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底6億,胡歌主演,這個「李娜」要來了?

  

  文|青果

  成本3億,保底6億!

  大家又被保底發行震懾住了,而這一次是陳可辛執導的電影《獨自·上場》(原名《李娜》)。

  3月15日晚,歡喜傳媒發布了兩則公告,其中一則顯示,公司與保底方華文映像達成協議,以6億金額保底公司獨家投資的電影《獨自·上場》。根據協議表示,保底方可獨家在中國城市院線影院發行該電影。與此同時,保底方需向歡喜傳媒最少支付保底發行費6億元。

  按照協議中的保底金額計算,對於華文映像而言,這部電影在未來上映後票房至少要18億起,若算上宣傳等費用,可能還要更高的票房才能實現回本。而對於賣方歡喜傳媒來說,扣取電影成本的3.04億,已經淨賺近3億。

  若最終票房能超過6億,歡喜傳媒還將繼續就超過的部分進行分成,至於這個分成比例,具體方案並未在公告中透露。

  簽訂發行協議後,歡喜傳媒將繼續保留就該電影其他權利,包括該電影於其他海外院線影院全部發行權利,以及全球的新媒體播放權等權益所產生全部收益。

  目前,《獨自·上場》上映時間待定,且陳可辛上一部院線電影《奪冠》最終僅有8.4億,因此看來,6億的保底發行,對於華文映像而言,可能會是一場豪賭。

  保底《獨自·上場》,風險安在?

  將作品進行保底發行,似乎已經成為歡喜傳媒的常規操作。

  早在《獨自·上場》之前,歡喜傳媒出品的《瘋狂的外星人》和《囧媽》分別以28億和24億的保底票房「被保底」。前者的保底發行費高達以7億,而後者則以6億的價格完成交易。

  《囧媽》保底發行協議

  在這兩次保底交易中,電影均定檔於當年的春節檔(大年初一),且在《保底發行協議》中,寫明了相應的保底票房。

  但這次輪到《獨自·上場》時,協議並沒有直接說明保底票房,最重要的是,影片現階段仍未定檔。從公開的協議裡的資訊可知,對於保底方而言,這個行為本身或許有些冒險。

  目前,《獨自·上場》所透露的內容並不多。

  影片自2019年殺青之後,導演陳可辛就緊鑼密鼓地投入到了《奪冠》中,最後一次公開談及《獨自·上場》還是在2020年10月,那會兒他表示自己正在剪輯電影,且從《奪冠》的市場反饋中,對影片的創作有了新的認識。

  隨後11月,電影出品方之一嘉映影業董事長覃宏在金雞獎頒獎典禮的後臺再次被追問《獨自·上場》進展時,他表示電影初剪和相應的特效工作也已經完成,並送審聽取各方意見。

  而關於演員的資訊更是少之又少,除了片方官宣胡歌飾演李娜丈夫薑山之外,只有法國演員文森特·卡索在接受採訪時,透露自己出演李娜的教練卡洛斯·羅德裡格斯。而我們發現,曾和陳可辛合作過電影《親愛的》的郝蕾,也以主演的身份出現在公告中。

  外界不少人猜測她將飾演李娜一角,但知情人向我們否決這個傳聞。陳可辛和李娜本人也均多次在採訪中表示,這個角色會由一位新人女演員出演,甚至為此「秘密」訓練了很久的網球。

  從主創陣容來看,影片仍主打「陳可辛+張冀」這對黃金組合,畢竟有了《中國合夥人》《親愛的》《奪冠》等項目後,觀眾自然也願意為他們的品質買單。

  張冀曾在我們的採訪中透露過《獨自·上場》的創作思路,雖然外界覺得它和《奪冠》都是體育電影,但前者的定位更應是傳記電影。

  「《獨自·上場》是完全進入李娜的一生,她的生活、工作、愛情、家庭……她是一個運動員,同時也是一個普通人,怎麼從一個平凡的小姑娘到創造歷史的世界大滿貫冠軍,然後又從體制內到單飛體制外,這是一條預示著中國改革開放轉型的道路,是一個完整的軌跡。

