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中憑什麼,連孫儷都求她關註?

  文丨獨孤島主

  

  退出影壇將近二十年後,曾經在1970-90年代縱橫華語影壇的女星胡慧中突然開通了微博,底下給她留言並要求互關的,赫然是孫儷。這也不奇怪,因為胡慧中的堂姐,正是孫儷的奶奶。兩人是正兒八經的親戚。

  

  

  1990年代初,兩岸關係剛剛解凍之時,身為臺灣眷村莊弟的胡慧中第一次回到大陸,與堂姐重逢,其時才幾歲大的孫儷見到這位電影明星,默默許下了將來的夢。當年的孫儷沒有也不可能意識到,自己的姨奶奶是在怎樣一個風雲變幻的大時代下成長並走紅的。

  

  胡慧中、蘇菲瑪索、張曼玉

  

  「一個寒風細雨的夜晚,我遇到一個流浪的孤兒,我們相愛了」,這樣溫柔的旁白,出自1979年的電影《歡顏》,影片開場,伴隨著今天已經成為全球華人集體聽覺記憶的《橄欖樹》前奏,一道強光打出坐著彈吉他的一抹倩影,這就是第一次演電影的胡慧中,給眾人的第一印象,溫柔而剛強,獨立又嬌小。

  

  《歡顏》

  

  在1970年代末的臺灣文藝片女星中,「三胡」是對其時風光最勁的三星的昵稱,他們是出演《假如我是真的》的胡冠珍,出演《人在天涯》的胡茵夢以及《歡顏》中的胡慧中。

  

  介身於「二秦二林」的文藝片盛世與臺灣「新電影」將起未起的階段,生於1950年代末的胡慧中,事業生涯延續得比其他二胡要來得長久,她在臺大歷史系念書,二十歲被星探挖掘入行,雖然是比較偶然,但在表演處女作《歡顏》的開場,對著鏡頭唱了三分鐘完整的《橄欖樹》,將一股清秀新風註入銀幕,甚至成了1970年代末期,風頭一度蓋過林青霞的新星。

  

  

  這從當時的影評評價《歡顏》裡的胡慧中是「自《窗外》林青霞之後的影壇最大發現」可見一斑。

  

  胡慧中的秀麗文藝片女青年形象,在瓊瑤電影熱潮減退、臺灣電影正在從「三廳」及政宣向註目現實的階段之時,依舊延續了將近五年,1979-1983年,《我歌我泣》《候鳥之愛》等影片,組成了胡慧中表演生涯早期最穩定也乏特色的角色形象圖譜,在「新電影」逐漸崛起之後,這類建立在傳統文藝片思路上的角色塑形很難為觀眾接受。

  

  《我歌我泣》 《我歌我泣》

  

  和林青霞、秦祥林、張國柱一樣,到了1980年代中期,胡慧中也加入了他們的隊伍,去到香港繼續職業生涯,成為香港電影黃金時代中顯眼的「跨地表演」群落的一員。

  

  與林青霞在香港電影表演領域逐漸由柔弱玉女轉變成為相對中性化的剛強角色異曲同工,胡慧中在1980年代香港電影中的定位也從出道初期的文青或愛情片女主角轉換成為了身體呈現更為激烈的「打女」。

  

  

  從電影工業發展角度來看,當時香港影壇的動作、冒險類型已經是主流,成家班、洪家班等以塑造成龍、洪金寶頗具個人英雄主義的高效打鬥設計班底也成為港產動作片的新趨勢。今天回望當年,從臺灣過到香港的秦祥林等人,因為不具備動作打鬥的基礎與經驗,很快便從文藝小生成為了喜劇動作片中負責插科打諢的人物。

  

  胡慧中的遭遇就很不同了,在1985年推出的洪金寶導演作品《福星高照》中,首次出現了以女性主體形象對應「五福星」全員的颯爽女警角色「霸王花」。

  

  

  盡管在當時,霸王花在片中「被男性審視」的功能與之前《奇謀妙計五福星》中的鐘楚紅並無二致,但表象形態上,胡慧中全身的體態與氣場更為強大、叛逆,是足以在最後決戰時刻獨當一面與對手對戰的強悍人設,從動作身體呈現的意義上來看,胡慧中占據可以與片中的成龍、洪金寶、元彪等平分秋色的地位。

  

  這部電影是胡慧中事業生涯的分水嶺,從此以後,她在香港電影演員群芳譜上留下的印記,便是具有高度獨立人格,同時也並未喪失女性之美的綜合體了。

  

  

  《福星高照》之後,《夏日福星》《霸王花》《五福星撞鬼》等影片在數年中接連上映,胡慧中曾經自己形容自己在拍這些影片時所受的動作訓練準備是非常嚴苛的,對自己身為女性的身體規訓及最後達成的效果,胡慧中其實有非常清楚的認識:「每天練習動作,常常練到身上都是烏青,練完後肌肉硬得跟石頭一樣,動都不能動」。

  

  強力的身體塑造,成績了她將自己的演出與「霸王花」式人物深度綁定的銀幕效果。

  

  

  1980年代中後期,在楊麗菁、惠英紅甚至吳君如等演員都紛紛加入到動作片表演的背景下,胡慧中的存在,除了頗有被先在被觀眾「凝視」的機制運轉之外,於一眾女星之中,更有些卓爾不群。

  

  比如在她這一時期最經典的代表作《霸王花》系列裡,在具體的打鬥場面之外,在賭場等戲份中,胡慧中發揮的並不是直接的肢體動作語言,而是透過細微的表情動作,展現角色處變不驚、既颯爽又不失理性的一面。

  

  

  在探討那個時代香港動作片中明星的動作呈現是,往往需要考慮到使用替身的因素,明星尤其是女明星的動作場面營構,某種程度上並非明星自身完整成績的結果,而恰是在動作電影的文場戲中,胡慧中所採用的方法,卓有成效突出了她所飾演角色率性性格,比如隨手甩出牌張,正襟危坐裡臉上流露輕松無渭神色等,令她得以與同時代其他女星的整體銀幕性格區分開來。

  

  這一點甚至一直延續到了1990年代胡慧中在電視劇中的表演,《保鏢之情人保鏢》胡慧中展現出了她「靜若處子,動若脫兔」的淋漓灑脫。

  

  劇中這個角色是有兩個名字的雙面間諜,時常陷入與男主人公郭旭(何家勁)相愛相殺的龐雜局面,通常身著一襲長衣的胡慧中,時而弱不禁風,又常常殺人速辣,兩種性格之間的轉換幾乎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直到息影之前,胡慧中於1990年代參與的許多影片已經不僅僅將自己定位為動作女星,正如《情人保鏢》這部劇所展示的,胡慧中經常在銀幕/螢幕上嘗試兼具既有形象優勢與挑戰性的角色,比如《重慶談判》中的女記者等。

  

  《重慶談判》

  

  在兩岸關係開放的年代誕生的很多合拍影視中,胡慧中的出現,除了是商業要求,似乎更多也代表了一種兩岸逐漸解凍的信號。

  

  這一層關係,曲折反射出似水流年裡一些變遷與無法變遷,同胡慧中二十多年表演生涯與另二十年不在幕前的生活一樣,共同經受觀眾與時間的考驗。她的剛柔並濟,某種程度上看,何嘗不是一個又一個時代中特定情境的產物?

>胡慧中憑什麼,連孫儷都求她關注?

趙麗穎的成功逆襲,不無道理

尋夢園

211113 BTS柾國,少年美和男性美共存的樣子狙擊飯心

尋夢園

老公被捕,自身失聯,外界瘋傳,安以軒卻成不了下一個劉濤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