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殺手」掠走無冕「喜劇之王」,吳孟達的悲喜人生

  2月27日,香港著名演員吳孟達因肝癌醫治無效去世。誰也沒想到,2021年第一個噩耗竟然是那個陪伴無數80、90後童年的「達叔」永遠地離開了!

  

  年輕時的吳孟達

  

  達叔去世後,娛樂圈眾多明星發文悼念。老搭檔周星馳通過媒體表達哀痛:「非常難過、悲痛、不捨得,現時還無法接受。」與達叔合作多次的劉德華也透過媒體表示:「達哥走了,達哥在那邊無憂無慮了,一路走好。」

  

  

  香港無線電視(TVB)為悼念達叔,於2月28日晚上9時30分在翡翠臺安排一小時直播特備節目《無可比擬的演藝泰鬥 永遠懷念吳孟達》。

  

  達叔的去世也引發外媒的高度關註,尤其是在受港片影響頗深的韓國,各大媒體紛紛報導,韓國最大搜尋引擎NAVER甚至在國際版專門開辟專欄悼念。

  

  從不務正業的老爸,到頹廢無能的警察;從唯唯諾諾的小人物,到欺善凌弱的大反派。達叔幾乎演遍市井小人物的悲歡離合,並因其認真敬業的態度和渾然天成、精彩多變的演技,成為一代人的集體回憶。

  

  演了一輩子配角的「黃金綠葉」

  吳孟達於1952年1月2日生於福建廈門。隨著香港偷渡潮與移民潮的興盛,7歲那年,吳孟達一家人也前往香港討生活。在香港立足十分不易。一家7口人擠在只有10平米的板房中,全靠父親起早貪黑地工作勉強度日。

  

  日子雖苦,年幼的吳孟達卻經常用偷偷省下的錢看電影。沉浸於大銀幕中那個光怪陸離的世界是他貧困歲月裡屈指可數的快樂。

  

  1973年,吳孟達瞞著家裡考上了第3期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跟周潤發、杜琪峰等人成為同學。那時候班裡叱吒風雲的人物並非周潤發,而是外形俊朗、有表演天賦、人又活絡的吳孟達。畢業後,他順利進入TVB,成為當年22名畢業生中拿到有底薪正式合同的7個人之一。

  

  

  1979年,一部《楚留香傳奇》轟動港臺,讓男二號胡鐵花的扮演者吳孟達一炮而紅,成為許多粉絲心目中僅次於男主角楚留香的偶像。

  

  吳孟達在《楚留香傳奇》裡飾演胡鐵花

  

  然而一夜爆紅後,吳孟達很快就迷失了自我,開始放浪形骸,夜夜笙歌,沉迷賭博。他欠下了30萬港元的賭債,被TVB冷凍,從高峰跌至谷底。為了還債和養家,他開始跑龍套,鑽研演技。那時他拿到的劇本總共沒幾句臺詞,但他會不厭其煩地讀100遍甚至200遍。

  

  吳孟達在《新紮師兄》中飾演梁朝偉的教官,把2頁臺詞看了近200遍。

  

  1991年,沉寂多年的吳孟達終於憑借《天若有情》中「太保」的角色,獲得了第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這是他人生第一次得大獎,也是最後一次。

  

  吳孟達和劉德華在《天若有情》裡合作

  

  然而,在吳孟達48年的演藝生涯中,最令影迷們懷念的還是他與周星馳創造的「黃金組合」。

  

  1989年,吳孟達與周星馳終於開始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合作。他們在TVB電視劇《他來自江湖》中扮演一對父子。這次合作為二人在電影方面的合作鋪開了道路。

  

  吳孟達與周星馳在《他來自江湖》裡飾演父子,男一號是萬梓良。

  

  在香港賭片風行的年代,吳孟達與周星馳合作了《賭聖》、《賭俠》和《上海灘賭聖》三部賭片。隨後,他們又以搞笑父子形象開始了「逃學威龍」系列電影的合作,從此開創了無厘頭喜劇時代。

  

  《賭聖》

  

  在星爺的電影裡,吳孟達這個名字出現的次數超過了一半。雖然他一輩子都在演配角,但是他所刻畫出來的角色,卻無人能取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沒有吳孟達這片「黃金綠葉」的襯托,也不會有後來風光無限的星爺。

  

  這對連破票房紀錄的香港電影黃金搭檔,在合作了最後一部電影《少林足球》後開始分道揚鑣。影迷們一直期待著星爺和達叔的再度合作,沒想到卻聽貴顯叔因肝癌去世的噩耗。

  

  《少林足球》

  

  除了達叔,因肝癌去世的名人不在少數,汪國真、沈殿霞、師勝傑、傅彪、羅文、臧天朔、趙英俊等都罹患此病。

  

  據媒體報導,達叔從去年年底發現肝癌到病逝不到3個月。作為2020年我國死亡人數第二高的癌症,肝癌不僅像夢魘一樣時刻威脅著國人的健康,更可怕的是,不少患者前期沒有症狀,一發現就是中晚期,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為什麼每年體檢,一發現就是中晚期?

