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完結動畫點評

  一月番無論質還是量都有讓人驚異的表現,翻車作品雖然也不少,但光是賽馬娘和悠哉日常大王這兩部作品就已經有問鼎年度動畫的潛力了,此外再加上搖曳露營、進擊的巨人、RE0、無職轉生這種質量上乘的當季動畫以及寒蟬、咒術回戰這種上季度播出的半年番,完全可以吊打去年任何一個番度(雖然這也沒什麼值得驕傲的)。不過原創作品方面就鹹魚了不少,希望下個季度再努力吧。

  另外我對點評作品做了點調整,分割放送的作品匯合起來看作一季,因而無職轉生和史萊姆要等到半年後再進行整體評價。巨人雖然隻出了上半部分,但下半部分是劇場版而且肯定不會同時引進,所以特別破個例,而奇蛋物語的特別篇會在六月末放出,到時會配合四月番的點評一起放出。

  以下是目錄索引:

  • BEASTARS 2nd Season
  • 新石紀 STONE WARS
  • 約定的夢幻島 第二季
  • 2.43 清陰高校男子排球部
  • 寒蟬鳴泣之時 業
  • 進擊的巨人 最終季
  • 阿松 第三季
  • 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 第二季 後半部分
  • 咒術回戰
  • 五等分的新娘∬
  • 工作細胞!!&工作細胞BLACK
  • 賽馬娘 Pretty Derby 第二季
  • 搖曳露營△ 第二季
  • 堀與宮村
  • 悠哉日常大王 Nonstop

  

  BEASTARS 2nd Season

  光就制作層面來說的話,本作依然保持得不錯,第一季裡頻頻出現的電影式分鏡和組合構圖在本季幾乎每一集都有不少。前期劇情表現也沒有出現太大問題,等到最後一集卻急轉直下,給抱有期待的觀眾們留下滿臉問號。

  BEASTARS作為近些年經常出現的獸擬人作品,實際上並不能直接將其與其他作品歸為一類,例如瘋狂動物城和非洲上班族。這些作品更加注重的是一種形式,前者是因為各種龐雜原因而將無法以寫實方式來展現的內容轉移到動物的形象上,而後者則更多是對於作品風格的一種改造。這兩類作品的共同特點是其映射的都是人類現實社會的運轉,而動物只是一層皮囊,皮囊中的都是遵照現實法則生存的人類。

  BEASTARS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所模擬的並不是現實裡的人類社會,而是將自然和社會相結合後構造出的動物層面上的社會,如果說瘋狂動物城是對人類社會的解構,那麼BEASTARS則是對解構的解構。那麼問題來了,既然BEASTARS並不模擬人類社會,那它到底是想表達個什麼?於是作品的主題便上升到了生存和本能這種過於本源甚至是空泛的層面上。

  這樣的主題顯然是難以駕馭的,更為糟糕的是原作雖然發表在少年漫畫雜誌上,但作品本身的推進和表達方式卻更加接近少女漫畫。本作使用了大量心理獨白來刻畫角色的所想所感,用感性的方式來探討自然法則,當作品用主角的動機來推進劇情而忽略客觀現實的發展時,劇情的邏輯性方面就難免有所缺失(雷格西和利茲的決鬥堪稱災難)。也就是作者知道想畫什麼,卻不知道該畫什麼。

  對於以鋪墊為主,且尚未直接明確主線的第一季來說,這樣的問題還不會暴露得太明顯,外加作品本身獨到的鏡頭表現力以及音響效果處理,足以用體驗上的優勢令自身達到佳作的水平。但在劇情發展更加接近於少年漫畫的第二季當中,刻畫重心的偏移就令作品產生了諸多虎頭蛇尾甚至於難以理解接受的地方。

  在此之外,季番的阿喀琉斯之踵又再一次干擾著第二季的發揮,除開節奏被強行拉快鋪墊不足而出現諸多迷惑劇情的最後一集,作品中隨隨便便就能提出一堆疑問。而因為缺失的部分太多,因而除開主角雷格西和反派利茲之外,大部分角色的狀態都是難以把握的,在這個重構的世界裡,很多有潛力深挖的東西都並沒有顯示出應有的價值(例如路易和獅子組)。

