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6日,楊勤冀站在香港天星碼頭,最後看了一眼,女兒所在賓館的方向。
他快70歲了,半輩子東奔西跑,只為讓女兒楊麗娟見到劉德華,可如今,自己已是身無分文,再也沒有能力幫女兒實現這個願望。
他也曾想過放棄,可他不忍心見到女兒絕望的樣子。也許,自己的一條老命,還可以為女兒贏來最後的機會。
思慮良久,楊勤冀還是選擇了跳海,中國人講究「以死為大」,這一次,他希望女兒可以達成所願。
果然,楊勤冀的跳海,在香港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媒體紛紜而至,將「楊麗娟追星事件」推向了高潮。
可結果,劉德華依舊拒絕與楊麗娟相見,甚至不惜背上「冷血」、「無情」的罵名。
而此時的楊麗娟,不僅失去了最後的希望,也失去了最愛自己的父親。
這一場鬧劇,終以「兩敗俱傷」的結果告終。
其實,這些事本可以避免,但因為父母的溺愛和媒體的推波助瀾,讓楊麗娟沉溺在追星的幻境中,無法自拔,以至於毀了自己,也毀了曾經溫暖的家。
而這所有一切的根源,都源於楊麗娟做的那一場夢。
緣因一夢,一夢成傷
1978年,楊麗娟出生在蘭州阿幹鎮。
那時的阿幹鎮,已開始走向了下坡路,煤炭資源枯竭,人民流離失所,背井離鄉成了所有人最大的願望。
楊勤冀中年得女,視女兒為珍寶,為給她一個美好的成長環境,便搬家到蘭州市居住。
雖然楊勤冀每天要多花2小時,往返於阿幹鎮和蘭州之間,可一想到家中的女兒,便覺得一切都值得。
而幼年的楊麗娟每天都會乖乖呆在樓門口,等爸爸回家,這也成了她回憶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
隨著楊麗娟漸漸長大,楊勤冀對女兒的溺愛,也是越來越嚴重。
女兒想喝飲料,哪怕自己身上沒錢,也要到商店去偷;女兒想要退學,哪怕明知這樣不好,也依舊任由其肆意妄為,最後甚至為了照顧輟學在家的女兒,他連工作也選擇了放棄,提前4年宣告退休。
其實作為學校中唯一的高級教師,楊勤冀的退休金每月2050元,在那時的蘭州,這樣的條件足夠一家三口過好生活,可楊勤冀為女兒撒的一個謊言,卻使得這個家走向了深淵。
1994年,楊麗娟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一幅畫,畫上有一個男人,旁邊寫著兩句話:「你特別走近我,你與我真情相遇。」
這也許只是一個青春期女孩該有的幻想,可楊父為了給女兒一個寄托,於是編造謊言,說自己也做過同樣的夢。
得到父親的肯定後,楊麗娟欣喜若狂,她心中更加肯定,這個男人與自己,有著割不斷的情緣。
一次偶然機會,同學給她看了一張海報,楊麗娟瞬間明白:原來自己的夢中情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劉德華。
之後的日子裡,楊麗娟每日都能夢到劉德華,她越來越堅信,只要劉德華見到她,聽她說完自己的「夢」,便會與自己雙宿雙飛。
從那時起,楊麗娟立下重誓:不見劉德華,終身不嫁。
楊麗娟始終執拗地認為,她和劉德華早已命中註定,所差的只是一個機緣,而為了這個機緣,她甘願付出一切。
為夢追星,為情而困
輟學在家的楊麗娟,接觸到的世界越來越小,身邊除了父母,就是自己幻想出來的劉德華。
隨著時間的推移,單純的幻想已滿足不了楊麗娟的欲望,她想見到真實的劉德華。
