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媽媽控制20多年的鄭爽,是如何一步步變成一個神經質的女人?

  鄭爽是一位超人氣的女演員。

  負面事件沒爆發前,她是一線明星。

  如今,曝出代孕、棄養。

  娛樂圈再也無鄭爽。

  關於鄭爽的代孕或棄養風波,太多人寫。

  我不再贅述。

  主要談談她是如何一步步變成一個神經質的女人?

  1、

  鄭爽1991年出生,標準的「90後」。

  父親是一個生意人,家境優渥。

  從小衣食無憂。

  鄭爽是獨生女,父母,特別是母親,對她寄予厚望。

  鄭爽媽媽,名叫劉艷。

  劉艷小時候有明星夢。

  但遺憾24歲就成為了家庭主婦。

  她把未完成的夢寄托在女兒鄭爽身上。

  從出生到鄭爽成為一線女星,甚至是被封殺的現在。

  劉艷主導了鄭爽二十多年的人生。

  劉艷出生於1967年。

  1991年,24歲的她嫁給了鄭爽的爸爸。

  同年懷孕。

  有個看相地說,劉艷懷的是男孩。

  她不高興。

  她想要女孩。

  直到3.8公斤的鄭爽出生,劉艷樂開了花。

  小時候的鄭爽胖嘟嘟的,十分可愛。

  她看到電視劇裡人哭,自己也跟著哭。

  看到女兒豐富的表情、可愛的長相,劉艷的一個想法誕生了。

  當時,鄭爽的爸爸在外經商。

  劉艷在家照顧鄭爽,成為了全職媽媽。

  她開始制定十年計劃。

  一步步地把鄭爽送進北京電影學院。

  嬰兒時期的鄭爽臉圓圓的。

  從一歲半起,這種形象離鄭爽漸行漸遠。

  為了鄭爽有一個好身材,劉艷嚴格控制孩子的飲食。

  剛會說話的鄭爽,就要背誦臺詞。

  被媽媽帶去參加各種培訓班。

  鋼琴、長笛、舞蹈、表演、遊泳……。

  多年後,鄭爽和媽媽一起參加訪談節目。

  主持人問劉艷,鄭爽是否對密集的興趣培訓感到厭惡?

  「沒有吧,如果她特別不喜歡,我也不會強求。」

  鄭爽看著媽媽,點點頭。

  鄭爽已經被媽媽培養出了習慣。

  沒有時間思考自己到底喜不喜歡。

  時間都被課外興趣班填滿。

  不止培養鄭爽的藝術特長,還讓鄭爽養成幹家務的習慣。

  周冬雨小時候同樣如此。

  印象中,她總是在參加各種課外興趣班。

  媽媽帶著她,四處上課。

  當時忙到根本沒有時間想其它問題。

  沒有喜歡不喜歡,只是成為了習慣。

  從這個意義上看,當明星並不容易。

  一個舞蹈老師的話,劉艷喜出望外。

  「鄭爽天生就是當明星的料。」

  聽到老師如此誇獎,劉艷更堅定了培養鄭爽當明星的心。

  2、

  鄭爽是獨生女,父母疼愛。

  想吃、想喝、想穿,都不是問題。

  但不能浪費時間。

  劉艷每周隻允許鄭爽玩兩個小時。

  練鋼琴、練舞蹈,甚至學英語,劉艷都在旁邊。

  鄭爽每彈錯一個琴鍵,就要挨一次打。

  鄭爽心有抗拒。

  劉艷對鄭爽說「上臺不就是玩耍。」

  鄭爽只有接受。

  媽媽對鄭爽幾乎沒有讚美,有的只是不停鞭策。

  爸爸見鄭爽學習強度太大,多次勸劉艷放松對女兒的管教。

  劉艷根本不聽,他只有作罷。

  鄭爽五年級念完後,跳過六年級,讀了初一。

  鄭爽的數學成就不好,每次和媽媽打電話,都會哭鼻子。

  劉艷通過電話遠程輔導。

  像一個嚴厲的老師一般,讓鄭爽在電話中也時刻神經緊繃。

  鄭爽升入國中後,和同學關係不佳。

  長期的高強度培訓,讓鄭爽幾乎沒有時間和外界打交道。

  她很少有朋友,有的大多是寂寞和孤獨。

  學校中,有人喊鄭爽「東北鄉巴佬」。

  鄭爽不放在心上,她並不知道,大家的這種叫法是欺負她。

  被母親全程安排的鄭爽,無法辨別別人話語中到底隱含著什麼含義。

  隻知道,別人說自己不好的話時,自己會難過、流淚。

  鄭爽16歲被母親拉去參加各個著名學校的藝考。

  每場面試,劉艷都跟著鄭爽,指導她到底該怎麼表現。

  在高考期間,鄭爽和母親之間發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

  劉艷發現,鄭爽偷看韓劇《大長今》。

  她異常氣憤,言辭說落鄭爽。

  自己聲淚俱下,感到失望。

  鄭爽一肚子委屈,抽空看個電視劇怎麼了?

