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位院士參與「主演」,拍攝橫跨兩個世紀,南京大學「百年巨幕」今日震撼上映!

  今天是南京大學119歲的生日,119載春華秋實,它愈發溫厚不凡。光影收納於時光機內,從1902到2021,119年的故事珍藏進每一位南大人的記憶裡。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裡,南大將故事拍成一場電影,於5月20日全球上映,邀你共賞這百年芳華。

  觀眾落座,開曲唱響百年校史

  「大哉一誠天下動,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伴隨著莊嚴雄厚的歌聲,破開百年歷史的迷霧,引領我們穿越回那個特殊的年代……

  夫源遠者流長,根深者枝茂。119年前,民族危難之際,為了實現"教育救國"的夢想,洋務派領袖張之洞等人開辦了中國近代最早設立的師范學校之一的三江師范學堂。南京大學即肇始於此,也是從立校的那天起,南大人誠辦教育,淳待學問的精神便生生不息;

  1905年「三江」更名為「兩江」。時任校長李瑞清視教育若生命,學校若家庭,學生若子弟,學校師資、硬件、聲名均蒸蒸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江南第一學府。時至今日,南大人常掛在嘴邊的那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就是那時的校訓,「崇實務本」的學風也逐漸深入人心;

  1914年,時局稍安。江謙先生接過辦學的接力棒,將兩江師范學堂改設,成立南京高等師范學校並任校長。一腔熱情噴湧而出,重學風,重革新,學校建設蒸蒸日上,並開創了多個第一:1915年創辦國內第一個體育專修科,1917年創辦國內第一個商業專修科,1920年在陶行知先生的倡導下首開女禁,開創大學男女同校……在此之後,學校幾度易名,始終被認為是「中國最有發展前途的大學」;

  1928年,國立中央大學建立。豐富的院系設置和名家輩出的學術氛圍造就了國立中央大學的輝煌。1950年,學校正式更名為南京大學,並沿用至今。

  歲月長河漫過堤岸,沉淀下一所學府的蒼莽歷史,從「三江」到「兩江」,從「中大」到「南大」,盡管校名幾經變更,然而‘誠樸’這個最本色的精神在歷史延綿中已經融入南大人的血液中,成為南大人認識與改造這個世界的鮮明旗幟。

  影片開始,高能導演成績精彩

  從建校至今,無論是戰火紛飛、列強壓迫的動蕩時代,還是如今欣逢盛世、佳績頻傳的輝煌時期,南大都有這樣一批優秀的學者名師,他們以獨立思想和傳統精神鑄成了南京大學的靈魂,無論何時何地,他們的心中都記著為人師者最初的那份「誠」。

  (鄭有炓)

  (程開甲)

  「誠」是一份擔當,在時代需要的時候南大人挺身而出。上世紀80年代末,國內半導體研究幾乎是空白,兩院院士鄭有炓歸國後全身心投入這個領域,用有限的資源,創造出無限的可能;兩彈一星功臣程開甲院士,在西北荒無人跡的核試驗基地隱姓埋名20餘年,為中國核武器研究和核試驗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閔乃本)

  「誠」是一份探索,2006年2月27日的北京人民大會堂裡,走在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隊伍最前列的,是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閔乃本和他的團隊成員。他們花費近20年的時間艱苦探索,憑借研究成果《介電體超晶格材料的設計、制備、性能和應用》,榮獲2006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此前,這一獎項已延續兩年空缺;

  (程千帆)

  (茅家琦)

  「誠」是一份堅守,「甘坐冷板凳」的學術追求在南京大學從來就不是個例。國學大師程千帆教授及弟子,走遍大江南北搜集資料,經兩代人努力,窮30年之功,終於完成了大型文化項目《全清詞》的36卷編校工作。歷史系教授茅家琦,選擇住在簡陋的舊房子中。在社會上流行導師大模大樣做「老板」的時代,退休後的茅老卻不要助手不要秘書,年過八旬還獨立研究、撰文……

