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魷魚遊戲》火爆全球:「無限流」生存遊戲為何讓人欲罷不能?

  文 | Mia

  「假期怎麼過?環球影城加《魷魚遊戲》。」最近這幾天,全球火爆的奈飛新劇《魷魚遊戲》「殺瘋了」。

  據美國Netflix透露,9月17日上線的《魷魚遊戲》登上了TV SHOWS總排名的第一位,成為第一部登上榜首的韓劇,此前的最高紀錄是去年的《甜蜜家園》,排名第三位。另外,該劇在亞洲、歐洲多個國家地區均登上榜首

  其國內熱度同樣居高不下。截至當天發稿前,其微博熱搜話題閱讀量高達6.9億,延續多日居於豆瓣實時熱度第一,6.2萬人看過,5.8萬人想看,評分7.8分。韓國首爾梨泰院地鐵站趁機推出了主題布置,引發粉絲爭相打卡,眾多B站、小紅書、抖音大V紛紛推出解說。由此可見,該劇不乏同名密室、主題樂園、相幹周邊等IP衍生開發價值。

  這部現象級劇集,不免使人想到屬於同一類型,奈飛與日本合拍的《彌留之國愛麗絲》,並將兩者從各個方面逐一比較。雙方同樣卡司強大,後者由山崎賢人、土屋太鳳主演,前者擁有李政宰、李秉憲、孔劉等一眾影帝,由《熔爐》導演黃東赫執導。

  為什麼《魷魚遊戲》相比之下更為出圈?「爽度」更高?這大概要歸結到日韓兩國內容產業不同的擅長之處。喪屍之外,奈飛似乎找到了韓國優勢內容的正確打開方式——犯罪驚悚類型。

  爽爆了:為什麼人人都愛大逃殺生存遊戲?

  「爽就完事了,不要深究太多社會意義。這劇好看就好看在它足夠血腥暴力。」

  456個身負幾十億韓元債務(10億韓元相當於551萬元),或是無處可去孑然一身的邊緣人,被卷入一場孤島上的生死遊戲:玩六場小孩子玩的遊戲,包括一二三木頭人、挖椏糖、彈珠、拔河、過橋、魷魚遊戲,最終生存下來的唯一勝者,就能獲得456億韓元的巨額獎金。

  編劇有意識地為各個人物設計了身份標簽,引發更多社會議題探討,如「脫北者」薑曉,代駕成奇勛,臥底刑警黃俊昊,從精英階層「墮落」的尚佑,非法外籍勞工「阿裡·阿卜杜勒」,賭輸組織資金的黑幫分子「張德秀」,老年流浪漢「吳一男」……

  在這場「大型觀察類殺人綜藝《創造456》」當中,每條性命值1億韓元,越多人死去,最後勝者可瓜分的金額就越大,間接鼓勵著他們彼此廝殺。幕後BOSS隱藏在參賽人群當中,頭戴動物面具的神秘VIP在觀眾席漠然觀看,這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場「賽馬」。所有工作人員頭戴面具身穿制服,布置出與遊戲主題相呼應的場景,制造「反日常化」的體驗。

  在這些看似簡單的遊戲過程中,將「俄羅斯輪盤賭」式的心理沖擊、視覺沖擊做到了極致——詭異的人偶唱著歌,回頭掃射,血流成河,主角踏過屍山爬向終點;透明的玻璃棧橋,一邊為強化玻璃,一邊為踩下去粉身碎骨的普通玻璃,不斷有人摔下;利己主義的韓美女抱著仇人,同歸於盡。

  在這個過程中,人性的高光和卑劣無疑會閃現出來:有人自私無情,踏著別人的鮮血一路前進; 有人犧牲了自己,守護朋友。盡管有人質疑男主前後人設不一致,在現實生活頂用光母親保險金,在遊戲中卻又有著「聖父光環」和白蓮花形象,但這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理解為,主創團隊試圖塑造更龐雜多面的人物形象。

  在劇集刷屏背後,奈飛的「爆款法則」再次顯現:在各個國家廣撒網,擁抱每個國家特定的優勢題材類型,不吝經費,以最一線的電影班底打造華麗視覺。另外,《魷魚遊戲》還展現出短劇的時長優點:全劇共有9集,除去交代參賽者的真實生活背景之外,基本一個遊戲一集,確保快節奏帶來的「爽」,避免了長劇集的註水拖拉之嫌。

  狂撒血漿,狂發便當,大逃殺類型的生存遊戲為何讓人聚精會神,欲罷不能?從內容角度和心理機制來看,它完全脫離了日常生活,將劇集人物置於極端環境下,並試圖逼出每個人「最黑暗」的一面,集合了所有人性本質最感興趣的,「很黃很暴力」吸引眼球的元素,引發感動憤怒害怕等種種情緒激蕩,從而將娛樂效果最大化;

