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搞」的孫儷,有著一張不好欺負的臉

  上周末把最後兩集《理想之城》補完了,可能是我的嘴開過光了吧:

  如果真是精品,生命周期一定會很長。哪怕完結了,也會在之後很長的一段日子裡被反覆提及。

  雖然收官一周多了,但後期的口碑一直在反哺收視▼▼▼

  基本上是同期廣電漲幅最高的劇了▼▼▼

  

  豆瓣評分也最穩定▼▼▼

  在其他類型國產劇都有標桿作品的情況下,職場劇一直沒有,且很難有水花。

  要麼打著職場劇的名義談著光鮮亮麗的戀愛,要麼套點行業的話術進出高級場所,不是霸總就是行業精英,最多,也是各種北漂滬漂在大城市奮鬥的都市劇。

  畢竟,真正脫胎於真實的職場,有著並不輕松的追劇體驗,不是大部分主流觀眾都能接受的。

  《理想之城》的出現終於在國劇市場撕開一道口子▼▼▼

  上班就是上班,考核制度,人際關係,職業目標,薪水績效,哪一項不耗費打工人的心力?

  《理想之城》真實、豐盈地展現職場龐雜的人際關係網,說盡了各種職場的無奈▼▼▼

  劇中所有職場女性,要面對的刻板印象,以及偏見和歧視都是真實的▼▼▼

  之所以讓人覺得如此真實,因為它就是真人真事改編而來,女主角蘇筱的故事就建立在編劇好友口述的基礎上▼▼▼

  有些年輕的觀眾難以產生共識,覺得從蘇筱進入集團後的戲份開始不好看/崩了/胡編亂造▼▼▼

  我在想,是不是因為他們還在奮鬥成為團隊小領導的路上,尚未接觸到更高層的核心矛盾,所以無法感同身受?

  那些已經打拼出一番事業的女性,更理解蘇筱遭遇的一切▼▼▼

  

  這些評論從表述看,應該是現實中的高管了。她們真情實感地看蘇筱過關斬將——

  理想和現實的巨大落差,很能消磨一個人的銳氣,最終很多人妥協了放棄了,迎難而上的極少#朋友圈的業內某大佬發言#▼▼▼

  而讓觀眾對蘇筱產生這樣的共識感,和孫儷的貼臉塑造分不開。

  不知道你有沒這個感覺,作為上海姑娘,孫儷一直有著一張【不好欺負的臉】。

  拍攝花絮中孫儷自己也說過:我什麼也沒做,什麼也沒想,沒表情的時候別人就覺得我難搞。

  懟著孫儷的臉看,你會發現,她的五官走大氣舒展掛,尤其是眼睛,整個輪廓就透著一股勁兒▼▼▼

  盛年之後,孫儷多了站到過最高峰才有的眼神和氣度▼▼▼

  而她演的,不管是甄嬛、周瑩、羋月、房似錦、杜娟,都能夠在柔和和凌厲間切換遊走,表現出一個人物成長前後的差異▼▼▼

  哪怕哭,也是倔強味的:我哭了但是我不需要你安慰,我自己會調節好情緒並且更鯊▼▼▼

  孫儷是喜歡自己給出的這些角色的,因為她們聰明、剛毅、不屈不撓,都有女性的一股韌勁。

  這種勵志感是她本身就在追求且想傳達給觀眾的:

  「我喜歡的人物總有一股力量,我覺得力量感非常重要。積極地面對生活,永遠不妥協,遇到很多困難,但是不會抱怨,我覺得這樣的角色非常吸引我。」

  到了《理想之城》,這張臉與蘇筱身上的棱角和鋒芒,以及不服輸、不合流的韌勁完美咬合,完成了一個之前大螢幕裡沒見過的職場女性新形象。

  觀眾跟著她從單純的勇敢、積極,進化到辯證看待人的不同面,正視這個世界的黑白灰,一起成長的同時,我們欣喜地看到了內地職場劇的更多可能性。

  此前,沒有一部職場劇裡的女性主角這樣演繹過,不是不能,更多的是不敢去做。

  因為,它意味著,在劇中要放棄所有約定俗成的女主表演方式;在劇外要放棄那些喜聞樂見的營銷宣傳手段#敢問哪部職場劇女主不推幾條妝容、服飾、包包揭秘的文#

  那個為了夢想咬牙前行,不和同事計較付出到底值不值得,遇到誘惑始終堅守內心的倔強姑娘,被孫儷塑造得讓人相信在職場耕耘和收獲是有著必然聯繫的。

  這也是孫儷和蘇筱最相似的地方:墨守陳規只會輸,打破規則才會贏。

  而蘇筱為了和董事長頂峰相見,一路經歷了各種各樣的挫折和打擊。

  孫儷的神奇在於,她頂著這張倔強的臉,成功地讓我們相信她是會被欺負的,而後也會用自己的方式完成逆襲。

  很多時候,她的委屈、難過、挫敗,在繃不住的那一刻,很好地感染了觀眾。

  失業加分手後,看到爸爸特意趕來擺出的一桌子菜,蘇筱扁嘴,吸氣,抑制不住的淚,是在異鄉打工的我本人▼▼▼

  進入集團後,以為離夢想更近一步,但迅速明白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後,在家突然破防大哭,是「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就在一瞬間」的真實寫照▼▼▼