  

  首先,肝臟本身沒有痛覺神經。只有當體內的腫瘤擴張和膨脹到一定的程度,發展到擠壓、刺激肝臟的外層肝包膜的神經時,才有可能引發肝區的疼痛。因此,肝癌早期的症狀與體征因為缺乏特異性,不容易被發現,也易與其他疾病混淆。

  

  其次,肝臟的能力十分強大,即使壞了一部分仍能正常工作。正常的肝臟大約只需要使用1/4就可以滿足日常所需。即使發生肝臟疾病,早期受損的部分肝功能不會對人體有任何影響。一旦對人體有影響時,就已經發展到肝癌晚期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此外,肝臟的位置較為隱蔽。由下圖可見,肝臟位於腹腔上部。由於有肋骨的遮擋,肝臟出現腫瘤很難像甲狀腺、乳腺等一些體表器官能夠通過觀察和觸診察覺到異常。所以說,一般體檢很難發現肝癌。

  

  

  紅色為肝臟的位置

  

  然而,由於肝臟本身是血液供應很豐富的器官。肝細胞一旦出現癌變以後,因為它本身比較活躍的功能,導致其增殖也非常活躍。因此,肝癌的生長速度遠大於其他癌症。

  

  一般情況下,大多數腫瘤體積倍增時間為200至500天。而根據一份對482名肝癌患者的隨訪調查發現,肝癌的腫瘤體積倍增時間平均為54.6天,最快的僅為13.5天。並且,由於年輕人的細胞增殖能力比老年人更強,反而腫瘤會長得更快!

  

腫瘤體積倍增時間

  一種用來檢測腫瘤生長速度的方法。它可以通過比較兩次影像檢查時結節的體積變化來計算腫瘤的生長速度。一般認為腫瘤體積倍增時間為30至400天。倍增時間大於150天歸為慢性生長腫瘤,小於150天則歸為快速生長腫瘤。

  

  為什麼肝癌偏愛中國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2020 年全球大約新發肝癌 91 萬例,其中 45% (約41萬例)發生在中國。就在去年,全球有83萬人死於肝癌。其中,中國有39萬餘人。中國為何會成為肝癌高發國?

  

  01

  病毒性肝炎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導致肝癌的主要原因。與肝癌發生相幹的最常見的肝炎病毒為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

  

  在中國內地,80%的肝癌與乙肝病毒感染有關。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表明,我國約有1.2億乙肝病毒攜帶患者,占全球乙肝病毒攜帶病例的1/3。而乙肝又是導致肝硬化和肝癌的罪魁禍首。

  

  乙肝主要通過母嬰、血液和性傳播。醫學發展到今天,慢性乙型肝炎仍然是無法徹底治愈的。但是根據病情和感染方式不同及個體不同,部分患者可以控制住病情,甚至終身不復發,達到「臨床治愈」。

  

  不過,隨著乙肝疫苗接種推廣、抗病毒藥物的應用,我國的病毒性肝炎發病率已大幅下降。與之相反,酒精性肝病患者的比例卻在逐年上升!

  

  02

  喝出「酒精肝」

  

  據統計,我國的酒精性肝病患者達6000萬以上,中國酒精性肝病患者人數正以驚人的速度上升,已成為我國最主要的慢性肝病之一。所謂的酒精肝就是長期大量飲酒導致,其初期表現為脂肪肝,繼而發展為酒精性肝炎或酒精性肝硬化,最後變成肝癌。

  

  當喝酒後,90%的酒精需要靠肝臟代謝。肝臟中的乙醇脫氫酶負責將乙醇(酒的成分)氧化為乙醛,生成的乙醛進一步在乙醛脫氫酶催化下轉變為乙酸,最後排出體外。酒精,連同每一個階段代謝出來的產物,都是有毒的,飲酒還會增強乙肝病毒在誘發原發性肝癌中的作用。

  

  對於喝酒容易臉紅的人,更是肝癌高風險人群。不少中國人都存在一種先天性的基因突變,體內缺乏乙醛脫氫酶,那麼喝酒後,乙醛就會在肝臟大量堆積無法被代謝,從而造成臉紅。因此,酒精對於持有這種突變基因的人群的危害程度要遠大於其他人群!

