名全國,緣於1979年,香港長城影業公司和峨眉電影制片廠準備合作拍攝大型新聞記錄片《四川奇趣錄》。來到四川西部名剎寶光寺取景。為了給導演助興,寶光寺邀請來海燈法師表演了「二指禪」、「梅花樁」等少林絕學,受到現場觀眾的熱烈鼓掌。導演為此為海燈法師專門拍了一段,片中海燈法師表演的二指禪功驚呆了觀眾,自此名聲大震。

  在那個《少林寺》風靡全國,全國掀起一場武術熱的年代裡,海燈法師很快就成了年輕人的偶像。因此也有了兩部和海燈法師相幹的電視劇《海燈法師》,《海燈傳奇》。海燈法師一時成了反抗舊社會地主惡霸,招高手不斷追殺,又不斷拜師學藝,打敗殺手。後來還成了為國為民走上革命之路,打敗日寇的民族英雄。

  事實上,電視劇裡的情節和海燈法師自述的自傳相去甚遠,甚至根本沒在什麼關係,就像是兩個人的故事。一個擁有幾百人隊伍,幾百條槍的黃團練,會怕一個赤手空拳的范無病?更是犯不著派殺手去追殺他了。

  海燈法師在《四川奇趣錄》裡表演的二指禪被後人揭穿,是擺拍的。他的雙腳上吊有繩索。細想一下,一個76歲高齡的老者,體能也不可能支持他表演二指禪功了。據有觀看海燈法師年輕時表演真實二指禪的人回憶,海燈法師先是以拳支撐起身體,身體斜靠在牆上,然後慢慢 收回手指,直到以兩指支撐起身體。

  而且有人也說,有練過武術的朋友,也能做到這一點。只是做到得人不多而己。

  我個人認為,我國的傳統武術裡表演的成分特別多。為了在街頭賣藝賺錢,為了震住場面,傳武裡的花架子不但多,而且漂亮。而國人就愛看這個。海燈法師四處表演,正是因為他有一套自我總結出來的表演套路,不但好看,而且能唬住人。這也是海燈法師為什麼不但能在國內表演,還能表演到國外的原因,甚至能受聘上海武警總隊,去指導軍人習武的原因。

  海燈法師的武功,究竟有多大的實戰作用,可能真要打個問號。個人認為,海燈法師練的功夫,偏重表演,如果真是對散打王,泰拳王,即使海燈法師正值盛年,怕也是招架不住。

  所以說,海燈法師絕對是習過武的,有真功夫的,不過他習的是傳武裡的花拳繡腿,表演大於實戰型的功夫。

  這也是曾經的功夫表演,現在誰信?

  這也是為什麼我國的傳統武術能飛能遁,能四兩撥千斤,能殺人十步之外,能以氣傷人,以拳鋒傷人,雖然我國的傳統武術在小說和影視裡風頭無倆,但在國際的實戰大賽裡少有中國格鬥高手勝出的原因。即使有,也沒有學習傳統武術的。

  如果你們還不明白,我再說清楚一些。

  黃飛鴻知道吧?名列晚清十大高手之一。事實上,真實的黃飛鴻一生並沒有多少實戰經歷,更沒有電影裡的那麼多傳奇經歷,什麼保家衛國,打敗洋人。其實都是電影編造出來的。黃飛鴻一生傾盡心血經營的寶芝林還在暴亂裡付之一炬,晚年鬱鬱而終。有人說,死後的黃飛鴻比活著的黃飛鴻還要風光。就是這個意思。

  另一個就是葉問。真實的葉問沒有打過日本人,更沒有遠涉重洋,打敗拳擊高手,還打進了美國陸戰隊軍營,打敗了軍隊裡的高手。這麼說,如果葉問真有機會走進美國陸戰隊,就算葉問正值盛年,對戰軍人裡的格鬥高手,百分之百會大敗而歸。沒有意外。因為軍人學習的是徒手殺人技,講究的是一分鐘之內殺死對手。而詠春拳的拳法是比較僵化的,學習傳武的葉問不可能比得過每天都軍訓的軍人。身手上可不可能打得過學習殺人技的軍人。

  但是這些並不妨礙葉問在影視劇的塑造下成為民族英雄,一路打敗日本軍官,到支身闖美軍軍營。這些都不過是現代的傳媒、影視行業造神的結果。

  這麼一講,大家應該理解了,海燈法師之所以成為了一代宗師,一代大俠,不過是那個文化匱乏的時代,好巧不巧《少林寺》的熱播帶動了武術熱,海燈法師的出現正好迎合了那個時代的需要,受到了特定人群的崇拜,在各路媒體的推進下,被動的成了神。

  造神,不過是國人千百年來孜孜不倦、頑固不曾改變的陋習而己。

  當今的反西方的胡主編,其實也不過是當下造出來的神而己。只要有些思考能力的人,看他的文字,就能得出,他的文字空泛,圓滑,只有皮肉,沒有實質的精神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也不是為普通人代言的人。

  不管海燈法師願不願意,各路媒體一起將他托上了神臺。而他,已經無力去制止這種行為了, 他可能有點享受這種名譽帶來的光環,小小地迎合了一下。

  