  時光荏苒,這份擔當、探索和堅守,依然是南大教師身上抹不去的烙印。大廈拔地而起,大師紛沓而至,今天的南大師資力量依然「硬核」——坐擁中國科學院院士29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在國際或他國當選院士13人,國家傑出基金獲得者、領軍人才、教學名師等高素質人才更是燦若星辰,在這裡凝練成為了一支年齡、學歷、專業、職稱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

  肩負著樹人育才的責任,從建校之初到現在,一代代南大師者們黑發積霜織日月,粉筆無言寫春秋。用出眾的「導演能力」,指導著莘莘學子充分發揮才能,指引著他們尋找到前行的方向,成績世界大螢幕上的俊采星馳。

  劇情正酣,看南大主角破浪而出

  南大84級校友、著名風險投資家徐新走上央視百家講壇——《我們的大學》時曾說:「我們的人生是有一系列重大的選擇組成的,我們的選擇決定了我們的命運……我覺得人生的分水嶺就是從讀大學開始的。」

  在南大滋養的土壤裡耕種,結出來的果實不盡相同,但卻各有風姿。有「黃土之父」美譽的地球環境專家劉東生,「催化劑之父」兩院院士閔恩澤,建築學家、城鄉規劃學家吳良鏞,中國高能化學激光奠基人張存浩,他們都從南大的懷抱裡先後成長,成為科學研究領域的佼佼者

  站在世界的舞臺上,南大人的聲音也從未缺席。2021年3月,中美高層戰略對話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南大校友楊潔篪義正辭嚴闡明中方立場,讓世界人民再次看到中國外交天團的風范;現任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是我國外交史上的第五位女性發言人,也是南大畢業生的她站在發言臺上以不卑不亢之勢,一次次在例行記者會上從容應對各國記者發難,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的氣度;

  (楊潔篪)

  (華春瑩)

  南大校友在商界同樣也有不俗表現。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飄揚和翰森制藥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長鐘慧娟夫婦都是南大校友,他們被稱為「醫藥行業最強夫妻檔」,共同登上過《胡潤全球百強企業家》、《福布斯醫療健康富豪TOP50》等實力榜單;還有在大名鼎鼎的騰訊公司的五位創始人中,就有兩位就是從南京大學畢業——許晨曄和陳一丹,其中陳一丹還設立了全球規模最大的教育獎項「一丹教育獎」……

  (孫飄揚、鐘慧娟夫婦)

  (陳一丹)

  (許晨曄)

  無論政界、商界還是文教界,優秀人才中總有南大人的身影。而根據各項榜單來看,南大育人質量更是高居全國前列:校友會2021中國大學傑出校友排名,南京大學以949位傑出校友的總數位居全國第5;

  校友會2021中國大學院士校友排名,南京大學以培養造就94名中國兩院院士和國際院士,位居全國第4;

  校友會2021中國大學傑出學術人才校友排名,南京大學以培養造就了652名中國傑出學術人才,位居全國第5;

  校友會2021中國大學文學家校友排名,南京大學以培養造就了38位中國傑出文學創作人才,位居全國第2。

  ……

  119載薪火相傳,一幕幕影像更迭中湧現的是桃李芬芳。育人為本的初心與堅守,才讓百年南大愈發動人,星光燦爛。

  翻開劇本,探尋主角成長「秘籍」

  除了百年學府的人文底蘊、實力名師的領銜護航,更需要將學科優勢轉化為人才培養的優勢。

  如今,學校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3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三期項目立項學科19個,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1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0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不含一級學科覆蓋點)1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8個,博士後流動站38個;

  作為首批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南大有15個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21個學科獲評A類。此外,在最新ESI學科排名中,南大17個學科進入全球前1%,6個學科進入前1‰。

  (雙一流學科)

  (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

  (ESI上榜學科,加粗行代表千分之一學科)

  立足學科發展,追求科學名世。在優勢學科的加持助力下,南大不斷探索創新出了「好劇本」,讓每個人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角色,成為自己人生中的「最佳主角」。

