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美術生寫一萬遍周星馳名字繪出吳孟達:這一次,達叔是主角

  2月27日,因癌症病情持續惡化,香港影壇著名電影明星吳孟達與世長辭。一時間,祭奠如潮,大家紛紛感言「記住達叔,記住小人物也有春天」,這個「黃金配角」帶給了人們太多的歡樂。而在網上,一位80後美術生寫一萬遍周星馳名字繪出吳孟達的視訊也迅即引發了諸多人的共情。揚子晚報紫牛新聞實習記者聯繫上了這位美術生——現居於吉林長春的點畫畫師@司氏砸缸,他表示自己和大家一樣,對於吳孟達的離世感慨萬千,因為周星馳和吳孟達形影不離,是特別完美的搭檔,看見周星馳就能想起吳孟達,所以就萌發了這個創意,「是致敬也是一種心靈寄托」。

  創作源起:

  從小喜歡看周星馳電影

  司氏砸缸原名趙龍,是畢業於長春師范大學的80後,在校期間學習的是美術專業。「我從小就喜歡記錄和表達。」在談及如何成為點畫畫師的時候,司氏砸缸說 ,「我小時候起就喜歡寫寫畫畫,攝影也特別喜歡,想要通過種種方式把自己的生活記錄下來。」2018年前後無意之中接觸到了剛剛發展起來的抖音,熱愛記錄和表達的他自然不會錯過這樣一個軟體,一開始他只是在抖音上記錄自己日常的飲食出行,回饋平平。一次無意間拍攝了自己在設計課上學習的點畫畫法繪畫的小視訊,獲得了大家的喜愛。現在除了開辦畫室以外,他還和三四個小夥伴一起運營了約兩年抖音號視訊號「司氏砸缸」,積累了不少忠實的粉絲,點擊量也早已破億。

  司氏砸缸是周星馳電影的鐵桿粉絲,從小開始看周星馳的電影,直到現在也還是最鐘情於周星馳影片,對於「黃金配角」吳孟達更是感情深厚,他說:「吳孟達是我們這一代人童年的回憶,他一走,感覺我的童年回憶也被帶走了。」在他還是個孩童時就非常喜歡《烏龍院》系列和《蠟筆小小生》,這些電影都是吳孟達早期的代表作品,在周星馳吳孟達兩人開始合作之後,《大話西遊》系列、《喜劇之王》等無厘頭喜劇片成為了他最愛的電影。

  創作設想:

  這次,達叔是主角

  在談及這張吳孟達點畫的創作設想時,司氏砸缸說道:「周星馳和吳孟達兩個人一直是最佳拍檔,他是星爺電影裡的黃金右腳、黃金綠葉,人們看到的是吳孟達常常在周星馳自導自演的電影中作一個詼諧的配角,實則兩個人是互相成績的,星爺的電影沒有了吳孟達的演出是一種缺憾,那麼多個周星馳的電影構成了達叔無數個經典的銀幕形象,我希望能夠通過這樣一張畫傳達出我對達叔的緬懷之情。這一次,達叔是主角。」

  1953年吳孟達出生於福建廈門,7歲時隨父母遷居香港,1975年就在TVB出道了。1989年再和周星馳合作《蓋世豪俠》和《他來自江湖》後一炮而紅,憑借在電影《賭聖》中的接觸演出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提名。次年他憑著在《天若有情》的演出終獲得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達叔已經離去,他在銀幕上詼諧的身影已經刻在了每個人的回憶當中。

  司氏砸缸對吳孟達評價非常高,「我覺得他是性情中人。」司氏砸缸說,盡管並沒有接觸過真人,但是從各個訪談和活動中,司氏砸缸感到吳孟達是一個性情平和、活得很通透的人。「我在訪談中也常看到,周星馳在拍無厘頭喜劇出名了後,可能是壓力大吧,在片場有的時候脾氣也會比較暴躁,吳孟達和周星馳常常合作,又大他十幾歲,兩個人相處得很不錯,感覺吳孟達會比較能夠自我犧牲,去成全別人,照顧到大家。所以也能看到,這一次達叔的訃告一出來,很多跟他合作過的人都紛紛表示哀悼,網友們也很懷念他,可見他確實是一個性情中人。」

  點畫並非易事

  吳孟達紀念肖像畫耗時一整天

  「點畫畫法是一種國外來的繪畫方法,我是在美術設計課上學習到的,簡單來說就是不用線條作畫,而是用密密麻麻的點來構成一張圖片。」不過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司氏砸缸所畫的點畫也已經是經過了多次技術升級的版本了,「最開始畫點畫的時候就是打點,後來嘗試用簡單的數字和數學符號來代替這些點。剛開始嘗試代替的時候畫得非常不順手,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練習才慢慢畫得順利起來,隨後我開始嘗試用一些簡單的漢字來構圖,經過不斷的換代升級,現在已經可以通過寫名字來構圖繪畫了。」

  要畫出這樣一張畫來並不比素描肖像簡單多少,首先是要打底,用淺色的素描鉛筆勾勒出肖像畫的基本輪廓,這對於美術學專業出身的司氏砸缸來說並不是困難的一步,最為耗時耗力的步驟在於通過書寫漢字勾勒肖像畫的形狀並且造型出明暗質感,這不僅需要美術技巧,更需要絕佳的耐心,「在人物的向光面要少寫一些字,多留一些空,在人物陰影面則要把字寫得密一點,字的密度和緊湊度要形成一定的層次感。」這一次吳孟達的紀念肖像畫耗時了一整天繪制完成。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實習記者 沈昭

  校對 蘇雲

  來源:紫牛新聞

央視主持方隊齊步走,康輝精神抖擻似標兵,李梓萌大背頭帥過教官

這部B級片陣容太強了!女主演過女神,男主是《戰狼2》大反派

講述30年裡一個普通家庭的艱苦成長……白宇、毛曉彤主演的當代題材大劇《喬家的兒女》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