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開往彼岸的愛心大船!首部本土郵輪劇《海洋之城》情暖人心

  一艘開往彼岸的愛心大船!首部本土「郵輪劇」《海洋之城》情暖人心

  

  文:田金雙

  

  

  最近連追十三集江蘇衛視和芒果TV同步熱播的電視劇《海洋之城》,有種欲罷不能之感。該劇中有個橋段久久不忘:張總貨運事業受挫,菜鳥導遊天悅安慰他說:「看起來我們是下了船,其實我們是上了岸。」張總聞言,神色一振,如夢方醒說聲謝謝。事實亦是如此,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如果信心不倒,儲備好自己,就有再次爆發的機會。

  

  平心而論,《海洋之城》是中國本土意義上首部「郵輪劇」。而就該劇熱播情況來看,該劇收視率委實不俗,節節攀升。簡言之,無論是震撼人心的視聽效果,還是好看的故事,都讓人身陷其境無力自拔。

  

  一船一世界!提及「郵輪」題材,想必有兩部電影絕對不能繞過,一是《海上鋼琴師》,二是《鐵達尼號》。前者用一個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的經歷,塑造一個史詩般的傳奇。後者用窮畫家傑克和貴族女露絲拋棄世俗愛的經歷,講述一個感人至深愛的故事。相比之下,《海洋之城》這部劇則用「魚骨式」布陣,講述一個個感人至深愛的故事,暖心暖胃。在這部劇中,我們不僅可以見證胡奶奶和薑爺爺的夕陽愛情,也能見證身患絕症女孩小西內心的夢想和奢望,亦能看到一個職業郵船大副和菜鳥導遊的個人成長史……

  

  可以說,一艘郵輪,儼然一方小世界,之所謂:一船一世界,見證人間百態。但是情暖人心的,不僅僅是愛,還有愛的療傷和精神療愈的過程。所以,從題材上來看,盡管《海洋之城》是一部「郵輪劇」,實則是一部與愛有關的治愈系暖心之作。

  

  

  斯記得,多年前美國有部長達200多集的美劇,名為《愛之船》。該劇中,郵船是背景,講述一個個美式喜劇,或者說美式單元劇。相比之下,這部中國本土郵輪劇,則大氣、磅礴且厚重得多,不僅採用鐵達尼號三倍體量的郵輪實景拍攝,就連海上救生的場面也用真正的大海做背景,這種實景式創作遠比陸地拍攝高難得多。

  

  

  在創作手法上,這部劇採用的是類單元劇的「魚骨結構」,這種結構,兩線並進,主線分支明晰,互為補充,既兼顧郵輪旅行的特點,又照顧到中國觀眾的觀劇習慣。職業郵輪大副的從業經歷和菜鳥小導遊的個人成長,讓發生在郵輪上的故事更多代入感,真實、暖心且接地氣得多。

  

  相比之下,張翰飾演的郵輪大副丁凱,身上更多職業精神和勵志精神。其處理突發事情時,果斷、果敢又不失人情味和藝術性。而對於自身工作,又作風嚴謹幾乎讓你找不到一丁點兒瑕疵。可以說,這樣的角色,身上具有矛盾的雙重性,立體、豐滿且暖心得多。

  

  

  而之於王麗坤飾演的菜鳥小導遊天悅,看似是個學霸,實則是職場菜鳥。幸好,頑強、率真的她憑一顆熱血,在風暴中最終長大。可以說,縱觀全劇,有愛情、有糾結,還有悲歡離合和生離死別,亦有道貌岸然的狡黠高手。但是這一切,都在這部愛的郵輪上得以化解。所以在該劇中,我們不僅能看到薑爺爺胡奶奶愛的堅守,也能看到絕症女孩小西內心的夢想和奢望,亦能看到菜鳥小導遊遭遇險情時的另類化解……所以,這部郵輪絕非一部簡單的的郵輪,本就是一部駛向愛心彼岸的大船。其中有溫情、有殘酷,有愛情、有親情,亦有對人性弱點的考驗。

  

  尤為值得稱道的是,這部《海洋之城》不僅僅是中國本土劇,更是一部具有國際大情懷的暖心之作。該劇中,船長、副船長、大副、二副、娛樂總監、酒店總監、行政主廚、前臺、海乘人員等人中西文化交鋒、沖突,巧妙融合,巧妙化解,交鋒之後更富人性大愛。所以,大副丁凱幫船長邀請哪些客人進餐的一次晚宴,無形中改變海洋號的文化氛圍。

  

  

  縱觀這部《海洋之城》,絕對不是一艘郵輪那麼簡單,而是一個海上之城,一個行走的海上世界,這個世界中的每一個旅客,既是行色匆匆的旅客,又是一個愛的守護者。這些愛心守護者,就像那個名叫1900的海上鋼琴師一樣,見證更多的文化交流,見證更多人間冷暖悲歡離合。所以,這是一艘開往彼岸的大船,每個人都是追尋內心真我的旅客,格局夠大。

>一艘開往彼岸的愛心大船!首部本土郵輪劇《海洋之城》情暖人心

曝光綠茶女勾引我男朋友的聊天截圖,居然沒被綠,還很漲姿勢!

尋夢園

甜劇《手可摘星辰》中的經典臺詞,值得我們去體會去思考

尋夢園

德雲社裡的「寡王」,張雲雷憑實力單身,何九華拒絕相親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