  培養精英人才,南大滿足你的多元化成長需求——

  學校實行「三三制」,即大類培養、專業培養、多元培養,專業學術、交叉復合、就業創業,讓學生有充分的自主選擇權;本科生導師制,課內外對學子做思想與學術引領,給予全面的學業指導。通過將100%的課程開放給全校本科生選擇,實現100%專業和100%發展路徑的自由選擇。以「辦中國最好的本科教育」為引領,南京大學傾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的「南大樣本」;

  不僅有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南大更是不斷整合學科優勢、統籌育人資源,借助強基計劃的實施,打造強基計劃、拔尖計劃、交叉創新實驗班、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組成的四大人才培養特區。

  打造雙創人才,南大成績你的創業夢想——

  高校作為創新創業的主陣地,學生是創新創業的主力軍,不僅要保證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更要努力培養雙創人才。南京大學作為國務院確定的首批國家雙創示范基地之一,在全國高校率先構建了分層次、分階段、分群體推進的「五四三」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課程、講堂、訓練、競賽、成果孵化「五位一體」的創新創業教學體系;針對學生創新創業實踐中的客觀需要,學校更是充分發揮綜合性大學優勢,為全校師生及校友提供良好的實踐平臺。

  插上夢的翅膀,南大讓渴望世界舞臺的你綻放光彩——

  從南大走向世界,學校已與世界280多所大學簽署了校際學生交流協議,世界QS大學綜合實力排名前50名大學中,有21所高校是南京大學的夥伴學校,每學年發布200餘項南京大學夥伴學校的出國交流項目。

  四年大學時光轉瞬即逝,但是在南大的積累沉淀卻是伴隨莘莘學子的財富。從一份「好劇本」開始,走向人生大舞臺,將一生的光芒綻放到極致。

  好評如潮,票房成就屢創新高

  橫跨兩個世紀,參演人數多達數十萬的南大專屬「電影」,在時代的查驗下,得到了國內各界乃至世界的肯定。

  根據南京大學《2020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顯示,南京大學2020屆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98.85%,其中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8.90%。從南大走出的畢業生質量也是受到用人單位的高度好評。根據用人單位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用人單位對近三年內所招聘的南京大學畢業生各項能力均給出了非常高的評價,有99.52%的用人單位對南大畢業生給出了「很好」或「較好」的評價。在眾多能力指標中,學校畢業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學習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最為突出。

  開拓創新,承前啟後。南京大學帶著期望與祝福在不斷創造精彩,屬於南大的「高票房」的成就還在不斷被刷新!

  拍攝場景,春夏秋冬更迭不休

  走進影片背後的拍攝場地——迎來送往一代又一代學子的南大校園。如今隨著時光悄然流淌,校園風貌日新月異,雖已年歲漸長,卻越顯生機蓬勃。

  要說這金陵美景風光旖旎,那麼南京大學校園便獨占三分。杜廈門前梅花疏淡,古樸鼓樓梅影掩映,夢川之上綠柳參差……一步一景,古韻和現代之美完美融合於南大校園之中,這裡曾被《人民日報》評選為中國高顏值大學之一。

  春日的清新愜意,夏日的鬱鬱蔥蔥,秋季的輝煌迷人,冬季的秀美靈韻。每個季節與你相遇在南大校園中,都宛如在不同的畫卷裡遊走。

  以滿園春色迎候你,以文化氣息感染你,以百年鴻庠成績你。在南大這個壯闊的「舞臺」上,成績你的精彩與不凡!

  值此南大119周年校慶之際,讓我們一起祝福南京大學生日快樂,祝願南大桃李盡芬芳,明日更璀璨!

  

  關註"南大招生小藍鯨"頭條號,獲取關於985、211、"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南京大學的最新精彩資訊!

  

  部分素材來源:南京大學官微、校友會、中國新聞網等

蔡少芬自曝患有絕症難生育?病症古怪罕見,2年後奇跡痊癒生3兒女

《跨過鴨綠江》主演連奕名:父親的4次流淚,讓我銘記一生

吳孟達商海「漂流」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