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門20年主演重聚:有人年過六旬依然吃香、有人養老帶娃或已逝

  或許,你還記得這樣一部電視劇,它講述了一個家族的恩怨情仇、一個時代的滄桑變遷、一段關於國家興亡影響個人命運的血淚史……

  就算你沒有看過它,但也一定聽說過它——央視2001年度收視冠軍之作《大宅門》。

  為慶祝該劇播出20周年,陳寶國、杜旭東和畢彥君幾位主演難得重聚,聊起了當年拍戲時發生的趣事。

  被演戲投入的陳寶國壓進茶水假裝的「尿」裡猛灌的這段經歷太讓人印象深刻,杜旭東忍不住舊事重提,之前他就在訪談裡提到過這個戲外插曲。

  他一邊說一邊大笑,爽朗的笑聲果然很快帶熱了場子,陳寶國也幽默搭話:「今天不喝尿,今天喝酒。」

  相比起來,坐在一旁的畢彥君沒怎麼說話,戴一頂毛線帽和一副眼鏡、埋頭吃個不停,活像個老頑童,倒是跟劇裡懦弱無能的白二爺不怎麼像了。

  20年歲月倏忽而過,這部觀眾記憶裡的電視劇依舊經典,但主創們卻已經變化極大、各有造化。

  導演和第一主演

  《大宅門》的制作歷程相當坎坷,這是一部導演兼編劇郭寶昌花了大半輩子時間、嘔心瀝血創作出來的作品,根據自己家族的真人真事改編,劇中每個人物皆有原型。

  正因如此,郭寶昌動筆之時,屢屢遭到阻攔,16歲動手寫作初稿,被養母郭榕(即劇裡「李香秀」的原型)發現,以「家醜不可外揚」為由一把火燒了手稿。

  社會變革動蕩中,家族遭到批鬥,郭寶昌從一位富家公子變為人人喊打的「階下囚」,這次他寫了三分之二的手稿又被冠上「為反動資本家豎碑立傳」的罪名,被人充公後再沒有歸還。

  等到終於平反,他恢復了北京電影學院的學籍,開始投身影視拍攝,閒暇之餘重新拾筆寫作,結果與第一任妻子離婚時,妻子又把這第三份手稿付之一炬。

  1994年,已經54歲的郭寶昌積累了一定的拍攝經驗後,推掉了所有工作,關起家門從頭寫作第四稿《大宅門》,閉關整整8個月,小說及劇本誕生了。

  兩年後,他開始籌拍初版電視劇,然而拍到一半,投資方突然撤資,劇組被迫停工,重新開工的日期不定,許多工作人員都解散了,只有認為這是個好劇本的陳寶國堅定地等著重拍。

  為了空出檔期,3年沒有接戲,陳寶國經濟拮據到一度賣房維持生活,直到央視願意出資,郭寶昌才召喚來陳寶國進行第二次拍攝。

  陳寶國的選擇無疑是正確的,這部劇成了他演藝生涯的另一個里程碑,雖然他年少剛出道就斬獲了金鷹視帝的榮譽,但《大宅門》這部作品又幫他拿下了金鷹獎二十周年突出成績獎。

  時至今日,陳寶國對待作品的這份認真態度已經化為老百姓口口相傳的讚頌,有他的劇就意味著是值得一看的好劇,有他在的場合也意味著無比莊嚴隆重,連去年幾度頒獎給年輕流量導致丟了口碑的金鷹獎都找他前去鎮場。

  65歲瀕臨退休的年紀,他卻完全不怕沒有戲拍,接下來還有三部主演待播劇皆是萬眾期待。

  導演郭寶昌也是一樣,《大宅門》成了他一輩子的代表作,年過八旬,精神狀態依舊矍鑠,去年年底他還獲得了華鼎獎終身成績獎,由擔任評委會主席的陳寶國親自頒獎,意義非凡。

  其他各個主演

  這部戲實際上所有演員都稱得上是「主演」,沒有人應該屈居「配角」的名頭之下,大家表現得都很精彩,這次和陳寶國相聚的杜旭東、畢彥君便是如此。

  跟陳寶國同歲,但沒有其出道就演上重要主角的運氣,杜旭東與畢彥君都是從小角色一步步演起來的。

  大家對於杜旭東的形象想必十分熟悉,歪著嘴的他經常在影視劇裡飾演「奸角」,但他的嘴歪並不是天生的,而是7歲那年意外摔下樓梯留下的傷,因禍得福,這個特點讓他在影視劇裡非常醒目。

