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孟達、廖啟智接連離世,「香港影視再現輝煌」已成奢望?

就在兩天前28日,曾出演《上海灘》、《證人》等影視劇的演員廖啟智(智叔)逝世,終年66歲。今年才過了短短3個月,已經走了3位香港著名演員。

無論是吳孟達、李香琴,抑或是曾偉權、譚炳文、梁舜燕、夏萍、李兆基等演員,有些人雖然大家叫不出姓名,但都是一看就能想起,都是香港電影電視的熟悉面孔,構成一眾70、80、90後觀眾的舊時回憶。

  ▲圖源水印

從18年開始熟悉的面孔越走越多,而香港影視亦從千禧年後每況越下,無論是TVB還是電影都被眾人吐槽「好膠」、「已死」。

是否香港影視再無東山再起的機會?如果評判輝煌,是以80年代的萬人空巷來衡量,那麼確實再無可能,但換一個角度或許一切不同……

  01 得承認,經濟影響著文化的話事權

什麼時候開始,香港影視被說「已死」呢?

有說90年代起,有說1993年後,也有說是1997年後,更有說千禧年/2003年後。但無論哪種講法,都與經濟環境的變化息息相幹。

1993年後香港電影的產量已開始走下坡,而香港票房(收入)在1992年達到最高點後便逐年下降。主要是因為這個時候,臺灣市場的變化影響到了香港。

  ▲圖源水印

一方面,因為臺灣對本土電影的支持以及放開對好萊塢電影限制導致,臺灣對香港影片的投資急速萎縮;另一方面,臺灣作為香港影片消化最大地區之一,其票房占比急速降低

1991年的港產片還能占臺灣地區總票房的30%,到了1994年劇烈萎縮為18%。

簡單來說就是投資沒了,銷售不行了,這為日後資金限制發展撒下了慢性毒藥。

而到了1997年前後,一場席卷東南亞以及香港的金融風暴爆發了。不僅極大影響了各方在影視上的投資,更是讓消費者不再有閒錢花在影視上,而廉價的盜版碟也在這時崛起了。被前後夾擊的香港影視行業陷入了空前的絕境。

好不容易經濟恢復過來了,然而曾經作為港產片票倉的周邊地區,像是韓國、泰國等地他們也在香港掙紮經濟時完成了升級,有了自己的代表作。

  ▲韓國《魚》票房甚至超過《鐵達尼號》,圖源網路

好萊塢電影屆也發生了很多大事,例如1993年美國 Turner 及Disney 購並New Line 與Miramax,尼克松政府也放松了對電影也的限制,而他們也在影視特效和技術上完成了改造。

  ▲1995年上映的《玩具總動員》,是動畫史上首部完全採用CG技術制作的長篇動畫電影。圖源網路

在亞洲地區稱霸市場的香港影視就這樣被不斷蠶食。千禧年後更是慘不忍睹,不僅從年均生產200部的鼎盛,變成年產40/50部,而且票房紀錄全被其他地區出品的電影占領。

影視影視,當然除了電影也包括電視劇。

電視劇的輝煌期比電影稍遲一點,80-90年代都是電視劇的天下。本來做電影的邵逸夫也是祖先一步,從電影轉移到了電視劇上,造就了輝煌的TVB。

90年代電視劇類型的創造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各種職業劇、家族風雲劇、武俠劇等陸續有來。不僅吸引了眾多電影明星「過檔」拍電視劇,更是制造了新明星、新巨星。

  ▲無線五虎,圖源網路

千禧年就像一道坎,不僅挾持了電影,還攔下了本以為有燦爛未來的電視劇。

除了2001年《少林足球》、2002年《無間道》、2004年《功夫》等個別曇花一現的電影,香港電影整體呈疲態。而電視劇的不佳狀態稍微延遲了,在2001年創造了穿越劇鼻祖《尋秦記》、2004年宮鬥劇經典《金枝欲孽》。

  ▲圖源網路

在香港經濟無法再創新高的同時,內地在改革開放後經濟急速增長,千禧年加入世貿組織之後更是高速騰飛。

而作為香港影視作品最大消費市場的內地不再渴求港產作品,一方面因為經濟發展內地影視逐漸有巨額資金投入生產數量大爆發,另一方面也因為經濟發展造成話語權的轉移讓香港影視作品走下神壇

與此同時,《內地與港澳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 (Mainland and Hong Kong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又稱CEPA)的簽訂,讓香港影視能以合拍方式進入內地。合拍給了香港影視界給予巨大市場和機會的同時,也改變了創作的面貌,一些質量參差不齊的作品也令兩地觀眾在驚喜與失望中反覆橫跳

有非常經典的《霸王別姬》、《十月圍城》等電影,更多是《河東獅吼2》、《八星抱喜》 等「爛片」。電視劇更是水土不服,一些經典的IP續拍難以服眾,像是《歲月風雲》、《再創世紀》、《使徒行者3》等等。

  

  ▲圖源網路

近幾年就更不用細說了,有一定影響力的影視作品更是難以想起。

  02 「人才流失」是不見血的內傷

80年代的輝煌是眾多臺前幕後的能人共同創造出來的,無論是演技精湛的演員、技術與風格皆具的導演,還是締做作品根基的編劇,抑或是攝影、燈光、美術、後期等人都影響著經典的誕生