那段時間,楊麗娟就像魔怔了一般,只要劉德華在大陸有任何活動,她都會央求父親前去,而楊勤冀則是全身心支持女兒追星,為此他傾盡積蓄,只為女兒可以見到劉德華。
越是渴望,就越是得不到;期待越高,落差往往越大。
到最後,楊勤冀家中負債累累,只能賣掉了房子,住進了月租400元的出租屋裡。
每次有人問楊麗娟這樣追星,值得嗎?楊麗娟都會說自己這不是追星,而是一種愛。
人,總會在不如意時麻痹自己,沉溺在自己的世界中,胡思亂想。
如果說一開始楊勤冀支持女兒追星,是一種溺愛,而此時,他早已相信了楊麗娟的說法,盼望著女兒與劉德華相遇,然後改變命運。
為此,他甚至想賣掉一個腎,只為湊夠去香港的路費。
而楊麗娟聽到父親的想法後,卻淡定地說:「我的意思是你最好能借,賣腎還是挺危險的。」
這時的楊麗娟已把父親當成一個助自己實現願望的工具,她甚至跟父母說:「你們現在不管我,到時候我跟了劉德華,也不會管你們的。」
為了女兒的願望,楊勤冀開始了最後一搏,他向人借了11000元的高利貸,帶著女兒去往香港。
臨走前,他把自己的所有「寶貝」都交給了朋友:戶口本、女兒小時候的照片、獎狀、學生名冊,還有自己的所有證書。
這些東西,雖然不值錢,卻是楊勤冀一生的榮譽。
這一次赴港,在他看來,不是奔向幸福,便是投向毀滅。
2007年,在媒體的幫助下,楊麗娟參加了劉德華香港歌友會。
這一回,她見到了心心念念十幾年的偶像,可在這400多名歌迷的現場,她與劉德華的接觸,太過短暫了。
她沒有時間說出自己的夢,劉德華也沒有對她一見鐘情,失望透頂的楊麗娟帶著悲憤,回到了旅店。
那晚不知道她和父親說了什麼,只是第二天,68歲的楊勤冀,在寫下「劉德華,你以為你是誰」的萬字遺書後,在香港天星碼頭,跳海自殺。
那時的楊勤冀已身無分文,他已經沒有能力再幫助女兒。唯一能做的,便是用道德綁架的方式,來束縛劉德華的良心,以死來逼迫他再見女兒一面。、
如果說執著,能讓一個人成為更好的自己,那執念,便會毀掉一個人的人生。
人這一輩子,若有一個執著追求的目標,是一大幸事,但若被執念遮蔽了目光,忘記周遭世界,隻活在自己夢裡,那便是一場災難。
楊麗娟一家之所以走到這一步,多半還是他們身上想要改變現狀的執念。
與其說夢境代表緣分,宿命,不如說這是一個人欲望的具象化。
楊麗娟為情所困,更多是被自己的欲望所困,若沒自己對現實的不滿,那也不會有以後的悲劇了。
夢碎人去,徒留傷悲
在眾人看來,楊麗娟與劉德華的「見面」,會因為楊父的去世,而畫上一個句號。
然而,楊勤冀遺書中「我死了,你劉德華還要見我們孩子」的句子,卻註定了故事依舊繼續。
過去,楊麗娟追星劉德華,是為自己而追;如今,她要求劉德華見面,是為父親而見。
可劉德華依舊拒絕與她見面,這一次遭拒後,楊麗娟把所有的怨氣都宣泄了出來。
百般算計終成虛妄,萬般執著得失難量,留下的只剩無邊的失望與恨意。
一方面,她向媒體哭訴自己這些年的境遇,自己為劉德華做出的犧牲,自己付出的青春,走過的血淚之路;一方面,她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劉德華賠償自己30萬元。
而這時的劉德華,也已被輿論壓得喘不過氣,一時間,他成為眾矢之的,公司更是被迫停工。
多年之後,劉德華在一次訪談中講道,自從出了「楊麗娟事件」後,就出了很多效仿者,他們「以死相逼」,只為見他一面。他的神經極度緊張,更因此患上了憂鬱症,要去看心理醫生。
可是,哪怕自己深陷困境,當得知楊家還有高利貸時,劉德華還是義無反顧,選擇了出手相幫。
而這一切,楊麗娟一無所知。
