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簫默》:真正的應暉毫不遜色於何以琛

  回去看看吧。

  如果那裡天氣晴朗,那你就留在那裡。

  如果那裡風雨淒涼,那你就趕快回來。

  把那裡,把那個人完全的忘記。

  ——應暉

  劇改是小說搬到大螢幕上很常見的操作,有時是為了過審,有些是為了豐富人物,但有些……就一言難盡了。

  何以笙簫默的影視化,將何以琛和趙默笙這對‘不將就’的戀人鐫刻在了愛情的珠穆朗瑪峰上,更甚者無數人直呼世界欠她一個何以琛。

  欠不欠何以琛我不知道,但電視劇欠了一個應暉是真的。

  說實話,作為原著黨,大劇情名場面的復刻效果是很可觀的,它讓人無視了植入,無視了尷尬的布景以及偶爾生硬的群演。

  但唯有一個應暉,讓我耿耿於懷。

  劇中的應暉像個暴君,高高在上視人如螻蟻。充滿了控制欲,對員工如此,對默笙這個所謂的愛人亦是如此。甚至於沒有原則底線,遊走在法律的邊緣,不擇手段地獲得想要的一切。

  總之,不遺餘力地做著他人愛情上的絆腳石,像個兢兢業業的大boss,等待主角將之消滅。

  但我印象中的應暉,卻不是這樣。

  他優秀,理智,知道感恩,懂於放下,即便轉身離開亦是從容且瀟灑。

  白手起家的網路新貴,身價數十億美元的新興科技富豪,原著裡這兩個含金量十足的標簽足以證明,應暉的優秀毋庸置疑。

  之所以說應暉是個知道感恩的人,從他和默笙的交集就可以看出。

  他窮困潦倒之際,默笙給予了幫助。但500美金於他而言也只是杯水車薪,他從默笙這得到更多的是信心和希望。500美金讓他熬過了最艱難的兩個月,獲得人生的第一桶金,從而開啟了應暉的成功人生。

  因為這一個契機,應暉記住了默笙。而在他成功後,他是找過默笙的。只是茫茫人海,除了一封信沒有任何有效資訊,所以無從找起。

  這個時候,默笙主動聯繫了他,為了幫助別人想要回當初贈與應暉的500美金。在這裡,這個時間,即便只是原樣寄回500美金,對默笙而言也是報恩了。

  而應暉的做法是親自去見了她,並且在之後徹底解決了她面臨的問題。

  雖然他並不認同默笙的‘天真’,但他成全了默笙的‘天真’。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把過於善良的人稱為傻子,但我們很少去呵護這份傻氣的善良,更多的是批判摧毀這種天真思想。

  喜歡,就去追。這是我們常說的話,但不是誰都能做到。很多人覺得應暉在美國之時沒有主動過,其實,形婚開始就是他的主動。當時的困境金錢是可以解決的,彼時的應暉也不缺錢,但他選擇了婚姻關係,這也是他的積極態度的表現。

  醉酒之時,他也曾逾越,試圖用極端的方式去改變兩人的關係。但,註定無果。因為默笙不愛他,也從沒停止愛以琛。

  於是,他勸默笙回國。是放手,也是孤註一擲。

  不得不說,應暉有時太過理智。他覺得世上只有一個叫趙默笙的傻子,執著於過去。但偏偏有個何以琛,固守在原地。所以,他輸給了兩個堅守的傻子。

  從這裡也能看出,應暉和默笙並不是一路人。

  應暉讓默笙回國也許是抱著讓對方死心的目的,但回國之前,他就解除了和默笙的婚姻。即便,他認為對方會回來。應暉想得到默笙的感情,卻並未想過困住默笙,這是他的原則。

  「如果不回美國,暫時不要聯繫了。」離開時,應暉對默笙如是說。他的告別儀式如此簡單,卻如此鄭重。放下就不打算回頭,沒有機會也不會盲目硬上磕得頭破血流,很是果決。

  當所有人奇跡般的在國內再次相遇時,應暉恪守了這句話。也正因為如此,守住了默笙的一個小小謊言。

  默笙不想以琛難堪,應暉何嘗不是成全了默笙的體面?當然,也許這份體面是雙方的。

  當他和素未謀面的情敵正面交鋒時,應暉的瀟灑從容也是有目共睹的。

  他和以琛相約在茶館,沒有刻意誤導對方,也沒有惡言相向。而是平靜地敘述了過往,也因為這份坦誠,化開了以琛心底最後那一絲陰霾。比起‘前任過得不好我就開心的人’而言,應暉無疑是大度又灑脫的。對方很優秀,他已經出局,那就徹底落幕,他真的將‘有一種愛叫做放手’詮釋到了精髓。

  這樣的人,又怎麼會對一個早就放下的前任百般報復呢?

  不說多沒格調,而是根本沒有那個時間啊。他的眼中更多的是星辰大海,有形的未來,即便默笙也不是非卿不可的。得之,他所欲。失之,他亦認命。

  拿起放下,無一不是風度。

  這才是應暉啊,不是他失去了默笙,而是他值得更好的那個人。一個真正理解驕傲為何物,也懂他愛他的人。

  這樣的應暉,又怎麼能說輸給了以琛?

《甜蜜計劃》定檔將播,陳思誠李彩樺主演,宋軼作配,家庭大劇

有一種「顏值」叫楊雪的女兒,避開爸爸基因,跟媽媽像復制黏貼

《裝臺》主演張嘉益 與更多普通人產生情感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