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糖尿病人要補充肉類食物?怎樣吃對血糖影響更小?

  來源:糖友管家

  想吃肉?怕血糖高!

  糖友心裡苦啊!年輕的時候生活艱苦,想吃肉沒錢。現在生活好了,卻得了糖尿病,想吃肉又不敢吃了。天天清水煮菜,聞著鄰居家傳來的肉香,那真是一種煎熬。饞得實在受不了,偷吃過熟食的也不少。

  那麼糖友該不該吃肉?怎麼吃肉對血糖影響小呢?

  不吃肉?身體受不了!

  糖尿病屬於「消耗性」疾病,每天都有蛋白質、微量元素等大量營養在流失。肉是人體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富含維生素、鈣鐵鋅硒等微量元素。糖尿病人只要掌握了吃肉的方法,不僅解了饞、不會升高血糖血脂,還能補充必需營養,促進康復。

  每天2兩去皮瘦肉

  糖尿病人每天不要超過2兩瘦肉(生肉);

  1斤牛羊肉:切小塊或肉絲,平分5份,一人一天吃1份。

  2斤的魚:均勻切成10塊,做熟後一人一天吃一塊。

  2斤雞鴨肉:去皮做熟後分成10份,一人一天吃一份。

  吃肉加點醋:煮魚燉肉時加點醋,醋可以有效去除魚腥味,讓魚吃起來更加鮮美;也可讓肉更易燉爛,骨頭中的鈣質更好地溶出,增加糖友對鈣的吸收。

  魚肉雞肉換著吃

  有一個選肉原則,就是「四隻腳的不如兩隻腳的,兩隻腳的不如沒有腳的」。

  對於糖尿病人來說,魚肉等水產品(除魷魚、帶魚)是首選好肉,其次是雞、鴨、鵝等家禽肉,最後才選豬、牛、羊等紅肉。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家禽還是紅肉,都要選去皮、去肥肉後的瘦肉哦!此外,三類肉可以交替著吃,沒必要每天一日三餐都只吃魚,這樣可以互相彌補不同肉類的營養差異。

  多蒸涮,少吃過油肉

  做肉時,最好是蒸、煮和涮;過油的肉最好別吃。比如,雞胸脯肉切成丁,清水煮熟後,每次做菜時可以放一些,一天一個人別超過2兩就好。

  燉肉煮肉涼透後,撇去上層油脂。涮肉時,最好選擇清湯鍋底,每次別超過10片,別喝涮過的湯。

  提醒:別吃五花肉、動物內臟、熏肉、臘肉等油脂含量高的肉。吃肉最好自己做,少買熟食;高鹽高脂。

  美食推薦:涼拌雞絲

  食材:雞胸脯肉100克,黑木耳、小蔥、青辣椒等

  做法:

  1、木耳泡發洗淨,雞胸洗淨,小蔥、青辣椒切碎備用

  2、鍋裡水燒開,放入黑木耳焯燙一分鐘,撈出瀝幹切絲備用

  3、熟雞胸肉15分鐘,撈出放涼切絲

  4、做調料汁,蒜搗碎,小蔥取蔥綠切成小段,紅辣椒少許調色;生抽、醋、香油等調成味汁

  5、把雞絲,黑木耳和調料充分拌勻,澆入料汁;裝盤,表面撒蔥花和紅辣椒就好了

  以下情況要吃點肉

  1、經常感覺餓

  常常感覺饑餓,兩餐之間想找零食;高糖、高糖,低蛋白質飲食是可能原因。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能使血糖不易波動,也不易有饑餓感。

  2、肌肉鬆弛、關節疼痛

  關節無力、疼痛與肌肉不結實跟蛋白質攝取不足也有關。當蛋白質吃不夠時,身體會利用肌肉蛋白質來產生所需的熱量,造成肌肉消耗、外型松垮,而且沒有力量。

  3、頭髮枯黃

  頭髮、指甲、皮膚的健康也靠蛋白質維護。如果頭髮稀疏易掉落、皮膚容易脫皮或指甲容易斷裂,就表示蛋白質需要補充了。

  4、經常生病

  常生病代表身體免疫功能差,而免疫細胞是由蛋白質組成,蛋白質充足,身體免疫系統也健全。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及微信朋友圈

  尊敬的圖片作者,您好,醫師報全媒體平臺已經按報社標準為你準備了稿費,請您與我們聯繫

>為什麼糖尿病人要補充肉類食物?怎樣吃對血糖影響更小?

有些輕食並不健康

尋夢園

濕氣難以祛除,中醫:記住四句口訣

尋夢園

一兩陳皮一兩金?陳皮的三種黃金搭配,特別適合濕氣重的結節患者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