此時楊麗娟眼中,劉德華早已從夢中情人,變成了殺父仇人。
起訴失敗後,楊麗娟回到了甘肅老家,從此不再接受任何採訪,她似乎覺得,是媒體的推波助瀾和劉德華的冷漠無情,才導致了一切悲劇的發生。
其實,有很多媒體人都曾反思過這件事:若不是媒體樂於見到楊麗娟的瘋狂,以此追求新聞的爆點,若不是媒體為獲得獨家新聞,賣力地煽風點火,楊麗娟也不會一步步朝著媒體「設計」的道路走去,最後落得臭名遠揚。
故事的悲劇,絕不可能獨自發生,所有的一切,都曾有過伏筆與鋪墊。
2014年,楊麗娟做客《東方直播室》,她以己為戒,勸追星族們不要學她。
這場訪談,宣告楊麗娟正式退出追星的行列,也宣告她的追星夢,徹底破碎。
過去的楊麗娟總是沉溺在自己的夢裡,期望著每天都可以夢到劉德華。
而如今她的夢裡,只有父親,只有那一遍遍對父親的悔過之聲。
夢醒時分,隻願回頭
2019年底,已過不惑之年的楊麗娟,接受了魯豫採訪。
她說,她在外界的形象,一直是被人誤解的,她並不是大眾眼中那個自私、執拗的人,這一次,她想向大眾袒露一些自己的心聲。
如今的她,找到了一份工作,一月兩千塊錢,她開始信仰基督教,唱詩祈禱,希望可以救贖自己的靈魂。
她說:「我當時忽略了家人的感受,讓他們為我背負了太多,包括經濟上和精神上的。」
現在她只想好好生活,好好工作,讓母親過得好一些。
而她父親的骨灰,早已被灑入黃河,每年的清明,她都會去祭拜父親,並告訴他:「你的孩子長大了,我會努力生活,照顧好媽媽,請你原諒女兒。」
節目後半段,楊麗娟問了魯豫一個問題:「十幾年來,看過新聞的人那麼多,有沒有人在看到新聞之後,真正關心我這個具體的生命,問一句她現在還好嗎?」
她還是希望有人可以記住她,可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裡,楊麗娟的故事,更多是被人當作是一場上不得臺面的鬧劇。
其實,楊麗娟不是瘋子,更不是偏執狂,她只是一個極敏感之人,在自己的童話裡,不願走出而已。
她從始至終都是被父親保護起來的小女孩,直到父親去世,她才開始正視這個熱鬧且冷酷的世界。
童話裡都是騙人的,那些能最終得到的幸福,往往不是最初尋找的,而是在尋找的過程中慢慢收集的。
可惜從沒有人教過她真正獲取幸福的方法,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她變得不知進退,不經誘惑,不堪一擊。
最終,用自己的故事,撕開了追星的真相,也撕碎了自己的夢。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沒誰是屬於誰的,明星不應該是粉絲的全部,而粉絲也不應該隻在意明星。
每個人都是普通人,身邊都有著許多值得自己守護的人與事,
當我們執著於一事無法自拔時,不妨想一想,我們是否只為自己而活。
一時的驕縱、偏執,都會在某一天加倍奉還;只有經歷過顛簸、起伏,才明白身邊人的可貴。
木心說:「時間從不是藥,藥在時間裡。」
在時間裡平和下來的何止是心情,還有一個人的信仰。
哪怕一生熱愛難回頭,人生也要向前看,永遠別爛在過去,毀在夢裡。
正如魯豫對楊麗娟說的那樣:「平靜踏實的日子,才最讓人值得珍惜。」
本文作者:琳小柒
責任編輯:柳葉叨叨
#楊麗娟##劉德華##追星##狗仔隊#
>楊麗娟:為追星逼父跳海自殺,那個要嫁給劉德華的女人如今怎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