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視創新高,8.8分沖擊年度最佳,這韓劇太會「撩」

今天的作品不用多介紹。

屬於不寫不行系列。

畢竟看到「他」,幾乎就確定要沖擊年度最佳。

《沉默警報》

허쉬

  

「一億演員」黃政民

  

8年沒演過電視劇了。

這次據說他收到劇本,一口氣看完,就決定出演。

另一位主演你也熟。

偶像出身、演技嶄露頭角的林允兒

  

19年憑借《極限逃生》,提名青龍獎最佳女演員後,再沒人稱她只是個愛豆。

  

本劇改編自作家鄭真英的人氣職場小說《沉默的警報》。

以報社為背景,講述了記者們的職場故事。

目前播出了兩集,Sir眼看著評分從8.6漲到8.8。

  

不過呢,它很不「韓劇」。

一沒愛情線(這倆人確實沒什麼CP感),二沒主角光環。

可一經開播,創下JTBC三個月以來的收視紀錄。

為什麼?

在Sir看,它特別會「撩」。

不是硬撩,尬撩,而是技術性地撩。

體現在非常擅長制造反差

乍一看,這部劇像一顆口味清新的水果糖。

當你剝開馬卡龍色的糖紙,現實生活的酸與澀就在嘴裡炸開。

顛覆了我們對既定領域或群體的認知

比如,在大眾的認知中。

什麼是報社?

負責挖出真相、揭露虛偽、實現正義的媒體機構。

可對「每日韓國」日報社來說。

報社,是一個剿滅理想的地方。

活躍著一群無所事事的老油條。

韓俊赫(黃政民 飾),「每日韓國」官方指定釣魚人。

俗稱,垃圾記者。

  

韓記者每天的工作,可簡單概括為:

一個標題黨的「自我修養」。

選流量高的話題,編輯成網頁新聞,再起一個聳動的標題,博人眼球。

OK,齊活。

  

他最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

找角度。

  

找寫文章的角度?

想多了。

上班時間打撞球,人家這是找落球的角度呢。

  

他所在的網路新聞部,說白了,是個邊緣部門。

每日工作就是copy熱點新聞,東拼西湊出一篇篇文章(你在朋友圈也見過不少吧)。

還美其名曰:

用復制黏貼,熱情地度過一天。

  

韓俊赫不是唯一的閒人。

同部門的記者們,有用上班時間,把遊戲打到滿級的混子;

還有逛完街匆匆回來打卡的人精。

  

  

怎麼報社裡這麼混的嗎?

接著往下看。

以上,只是初級段位職場小油條。

後面還有蒸不爛、煮不熟的「老油塊」(看看能不能找到你領導的模板)。

油塊一號,迷糊蛋。

網路新聞部的頭兒,手下一盤散沙。

日常工作就是巴結局長,卻不得方法。

送了一包高級茶葉,才發現,局長愛喝的是咖啡。

  

油塊二號,張部長。

辦公室政治10級選手。

腦子聰明,又擅察言觀色,投其所好(送禮隻送咖啡機)。

順利當選本社最年輕政治部部長,一時風頭無限。

  

油塊三號。

混日子型選手,金組長。

他的人生信條是,無功無過地打工,絕不做出頭鳥,保住飯碗就是勝利。

「打工人不被解雇堅持下來就算成功」

  

職場眾生相一圈看下來,這「每日韓國」,哪裡是什麼追求真相的媒體,分明是一家養老的公司。

什麼新聞理想、社會正義,都是沒用的大詞兒。

既然是公司,自然以自保為先,以獲益為先。

可能你要問了。

到底是什麼,讓它淪落至此?

這便要說到它的第二重顛覆。

什麼是記者?

在以往大眾認知中。

記者,是追求新聞真相,用筆頭與社會不公抗爭的群體。

「每日韓國」的記者們倒好,打工人打工魂,不求寫出頭條,只求吃飯管飽。

他們到底經歷了什麼?

6年前的韓俊赫,曾是個有抱負、有新聞理想的社會新聞記者。

一次事件,徹底改變了他。

當年,現任局長以他的名義,發表了一篇假新聞,誣陷他的好友受賄。

間接導致好友臥軌自殺。

  

  

為了替兄弟伸冤,韓俊赫抗爭過,和局長正面剛,無濟於事。

想向更上一級的社長申訴,也以失敗告終。

  

  

因為這裡有牢不可破的森嚴等級。

職位權限嚴格排序:

社長、局長、部長、次長、組長、記者、實習記者。

社長辦公室位於大廈頂樓15層,必須刷卡才能進入。

只有局長有這個權限,普通人想見社長一面難如登天。

  

這一扇牢不可破的鐵門,韓俊赫要如何撞開?

「老油塊」已經涼透了,但「新鮮血液」滾燙地註入進來。

一批實習生。

  

李知秀(林允兒 飾),為人坦率,快人快語。

對韓俊赫的油膩風格,很是不屑。

當年韓記者受人追捧時,她還做過他的「黑粉」。

  

她的人生座右銘,更坦率:

「雖然筆比槍強大

但飯比筆強大」

  

坦言相告,自己做記者就為混口飯吃。

同期另一位實習生吳秀妍(景收真 飾),表現最優異,但年齡最大。

經驗最豐富,但奈何非名校出身。

對於記者這個職業,她很有信念感——「我認為(記者)是市民的最後堡壘」

  

但,因「出身」不夠精英,秀妍被局長踢出錄用名單。

好巧不巧,局長這番話,剛好被在隔壁吃飯的秀妍聽到。

當晚,秀妍跳樓自殺。

  

  

現在韓劇這麼生猛了嗎?