  「鬥智」抑或「鬥力」的遊戲趣味性之外,對金錢、階級的嘲諷,對人性善惡的追問,也是生存遊戲中最常見的主題,便於拷問人性,增添內容深度;另外,闖關機制、觀察類真人秀式的設計,為觀眾帶來了代入感、沉浸式體驗,對社會議題的描寫,極度戲劇化的情節也引發了觀眾在社交媒體上二次討論傳播,使之成為圈層「社交貨幣」。

  另外,從社會大背景來看,驚悚恐怖類型,將成為近幾年來的內容趨勢之一。疫情時代民眾普遍生活壓抑,需要「更重口」的內容刺激,起到情感代償作用。正如同在疫情開始之初,《活著》等喪屍題材受到偏愛。隨著喪屍題材逐漸同質化缺乏新意,無限流類型正在成為下一個爆款內容高產區。

  從《動物世界》《彌留之國愛麗絲》到《魷魚遊戲》,無限流將成下一個內容風口?

  《魷魚遊戲》能夠成為現象級劇集,與其類型魅力密不可分。讓我們將目光投向《魷魚遊戲》的類型本身——無限流。

  無限流的意義是「包羅萬象」,即包含無限的元素,包括科學、宗教、神話、傳說、歷史、現實、電影、動漫、遊戲等,一般都是現世所未知的科技或異能創造的獨特空間,把現世之人召喚過去,並且送往由此空間創造的一個個虛擬空間進行歷練等。

  2000年誕生的日本漫畫《殛斃都市》便被視為無限流開山之作。國內較早期作品有《無限恐怖》《王牌進化》等等,有一種說法認為鄭淵潔的《魔方大廈》也是無限流。日本的《詐欺遊戲》深受歡迎,以及《饑餓遊戲》全球票房6.91億美元,《饑餓遊戲2》全球票房8.322億美元的成就,均說明了此類影視作品有著相當的商業潛力。

  伴隨著主角一次次在死亡險境中闖關,觀眾儼然能夠體會到一種遊戲般的快感,使得其情感黏性遠遠高於普通作品。無限流本身的包容性也為其豐富度、創新度增添了無限可能,例如在進入中國後,可能結合東方玄幻等元素。

  最有知名度的國產影視作品當屬李易峰主演、韓延執導的《動物世界》,改編自日本經典無限流作品《賭博默示錄》,李易峰扮演的鄭開司因欠債登上一艘神秘遊輪,通過智力較量完成一次次遊戲。該片豆瓣評分7.2分,從口碑來看是國內商業類型片一次較為成功的嘗試,然而該片選擇2018年暑期檔上映,與《我不是藥神》相撞,票房止步於5.05億,成為當年的遺憾之一。

  在國內,無限流類型有許多知名網文IP。《死亡萬花筒》去年網傳小說《死亡萬花筒》將影視化引起熱議,隨後作者西子緒連發兩條微博回應此事,表示對具體情況並不知曉。據悉,《全球高考》影視版權已經出售。

  無限流中普遍帶有的驚悚、懸疑等類型元素,以及當中可能包含的奇觀場面、玄幻內容等,對特效技術水平帶來了考驗,意味著對制作方的工業化程度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一個問題是,影視化之後能否保證邏輯順暢。由於內容元素過於繁雜,世界觀過於龐大,開播之初由於觀眾耳目一新的「驚艷」,到後期逐漸熟悉闖關邏輯之後的疲憊,「爛尾」和「邏輯崩了」極為常見。《彌留之國愛麗絲》前後半部分觀感割裂,便是豆瓣開分8.7分、收官掉落至8分的例子。

  在國內IP影視化過程中,勢必要面臨的另一個問題便是審查制度。許多無限流涉及「怪力亂神」,以及暴力、兇殺、恐怖等「不和諧因素」,有的本身便是耽美小說,而如果將這些因素全部「淨化」,又會失去它本身讓人腎上腺素飆升的魅力。因此,將無限流網文IP進行動漫化改編或許是審查風險、成本風險更小的選擇。

  生活越是平淡,觀眾閾值越是抬高,在觀影口味上越需要類似於水煮魚、毛血旺一樣的重口食物帶來沖擊——換言之,像「雲霄飛車」一樣讓人手心出汗的緊張刺激感,便是無限流的爆款密碼。不禁期待,下一部國內現象級無限流作品會在何時誕生?

>《魷魚遊戲》火爆全球:「無限流」生存遊戲為何讓人欲罷不能?

周末玩什麼:既美好,又傷感,適合周末輕松休閒的各類型遊戲大拼盤

尋夢園

仙境傳說:十八年前的老網遊,到底為什麼這麼好玩?#仙境傳說RO

尋夢園

第二集:仙境傳說2#終末女武神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