  但即便有著諸多的缺點,本作依然算是一部可看性很強的作品,雖然它本來可以更好。

  新石紀 STONE WARS

  想要在這部作品當中尋求合理性是不現實的,主角雖然喊出科學的口號,但作品本身並不是真的想要去探尋科學精神,而是將科學拿來作為一個吸引人的要素。比起上一部的種田風格,這一部變成了策略對抗,畢竟在作品本身的架構當中,兩大陣營之間不具備發展對抗的公平性,也就是作品被迫放棄了前作的發展路線。

  這使得本季的節奏比上一季要急促許多,外加作者本身不擅長細節刻畫,因而誇張的表現和都合的展開充斥著整部作品。作為日本動畫中並不常見的題材,本作在世界觀設計上並不成熟,經過最初的沖擊之後成了想到哪寫到哪的作品,主線發展也和最初設想差著八丈遠了。

  這樣的作品可以為後來者們積累不少經驗,而且要是接受了這種狂飆突進的風格,其實還是可以看得很歡樂的。但像這種過於不拘小節的作品,無論是其中的科學原理還是主角的理念思想,硬要去較真便會索然無味了。

  約定的夢幻島 第二季

  同為優秀作品的第二季,把BEASTARS的缺點全盤保留並且放大若干倍,差不多就是本作的情況了。世界觀強行擴大後產生諸多都合的展開,用理念的對抗沖淡自然生理的基礎構造,強行刪劇情搞得節奏像坐了火箭,角色的轉變完全看不出端倪,一切為了完結而完結。

  因為原作後續並不令人滿意的表現,本作像是一份從一開始就註定難以令人滿意的試卷,但即便如此,用11集的長度講述前作三倍篇幅的故事,怎麼看都是一種擺爛的行為。即使有原作者下場外加各種魔改,最後的結果也不過是證明了天王老子都救不了它。

  夢幻島和BEASTARS有相似之處,它們在原作上的爭議一方面是印證了少年漫畫強行續命的做法對於作者才華以及作品價值的透支,另一方面警示了新人作者不要輕易嘗試過於崇高的主題。而動畫中的問題則是季番快節奏的商業模式以及企劃方掏空作品剩餘價值所共同造成。這樣的作品以後也許會變少,但一定還會再有。

  2.43 清陰高校男子排球部

  這幾年出現了一種新式的體育題材作品,雖然這些作品和其他類型一樣在專業性方面要遠勝十幾二十年前的動漫,但迫於季番的體量限制,在一季作品中很難認真描寫出兩場以上的比賽,於是只好以主角的成長以及各成員間的關係作為刻畫重點,而將體育本身作為次要內容。

  體育這種類型本身比較特殊,角色無法在短時間之內發生蛻變,只能在日常訓練和不停比賽中完成成長,單純將作品的節奏拉快肯定是得不償失的。因而現在的相幹作品經常會省略掉過去的體育題材作品所重點刻畫的內容,在這些作品當中,主角很少再慢慢經歷從門外漢到高手的過程,甚至於比賽本身常常隻挑一些重點部分來展現,而角色的家庭環境、人際關係、心理狀態成了更加重要的內容。

  本作毫無疑問就屬於這種新式的體育題材,排球少年裡主角從入隊到打進全國大賽花了動畫六十集的內容來描寫,本作甚至還加入了主角在國中時的經歷,按照過去王道作品的手法想要在一季之內將其展現明顯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本作更多地還是將視線聚焦在了幾對角色的關係之間,但用來做鋪墊的前兩集以及全程的快節奏又容易令人產生嚴重的不適,外加這又是倒A檔的作品,毫無疑問會有不少服務於女性觀眾的內容,自然就篩選掉了一大堆觀眾。

