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流行的歌全開放 反壟斷第一案讓聽歌更自由!網友:周杰倫不再是騰訊音樂的「專屬」了

  

  騰訊音樂擁有周杰倫歌曲的獨家音樂版權,用戶在其平臺上聽周杰倫的歌還需要付費購買VIP會員。

  每日商報訊 周杰倫,再也不是騰訊音樂的「專屬」了,以後他將是「大家」的了。

  7月24日,隨著國內音樂「反壟斷第一案」正式落錘,盛行多年的獨家音樂版權模式終於被關進了「小黑屋」,以前被騰訊音樂緊緊攥在手裡的周杰倫的歌曲,現在網易雲音樂等平臺也有了共享的機會。

  什麼是「獨家版權」?通俗地講,就是一家平臺如果買下了某個歌手所有的歌,那麼在另一家平臺上,用戶不管花多少錢都聽不了,想聽只能去買了版權的平臺。而在「後版權時代」,下載多個音樂應用、為不同平臺付費會員、聽歌時常常需要切換平臺……這些困擾著千千萬萬用戶們的煩惱都將煙消雲散。音樂版權從「奢侈品」,重回為「日用品」,在數字音樂行業近十年來的「遊戲規則」迎來破局之時,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兩大巨頭又該何去何從呢?

  獨家音樂版權模式 用戶糟心、平臺費心

  最近,一則消息讓整個音樂圈沸騰了。7月24日,市場監管總局向騰訊音樂發出禁止獨家版權的處罰決定書,按照處罰決定書要求,30天內,騰訊音樂需取清除獨立音樂人之外的獨家版權,而獨立音樂人的獨家合約期最多也只能為3年。針對此次監管措施,另一巨頭網易雲音樂也第一時間公開表態:堅決支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處罰決定。對此,不少吃瓜大眾,可能會發出疑問:為什麼盛行多年的獨家版權模式突然要被禁止了?因為讓一個平臺「包圓」某個音樂人所有專輯歌曲的形式,不管對用戶還是對平臺,都太糟心了!

  相信提到這個場景,許多經常聽歌的人都會深有感觸:想聽周杰倫的歌,得去騰訊音樂旗下的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平臺買了會員才能聽完整歌曲;想聽華晨宇的歌,又得「轉臺」到網易雲才能搜索到;想換個口味聽容祖兒的粵語歌,又得切換到騰訊音樂的平臺,才能聽到專輯版的歌曲……不少時間卻都浪費在了「轉臺」上。

  為了爭奪歌曲的獨家版權,各大數字音樂平臺這些年來也是費盡了心思,從2014年起就已經明裡暗裡地打響了這場「版權大戰」。當時各大平臺爭奪的對象還是唱片公司的版權代理,為了爭奪華納音樂、環球音樂、SONY音樂等知名公司的版權,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阿裡音樂等頭部平臺年年都通過大量撒錢殺進市場,導致版權費用水漲船高,僅短短3年,相同的歌曲版權價格就漲了快10倍,以華研國際的獨家版權為例,就從2015年的2000萬元每年,上漲到了2018年的3年5億元,漲了8倍有餘。

  1%的獨家「歸零」 自制原創音樂成新方向

  在這樣的「惡性競爭」下,2018年國家版權局及時出手,推進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及阿裡音樂三家公司進行版權合作,完成了平臺之間99%的音樂版權的授權。可沒多久,大眾就發現了平臺之間耍的新「手段」——最流行、最常聽的歌曲都在那1%裡,周杰倫、蔡徐坤是騰訊音樂的1%,華晨宇、BTS防彈少年團是網易雲音樂的1%,也就是說,具有頂級制作的歌曲都集中在了需要獨家音樂版權的1%裡,如此一來,手機裡的音樂APP還是一個都不能少。

  作為另一種「燒錢」模式,1%的獨家版權也讓平臺們苦苦掙紮著,終於阿裡音樂最先熬不住了——今年2月5日,旗下的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正式停止服務。蝦米音樂的黯然退場,讓平臺眾多忠實用戶傷感的同時,也讓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數字音樂行業「版權大戰」的殘酷。

  因此,現在落地「取消獨家音樂版權」的監管措施,讓1%「歸零」,完全是適時而必要的,並且,縱觀全局,對於各方,或許都是一個新的開始。

  而對於兩大數字音樂巨頭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來說,捨棄獨家版權,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版權價格回歸理性後,節約下來的版權成本可以投入到原創音樂的自制上,比如,騰訊音樂打造的「騰訊音樂人」計劃、網易雲音樂推出的「颶風工作室」,都是從源頭上創作音樂,在這些扶持音樂人的計劃上深入挖掘、再接再厲,給予更多獨立音樂人進場機會的同時,也能更利於形成平臺自身優勢,而非成為像版權一樣易買也易失去的「流動品」。

>最流行的歌全開放 反壟斷第一案讓聽歌更自由!網友:周杰倫不再是騰訊音樂的「專屬」了

211206 防彈少年團橫掃AMA→LA演唱會完成後入境

尋夢園

和兄弟鬧掰?被自創潮牌stage踢出局?多年費心宣傳的羅志祥太慘!

尋夢園

明星傳送門每日一星趙麗穎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