90年代開始有香港導演和演員前往好萊塢發展。雖然人才流失和市場不景氣相互影響,但人才流失確實會導致後來青黃不接,更使得新生代難以接過接力棒撐起香港電影大山。

在電視屆,最初TVB和亞視互打搶人仗,人員來來往往,但是始終沒有改變演員和幕後工作人員生存條件不佳的缺點。在後來TVB一家獨大時更是因為內部高層鬥爭、站隊讓一眾優秀創作者被迫離開。

在TVB想成為視後視帝有多災?看看馬國明坐了多久冷板凳就知道。在今年之前,幾乎沒有演員能在20多歲能成為視後視帝的。

  ▲經典表情包,圖源網路

也導致演員天花板過低,發展前景不好。更加上「飛紙」頻繁,薪酬過低,北上內地成為了千禧年後香港演員繼續發展的一大選擇。

很多有實力的香港演員到內地拍戲,憑借其精湛演技又火了起來,前有《甄嬛傳》的蔡少芬,後有《延禧攻略》的佘詩曼。

  ▲圖源網路

導演就更不用說,一眾經典電視劇很多都是由香港導演執導。從1998年最早北上的導演孫樹培,拍攝《還珠格格》開始,一直到現在都經常創造熱門影視劇。像是拍出了《天龍八部》的鞠覺亮,《花千骨》和《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林玉芬等等。

資深演員苑瓊丹「石榴姐」曾說過:」香港的演藝行業跟內地是不同的,藝人在內地可以一步登天,但是在香港就很難。「她還認為因為內地市場觀眾眾多,哪怕是綠葉演員在內地也能受歡迎,有更多機會拍影視劇和上節目接商演。

當初TVB被詬病演員來來去去是那幾個,現在再逐步進化到連認識的演員都沒幾個。

題材和劇本的僵化更是凸顯,新人人才青黃不接的危機。一些千禧年前火起來的IP,最近又被翻出來拍續集,電影題材也經常限制在警匪,讓觀眾審美疲勞。

在人才流失的同時,新科技革新引爆數字化浪潮,香港沒有及時追上,沒有培養出新型人才。好萊塢在90年代便開始大量使用CG,香港依然停留在1.0時代。

所以,不見血的傷口「人才缺失」才是最可怕的,難以短時間內「亡羊補牢」。

  03 不如重新定義影視劇,重新出發?

不久前,有老電影人和新晉電影人在網上議論「香港電影已死」的議題。老電影人說:「唔好諗住可以同以前嘅電視電影相比,佢亦斷言香港電影業都無可能返返去以前嘅輝煌,個機會率系等於零,因為香港再做唔到下一個周星馳下一個周潤發出嚟。」

新晉電影人覺得時代在變,不能再用80年代的眼光看待現在的環境:「點解網片不可能成為電影?」他強調,網路、世界、時局瞬息萬變,電影、電視、網片的界線一天比一天模糊,未來或有融合的可能。

確實如果以從前對電影和電視劇的定義,在線下電影院裡觀看、在電視臺裡播放的內容,現在不論是香港還是內地抑或是歐美地區,其實影視業都進入了衰落的階段。

因為大家把注意力都投放到了網路上,即所謂的「流媒體時代」。網劇、網路電影已經從曾經的低成本、粗糙蛻變成為具有完整制作團隊和宣發團隊、與傳統影視劇沒有太大區別的內容。

以美國最受歡迎的流媒體平臺Netflix為例,它2020年實現了營業利潤增長76%,達到46億美元。在這個平臺,今年即將發行70部電影。

  ▲圖源水印

而去年年初,受制於疫情很多電影無法如期上映,這時候《囧媽》首先做出突破,選擇在流媒體頭條系四大平臺(抖音、西瓜視訊、今日頭條、抖音火山版)以及智能電視鮮時光播放。《囧媽》總播放量超過6億,總觀看人次1.8億。

  ▲圖源網路

《囧媽》出品方歡喜傳媒以6.3億價格把影片版權賣出給字節跳動,同時《囧媽》24億的最低票房保底協議終止。

這些區別於傳統影院的電影,難道不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或者說不能成為未來香港電影轉型的方向?

網劇更不用說。以內地為例,不僅網劇制作投資成本能上億,而且能有破百億的播放量(《延禧攻略》181.8億),還能以先網後播的模式,和電視臺協議播放。如果人氣足夠還可能開啟提前點播模式。

而流媒體相比傳統影視劇,在制作和宣發方面明顯簡單得多,在香港目前受制於市場小和投資少的劣勢下,不得不說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

你看,「香港影視已死」這句話,如果換個定義、換個角度看,就只是一句八股。在流媒體上,香港影視產業還只是一個剛剛啟程的小孩子,未來會怎樣無人預知。

參考文章:

[1] 為什麼千禧年之後,香港再無「港女」 . 一起拍電影

[2] 2000年香港電影總論:香港電影新氣象 . 李焯桃

[3] 港臺電視劇導演北上20年的攻與守 . 界面

[4]流媒體時代,媒體到底「流」向何方?. 南方傳媒書院

[5] 奈飛(NFLX.US)的2020:付費會員破2億,現金流轉正 . 三文娛

[6]香港電影為什麼在97年以後衰落了?. 薇薇的世界

[7]「香港電影衰亡史」第五章:一次絕唱,和周星馳的悲傷 | 長篇研報連載 . 羅蘭

各位自己友,

你們怎樣看香港影視產業發展前景?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們的看法!

《天才基本法》將官宣主演陣容,七月底開機,白玉蘭最佳導演指導

3月熱劇主演紛紛脫糊,馬思純白敬亭除外,始終差一口紅氣爆不了

王一博兩部新劇或撞檔,《洛陽》形勢不妙,三個主演請假太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