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少女》:用青春逗趣,為校園題材賦能

  作者:楊昕

  「閃光少女」的故事,曾讓無數人找到了關於青春的全新註腳。這一次,《閃光少女》的故事重回小螢幕,原編劇帶著劇版《閃光少女》回歸,不以談戀愛為主線,記錄多元文化碰撞、塑造當下學生真實群像的劇版《閃光少女》,呈現的依舊是「現在進行時」的純粹青春。

  以「青春」訴「青春」

  沒有懷舊濾鏡、沒有成年人的怨艾,是劇版《閃光少女》秉承的年輕態度。人物塑造、情節發展、臺詞設計等方面的構思洋溢著輕松逗趣的氛圍和直沖雲霄的青春活力。校園生活裡的犯懶和逗趣;二次元少女的反叛著裝;和老師、家長對峙時巧舌如簧的「新生代哲學」……《閃光少女》不沉溺於緬懷過去、不糾結於展望未來,而是選擇書寫一種「活在當下」的美好。

  「青春壓軸,歲末閃光。」

  《閃光少女》的核心是友誼和追夢,用不加修飾的的形態表達青春。女主陳驚從最初的得過且過、不思進取,到重燃鬥志、組建民樂樂隊,新一代年輕人的「懶宅」和不服輸都被生動刻畫。其實,青春不正是時而無所事事,也有著一觸即發的鬥志昂揚嗎?

  「只有身體放松,大腦才能輕松,心靈才能自由,我是用修禪的狀態學習音樂,好嗎?」「看書對於我來說,屬於極限運動了」「我,你們是知道的嘛,身體的構成,三分之一肌肉,三分之一血管,三分之一樂觀」。臺詞的金句頻出是劇集的一大亮點,也使人物塑造更加立體化。

  不同於占據市場主流的校園劇,《閃光少女》更注重對當下學生生活事無巨細的真實還原,其中不乏更鮮活、當下的角色形象刻畫。劇中愛用網路用語對話、「二次元」著裝、熱衷手辦等瑣碎日常,塑造出當代學生群像。女主陳驚不修邊幅、古靈精怪,經常閃現些無厘頭的「歪主意」,引發一連串的搞笑故事;男閨蜜李由看似畏畏縮縮,卻默默保護著朋友,逐夢時也表現出異於常人的堅定;帥氣寡言的「小霾」有著對民樂的執著和勝不驕敗不餒的沉穩;沉默另類、生活中隻通過手機和大家交流的「二次元」少女櫻仔則在友情、音樂的幫助下逐漸敞開心扉。

  拒絕傳統套路的《閃光少女》描繪了鬼馬搞怪的「2.5次元」青春,因此,它的構思具有時代感,選角也傾向於「非流量」的稚嫩臉龐,在互聯網和現實之間無縫切換,敢於把二維的夢,做成三維的夢想。

  碰撞式的文化賦能

  影射現代生活的《閃光少女》,另一個突出特點是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由此激發出的意想不到的年輕活力,記錄著傳統文化在時代背景下的煥然新生。

  第一個場景就以歡快戲謔的民樂作為背景音樂的《閃光少女》,在青春成長的主題之外,還弘揚了以民樂為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揚琴少女陳驚,大堂鼓樂手李由,琵琶樂手塔塔等民樂學生演奏的各式傳統器樂,以及令人耳目一新的「2.5次元」民樂樂隊——以往校園劇中少見的設定,令劇集視角顯得尤為新穎。不盲目推崇西洋藝術,而從中華特色器樂中汲取靈感的《閃光少女》,承載著傳統藝術的文化傳播。

  鼓點營造出的多叛變奏,多種曲式延展出多樣的情緒變化,劇中的民樂樂曲並沒有刻板印象中的老氣橫秋。既能演繹出蕩氣回腸的恢弘大氣,也能與劇集輕松愉悅的氛圍相得益彰。

  民樂與西洋樂兩種藝術的碰撞也極具思辨價值。故事通過「鬥琴」環節被推向高潮,競技的最後,引出藝術突破文化壁壘的兼容互通。

  陳驚組建的民樂樂隊展現了傳統藝術和年輕文化的碰撞交融。一眾二次元少女對於傳統民樂有自己獨特的感知方式,而學生群體中也是「二次元」與「三次元」並存。在復合文化環境下誕生的「2.5次元」民樂樂隊,是「宅」與「燃」的融合,也讓中華傳統器樂的藝術風格衍生出年輕化的表達。由多個次元壁的學生共同創作出的新形態民樂,多變的曲風令人振奮,「潮」感十足。劇裡劇外,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體會到中華民樂的魅力,開始嘗試藝術的革新,指引著傳承和創新的新趨向。

  「青春限定」的價值傳遞

  「敢說敢做」是該劇的性格特質。劇中借人物的言行,傳達出懵懂卻閃爍著智慧光芒的年輕態價值觀。

  「我沒有別的長處,但是我有的是時間」「世界這麼大,我才不會隨隨便便給自己貼禁止出入的標簽呢」「99%能輸,1%會贏,那這種事就值得幹啊」……對年輕群體而言,《閃光少女》強調了敢於追夢、不畏失敗、樂觀向上的青春正能量。民樂樂隊成員對生活敢自嘲、向偏見發起挑戰,「敢於堅持就一定會獲得成功,敢於放棄就一定會收獲快樂」的獨特哲學是專屬青春的活力張揚。

  「你努力吃了這麼多年大米飯,就是為了長成一個這麼無聊的大人啊。」 《閃光少女》於成年人,則是青春對於成熟的發問,也在成長觀察中重拾拼搏的力量。我們看到了年輕人也有為夢想砥礪前行的執著,莽撞背後是不計得失、敢於拼搏的勇氣,向大人傳遞著難能可貴的純粹初心。而陳驚爸爸希望女兒能做個「原創夢」的溫暖期許,李由爸爸努力工作為兒子打造堅實後盾的樸實願望,實現了父母與孩子間的對話。年輕的原始沖勁、長輩與子女間的相互理解支持、成年人的反觀青春的深思,三者組成的價值體系貫穿始終。

  當校園劇的體量不斷擴充,它延伸出的時代意義也在不斷進化。「給我一個機會,還您一個驚喜。給我一個小火花,還您一個大爆炸。」不按套路出牌的《閃光少女》,給觀眾註入的是將奮鬥蘊於笑料之中的新時代年輕能量。從《閃光少女》中,或許可以思考出當代校園青春題材劇集的新趨向——少一分滄桑的情懷,多一分「年輕限定」的簡單純粹與活潑樂觀。(楊昕)

>《閃光少女》:用青春逗趣,為校園題材賦能

《雪中悍刀行》:裴南葦就這?如果換人來演,朱珠柳岩或許更合適

尋夢園

木村拓哉主演新劇延期播出

尋夢園

《清平樂》中的夏竦,真的是一個「奸臣」?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