竟然是「一集死一人」的節奏。

看到這你會發現,這部劇看似輕松的表象下,實則隱藏著犀利的社會洞察。

在媒體常被妖魔化的今天。

《沉默警報》試圖不偏不倚地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到底什麼是真正的記者?

韓俊赫所在的網路新聞部,每日以「標題黨」賺取流量。

是報紙訂閱量的保障,深受廣告商青睞。

反觀奮戰在社會新聞前線的記者,費力聯絡線人,挖到了議員「走後門」的猛料。

一篇凝結信念的稿件,卻遲遲不敢署上真實姓名。

因為前輩怕他遭到報復。

  

記者這一群體,一方面提出質疑,挖出真相。

另一方面,也確實是掙紮著求生存的打工人。

  

他們不是超級英雄,也非絕對正義的化身。

撕開「記者」這一標簽。

只有在一次次沉默與真相的角力,使命感與安全感的博弈中,嘗試找到最佳支點的普通人。

記者們正是在一次次對新聞的熱衷與失望下,探索著——什麼是新聞?

局長只看重新聞的「新」。

在他眼裡,新聞是熱點的不斷更迭,新聞必將覆蓋舊聞。

至於職業操守與原則,不重要。

「用其他熱點覆蓋幾次

過段時間 很快就會被遺忘

這種都算不上瑕疵」

  

更上頭,社長的態度——新聞是用於政治站隊的工具。

議員醜聞被曝光後,社長權衡著站哪一邊。

兩邊都不想得罪,那便不如讓事實盡快被覆蓋、被淡忘。

「如果有別的話題可以掩蓋就最好不過了」

  

在報社的階級金字塔中,越往上,越逃避新聞的本質。

韓俊赫更在意新聞的「聞」。

即,為事件發聲,讓更多人聽到未知角落的聲音。

卻數次被噤聲。

一個同樣動作在劇中出現了兩次。

第一次。

違紀議員被記者追問,他拒絕回答,隨之做了一個意味深長的手勢。

「噓」

  

這個動作第二次出現,更加讓人寒毛直立。

局長得知秀妍自殺的消息後,第一反應是推卸責任,隨之讓目擊人韓俊赫別聲張。

一邊說著,一邊做著,習慣性地如條件反射般。

  

一個動作,就抹掉一條生命的痕跡。

他們在害怕什麼?

從第三集預告來看,似乎種種跡象表明,秀妍並非自殺。

這才是《沉默警報》最精彩的反差——作為一部新聞題材作品,它沒有急於喊著新聞理想的口號,而是深入地刻畫出一個個在體制中掙紮求存的人。

人立住了,新聞才是有溫度的。

Sir大膽猜測——韓記者這個角色身上,後面將有大反轉

從目前播出的兩集來看,他的表現隱忍,甚至窩囊。

但換個角度想,這是個一沒財力,二沒背景的普通記者。

在不了解對手實力的情況下,無限內卷,反倒是智慧的體現。

敲不開頂樓社長的門之後,韓俊赫的一段內心獨白,似乎暗示著他在下一盤大棋。

「那個地方

如果沒信心能上到最後

就一步都不能踏出去

如果沒勇氣面對結局

就不能貿然伸出手」

  

  

  

  

  

新聞的悖論也正在於此。

真相,往往被裝在沉默的容器裡。

過早讓真相暴露,會見光死。

在找到通關訣竅前,保持沉默,反而是保護真相的最後手段。

這是新聞人的掙紮,也是新聞人的智慧。

前半年JTBC輸出穩定,推出了《梨泰院Class》《夫妻的世界》兩部爆款,可近期收視走向低迷,JTBC希望借這部劇翻身。

它也確實爭氣,首播就拿下JTBC本季最高收視。

當然了,黃政民的演技保障,和允兒的驚喜發揮,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它為何引起觀眾共識?

《沉默警報》拍出了一扇無形的「門」。

韓俊赫想踐行公正,被權欲的大門攔住;

秀妍想入新聞行業,被虛名的大門攔截。

  

  

他們都敲不開那扇天然存在的「門」。

在主角一次又一次的妥協中,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了自己。

被各種「門」攔住的自己。

到頭來,熱情被現實挫傷,呼聲變成了失聲。

但,劇中的主角們不甘心沉默下去。

「我希望你們活著不要經過思考

但你們做不到那麼活

因為你們有熱情

不像我和局長一樣 像變涼變硬的油塊

你們才剛剛開始沸騰

所以 即使再累也不要妥協

無論旁人說什麼也不要熄滅那把火

讓它越燃越旺吧」

  

就算被叢林法則扼住喉嚨,只要心還是熱的。

尋求真相的火焰便不會熄滅。

《沉默警報》好在,它戳破了沉默的真相,卻依然選擇拉響警報。

這警報,是前輩為後輩拉響的。

又何嘗不是為螢幕前的我們敲響警鐘。

你心底的火焰,如今熄滅了嗎?

如果我們無法沸騰著,滾燙著活下去。

那至少。

為那顆涼成了油塊的心。

添上一把柴吧。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助理:布拉德特皮

黃曉明去油成功,近期減重20斤瘦成「王俊凱」,網友再次被圈粉

26年後,《年輪》12位主演今安在?大都已改行,張世會成一級演員

bian

央視翻牌+滿屏自來水,0宣傳《小仵作》爆了,主演卻深陷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