  但如果除開這些不利要素,本作的劇本依然算是合格的,雖說難以和同類題材的佼佼者相比,但作為一部小等級的作品來看,還是能夠滿足一定的王道需求。只是動畫在制作方面又拖了後腿,排球場面缺乏力量感,日常作畫也出了不少問題,外加劇本的跳躍性,最後果然還是只能賣賣角色吧。

  寒蟬鳴泣之時 業

  作為出題篇的業已經播放完畢,而解謎篇將在七月份播出,標題是「卒」。業應當是取罪業之意,這一部的劇情也是沙都子成為邪神的過程,而「卒「可以是結束或者死亡的意思,並且「卒業」又等同於畢業。

  應該說本作算是一部非常大膽的作品,首先它在現實之中就對觀眾來了次「宣傳訛詐」,最初是打出重制版的燈號,並且奉上了與舊版幾乎一模一樣的第一集,連舊版的片尾曲都拉了出來,可謂情懷拉滿。但隨後又180°轉變,馬上改換標題,並且直接表明本作的續作身份。

  其次本作探討了一個以往日本動畫中一直在盡量回避的問題,那就是時間流逝而導致的現狀改變。在影視作品裡創造出時間靜止的世界以表現當下的美好是一種通用的做法,而當現狀被改變時,基本就是作品完結之時了。而業則把前作完結後的世界描繪了出來,直面作品中當下的美好不會永遠不變,而會隨著環境改變被打破的現實。

  本作可以說是對原作的一次顛覆,它不但完全繼承原作的所有設定,甚至還有所補充,但卻在這個過程中對前作的世界進行了否定,用來作為構築本作的基礎。

  寒蟬早年被稱為三大同人奇跡之一,但因為世界觀缺乏延展性,故事封閉回環和其他許多原因又是三大系列裡最沒人氣的那個。雖說作者又出了海貓系列,並且動畫寒蟬也出了若干個外傳和平行世界篇,但還是沒能完成打通寒蟬世界觀的目的。本作在補充設定的同時,也能看到作者在這方面的努力,大概在卒篇當中,會更加深入地展現相幹內容。

  本作在前期進行了大量鋪墊,前十多集容易使人看得不明就裡且對於前作觀眾而言缺乏爆點,配合續作的身份加上兩季接近年番的體量,應該說在當下的環境裡能看到這樣的作品是一件頗為難得的事。鄉壞篇作為總結性的篇章,對前期劇情進行了解釋,因此也是卒裡面表現最好的一章,節奏把握和情節表現都有種讓人欲罷不能的感覺,可以說是越看越上癮。

  但不得不說作品目前還是存在太多的隱患,對沙都子的動機和手法已經有非常多的吐槽,這方面也確實不是原作者龍騎士07的強項。而出題篇的懸疑緊張已經結束,世界觀的揭示內容也大致明了,同時劇情還不惜以否定前作劇情和角色作為代價來延續劇情,實在很難想像出下一季會以什麼樣的形式來平穩著陸。這一切的答案,大概都要等到七月才能見分曉吧。

  進擊的巨人 最終季

  前三季用59集的長度講了原作90話的劇情,而本季用16集的長度講了26話的劇情,因而在節奏方面和前三季差別不大,刪減部分也在情理之中。制作公司換成MAPPA之後雖然改變了畫風,而且也沒有了標誌性的立體機動裝置作畫,但考慮到後期劇情的風格大變以及原作畫風如此,可以說MAPPA交出的答卷已經是難得的水平。

  巨人的一個有趣之處在於,作為一部從設定到劇情上都包裹著重重謎團的作品,它從第一季的中期開始就在不斷地超展開,而且幾乎每一季都會顛覆之前的作品風格乃至角色形象。而即便如此,最終季的顛覆力度毫無疑問是最大,畢竟前三季雖然一步步揭開了世界觀,但主角團的形象卻是始終如一的,第四季則用一種更加殘酷的方式去撕碎了這點少年漫僅剩的溫存內核。

