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量催熟的85花迎來退潮:只有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賈玲執導的《你好,李煥英》不僅創造了票房神話,還讓張小斐在一眾女星當中火速躥紅、一枝獨秀。

有人形容張小斐的爆紅,是憑一己之力,攪亂了娛樂圈的一池春水,甚至引發觀眾對於跟她年齡相仿的85花女星「重新洗牌」的討論。

縱觀85花一代的發展,從爆紅霸屏到轉型困難,再到更新換代,經歷過大浪淘沙,她們也印證了巴菲特的那句至理名言:只有當潮水退去時,才知道誰在「裸泳」!

2002年,《南方都市報》將趙薇、周迅、章子怡、徐靜蕾定義為「四小旦角」,這是有關「四小旦角」的定義,首次進入大眾視野。

這一名號直到2009年評選出內地「新四小旦角」才被取代,黃聖依、王珞丹、楊冪和劉亦菲依次榜上有名。

後來,隨著娛樂圈年輕一輩的崛起,楊冪、倪妮、楊穎和劉詩詩正式接棒「四小旦角」。

2011年可以說是「清宮戲」爆發的一年,這一年,一部《宮鎖心玉》讓楊冪和她的《愛的供養》火遍大街小巷,鞏固了「小旦角」的寶座。

而年末的《步步驚心》,不僅成了吳奇隆和劉詩詩的定情之作,也成了日後劉詩詩躋身「四小旦角」的最強助力。

同年,趙麗穎憑借《新還珠格格》中的「晴兒」一角,正式有名有姓地進入了觀眾眼中。

而唐嫣早前憑借《仙劍奇俠傳三》已經小火一番,後來憑借《夏家三千金》和《愛情睡醒了》兩部劇的加持,她也算是奠定了自己小旦角的名號。

與此同時,早期「四小旦角」中的楊穎開始轉戰綜藝,而倪妮專註於電影圈,大家開始把唐嫣、趙麗穎和劉詩詩加入到旦角行列,又因為這幾人出生於85年前後,並且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段迅速走紅,於是便形成了今日「85花」的局面。

明星能火,單靠一張漂亮的臉蛋是遠遠不夠的,天時地利人和才能催生一個明星大火。

2011年到2016年這五年間,恰好是流量從萌芽到開始爆發的階段,而整個娛樂市場和明星背後的資本也看到了流量所能帶來的商機和利益。

於是在這二者的加持下,85小花們搭上了「順風車」,順理成章地走上了「爆紅」之路。

然而,對於一個演員,想要站穩腳跟究其根本還是要靠作品。

不同於初代「四小旦角」每人身上都有過硬的代表作加身,85後小花們雖然在影視上有所表現,但無論從劇集質量,還是傳達意義上,底子都很薄弱,至少不足以擁有作為「代表作」的重量和意義。