  看的我也跟著她的抽噎喘不過氣

  想當年眉姐姐去世的時候,她聲淚俱下,我抽抽嗒嗒▼▼▼

  月兒委屈的飲泣吞聲,也讓人心膽皆碎▼▼▼

  哭戲好不好,不是衡量演員合不合格的唯一標準,但的確,好的哭戲能更好傳達人物情感的轉變,讓人共情憐愛,反過來推進劇情▼▼▼

  而且孫儷的很多場哭戲看上去說來就來,其實層次還不同。

  職場受挫,思考要不要辭職時,她忍不住給父親打了一個電話,無聲落淚,讓人心疼這個帶著死腦筋的理想主義者▼▼▼

  

  剛開始的那兩集裡,面對男友振振有詞的劈腿,孫儷帶著哭腔地用力反擊▼▼▼

  還有那場醉酒發泄戲,她把夏明當成前任,把一路被欺負的憋屈都喊了出來,哭得那叫一個撕心裂肺▼▼▼

  演對手戲的趙又廷,和導演、工作人員都被她帶哭▼▼▼

  導演劉進在現場驚了:你怎麼可以情緒這麼飽滿,說哭就哭?

  她說,我準備了很久誒▼▼▼

  是的,孫儷的情緒都是有準備和遞進的,不是一開始就崩潰。

  「因為蘇筱的情緒來來回回在我心裡很久了,所以在現場我才可以這樣表達出來。」

  這種比較濃烈的情感戲,她都會和劇組溝通,在剛開機的前兩個禮拜不要安排。

  「因為我還沒有很自信地說,她已經在我心裡了。我需要一次次去認證我的感受對不對,讓對手去感受、讓導演去評判,她此時此刻是蘇筱還是孫儷。當我心裡有底了,我可以慢慢去演一些情感濃烈的戲。」

  她要努力分清是蘇筱的眼淚,還是自己的眼淚。

  這是演員孫儷對人物的信念感,不讓自己的情緒過多地影響角色的人物表達。

  這種信念感貫穿整個拍戲過程,她不放過任何細節:比如下班回家得背著挎包,因為要裝電腦,不然在家看電腦就說不清了▼▼▼

  甚至劇中蘇筱手繪出的心情和故事,都是孫儷自己畫的▼▼▼

  #理想之城的片頭是她寫的,寫了49遍#

  從外到內,從衣著到心態,從方方面面的細節完全代入蘇筱。

  所以,最後她才能在這個沒有很大表演空間的角色裡,依然讓網友產生強烈共情吧。

  內地一線女星中,孫儷是一個挺特別的存在,中花稀缺,但以她當下的段位和影響力居然還能踏踏實實地在小大螢幕裡耕耘,一個個地拿出角色,蠻可貴的。

  如果說《玉觀音》還是靠直覺和本能在演戲,那2009年的《小姨多鶴》是她的演技成熟期,所有的機會都基於她在其中的突破▼▼▼

  2011年正式燃起戰火:《甄嬛傳》讓孫儷走完鈕祜祿的一生;4年後的《羋月傳》,她走完月兒的一生;2017年《那年花開月正圓》,她又走完陜西女首富周瑩的一生。

  之後的《安家》和《理想之城》,她在現實的紅塵中翻滾,角色更接地氣,卻依然很燃。十年五部戲,這樣的頻率,不急不緩,但看得出來,孫儷是做了慎重選擇的:在能力掌控的範圍之內,卻又慢慢地試探、拓展外延,看看自己到底能走到哪裡。

  而在她目前完成的所有角色中,我相信,蘇筱會是一個挺特別的存在。

  蘇筱沒有什麼主角光環,離情愛越來越遠,卻離我們每個女性實現自我的目標越來越近。

  剛開播的時候,有人說這個角色和《安家》裡的房似錦很像,孫儷僅僅從拿手機的一個細節,就給出了不同的人物分析——

  「其實我在開拍前也問過自己這個問題,但我的覺得她們並不是一個類型。蘇筱從小是在被愛的環境裡長大,所以她有非常大的安全感,但房似錦的背後沒有支撐,所以會比蘇筱苦很多。」

  「你看蘇筱,很少會拿起手機,但是房似錦手機不離手的。我覺得一直看手機是沒有安全感的表現,很焦灼焦慮,總想通過外界告訴她些什麼,不會自己去緩解孤獨。」

  而這在我看了《理想之城》的原作者兼編劇周唯的一些採訪後,也有了印證。她在著手影視化,把紙片人變成立體角色時,腦子裡的第一人選就是孫儷。

  劉進也說過類似的話,」孫儷是整個理想的定心丸「。有了她,就有了一棟大廈的根基,才可以開始放心建造。

  而孫儷到了劇組以後,也帶來了一股無形的力量,把自己的勤奮和專註傳染給了每一個工種▼▼▼

  這恰是孫儷擇戲的標準:我現在更多想追求的是一種看完這個戲,會給我的精神領域帶來什麼?