  但是,海燈法師的武術功底絕非後來牆倒眾人推的時候所說的:他就是一個假的武林高手。

  海燈法師習武也是屬於那種刻苦型的人。早年,為報父仇的動力讓他每日習武,不斷尋訪名師,直到遁入空門之後,對武學的追求成為一種習慣。何況,他需要四處表演,雖然是花拳繡腿,但也是需要時間練習,保持體能才不至於在表演的時候掉鏈子。

  有一件事可以佐證,他的功夫還是具有一定的實戰作用的。海燈法師在十年動亂裡,受到了沖擊。回到了老家江油。那些個戴著紅袖章的年輕人聽說這老和尚練過武功,開始不敢輕舉妄動。後來見法師不理睬他們,竟然想將海燈法師抬走。結果幾個人上來都挪不動法師分毫。

  當然,這一情節又是武俠小說和電影慣用的情節。基本可以斷定是假的。因為這一情節違反了物理規律。

  法師的功夫吸引了兩個戴著紅袖章的年輕人,這兩個十多歲的孩子不時給法師帶點吃得來。原來,他們是想拜法師為師。其中一人叫范應蓮,後來成為了法師的首席大弟子。

  法師想將自己的所學找個傳人,於是收了他們。在法師的自述裡,有這麼一個情節。法師在讓兩位徒弟對打的時候,范應蓮一記飛踢踢向師弟。被法師喝住。

  法師問他:為什麼要用騰空踢法?

  范應蓮說:我看電影裡有飛身踢掉對方手裡武器的片段,那樣子很是漂亮。

  法師教他:真的在實戰裡,都是低踢,騰空踢法是非常危險的行為。人一旦騰空,在空中會重心全失,想要調整身法也不可能。而且落地時間長,會被對手抓住機會一擊必殺。在實戰裡,切忌騰空踢法,切忌高踢踢對方的頭部。

  

  這一理念得到了現代各個格鬥流派的認可。就算是學以腿法為主的跆拳道,教練也會教你:實戰裡不要踢對方頭,一旦踢空會陷自己於危險地步。而且,高踢有可能會拉傷韌帶。李小龍創立的截拳道裡,連踢過腰的踢法都沒有。

  後來范應蓮跟隨法師左右,曾經擊敗過一個一米八七,體重一百六十英鎊的美國青年拳手。可見,范應蓮從法師那裡確實學到了紮實的功夫。但是也不要覺得范應蓮就一定是宗師級別的武林高手。畢竟,中國傳統武術裡,拳腳並重,還有不少摔法和擒拿手法,而美國的拳擊只是只用雙拳的格鬥技法,美國拳手其實是吃了虧的。

  所以說,海燈法師的有功夫的,肯定不是假的武術高手。一些普普通通沒有學過武術的人指責法師是假武林高手,是騙子,真的不應該。只是海燈法師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而已。他的功夫,應該三分是真實的,七分帶有表演性質的。

  七

  事實上,海燈法師應該是一個不錯的人。

  海燈法師除了在建國後盡力推廣武術,他其實更看重的是自己的醫術。他鑽研醫學,經常為貧苦百姓治病,不收報酬。建國後,他和一代武術大師王子平私交甚好,兩人曾交流過醫學,武術。王子平就是一部電影裡打敗俄國大力士的東方旭的原型。

  他一生儉樸,對徒弟們,他要求節約糧食,飯粒掉在桌上都要撿起來吃掉。他晚年去世,醫生曾歸結為,他一生吃素,導致營養不良。

  成名之後,他接受了來自海內外的供養,他將錢物都用在了推廣梵學和武術上。去世之後,盤點遺物並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

  一般人,出名是為了能帶來實在的利益。海燈法師不貪圖錢財,至少說明名對他來說也不是他拼命追求的東西。只不過他很享受名給他帶來的好處而己。

  還有人質疑他學的是否是少林功夫,是否是少林主持這些事,我覺得,這些沒必要討論了。海燈法師師承汝峰大師,而汝峰大師自稱是少林武僧。他不過是從師傅那裡沿襲了少林的傳承而已。出自少林,或者只是海燈法師早年借少林的名義在江湖上宣揚自己而已。

  江湖本來就是一個大染缸。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聽聽就好。

  海燈法師不是神,他之所以在特定的年代被推上神壇,不全是他的錯。

  他醫術精湛,習武多年,真功夫肯定是有的。只不過他所學的傳統武術,實戰偏弱,表演性偏強。

  至於一代宗師,民族英雄,那就更沾不上邊了。當然,這不是海燈法師的錯。試問,黃飛鴻,葉問,難道就擔得起民族英雄的稱號?民國數十年,真正的民族英雄都上了戰場,與日寇以死相搏,為民族解放拋頭顱灑熱血,連名都沒能夠留下來。

  論實戰功夫,晚清也好,民國也好,怕是那些徒有虛名的民族英雄們,實戰中還不如兩把菜刀鬧革命的賀龍元帥,不如許世友將軍。

別再說單眼皮女子不美了!看金靖現在的樣子,才懂何為「厭世臉」

羅晉父子首次同臺飆演技,帥氣顏值搭配爆表實力,被誇是最美表演

27歲日本全職媽媽的一天,5點30起床化妝、做家務,看完著實令人羡慕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