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亦凡算什麼偶像,來看看劉德華這四十年做過的事

  吳亦凡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幾乎全網都在「錘」他。

  

  一個頂流,沒有音樂作品,沒有拿得出手的影視作品,娛樂緋聞一大堆。

  

  無論事情真假,作為一個偶像,吳亦凡真的失格了。

  

  與此同時,劉德華發出自己從業40年的視訊。

  

  

  這麼多年,劉德華幾乎沒有緋聞,無論音樂還是影視都有代表性的作品。

  

  「天王」永遠不會讓人失望。

  

  但劉德華說,他只是一個普通人,我們看到的所有都是一個叫劉德華的普通人辛辛苦苦工作的結果。

  

  劉德華憑什麼火了40年,只有他自己知道。

  

  

  說到劉德華,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明星。

  

  不是小鮮肉,也不是帥大叔,是不用加任何形容詞的,明星。

  

  這表明的是他的江湖地位,也是他於演藝界三十五載,打拼出來的成就。

  

  其實時至今日也總要有人會說他,唱歌不如張學友譚詠麟,演戲更比不上梁朝偉,張家輝,劉青雲,不知道為什麼能紅這麼多年。

  

  可如果在衡量一個人的時候,總是不知不覺地把他與行業裡最頂尖的一些人做對比,那本也就是一種肯定了吧。

  

  

  劉德華確實不是一個天賦型選手。

  

  剛開始唱歌,他嗓音條件很一般,看不出能做一個真正歌手的資質,譚詠麟就告訴過他:「你要唱歌,就得付出比我更多的努力。」

  

  

  劉德華說,因為自己小時候很笨,朋友就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大耳牛」。

  

  那時大家都很貪玩,喜歡亂打別人的電話,每次電話打通了就問:「大耳牛在不在呀?」

  

  別人說不在的話,馬上就掛掉換另外一個人繼續再打,再問:「大耳牛在不在?」

  

  延續這樣打四五次後,真正的「大耳牛」劉德華就出場了。

  

  他會再打這個電話說:「我是大耳牛,有沒有人打電話給我?」

  

  有次整完別人回家後,劉德華跟媽媽說了這件事,哪知道媽媽把他狠狠地罵了一頓,還要他打個電話過去道歉。

  

  「從那以後我就再也沒有整蠱別人了。」

  

  

  八十年代,他用他稍顯稚嫩的聲音唱了幾首歌曲,卻回饋平平。

  

  他本是從影壇轉戰樂壇,出了幾張專輯都不見成果,其實是可以選擇不在音樂上下功夫,專心發展影視的。

  

  可他並沒有因此放棄音樂事業,反而是更加下苦心練習唱功。

  

  並且在提高音樂實力的同時,他分析自身條件利弊,用硬生生練出的強大顫音,加上自身特色的鼻音,終於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這種自身風格讓他的聲音,音樂都有了極高的辨識度。

  

  而且他清楚自己天賦上的劣勢,唱歌的時候總是充分地運用感情,將每一情歌都唱得像愛人的低吟。

  

  唱功,風格,感情都到位了。

  

  所以1990年,他憑借《再會了》一曲奪得當年的十大勁歌金曲以及最受歡迎男歌手。

  

  他唱得用情極深,加上幾年用心磨礪的唱功,這獎項他拿得實至名歸。

  

  

  其實,未成名前的劉德華不過是一普通人,只是人如其名,「德華」二字彰顯的正是其品德和才華,而他的才華乃是由勤奮所得,典型的明星「勞模」。

  

  成名後他也沒有松懈,開始自己作詞。

  

  91年他填了第一首詞《情是那麼笨》。

  

  發表到報紙上後黃霑嘲笑道「沒有看過寫情寫得那麼笨的作詞人。」

  

  這一罵就是三年。

  

  但劉德華沒有放棄,還是一直在寫。

  

  到了《冰雨》,黃霑總算松口誇獎了他。

  

  後來黃霑作曲,劉德華寫詞兩人合作了《真愛是苦味》。

  

  作詞有所成就之後他又參與了作曲,後來不少作品都是他親自譜曲填詞的,如《如果有一天》,《無間道3》的主題曲《自作自受》,杜汶澤的《兄弟》。

  