  《大宅門》幫他從無名龍套一躍成為人盡皆知的大反派,《神醫喜來樂》又再度幫他擴大知名度,這些年來,一邊演戲,年少入伍的他一邊還被授予了「海軍大校」的軍銜。

  除了專註拍戲,戲外杜旭東也專註著和妻子相愛相守了近40年的家庭,疼愛的獨生女兒杜金京出嫁後婚姻不幸,挺著大肚子離婚,他就立刻把女兒接回家親自照顧。

  他想方設法開解女兒受傷的心,支持女兒尋覓良人再婚,而他又承擔起了照料外孫女的重擔。

  近年來,杜旭東戲拍得比較少,時常在社交平臺分享照顧孫女的日常,一會兒是小姑娘正在家裡朗誦背書。

  一會兒是親自去接外孫女放學,蹲在寒風中等待的身影相當接地氣,跟普通老人沒什麼兩樣。

  而畢彥君自拍完《大宅門》一炮而紅後,就一直沒有停下拍戲的腳步,年輕時他和87版「林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有過一段婚姻,也是他鼓勵陳曉旭去拍攝《紅樓夢》,婚後卻因生活瑣事離心,兩人選擇分開各自組建新家庭。

  他和現任妻子低調生活了許多年,除了大螢幕上,觀眾基本不會在什麼八卦新聞裡看見他的身影,曾經他隻被迫澄清過自己家暴陳曉旭的謠言。

  作為一位踏實的演技派,這段時間自然也有佳作正在播出——央視的《覺醒年代》,像《大宅門》裡的「白二爺」一樣,畢彥君飾演的一代名儒「辜鴻鳴」贏得了一片叫好聲。

  《大宅門》裡像他這樣依然堅持拍戲的低調實力派還有很多,斯琴高娃、劉佩琦、何賽飛、張豐毅、李雪健、蔣雯麗、謝蘭等皆是如此,例如謝蘭參演的電視劇《八零九零》也正在湖南衛視熱播。

  但也有已經不幸逝世觀眾再也無緣得見的演員,去年2月疫情期間,飾演「白萌堂」的杜雨露因肺癌於霍爾濱家中病逝,享年79歲,他臨終留下一句「宇宙這麼大,我們還會遇見」。

  今年3月,飾演「李香秀」的母親「馬立秋」的張少華也在北京病逝了,享年75歲,按說張少華的代表作裡《大宅門》排不上號,但她確實帶走了一整個「醜娘」時代。

  結語

  主創團隊如此龐大,為何僅三個主演的重聚就能引發網友追憶?那還是得歸功於電視劇的經典。

  《大宅門》值得觀眾銘記並重溫的原因很簡單,用心寫實的劇本、精良嚴謹的制作、實力不俗的演員……樣樣缺一不可。

  再對比看看如今的影視劇,近期播出的《覺醒年代》已經是少有的良心劇,其他電視劇則充斥著沒演技的流量小鮮肉、邏輯稀爛的狗血劇情、處處穿幫用替身的粗糙制作……

  我們懷念的是《大宅門》嗎?不,是當年不糊弄觀眾的影視劇市場。

  #大宅門#、#陳寶國#

  作者:Seven Dreams

  責編:zeria

張國立演講中誇讚吳亦凡演技,網友紛紛不買帳,評價其求生欲太強

“火星自治”,馬斯克想去火星當“總統”? 你同意嗎?

tienliwen

對胡靜的衣品無語,小腿肌肉線條堪比運動員,卻還在穿短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