  雖然編劇心裡的女造價師是按照孫儷來寫的,但是孫儷可能和觀眾一樣,看造價師就是一個完全陌生的行業。

  但這個重要嗎?

  可能並不是那麼重要。

  就像我上一篇文裡寫的,我是做傳媒的人,但我看進去了,孫儷肯定也很明白:我相信大家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也更想讓大家看到故事的內核,它的中心是人。

  那蘇筱這樣的造價師職場女性是怎麼樣的呢?

  為了更好地呈現自己心中的蘇筱,從頭開始,尋找最適合的造型,從長到短,剪到大家都覺得最適合。

  劉進的要求更「苛刻」:盡量不化妝,要把蘇筱埋在辦公室裡面,不能有主角光環。

  這種極致的寫實追求與向來恪守真實的孫儷一拍即合。

  於是,孫儷開始習慣了這樣的蘇筱:頭髮亂了也不去整理,黑眼圈有了也不補粉底,痘印也不去遮蓋,眼神憔悴?那就這樣吧▼▼▼

  甚至連走路的姿態,坐在工位上加班的細節都帶到了▼▼▼

  #正在碼字的我也是這姿勢#

  「正因為她完全不在乎外形,加班、熬夜,大家才會產生共情。如果熬完夜還抹著大紅口紅,整個妝容都很精致,你還會入戲嗎?你看到她的身、形、心都是合一的,我覺得這才是完整的人物。」

  #好想艾特某些睡覺都舍不得放棄精致的女演員啊#

  就算這樣,孫儷後來自己追劇的時候,還是「後悔」了:如果早知道導演調得這樣高清,我連粉底都不打(部分戲還是能看出妝感)。

  孫儷願意,且有底氣去掉所有的華服,也不刻意扮醜來吸引話題,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為這個人物服務。

  當年《甄嬛傳》爆火後,孫儷為了理解角色,在片場做滿功課的那幾大本劇本,讓人記住了這個女演員的用功。

  而在女性職場力量越來越被看到的今天,入行整20年的孫儷,再聊起角色理解時,已經有了超出單一角色的「大局觀」,她的專業不僅僅局限於演繹角色,而是在劇作手法、文檔結構上更加敏銳:

  「我看劇本有一個習慣,不止看劇情,要看所有角色。因為一個戲的好看,情節很重要,人物也非常重要,是相輔相成的。我襯托你,你襯托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這樣一種狀態。」

  就像蘇筱說「造價表就是造價表」一樣,在孫儷眼中的劇本「就是劇本」,選擇不受外界影響,不會特別去擔心收視、熱度、大眾小眾等因素,初心永遠只有一條——

  喜歡的、有共識的、想靠近的角色,因為選擇了就要全力以赴▼▼▼

  對國產劇來說,這樣純粹的女演員不多了。

  特別是在職場劇整體不強的情況下,她走出舒適圈,放棄婆婆媽媽的熱搜劇,加入現實主義題材的良心劇集,用自己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帶動市場關註,甚至於成為了行業的標桿。

  更別說,《理想之城》讓職場劇支棱起來後,也許會有更多的職場劇效仿理想,用新的破解密碼,打開優質國產劇新類型。

  有關《理想之城》的討論還會發酵,這群觸動人心的眾生相,不會是一時一事,在中國式的職場關係中,沒有永遠的同盟和對抗,唯一不變的是對生存和進步的渴求。

  孫儷協同蘇筱,讓我們更多的直面女性職人的困境:無論你是摸爬滾打了很久,正在沖向更高的目標,還是剛剛步入職場,一切都跌跌撞撞舉步維艱▼▼▼

  不變的是,那些永遠在閃閃發光的理想——

  就像孫儷說自己剛看完樣片時的感動:沒有什麼過不去的,遇到困難的事情,不是還有蘇筱在前頭嗎?

  一如她自己,做大女主不過癮,是因為還有空間可以深掘。

  孫儷一次次用女主的身份完成破題,相信她最好的角色,永遠都是下一個。

>「難搞」的孫儷,有著一張不好欺負的臉

王力宏風波後續:隔離結束最想見孩子,黑人范瑋琪可能將陪同看孩子

尋夢園

孫儷曬與兒女對話,小花變哥控等等「鄧超化」,打趣媽媽瘋瘋癲癲

尋夢園

安以軒絕美照片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