  母女兩人長久以來積累的矛盾進一步升級。

  劉艷有明星夢,她從小喜歡唱歌。但母親不懂得去培養她,成為了她一輩子的遺憾。

  劉艷青春期時,懵懂的心理漸漸誕生出了當明星的想法,為此她業務報了唱歌班。

  她喜歡唱鄧麗君的歌,總夢想著自己也能像鄧麗君一樣,舞臺上盡情歌唱,受萬眾矚目。

  命運弄人,24歲的劉艷就在家人的安排下,嫁人生女。

  整個人生開始被柴米油鹽所圍繞。

  即使如此,她仍然心有不甘。

  在鄭爽4歲那年,她會把鄭爽交給自己的媽媽照顧,自己獨自一人,去夜總會唱歌。

  她享受鎂光燈的光亮,喜歡觀眾的鮮花和掌聲。

  自己沒有完成的夢想,她要女兒幫助她完成。

  劉艷不理解,為什麼自己殫思極慮地幫鄭爽安排未來,一步步地去接近明星夢,鄭爽還不好好聽話。

  鄭爽同時參加了三個著名藝術院校的面試。

  最終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就。

  中央戲劇學院第八名。

  上海戲劇學院第十八名。

  北京電影學院合格。

  鄭爽選擇入學北京電影學院。

  和女演員景甜、闞清子是同學。

  考入北影的鄭爽,讓劉艷感到了一絲欣慰。

  畢竟跨出了當明星的第一步。

  但鄭爽卻沒有特別的感覺,她只是聽母親的話,考入了北影。

  3、

  大學期間,鄭爽接拍了一部改變了她命運的一部電視劇《一起來看流星雨》。

  湖南臺通過網路,公開選撥劇中女一號「杉菜一號」。鄭爽報名參加。

  很多女孩來參選這個角色,鄭爽不是最漂亮的,在一群美女之中也十分普通。

  鄭爽能被選中,來源於她眼神裡透露出的單純和倔強。

  和角色裡的杉菜比較契合。

  2009年8月,這部劇播出後,鄭爽一夜成名。

  劉艷感覺特別高興,多年的培養付出終於有了初步的回報。

  然而,接下來的問題讓劉艷感覺到頭大。

  鄭爽當演員,是在媽媽的安排之下。

  在內心中,鄭爽是個知足常樂的人,性格單純,並不適合娛樂圈。

  成名後,劉艷經常接到北影老師的電話。

  鄭爽不好好讀書,不配合學校安排的表演角色。

  公司的投訴電話也打過來,鄭爽玩失蹤。

  作為明星,面對媒體的採訪,家常便飯。

  鄭爽通常驚惶失措。

  當人提問時,鄭爽通常不知道如何回答,回答後,也常常因回答過於真實引來爭論。

  鄭爽索性就玩失蹤,不出現在大眾面前。

  劉艷既著急又無奈。

  為什麼別的明星都可以面對鏡頭侃侃而談,偏偏自己的女兒不行呢。

  如何可以,寧願和鄭爽交換人生。

  有一次,鄭爽和媽媽一起去逛街,在一個衣服店裡,鄭爽駐足了片刻,脫口而出「要是能來這裡上班多好。」

  劉艷聽到,頓感難過。

  她要鄭爽追求更高、更好的人生,豈能滿足於去做一個店員呢?