  92年他與郭富城,張學友,黎明被並稱「四大天王」,成了香港樂壇的代表,連拿了十年的最佳男歌手。

  

  他是真的喜歡唱歌填詞,從無到有,把平庸的條件的自己打造成炙手可熱的天王,他將一句皇天不負苦心人表現得極盡描摹。

  

  

  除了勤奮,劉德華的品行,在香港娛樂圈都是罕見。

  

  很多機遇都是他靠著人品賺來的。

  

  劉德華第一次見周潤發時,周潤發帶了一塊金表。

  

  當時劉德華還是個跑龍套的,周潤發已經是主角了。

  

  那塊很有名的金表讓劉德華忍不住多看了兩眼,哪知周潤發說:不用看,如果努力了,每個人都會有。

  

  所以從那以後我就覺得自己要努力當個好演員……」

  

  

  比起唱歌,表演是更看重天賦的。

  

  而劉德華在這方面可以說不比唱歌好多少。

  

  他皮相雖好,但那是九十年代的香港,群星璀璨,最不缺的就是長得好看的小生。

  

  不過他剛出道時運氣好,得了發哥的賞識,在還不懂怎麼去演戲的時候就能演許鞍華的戲。

  

  

  讓劉德華嶄露頭角的電影《投奔怒海》,周潤發推薦的。

  

  當時因為這部戲涉及一些政治內容,周潤發怕會影響自己在臺灣的市場,就沒有接,但是把劉德華推薦給了夏夢,夏夢回去找許鞍華商談的時候,發現鐘志文和林子祥也同時推薦了劉德華,於是就定了他。

  

  但是劉德華顧慮,周潤發怕影響自己的臺灣市場,那自己接了是不是也會影響自己的臺灣市場?

  

  周潤發拍了拍他的肩膀說:「拍了,你起碼會有香港市場和中國內地市場,推了,你就什麼市場都沒了。對你來說,這是一次絕好的機會,你小子要好好把握住,千萬別輕易放過了。」

  

  就這樣,劉德華接拍了《投奔怒海》,後來這部電影票房大賣了。

  

  殊死一搏的劉德華嶄露頭角。

  

  

  之後劉德華乘勝追擊,憑借《獵鷹》紅透香港,成了受無線熱捧的「五虎將」之一。

  

  他也看清了自己的優勢,總演一些浮誇的,年輕帥氣的角色,頗有些花瓶的意味。

  

  90年代,他的影視公司負債累累,為了還債幾乎到了只要給錢就拍的程度,兼之那時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他經常一天好幾部戲一起拍,大多數情況下連劇本都沒有,這樣的條件下沒辦法揣摩角色。

  

  在這段屬於演員的黃金時期,他的演技並沒有得到鍛煉。

  

  

  90年代初期港片輝煌的時候,很多明星包括成龍,李連傑,周星馳等都曾經開辦過電影公司,但後來都因經營不善而倒閉了。

  

  只有劉德華的天幕公司一直挺到了今天,並且投資拍攝了《瘋狂的石頭》和《瘋狂的賽車》等優秀電影,提拔了像寧浩這樣的青年導演。

  

  

  而作為一個大眾偶像,他又極其在意自己的形象,他希望他是正面的,他的每一個角色都能招人喜歡.

  

  多年前做慈善的時候他甚至說過:「我不演壞人,就算演了壞人最後一定要死。」

  

  這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的選角,也限制了他自身的發揮,讓他不能成為一個不顧一切的演員。

  

  可他雖然保護著偶像這一標簽,但不是沒有努力做演員的自覺.

