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追夢出航到載夢返航,《夢在海這邊》能量熱劇大獲好評

  以海歸創業者的群像故事為縮影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夢在海這邊》,聚焦時代社會發展變化,全方位展現社會的變革浪潮,將個人奮鬥創業植根於社會經濟發展的現實生活中去,橫跨中國經濟、社會改革巨變的30年,跌蕩放誕起伏的故事情節和鮮明的時代質感,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人民日報給予這部劇充分肯定,並評論說:「電視劇深刻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後中國社會的深刻變化,真實還原了中國人民洶湧澎湃的創新創業實踐,體現出當下中國大地就是一個充滿希望與夢想的奮鬥舞臺。」

  該劇從20世紀80年代中演繹至今,可謂勾連起幾代人的共識,故事從帶著80美元出國的趙小青和肖戰、李十一、艾薇等人在海外的匯合開始,講述了這些「第一代」赴海外留學人群,為追求夢想而出航,經過在海的那邊理想與現實的碰撞,最終又載夢而歸,在國內繼續砥礪前行,以實際行動創新、創業,為中國的強大貢獻力量的主線敘事。

  《夢在海這邊》塑造的是海歸創業者群像,其實也是借由一個群體去捕捉更多普通追夢人的群像。在最新的劇情中,「海那邊」和「海這邊」依然是眾人爭議的熱點,趙小青和陳教授因為林星海出國的事情,甚至有一個長達近7分鐘的對話,兩人從為什麼出國搞科研,到孩子們都出國,國內還怎麼發展?再到優秀人才是否願意歸國,以致孩子的成長不應該給予怎樣的庇護種種話題,闡述著三代人面對出國與歸國這一人生重要抉擇問題的各自觀點,劇集也借兩人的這場對話,消解觀眾對「海那邊」和「海這邊」存在的諸多誤讀和誤解,闡釋與時俱進的觀點,從當年出國追求夢想和願景,到如今歸國實現夢想共築偉大願景的變遷發展,堅定學成歸國的情懷。

  是的,從見證留學生們在異國求學的生存壓力,到他們歸國後在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再到新一代留學生面臨的誘惑和考驗,以及老一代海歸們究竟應該創造出什麼樣的環境吸引更多的人才返航,是《夢在海這邊》一直思考和追逐的話題,這也是劇作的用心之處,這個時代,「海那邊」和「海這邊」 無論關係緊張與否親疏與否,總之關聯只會日益緊密,如何展現這種關係,帶有感情的處理這種關係,值得每個人認真對待。

  劇集也因此有了展現民族精神閃光之處的細節,眾角色人物被布局在醫藥、計算機、金融等多個領域中,去講述這些領域的發展和崛起。而堅韌不拔,負重前行一直是這個民族可貴的品質,這也是這部劇致力向觀眾傳遞能量之處,從眾人向往美好生活到合力創造美好生活,最終實現中國夢,依靠的,正是這種匯聚成城的無數個體的力量,而這種能量也給這個冬日帶來溫暖和觀眾熱議的口碑。

  《夢在海這邊》的故事還未結束,肖戰、趙小青、艾薇等等人也將面臨更多來自情感、家庭、事業等方方面面的考驗,但在這場有關「夢在海這邊」 洶湧澎湃的創新創業實踐,確實做到了與飛速發展和變革密切相連的正能量傳遞。他們,是夢在海這邊的代表。

>從追夢出航到載夢返航,《夢在海這邊》能量熱劇大獲好評

原作9.4分,翻拍後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輸」在哪裡?

尋夢園

雪中悍刀行:徐鳳年有兩個舅舅?鄧太阿舅幫億次,吳起投靠陳芝豹

尋夢園

臺詞被指撞車英劇,《不完美的她》總制片人回應稱是巧合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