  這一季的故事比之前要更加龐雜,不但以馬萊、艾爾迪亞、耶格爾派的視角多線展開,中間還穿插進了賈碧、三笠阿爾敏等人的微觀視角,從不同人的立場全方位地展現這場關乎存亡的鬥爭。事實上在上一季揭開巨人的秘密之後,有關主角團內部可以挖掘的內容已經少了很多,而本季度直接將時間線大幅延後,營造巨大反差並且重新揭示其中的做法帶給了觀眾不遜於往季的感官刺激,也只能佩服諫山創對於劇情的構思設計之精深著實令人匪夷所思。

  但本作也並非盡善盡美,在關於賈碧的刻畫上就引發了不小爭議,作者雖然對她著墨不少並且有意向著艾倫的對應方向上塑造,但效果明顯不盡人意。而劇情導向上的大改雖然帶來了新的震撼,同時引進了大量有趣的新角色,但除了萊納這種依然發揮重要作用的角色之外,舊的主角團們大都淪為了背景板。同時,當前的巨人已經不可避免地像許多同行一樣面臨著宏大又尤其是政治主題的表現問題,畢竟這方面還很難找出一個成功的先例。

  毫無疑問現在的巨人已經在漫畫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其最終話的手稿也已經交付,是好是壞都塵埃落定。最終季在工期上確實顯得比較趕,這從各種渠道的資訊以及動畫的實際表現上都可以看出來,剩下的部分將以劇場版的形式在今年冬天上映。雖然日本廠商說的冬天很可能是明年年初,但無論是接下來23話的體量,還是並不寬裕的時間,都不得不為這部作品捏一把汗。

  希望作品內外都能有一個圓滿的結尾。

  阿松 第三季

  比第一季仍有不及,比第二季要有趣一些。其實可以明顯地感受到這一季的風格略微有了些變化,雖然部分話數不怎麼好笑,但主創團隊似乎本來也沒有去追求笑點。除開六胞胎的NEET生活,這一季加入了諸如人工智慧、單親媽媽等要素,並且緊跟一些時下熱點,在情節設計上也有出彩的地方。

  不過總的來說最後體現出的水平比較參差不齊,阿松這部作品也在構建自己的內部世界觀,然而缺乏第一季那樣表現超神的單回。雖然是講述NEET的生活,又有不少對於社畜的刻畫以及吐槽,整部作品的平淡感大約也是日本當下社會環境的縮影吧。

  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 第二季 後半部分

  

  如果要挑問題還是可以挑出一些的,前半部分以486自身的

  l>試煉為主線,而後半部分則更多聚焦在了艾米莉亞身上,在這之外又對主角團的其他成員也設計了各種的單獨回憶,補充設定的同時也豐富了世界觀。就容量來說已經遠遠超出了季番的承載量,也正因為如此,每一集都被拉長到了半小時,甚至連OPED都不放。

  可以看出制作組對於作品有著深沉的愛,如果換成別的公司,本作也不可能達到這樣高的質量。但這也透露出了一些原作所存在的問題,那就是文戲過於冗長,加上文檔晦澀,同時作者又喜歡在沒有給予讀者足夠資訊的情況下讓角色發生對話,因而很多時候都會出現各種謎語人的情況。不過謎語人未必就不好,對於文藝作品來說,看不懂也是一種體驗。

  RE0作為一部異世界作品,之所以能在一眾同類作品裡顯得出類拔萃,正是因為它有效地利用了異世界這個載體本身。作者真的用主角穿越的前提創造出了一個不同於現實世界並且各種設定非常完善的背景舞臺,並且將劇情的發展和異世界本身進行綁定,而不僅僅將其當作是一個噱頭,依靠主角在穿越過程中獲得的各種優勢來制造爽點。486以及其他角色也有作為人物完整的動機、表現、成長,而沒有淪為工具。

  對於這種劇情充實並且在演出方面也十分優秀的作品而言,謎語人也可以成為一種風格,並不會讓人產生故弄玄虛之感。在這一點上,白狐社也是功不可沒的。

  這一季出現了RE0、史萊姆、無職轉生三部異世界人氣作品同臺競技的場面,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該題材在當下的熱門程度。雖然質量較高的作品都已經有了些年份,但起碼在將來的若干年裡,這股熱潮都還不會退卻,或許接下來我們也必須適應這種狀況。

