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看完年年被罵,為何柯南走上這條路?

  

  日本經典IP動畫《名偵探柯南》第24部劇場版《緋色的子彈》正如火如荼地熱映著,截止到目前這部劇場版票房已達到1.4億多。

  

  之前八年,柯南劇場版均在日本四月上映,國內十月上映。今年首度兩國同步上映,排片在國內也占比領跑市場,票房喜人,這個成就也令《緋色的子彈》成為全球電影市場周末票房冠軍。

  

  

  不過票房成就雖然亮眼,但是口碑嘛真的和春晚一樣,觀眾年年看完年年吐槽。

  雖然劇場版是《名偵探柯南:漆黑的追蹤者》這部才開始引進內地,但進入內地影院算下來也有十三四年時間。

  

  作為老柯南迷,每年看柯南劇場版似乎已成為一種習慣,也算是懷念青春的一種方式。

  可近些年的劇場版已愈發走向失控的狀態,基本演變成了動畫版「玩命關頭」似的商業大片,贏了票房輸了口碑,更失了人心。

  

  

  主創人員也意識到這樣的問題,所以調整企劃想試圖改變現狀,但影片上映後仍令人失望。

  那為何柯南劇場版會走向這樣的局面呢?

  

  01

  

  作為一個經久不衰的動畫IP,名偵探柯南依靠其本格推理的方式,不俗的劇情吸引了80後至00後一眾粉絲的目光。

  

  這部《緋色的子彈》目前在豆瓣得分6.1,略好於2019年的《紺青之拳》的5.9和2018年的《零之執行人》5.8,但觀賞過後依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緋色的子彈》以東京奧運會為故事背景,在片中稱為WSG世界體育賽事。講述了為慶祝WSG賽事在本國舉辦,在普天同慶之時,由日本研發的超高速磁懸浮列車也將駛入開幕式體育館。

  

  

  一樁15年前的磁懸浮列車綁架舊案也將再次上演,我們的名偵探柯南攜手赤井秀一也將在短時間內找出真相,查明兇犯,好得以讓開幕式順利進行。

  

  作為在柯南200多話才出現的人物,赤井秀一和他的家人可能令不是骨灰級動漫迷們在觀看時略感吃力,當然也不妨礙觀眾們猜出兇手。

  

  

  因為整體敘事依舊俗套,在意料之中。

  

  每次的設定都是從阿笠博士的猜謎遊戲開始,然後發生案件,然後柯南和另一主角人物根據線索解謎,然後放幾顆煙霧彈,經過幾番懷疑,柯南和另一主角找到作案者。

  

  再回到這部劇場版中的主角赤井秀一,他生於英國,父母皆為MI6特工。

  來到日本也是為了調查多年前父親死亡的真相,成為FBI一員後,順利打入黑衣組織,代號Rye。

  

  在動畫版中臥底身份暴露,遂與柯南合作上演了一出假死事件,身份得以掩蓋。之後改頭換面,以沖矢昴的假身份住進了工藤新一家。

  

  

  作為在動畫版中出場不多,但是深受觀眾歡迎的角色身份之一,柯南劇場版主創們有意把這些人氣角色加以填充,讓角色魅力在影視中得以極盡描摹地散發。

  

  

  可這種喧賓奪主的做法見效甚微。

  

  無論角色動作多麼炫酷,普通到四平八穩的劇情,推理越來越弱,視效爆破場面越來越好萊塢化,甚至超出了科學范疇的缺點仍年年存在於電影裡,這也是為觀眾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還有那能氣死物理學家和科研者的爆破場面。

  

  在《紺青之拳》中,我們能看到新加坡濱海灣金沙酒店頂樓的建築被炸毀後,人們依舊安然無恙。

  

  

  在《零之執行者》裡,不僅出現了TV版700畫之後才出現的人物安室透,還能看到反重力飆車。

  

  

  到了這部赤井秀一的子彈出膛,一直懸浮在空中6分鐘,從東京打到了名古屋。

  

  

  理由是因為磁懸浮列車速度和子彈速度一樣,銀質特質子彈受的磁力和重力抵消。

  這種浮誇到不能用人類知識解釋的奇幻場面,也如今真的只剩下過過眼癮就完了。

  

  02

  

  其實《名偵探柯南》劇場版已誕生了24部作品。

  早期的作品《貝克街的亡靈》、《瞳孔中的暗殺者》等部部口碑不俗,尤其是《貝克街的亡靈》更是獲得了豆瓣9.0的高分。

  