  

  他為《瘦身男女》在盛夏套上幾百斤的矽膠模型,為《愛君如夢》苦練舞技,也敢挑戰從年輕演到老的《童夢奇緣》,《暗戰》裡人性龐雜的悍賊。

  

  

  他拍戲的時候是真正努力的,王千源就曾說過,在拍《解救吾先生》時,有一場用鐵鏈勒吳先生的戲,劉德華強烈要求王千源真的用力,不要手軟。

  

  時至今日也還是有很多人會說他「演誰都像劉德華」。

  

  可他早已憑《暗戰》《大隻佬》《桃姐》拿了三次金像獎最佳男主,以《無間道3》和《桃姐》獲得了兩次金馬獎最佳男主。

  

  尤其是以《暗戰》得獎的那年,與他同爭影帝的有,曾志偉,劉青雲和吳鎮宇等人,這足以說明這個影帝的含金量。

  

  

  他天賦不出眾,混跡於這些璀璨得耀眼的天賦凜異的人群裡更顯得滿身塵埃,但好在他聰明又努力,坦坦蕩蕩也是一路向前。

  

  「我和劉德華是最好的朋友。」很多圈中好友坦言很佩服劉德華,「真的,他是個很敬業的人,從外貌、演技、歌藝各方面來衡量,他都是個傑出的藝人。」

  

  

  2018年,劉德華在泰國拍廣告墜馬受傷,返港住了兩個月醫院,但事發幾天後官網卻忽然爆出消息稱2018年將開啟劉德華全國巡演。

  

  今年,劉德華就60歲了,從1991年開始,他開了將近五百場演唱會,唱了百餘首歌,演繹了無數的人物。

  

  他是個毫無爭議的勞模,早已過了知天命年紀卻還奔波在演藝的第一線。

  

  時代變遷,他卻一直都在。

  

  

  總有人質疑劉德華的形象,覺得他裝,虛假。

  

  的確,他頭銜太多,事跡太多,從當初紅透亞洲的四大天王到如今的華人圈第一偶像,他唱歌,演戲,做制片人,搞慈善。

  

  60歲依舊保養得宜也依舊拼命工作,圈內圈外一大片好友,誰提起他都要說個好,說他努力講義氣,說他待人親切沒有架子,他也從來眉眼彎彎,溫柔的似乎能融化歲月。

  

  

  他時刻保持著自己的偶像形象,完美的像一個假人。

  

  可這就是他對自己的人生定位,他非常清楚自己應該做一個什麼樣的人,相較於歌手,演員,他更傾向於偶像這一身份,他明白自己的形象給世界和人們帶來的影響,所以他時刻提醒自己,約束自己,督促自己,一直謙遜的講話一直溫柔的笑,數十年如一日的把小到動作外形,大到言行修養都保持在一個完美的標準上,他希望給公眾樹立出一個積極健康的偶像形象。

  

  常年保持這樣的完美,需要付出的又是多少努力呢?

  劉德華有一首叫《十七歲》,是03年他自己填詞的一首歌,寫給自己也寫給粉絲。

  

  MV裡有他十七歲時面試的影像。

  

  十七歲,那時他沒成年,臉上有嬰兒肥,談未來似乎也還遠,那是他的青蔥年華。

  

  他在歌中這樣唱:

  

  「喜歡我別遮臉,任由途人發現「

  

  他在香港最輝煌也是最混亂的八九十年代打拼,一步一步走上來,表面上多麼光鮮亮麗背後就有多少心酸苦楚。

  

  但總算拼了命,一路成長,他為舊時光哽咽也因一直支撐他的人落淚。

  

  

  1981年,一個天氣很好的下午,劉德華正式出道了。

  

  「嘿,劉德華,你是巨星啊!」

  

  但劉德華卻說:我只是個「笨小孩」,每件事都需要練習很久。

  

  做「頂流」可能更需要機遇,而成為40年的「頂流」需要的就是十年如一日的努力。

  

  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天王。

  

  娛樂圈紅一時的人很多,紅一輩子的只有劉德華了。

  

  「明星」是個中性詞,如果用來形容劉天王那一定是褒義詞。

  差一點做了配槍女警的情歌天後,唱歌這件事卻成了最大的心酸?

  母親毒罵,父親拋棄,《回家的誘惑》女主角也沒有躲過婚姻背叛?

>吳亦凡算什麼偶像,來看看劉德華這四十年做過的事

騰訊音樂娛樂盛典太貪心?請到了周杰倫還不滿足,還在邀請劉德華

尋夢園

BBC改編經典巨作!被五個國家翻拍,命運摧殘下也無法撼動的靈魂

尋夢園

安以軒驚艷寫真圖集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