  咒術回戰

  可以確定的是,jump似乎嗅到了什麼,並且找到了變革的門路。傳統的王道熱血少年漫已經不再適應當下所處的環境,從火影死神等作品完結後,jump一直處於海賊王孤掌難鳴的狀況。但從最近幾部作品的大熱以及其與前人表現出的不同特征來看,它們的出現並非是偶然。

  這種變革方向從12年開始連載的暗殺教室上面就可以看出端倪,這些新時代的作品不再設定出龐大的世界觀,也不再為主角設定成為最強的目標,最強角色經常出現在正方陣營,甚至會去刻畫反派的實力成長。相應地,這些作品在情節設置和故事發展上往往會有出乎意料的情況,更像是將邪道作品的要素融合到了王道作品裡。

  而在節奏上面普遍刪掉了主角打怪升級的部分,同時把修行時間縮短,令主角的實力迅速提升以拉快主線進度。相比起動不動就大長篇的舊式王道熱血作品,這些新時代的作品常常隻到中篇就完結了。而在文戲被縮短之後,武戲成了重點,表現為注重戰鬥過程的刻畫,通過時髦的打鬥追求最簡單極致的爽快感,實力分層也被模糊。

  相比起傳統王道漫過分重視主角的戲份,新的作品們更願意去刻畫大量的角色,且對於角色的刻畫思路也有了變化,將性格設計得更有親和力更加討喜。最重要的是出版社注意到了動畫改編的重要性,以高質量的動畫來進一步提升原作的影響力。

  而幾部作品的大火則說明當下的觀眾相當吃這一套,甚至創造出了遠超前人的商業成就,為被叫衰多年的漫畫業打了一波雞血。本作的漫畫在動畫播出後銷量大漲,動畫也取得了相當高的人氣,甚至可能成為jump下一部現象級作品,連劇場版也安排上了。又一輪的歷史周期恐怕已經到來。

  五等分的新娘∬

  比上一季要強出太多,這種強不止是畫面上的進步,在劇情方面的表現無疑也更加出色。雖然本作在題材和設定上都和學不來極為相似,但本季度真正發揮出了五胞胎設計的優勢,即本作不光主打男主與不同女主的相處和關係,各位女主之間本身也有著極為深厚的情感。主角風太郎更加類似於一個催化劑,他不但推進著五胞胎學習成就的進步,在五胞胎接連覺醒了對他的感情並且意識到姐妹中所抱有的感情時,更加龐雜交織的內容才是作品更大的看點。因此雖然同樣是賣角色的作品,五等分對女角色的挖掘顯然要更進一步。

  同時,這一季的劇情裡多次利用到了五胞胎外貌相同的設定,不但上演了各種勾心鬥角的戲碼,也埋下了零奈這個最大的謎團。五胞胎性格和動機各不相同,並且各自擁有未曾揭開的謎團,甚至令這一季帶有些推理猜謎要素。相比學不來裡面以支線和段子為主的推進方式,五等分則能明顯地感覺到主線的推進以及角色心境上的成長變化。

  但可能是篇幅上的限制,制作組顯然是有些心急,想要盡量多地塞入劇情,幾乎三四集就要講完一個章節,顯得節奏非常趕。同時這一季的臺詞量也相當大,臺詞間的間隔極短,看的時候經常連喘息的時間都沒有,形如流水帳,無疑十分影響觀感。

  從片尾的內容來看,如果還會再出第三季的話,估計就是完結篇了吧。

  工作細胞!!&工作細胞BLACK

  因為是同一個系列所以放到一起說。這兩部相比較的話,無疑是後者表現更好,雖然正傳的第二季在質量方面並沒有明顯下降,但毫無疑問不斷重復的模式使觀眾產生了審美疲勞,雖然在某些劇情設置上作者在想方設法令擬人化之後情節變得更加戲劇且合理,但還是會有一些略顯生硬的地方。