  在前期的作品裡,你能感受到主創人員借由動畫中的人物推理案件的同時,始終用一種審慎時代的眼光,來捕捉所身處的社會洪流,記錄你我與他一同身處的時代變革。

  

  在真相揭露後,兇犯作案的動機也令觀眾動情,深表理解更會加以深思。

  編劇對其中精神殘缺及人物命運悲歡離合的描寫,旨在反映了不為人關註的社會側面,可以說蘊藏著深厚的文化意味。

  

  像《貝克街的亡靈》是旨在探討日本愈發嚴格的教育問題與階級固化,也因為這樣難以改變的社會現實才釀成了一出出悲劇,也揭露了這個國家權利和資源掌控者背後的陰暗人性。

  

  

  還有《世紀末的魔術師》,在致敬了希區柯克《蝴蝶夢》的同時,最終落腳點在親情、友情和愛情這樣大的宏觀主題上。

  

  《迷宮的十字路口》裡,兩方幾輪battle下來,服部平次和柯南始終站在正義的一方,去詮釋心中的理想和正義。

  

  但自從《沉默的15分鐘》開始,主創團隊愈發重視大場面,重視商業元素的運用,開始漸漸忽略本格推理中最重要的環節——環環緊扣的線索連接。

  

  

  要說這種現象的發生,也是因為柯南劇場版在這20多年間由不同風格的編劇撰寫所致。

  從第一部《引爆摩天樓》開始,到《第14個目標》、《世紀末的魔術師》、《瞳孔中的暗殺者》、《通往天國的倒計時》、《貝克街的亡靈》以及第七部《迷宮的十字路》,皆為影迷心中的白月光作品。

  

  

  這也要得益於兒玉兼嗣對劇本的把控,他擅長用情感充沛的表達方式,用鏡頭去關心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傾向於用合乎常理的邏輯推理為觀眾撥開層層迷霧,發現真相。

  

  這也是前七部作品中部部備受認可的重要原因。

  

  之後則是由山本泰一郎監督、編劇古內一成合作的後七部,分別是《銀翼的魔術師》、《水平線上的陰謀》、《偵探們的鎮魂歌》、《紺碧之棺》、《戰栗的樂譜》、《漆黑的追蹤者》和《天空的遇難船》。

  

  

  這幾部作品雖不及前七部在影迷心中分量重,但勝在劇本質量過關,內涵深刻,但商業表現一般。

  

  之後靜野孔文開始負責柯南劇場版,就開始了商業片的模式套路。觀眾喜歡誰就讓誰出現在電影版中,想看哪一對的感情戲就組CP,基情滿滿,劇本故事越來越乏善可陳。

  

  

  文戲的內核越來越被忽略,也讓觀眾愈發感受不到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冷暖,體會不到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梳理和暢快淋漓的破案過程,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快餐式的文化呈現。

  

  

  其實不止是劇場版步入這樣的趨勢,就連TV動畫版都開始呈頹靡趨勢。

  就連原作者青山剛昌都直言創作了這麼多集,能想到的作案手段都寫盡了,能想到的殺人動機也都嘗試了。

  

  所以我們很難看到曾經像《月光奏鳴曲殺人事件》、《山莊繃帶怪人殺人事件》、《圖書館殺人事件》等那般精彩的案件了。

  

  

  最重要的是在知道最後的真相後,我們發現兇手的殺人動機是如此令人心碎。

  在跟隨柯南破案的過程裡,能看到緩慢的時光流程中,感覺每個平淡生命的喜悅或沉重。

  有的人充滿遺憾來找尋真相,有的人隱忍多年,為了家仇恩怨,他們既是故人,無所謂歡喜,卻嘗盡悲傷。

  

  

  故事裡充滿了矛盾沖突,情感起伏,還有種種未解的謎團。

  

  我們在看故事的同時,或許也是在深入挖掘自己,試圖理解現實生活中困擾自己的真正問題。

  這也是20多年過去,我們至今都愛看柯南,死忠於這部大IP的原因吧。

  不過還是希望下一部能更好吧!

>年年看完年年被罵,為何柯南走上這條路?

國漫抄襲不斷,仙王的日常生活引爭議,不「借鏡」就活不下去?

尋夢園

這部少女漫畫,改編動畫都到第三季了,被網友吐槽:要不要這麼燃

尋夢園

名偵探柯南: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平次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