  

  03

  癌從「口」入

  

  除了飲酒,經常食用被黃曲黴毒素污染的食物也是誘發肝癌的罪魁禍首之一!黃曲黴毒素是一種劇毒的致肝癌物質,隱藏在眾多天然食物中。其中,花生、玉米最易受到污染。並且,由於黃曲黴毒素裂解溫度為280℃,一般的烹飪方法都無法去除。

  

  很多人喜歡吃海鮮,卻不知道海鮮中可能隱藏導致肝癌的微囊藻毒素!微囊藻毒素並不是海鮮自己產生的,而是污染的水體中的藍藻排放的有毒物質。

  

  由於人類在工農業生產及日常生活中向水中排入了大量富含氮、磷的污染物,導致水體的富營養化程度日益嚴重,藍藻水華和赤潮的發生逐漸增加。

  

  80% 的藍藻水華都可以檢測出微囊藻毒素,它具有明顯的肝毒性,被認為是除了肝炎病毒和黃曲黴毒素外環境中致肝癌的重要原因。

  

  有實驗表明,甲殼類、貝類最容易受微囊藻毒素污染,而且重金屬含量明顯高於淡水魚和常見海魚!因此,建議吃貨們多吃魚,少吃貝類、甲殼類!

  

藍藻水華

  多發生在夏季6-9月,有明顯的季節性,受溫度、陽光、營養物質的影響;溫度在20℃以上;水體PH值偏高、光照度強且時間久的條件下,藍藻形成氣囊浮出水面並且迅速繁殖,以至形成藍藻水華的現象。

  

  除了上述主要危險因素外,脂肪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肥胖、吸煙、長期熬夜、易怒等都會損害肝臟。

  

  肝癌真的無法預防嗎?

  

  既然早期肝癌沒有症狀,普通體檢又很難發現,癌細胞擴展速度快,致死率又極高,就真的沒有辦法預防了嗎?

  

  專家建議,有肝癌家族史、攜帶肝炎病毒、抽煙酗酒的肝癌高危人群,每6個月應進行肝臟B超檢查和甲胎蛋白兩個檢測項目,來提高肝癌篩查的準確率。

  

  為了保護肝臟,一定要及時接種甲肝、乙肝疫苗,戒煙戒酒,不吃黴變食物,多吃綠色蔬菜和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遵循健康作息,堅持鍛煉身體,保持良好的心態。如果像達叔一樣本身患有糖尿病,就更要重視控制血糖。因為糖尿病會增加肝臟癌變的風險。

  

  愛國者達叔,永遠都是主角!

  

  其實,最近幾年,達叔的身體一直都不太好,不單長期飽受糖尿病折磨,身體早已多方亮起紅燈。

  

  2014年,達叔因病毒感染導致心臟衰竭,被送入ICU搶救。經歷「鬼門關」後,他暴瘦了30斤,終於開始戒煙戒酒,調養身體。自那之後,達叔的身體便一直在走下坡路。

  

  最近兩年大家印象深刻的,還是達叔在《流浪地球》中的精彩演繹。外公最後犧牲的結局令無數觀眾落淚。

  

  《流浪地球》

  

  據悉,剛接到電影邀請時,達叔誤以為劇本是好萊塢剩下的,差點拒絕出演。後來,在得知劇本是中國人寫的,總指揮也是中國人之後,他開始有興趣,認為「這個戲值得拍,可以說是我們中國第一個真真正正拍的科幻片」。

  

  於是,在心臟問題沒有痊愈的情況下,達叔就接受了邀約,飾演373號重型工業運載車高級駕駛員韓子昂。

  

  達叔生前留下的最後一條微博寫著「我是中國人」。

  

  一加入劇組,達叔便表現出極強的職業精神。66歲高齡的他身穿十幾公斤重的機甲裝,戴著面罩,吊著威亞直上直下。每個鏡頭,都是以豁出老命開始,到瀕臨窒息才喊停。

  

  當時的他還處於休養階段,心臟隨時會出問題。片場專門放置了氧氣瓶,因為達叔有時不得不靠吸氧、吃救心丸才能繼續拍攝。戲份殺青後,達叔就直接回港住院了。

  

  

  演員吳京在拍攝期間發微博讚賞達叔的敬業:「現場對戲永遠不用劇本,因為他把對方的對白都背下來了。16年後,與達哥重聚,依然如舊。這就是前輩。」

  

  

  吳孟達曾說過,他在演出之前,一般都會認真地做好功課,背熟臺詞理解好情節,同時把與自己演對手戲的演員臺詞也背下來。

  

  從藝48年,達叔參演了200多部作品,他塑造的每一個經典角色背後,都蘊藏著不懈的努力與老一輩香港藝人的工匠精神!

  

  

  無論遭遇多少坎坷,達叔終其一生無愧於「好好演戲」這四個字。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演了一輩子配角的達叔是我們心中永遠的主角,無冕的喜劇之王!

  

  

  達叔,一路走好!謝謝您帶給我們的歡聲笑語,謝謝您陪伴了我們的童年!

  

  更多精彩 · 盡在鳳凰衛視電影臺

  

  

  

  文:福爾魔歌

  編輯:福爾魔歌、巴塔木

  

韓國明星上《歌手》走紅,回國後吐槽中國「環境差」,現狀如何?

bian

英國醫學雜誌:不吃肉的人更易骨折!吃“胖”點 ,骨骼更強健 

tienliwen

吳孟達為何不安葬在國內?其妻子說出實情,網友: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