  作為同一個媽生的孩子,BLACK在這方面其實並沒有優於正傳的地方,連改編後的動畫都一樣不怎麼富裕,但要說BLACK更為出色的地方,那無疑是在背景設計上更加合理。同樣是以紅細胞作為主角,正傳的紅細胞已經快要淪落成了路人角色,因為沒辦法像BLACK的紅細胞一樣無論走到哪都是一堆出問題的身體組織,並不需要伴隨著各種意外和病變。這種設計使BLACK有了更多得天獨厚的優勢,其警示意義要遠大於科普意義,科普是會看膩了,警示卻不會,沒人會嫌自己身上病不夠多。

  工作細胞這部作品本身是將微觀物體擬人化,它與其他擬人作品的不同之處在於被擬人的事物原本就是人體的一部分,而當它們自己也變成人並且有了相應的行為、環境甚至社交生活之後,那麼這些細胞既是部分又是全部。在它們的性格和活動上可以折射身體主人的狀態,實際上作品裡並沒有出現人類的本體,需要從劇情上面進行推測,因而細胞擁有雙重表現作用。

  到了BLACK這部作品裡,細胞們所處的環境是一個血汗工廠,但這又能反映身體主人的生活環境,因而細胞既是細胞本身,又能表現現實中的真實打工人。它們的活動也具有了微觀和宏觀兩重意義,可以提供一個新的視角去審視人類的一些行為。這種功能正傳無疑也是具備的,但明顯是以警示為主的BLACK運用得更好。

  人的身體內部原本就屬於十分殘酷的環境,甚至比作品中描繪得要更加殘酷,因而基調較為黑暗的BLACK無論是在情節推進上,還是在細節刻畫上都要更加契合。同樣是套路,每集死一個同伴放到真實人體中其實是非常合理的情形,反倒不需要作者去進行修飾美化。而這樣的情節在給觀眾帶來震撼的同時,也不由得發出反派竟是自己的感慨,警示的目的也就這樣達到了。

  倒數第二集心肌梗塞的部分因為涉及死亡的主題,其表現效果是系列目前最好的,但作品因為科普的屬性和相對積極的價值觀而沒有進行深挖。如果未來能夠出現一部從生理角度入手細致展現死亡的作品,其意義將會大於市面上99%的把玩哲學命題的「深刻動畫」。

  賽馬娘 Pretty Derby 第二季

  如果說第一季在當初可以和少女歌劇並列為最佳手遊改動畫,那麼第二季毫無疑問就是到目前為止手遊改動畫的巔峰。

  老實說賽馬娘這部作品能有這麼優秀的素質,除開題材本身的優勢,還有一點意外因素。眾所周知遊改動畫又尤其是手遊改的動畫是當前一大雷區,無論原作劇情評價再高,絕大多數在改編成動畫之後都翻了車,這中間最大的原因自然是動畫的輸出式講述以及篇幅限制無法再現遊戲中的交互式講述及巨大文檔量。

  同時,遊改動畫天生的廣告屬性使得它不得不塞入大量的遊戲要素以還原產品,而這些要素對於動畫劇本幾乎都是累贅,只能生硬地植入。賽馬娘最幸運的地方在於因為場外原因,其原作遊戲遲遲不能上線,因而作為廣告的改編動畫不用汲汲於還原原作要素,反而可以選擇最適合動畫本身的方式來進行創作。

  現在的美少女手遊改編動畫所出現的一個通病則是原作抽卡收集的模式使得動畫版中出現大量造型相似的同類角色,而因為沒辦法對這些角色專門訂制劇情以展現魅力,觀眾甚至可能在結局時都叫不出其中多數人的名字。最後的結果就是,沒玩過遊戲的觀眾可能看到最後也只能感到一臉懵逼。