  後來,鄭爽和張翰談起了戀愛。

  鄭爽一度想嫁給張翰,但媽媽卻反對。劉艷讓鄭爽把心思都放在事業上,年紀輕輕就做家庭主婦,那會被社會漸漸淘汰。

  鄭爽小時候、童年、少年階段,都是被母親一手安排,她沒有可以選擇的餘地。

  在這種巨大的緊張節奏推進下,鄭爽學到了超越常人的藝術技能,憑借著自己紮實的文藝功底在娛樂圈打開了知名度。

  然而,這並不是鄭爽想要的。

  她天性單純,沒有太大的企圖心,喜歡平淡和安逸的生活。

  當她滿足於現狀,想要止步不前時,媽媽就在後面去鞭策她。

  她被媽媽逼著走,成年後的她依舊無法擺脫媽媽的安排。

  看到其他的女明星片酬一步步升高,鄭爽告訴自己,要努力追上。

  她單方面和張翰分手,決心在事業上再次啟程。

  鄭爽的神經質一步步從這時候開始加重。

  168公分的鄭爽,減肥到70斤,而且還一直在節食。

  不止在身材上偏激的要求自己,鄭爽還去整型,而且被記者問到是否整型了,鄭爽毫不避諱,大方承認,成為娛樂圈第一個大方承認整型的女明星。

  為了突破自我的固定風格,鄭爽把頭髮燙染,化身成熟女星。

  鄭爽在娛樂圈,就像在自己家一樣隨意。

  她接受採訪時,從來不掩飾自己的想法。

  在各種綜藝節目上,她的行為也飽受爭議。

  在一次發布會上,鄭爽自己突然放下話筒,拿巴掌自己打自己。

  在真人秀中,她突然發飆,讓周圍人都不知所措。

  她還會自言自語,讓人懷疑是不是有些憂鬱。

  這些表現,給鄭爽帶來巨大爭議的同時,也帶來了公眾的喜愛。

  鄭爽的語言表達和行為被一些人看成是單純、直爽、真實的表現。

  鄭爽的性格造成了她的孤單和寂寞。

  她把父母帶在身邊,讓父母陪著她,能加深家人之間的感情,也能緩解自己的孤獨。

  但鄭爽和媽媽之間又產生了矛盾。

  每次鄭爽拿到劇本,都是一陣抱怨,感嘆劇本太難。

  母親在一旁開始說教。

  要是我拿到這個劇本,該有多開心,你還說難?

  兩個人彼此不愉快,鄭爽乾脆不再讓父母跟著,免得事多。

  4、

  回過頭來看,鄭爽一步步變成一個神經質的女人,是媽媽劉艷一步步安排和逼迫的結果。

  小時候,沒有自由,只有聽從母親的安排。

  全年不停地學習各種文藝技能。

  長大後,在母親的陪同下,參加藝考。

  在成名後,原本不想打拼的鄭爽被媽媽逼著長進。

  不想面對媒體的鄭爽被媽媽責備。

  鄭爽逐漸變成了一個她自己都不喜歡的人。

  在節目中發脾氣,自言自語,毫無顧忌地懟別人……。

  鄭爽離圈感言中說「自己就是控制不住脾氣。」

  但發脾氣,就是真實的鄭爽,她不懂掩蓋,也無法自控。

  也許,她真的不適合娛樂圈。

  她是一個單純、不會裝、真實、任性甚至有些自私、無理取鬧的女孩。

  這樣的女孩,不應該在娛樂圈。

  娛樂圈中的明星,活在觀眾的眼皮底下,一舉一動都被放大,這種直爽的性格,只會不斷被人評論。

  終於,代孕、棄養風波,把鄭爽拉下了水。

  她突破了底線,破壞了原則,不再是任性、直率能解釋得通了。

  如果她是一個普通女孩,沒有人關註,怎麼做,都是她自己的事。

  但作為公眾人物,她就會被封殺,這也是公眾人物要付出的代價。

  從一開始,鄭爽進入娛樂圈,或許就是個錯誤。

  她神經質的性格,可能是她真實的表現,也可能是娛樂圈中環境使她一步步改變的。

  作為父母,不該強加給孩子太多自私的個人意志。

  小時候,孩子需要管教,更要培養。

  但長大後,給孩子自我發展的空間,讓他們問問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

  孩子不是我們的機器,而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撫養孩子是為了讓孩子活得開心、快樂、有意義,並非要實現自己的願望。

  鄭爽的慘淡結局,給每一個父母和每一個人都敲響了警鐘。

  父母不要可以強求孩子,懂得尊重孩子。

  每一個人,都要有自己獨立的想法,並大膽去朝著自己的內心去追尋,父母也不能左右。

  畢竟,父母也不能代替我們過生活。

  找到適合自己的,自己想做的,而不是別人希望的,別人逼迫的。這是每一個成年人值得一生去追求的目標。

關於吳孟達,你該知道的11件小事:「我和周星馳老死不相往來」

一個54歲女人的自述:喪偶10年沒有再婚,是我最明智的選擇

趙本山妻子近照曝光,戴翡翠55歲膚白貌美,和女兒球球似姐妹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