  張冀(圖/楊楠)

  話雖如此,電影中仍有不少網球比賽和訓練的片段,斯洛伐克網球選手齊布爾科娃更以真人現身片場,本色出演自己。或許正是因為這些動作戲的拍攝,以及海外演員和網球選手的參演,間接導致整部電影成本高達3億。

  從這些種種的跡象來看,《獨自·上場》能獲得好口碑,已是一件高概率的事情,但是否能賣座,仍需畫個問號。

  畢竟,陳可辛和張冀合作的前作《奪冠》,借著國慶檔的「東風」,最終票房為8.4億,整體並不算理想。若保底方華文映像想獲得更多的利益回報,未來的檔期選擇可能會成為關鍵的第一步。

  歡喜傳媒、華文映像,誰是贏家?

  在《獨自·上場》的保底交易中,誰會是真正贏家呢?

  不如讓我們先關註這次背後的兩大操盤手,賣方歡喜傳媒,買方華文映像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昨晚(3月15日)歡喜傳媒公布了兩則公告,而另一則便是公司2020年的業績預告,預計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將錄得收益不少於約6.3億港元,去年同期收益為8.14億港元。預計虧損約在港幣2.3億至2.4億元之間,去年同期為盈利1.05億港元。

  當然,造成這種虧損的最大原因則是疫情之下,歡喜傳媒投資的多部電影均延遲在院線上映。最終,2020年其參與出品並上映的電影有《奪冠》《一秒鐘》和《我和我的家鄉》,以及年初轉售流媒體平臺的《囧媽》。而電影《溫暖的抱抱》因為上映時間(12月31日),收益將計算至2021年。

  公告同時也指出,集團年內不斷優化和更新「歡喜首映」在線視訊平臺的內容,加大生產和採購電影版權的數量,令電影版權攤銷開支增加。

  目前歡喜傳媒財報細節仍未披露,但眾所周知的是,其將《囧媽》轉手賣給字節跳動,便已經獲得了6.3億收入,扣除此前公布的2.17億成本,在這個項目上,它淨賺超4億。

  除了電影方面,它8月與嗶哩嗶哩簽署合作協議,對方以5.13億港幣入股,成為歡喜傳媒9.9%的股東。其中,合作內容包含了歡喜傳媒享有獨家新媒體版權的影視內容,將於歡喜傳媒集團旗下新媒體平臺歡喜首映與嗶哩嗶哩平臺獨家播放;於嗶哩嗶哩平臺上播放授權內容產生的收益經扣除成本後進行分成。

  由張一白執導的劇集《風犬少年的天空》成為聯合獨播的第一部作品。隨後,《奪冠》在下映後,也同步上線了兩大平臺。

  可見,在商業運營方面,歡喜傳媒可謂是一把好手。

  至於華文映像,確實不太被人熟知。從其官網可見,它自2017年景立以來,便已參與了《我和我的家鄉》《我和我的中國》《奪冠》《金剛川》等頭部項目,同時,《明日戰記》《749》《古董局中局》等未映作品,均有它的影子。但從各個項目的出品方順序來看,它的參投數額並不算高。

  這次6億的保底壯舉,對於華文映像而言,或許是它真正在行業打響知名度的關鍵動作。想當初,和和影業正是憑借對電影《美人魚》的保底行為,被外界關註,一舉成為影視圈的「新貴」。當然,電影圈中也不乏保底失敗,而最終導致公司一蹶不振的案例。

  或許現在討論輸贏還為時尚早,具體的還需要等到電影《獨自·上場》上映之後才會知道。優質的電影,加上精準的宣發投放,才能讓這個答案變得清晰。

  這部更名為《獨自·上場》的電影,你有什麼期待嗎?

  分享在看

  只要你點,我們就是好朋友

知名電影主演深夜道歉

肖戰主演《玉骨遙》劇中造型太霸氣,殺青時間將近,網友都很期待

陳妍希踩雷了!一身西柚紅連衣裙太艷麗,不僅俗氣還特別顯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