  當然,作為手遊改作品,賽馬娘不可能完全不受到這些影響,例如一看就是強插進去的偶像live表演,以及作品裡也有一堆叫不出名字的出場角色。但賽馬娘的另一個優勢就顯現出來了,相比於手遊改作品,本作更加接近於傳統的體育題材作品,賽馬是個體賽而不是團體賽,這令編劇節約了大量翰墨,可以把劇情聚焦在幾個主要角色身上。

  第一季便樹立了以還原角色的現實原型為主的歷史風格編劇路線,本季度則是更加能感覺到主創的一些野心,第一季的幾位主角通通成了路人角色,一起來為本季的兩大主角讓路,且無論是角色選取還是劇情編排,都可以看出進行了精心地設計。也就是說,編劇並沒有把這當作是一部普通的手遊改作品來對待,而是用心地在還原東海帝皇等傳奇賽馬在現實裡的真實經歷,可以看作是賽馬版的大河動畫。

  而本作能夠有如此之高的素質,除開天才經歷沉淪再重新振作的題材本身具有的感染力,更大的功臣則是來自制作團隊的實力。本作的演出實力比起第一季實在要強上太多,其在情感調動方面甚至可以問鼎近兩年來的最佳動畫,外加高質量的作曲加成和充滿張力的聲優表現,幾個重要場面都有十分感人的效果。

  本作在手遊改作品裡屬於可遇而不可求的精品,同時也讓我們見識到了STUDIO KAI這家公司的潛力,期待他們在未來能夠帶來更加出色的表現。

  搖曳露營△ 第二季

  經費相比第一季有了明顯的提升,經常出現炫技式的廣角鏡頭,完美地保留了前一季的神髓。從內容角度來說,關於露營的知識內容沒有第一季那麼多,主要是在展現幾個主角各自不同的露營觀念以及相處模式。恬淡靜謐的風格時常讓人想起另一部日常神作水星領航員,只是在其基礎上增加了露營這個主題。每個人的露營都是獨特的,每一次露營經歷都是屬於各自獨特的回憶,這其中充滿了日本人所信奉的「一期一會」的理念。從這個意義上說,本作在意境上已經達到了多數日常動畫所不能及的地步。

  無限滑板 / SK8 the Infinity

  內海紘子和大河內一樓,當兩個同樣酷愛嗑藥的患者聚在一起時,就可以互相交流各自的病情了,於是他們搗鼓出了這部作品來。內海的代表作是free和banana fish,她的作品裡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只有男主之間的感情才是她想去刻畫的。而大河內就不用再多做介紹了,他可以把一切作品帶上自己的印記,當你認為故事會平穩發展時,他總是制造出各種極端的矛盾點來進行各種超展開。

  客觀來說,雖然愛抱夢每次出現都會帶著魔性的笑場光環,但本作前期的表現尚屬平穩,甚至說得上俗套,基本上就是該有的都有,兩位病友似乎都很默契地克制住了自己。在講清陰高校時就說過,12集之內要講完一個正經的體育故事基本是不可能的,而這正好給了倆人嗑藥的機會。

  前期的道具賽、愛之擁和飛簷走壁還可以看作是暴力摩托的翻版,從滑板糊臉開始進入殺人滑板的范疇,直到最後兩集到達柯學領域。當一堆明顯不屬於滑板的戰鬥技巧被光亮正大地帶入滑板賽,並且冠以組合技的名稱且圍觀大眾還非常嚴肅地在解說時,正常人心裡只會出現迷惑倆字。但如果以看待爆走兄弟或者戰鬥陀螺這種賣玩具的子供動畫的眼光去重新審視一遍,會發現本作如果被視為戰鬥滑板就完全能理解角色的行為邏輯,然而完成這樣的轉變僅僅用了幾集的時間,期間埋下的各種伏筆也通通潦草收場,那就不免產生上當受騙的感覺。

  話雖如此,作品裡的動作作畫和劇情演出都屬上乘,同時節奏把握得也不錯,是一部絕不會讓人感到無聊的作品。如果真是沖著滑板來欣賞它的,那我只能說你們是不是對內海和大河內抱有什麼誤解。