例如讓楊冪一炮而紅的《宮鎖心玉》,作為「古偶劇」,相比於「古」,85小花的作品通病大多聚焦在「偶像」和「言情」上面。

直白點講,你在看這些劇時,權當是個樂趣。至於所能傳達的意義,更是無從說起了。

再後來,劉詩詩的《步步驚心》,趙麗穎的《陸貞傳奇》還有唐嫣的《錦繡未央》,每部作品幾乎都能幫助她們躋身一線小花的位置。

然而,這些爆款作品雖然給了她們上位的底氣和資本,卻也成了桎梏的枷鎖,她們被扣上了「偶像女主」、「古裝女神」的帽子,想要摘下來談何容易。

85花們趕上了流量爆發期,也趕上了資本瘋狂註資的時代,相較於成手,她們更像是「菜鳥」——面對多變的娛樂環境,什麼都趕上了,也什麼都需要去重新適應。

正因如此,85花陣營的女星們像是被瘋狂「催熟」的花朵,根基沒穩,就被生生架上高度,有人氣、有流量,能征服一大批粉絲,卻唯獨無法用「作品」去征服專業的肯定。

每個流量的背後必然背負著爭議,而這些爭議歸根結底還是來源於作品。

娛樂圈中有個心照不宣的「鄙視鏈」:電影>電視劇>綜藝,於是在電視劇市場嘗過甜頭的85小花們,開始紛紛轉投電影圈,只不過從結果來看,差強人意。

從2011到2016年的五年時間裡,楊冪共參演了23部電影,單單2012年就有9部,這樣的數量即便放到今天也絕對算得上是高產。

其中還不乏跟趙薇、周迅、陳坤等大咖合作的《畫皮2》,還有謝霆鋒、劉青雲主演的《消失的子彈》。

即便如此,楊冪的電影成就大多處在及格分以下,能稱得上是代表作的百裏挑一。

同樣的,2012年初劉詩詩初入電影圈小試牛刀,一部帶有「穿越」色彩的《傷心童話》,屬實讓大家看得很「傷心」。

於是,85小花們在經歷了一夜爆紅之後,似乎開始集體陷入有顏值、有流量,就是沒演技的輿論漩渦中。

在電影圈吃癟後,小花們痛定思痛後決定回到電視劇的戰場上拼搏,繼續在自己擅長、受眾面又廣的「古偶劇」上面。

只不過這種做法終究還是將她們框架了起來的同時,由於題材所限,很少能受到主流獎項的垂青,頒獎禮上85花是走紅毯的主力,但真正能捧起有分量獎杯的卻乏善可陳。

85旦角們在流量和資本的推進下,成了這個時代的「迷失者」:想要改變,卻舍不得身上的巨大流量;沒經受過打磨的演技,在主流和專業評審的眼光中潰不成軍。

「垮掉的一代」、「青黃不接」等評價對於85花而言,雖然或多或少有失偏頗,但存在即合理。

看過電影《甲方乙方》的朋友,如果對片中徐帆扮演的大明星「唐麗君」還有印象的話,也許就能了解,一個明星的煩惱大致也就分成兩種:太紅了和不紅了。

而85旦角們卻恰恰開辟了第三種狀態,橫亙在太紅和不紅中間。

當你覺得她們沒有代表作,馬上要被娛樂圈遺忘的時候,她們總能貢獻出幾個極具看點和話題度的事情,供大家吃瓜討論。

但是如果說她們還像從前那麼紅的時候,看看當下的頂流們,又覺得85花的表現實在差強人意。

所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如今的85旦角們,「尷尬」二字可能很合適。實力趕不上大花,成績拼不過90後,陷入轉型之苦,困於「飛升魔咒」。

如今的85花們早已過而立之年,做老板的做老板,開工作室的開工作室,表面看起來風光無限,可無論是從個人成績是還是作品意義上來講,85旦角們都很尷尬。

作為初代「四小旦角」,徐靜蕾和趙薇完成了從演員到導演的轉型,文藝商業兩手抓,賺得盆滿缽滿。

「周公子」近年來在綜藝試水外,也在進一步尋求突破,在新片《第十一回》中,周迅成了一個面色泛黃、滿臉皺紋的中年婦女。

至於章子怡,雖然一部試水電視劇的《上陽賦》讓人一言難盡,可別忘了,章子怡的電影成績,當下的女星裡有幾個能與之匹敵?

所以,單論「實力」來說,85旦角和這些前輩相比,差距甚遠。

大家都說女演員在過了30+以後,「花期」也就開始逐漸凋零。所以肉眼可見的,如今90後新生代們一個個如狼似虎,在內娛圈攻勢迅猛的攻城略地。

其中尤以最年輕的大滿貫影後周冬雨為代表,反觀同為「謀女郎」的倪妮,在《流金歲月》的「朱鎖鎖」之前,能叫得上名字的作品,依舊是出道作《金陵十三釵》。

除此之外,倪妮每每被提及,無非是各種紅毯造型,萬種風情。

85旦角們早已從當初的青澀少女,紛紛結婚生子升為人母。她們也深知,一味地沉迷少女市場,既沒競爭力,也討不到半點好處。於是「轉型」成了當務之急。

然而,從前積累的國民度、觀眾的固有印象、流量人氣的影響,以及沒有足夠紮實的演技和代表作大抵,轉型談何容易。

其中最為有代表性的堪屬楊冪,在電影《寶貝兒》中,方言+素顏的演出一開始讓大家期待頗高,可最後豆瓣5.2的評分卻又狠狠打了大家的臉。

這部被稱作是楊冪「轉型之作」的作品,或許正如網友所說的「素顏出演很拼,但演技真的很尬」。

而後,從《談判官》到新作《暴風眼》,楊冪屢屢涉及「職場劇」,轉型之心日漸堅定,不過從目前每部作品的風評、口碑和評分來看,楊冪的轉型之路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對於「流量旦角」的名頭,相信無論是明星本人還是粉絲,都不願意看到她們一直在古偶劇中打轉轉。

楊冪此前要接演《斛珠夫人》就遭到了粉絲的強烈反對。劉詩詩生子復出後,粉絲就在工作室的微博下留言,建議她別再接演古裝劇。

想來也很能理解,前有大花「擋路」,後有90後小花奮起直追,這事兒放誰身上,誰不著急。

在30+的年齡裡,觀眾不再吃傻白甜、瑪麗蘇的這一套,娛樂圈的新鮮血液每時每刻都在出現,對於面臨著「中年危機」的85旦角們來說,完成轉型迫在眉睫。

況且,娛樂圈的優勝劣汰何等殘酷,沒有過硬的演技和作品傍身,如何能在爭議和血雨腥風的娛樂圈中站住腳呢?

眼下《你好,李煥英》票房突破50億,位列華語影史票房第二,也捧紅了86年的張小斐,從喜劇演員到電影咖的升級。有了50億票房加身,也讓張小斐有了和85旦角相抗衡的資本。

其實她的成功,無不是厚積薄發,而非一夜爆紅。而張小斐的出圈,也證明:流量已不是「萬金油」,實力成第一要素,二者更迭催快了85旦角市場的「洗牌。

單單從2021年伊始,我們便能發現,影視圈中的「張小斐」們已然增多,「後85花」們或是蓄勢待發,或是已成氣候。

素有「小章子怡」的童謠,憑借在《三十而已》中的出色演出,一舉擊敗李念、劉琳、薩日娜和田海蓉,斬獲白玉蘭獎「最佳女配角」獎。

在85花普遍得不到專業認可的環境下,童謠用精湛的演技獲得了權威認證。

年初一部《山海情》讓大家記住了「李水花」的名字。

而她的扮演者熱依紮,用總是滿臉最燦爛的笑容,演繹了一個最命苦的角色,尤其是劇中一個壓抑感情的表情,被觀眾讚為「演技教科書」。

如此看來,「前85花」們在夾擊中,看起來現狀似乎並不明朗,甚至有人提出「85花們是不是已成昨日黃花」,其實不論是「85花」,還是勢頭迅猛的「後85花」,她們的成功都借助了娛樂圈的「東風」。

前者依托巨大的流量資本,加速自身商業價值的飛升,擁有一批粉絲擁躉,卻在演技上頻頻吃虧;而後者,在觀眾越來越看重實力,流量已不再是「萬金油」的當下,張小斐等人的「春天」已經來臨,熬來了出頭日。

新舊85花的更迭,讓實力和流量這對總是看起來不能兼得的「冤家」,攜手並進加速了更新換代。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後85花」的出現所揭示的「洗牌」現狀,對於「85旦角」們何嘗不是一種刺激,只有激發不甘心,才能擁有破釜沉舟的決心!

專訪《覺醒年代》主演於和偉: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潮」流搶鮮!《韓愈來了》主演陣容首發亮相

最近豆瓣評分8分以上的4部劇,你追過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