  堀與宮村

  很有意思的一部作品,因為它與一眾同類作品有很多的不同點,雖然最初也是用反差感來吸引觀眾,但中後期基本就把一開始的設定拋到一邊,將內容放到角色間的關係相處上。作品本身發展十分直球,加上動畫還拉快了進度,像男高日常一樣用一季時間講完了整個高中的故事,告白上壘求婚一氣呵成,連觀眾都跟不上節奏。

  現下的狗糧作品經常為互有好感的主角二人設定奇特的屬性,並利用這種設定使兩人反覆進行同類活動並停留在告白前的狀態,作品中的主角們經常發生情侶間才會有的活動,但又始終不能邁過那一步。這種設計方式一方面可以長久地保留戲劇性,另一方面則可能是連作者自己都不知道真正的情侶應該是怎麼相處的。顯然,本作的原作者看上去比他們要現充多了。

  本作一開始可能會讓人誤以為是這類作品,但主角二人毫不費力地就邁過了成為情侶的一步,因而顯得頗為奇特。同時,本作也沒有出現情感類作品裡常見的矛盾誤會沖突,女主角直來直去的性格總是把疑問直接進行表達,配角們的暗戀和修羅場也絕不拖拖拉拉,完全沒有要搞白學的意思。

  和一些同類作品一樣,本作在刻畫主角戀情的同時也描寫了其他大量角色,這些配角性格各異,豐富了作品情節,與主角們一起構成了一幅青春群像圖。雖然出場時可能帶著各種不討喜的特征,但本作並沒有真的去刻畫出反派來,而是會光速結為同伴。最後一集裡堀與宮村之間的對話更是為這種設計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正是機緣巧合讓這樣一群人湊在一起渡過了美好的高中時代,因為緣而結成的關係以及留下的記憶,則是青春所讓人感懷之處。從這一點上來說,本作已經超出了戀愛本身的命題。

  但作為一部比較寫實的作品,本作部分誇張的描寫以及美化性的設計則顯得比較不自然甚至是一廂情願。同時,雖然作品的音畫都是一流,並且有許多細膩的心理描寫,但演出上過於對應這些細膩的內容,以至於其實很多地方沒有必要做到這種程度,畢竟本作在大部分時候都是一部搞笑作品。

  另外就是加快節奏雖然是不得已的做法,加上這樣確實能增加爽快感,但也制造了很多突兀的地方,而且這麼好看的作品只有13集實在太可惜了。

  悠哉日常大王 Nonstop

  幾乎可以達到日常系作品天花板的水平,無論劇本、演出、配樂都屬上乘,通過對平凡童趣的刻畫來渲染出鄉間悠閒生活的情調。標題中的Nonstop意為永無止境,這契合的是悠哉日常大王這三個季度中不斷循環往復的時間線,本作的最大特征就是善用靜止,用慢速的表達令觀眾去關註場景和角色的心理行為狀態,並放大這種效果,不斷重復的世界也令作品中的一切充滿了停滯感。

  但實際上這一季卻在實際內容中打破了這種停滯,無論是劇情本身還是各種細節都在提醒著觀眾時間的流動已經發生。它和寒蟬作為風格截然相反的兩部作品,卻同樣在過去的內容裡都創造出了永不前進的日常,而在這一季又不約而同都在打破這個烏托邦。寒蟬裡狹窄的烏托邦因為現實的流動而走向崩壞,悠哉中的烏托邦卻把視角的中心從主角的身上移開,在流動的時間中展現屬於村落而非特定群體的日常。

  第十一集裡年長的角色們感慨變化的同時把時間線推到上一批成員年少時,而最後一集在祝賀哥哥畢業的同時又迎接了新的成員和新的生命,這中間的傳承大約就是副標題所表達的如安在流動的時間當中發現永無止境的世界。

  作者簡介

>2021年3月完結動畫點評

《火影忍者》宇智波一族真的和「火影」無緣嗎?

尋夢園

風光無限到黯淡退場,銀魂到底經歷了什麼

尋夢園

合作新動向《機動都市阿爾法》與核誠治造、《滿月之戰》聯動官宣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