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爆了,先別急著誇易烊千璽

  上映12小時票房破2億,刷新11項影史記錄,《長津湖》爆了,意料之中。

  這部主旋律,演繹了保家衛國的鐵骨錚錚,譜出一曲男兒血淚的讚歌。

  《長津湖》之所以讓人悲慟、沉浸其中,一眾主演功不可沒。

  吳京、胡軍、段奕宏、張涵予、朱亞文、黃軒、易烊千璽……

  國產硬漢集結,華語片許久沒見這麼蓬勃的荷爾蒙氣質。

  在中國大螢幕上,關於男性形象的審美,可謂經歷了一個又一個輪回。

  有意思的是,觀眾對於男演員的主流審美,常在清秀與硬漢之間搖擺。

  如今,硬漢風潮又回歸了。

  《長津湖》讓人印象深刻的表演是什麼?

  是唐國強得知愛子犧牲後,在雪地上的來回踱步,是朱亞文帶著儒糯的上海口音,卻表達堅定參戰的決心。

  是黃軒看著義無反顧的志願軍戰士,宣布參戰指示的肅然與不忍。

  是段奕宏跟吳京第一次碰面,段奕宏寫滿故事的臉上,流露的溫情一笑。

  這幾位演技派,紮實、認真,露面就展示了不俗的功底。

  在國產男演員晉級硬漢的代際梯隊中,他們堪稱不同時期硬漢的代表。

  有人實現了從「花瓶」到硬漢的跨越;

  有人一出名就和「硬漢」標簽掛鉤,努力尋求突破……

  唐國強,白面小生的開山鼻祖。

  《小花》《孔雀公主》,奠定了其第一代男神的地位。

  那時候,新中國的文藝剛剛繁榮,濃眉大眼的正派形象極為風行。

  伴隨紅色影像見諸大螢幕的表演藝術家趙丹、孫道臨、王心剛等,都有著那個年代很典型的相貌:忠厚的國字臉,一身正氣,表情剛毅,走的是儒雅架式的俊美。

  孫道臨《永不消逝的電波》

  然而,這種審美並沒有維持多久。

  1976年,高倉健的《追捕》風靡中國,撕開一道新鮮的審美。

  迥異於此前戲劇化的表演,《追捕》相當生活化。

  45歲的高倉健出演36歲的杜丘,硬朗冷峻、擁有歷經世事的滄桑,一下子就被追捧。

  「硬漢」,成為被觀眾呼喚出現的角色。

  當時還沒當導演的姜文成功塑造了影版於占鰲,彌漫著雄性陽剛的角色氣質讓觀眾記憶猶新;而以唐國強為代表的奶油小生逐漸被冷落。

  就連幾年後《家有兒女》裡,張一山都在調侃:我要成為硬漢小生,姜文那樣的。

  隨後唐國強轉型、突破戲路,終於憑借《三國演義》、《雍正王朝》攀上高峰。

  如果說諸葛亮還算是文人做派,那富於城府、殺伐決斷的雍正皇帝,再不見一絲清雅斯文。

  在雍正大帝被全國追捧的同一年,29歲的胡軍得到了他人生第一個最佳男主。

  第二年,他出演張紀中版的《天龍八部》,飾演至情至義的大俠喬峰。

  濃眉、粗嗓、一身腱子肉,讓他成為新一代硬漢的中堅。

  《長津湖》的胡軍,在七連官銜不大,資歷卻不淺。他表面恣意,內心卻是鐵漢柔情,一副慈父心腸。

  雷公豐滿形象,離不開胡軍的用心:助聽器、煙桿兒都是他的設計。

  影片最後,胡軍飾演的雷公仰面躺在廢墟裡,一句「我真的好痛」惹哭多少觀眾。

  「硬漢」倆字,又一次被胡軍完美拿捏住。

  2007年,胡軍在《集結號》客串張涵予的上級。

  出身於配音演員的主角張涵予一戰成名,迅速躋身一線。

  硬漢這一譜系演員的競爭,開始走向白熱化。

  《集結號》

  那時,演了《闖關東》的朱亞文嶄露頭角,傳武的忠義颯爽、敢愛敢恨,很博觀眾好感。

  朱亞文一度成為了「行走的荷爾蒙」,從《遠去的飛鷹》《愛在蒼莽大地》直到《紅高粱》,繼續走硬漢路線。

  《闖關東》

  而走這條路的後來居上者,越來越多。

  孫紅雷、吳京、段奕宏、廖凡、彭于晏……除了英武的角色人設,質量上乘的劇作底,對演員來說是極好的加持。

  典型的,比如康洪雷、蘭小龍兩部《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到現在都堪稱中國電視劇軍人題材的天花板。

  中國男人,從來沒這麼集中地展示過他們的魅力。

  一眾男演員脫穎而出,王寶強、張譯、張國強、段奕宏……後來都成了相當出色的實力派。

  《士兵突擊》

  在《長津湖》裡,段奕宏一露面,一句話沒說,就吸引了眾人的眼光。這已經不同於15年前,那個隨時都透露著乖張的袁朗。

  曾經的段奕宏,帶著痞樣的蜜汁自信。

  但在《長津湖》,這位神槍手話不多,舉手投足更帶滄桑。他果敢低調,同樣驕傲,卻是那種經由歲月磨礪,自然生發的成熟韻味了。

  對於男演員來說,能被打上「硬漢」標簽,一度成了莫大的幸事。

  不管怎麼樣,以堅毅果敢的氣質被觀眾認識,總歸是打眼的。

  劉燁,原本青澀內斂,讓觀眾擺脫不了《那人,那山,那狗》帶來的印象。他也曾試圖陰鬱到底,在成名作《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劉燁飾演的龍小羽就是一個相當敏感、沉鬱的男人。

  劉燁接下來還是選擇了硬漢之路,拍完軍旅劇《血色浪漫》,直接出演了片名就叫《硬漢》的電影。

  說起來,《硬漢》的主角是成長型角色,並不是普遍意義上我們定義的「硬漢」。但劉燁依然火得一塌糊塗。

  如果從高倉健時期追溯,觀眾對於硬漢的追捧,大概持續了40年。

  以白淨形象出道的演員,從踏入演藝圈那天起就在憂慮:

  什麼時候能轉型硬漢?

  比如黃曉明。

  他跟自己的形象較真了十年,俊秀的外表成為人們認可他的阻礙。直到2009年的《風聲》,蓄起鬍子的黃曉明,老辣陰狠,與以前那些不痛不癢的偶像角色成了強烈反差。

  並不是任何男演員都適合走硬漢路線。

  這跟天生的長相、氣質相幹,也關乎個人的脾性。

  像張譯,他早期飾演溫情的史班長、插科打諢的孟煩了,最近從《紅海行動》的隊長到《懸崖之上》的特工,悲戚的形象本身就讓觀眾有憐惜感。

  另外,演員如果過於依賴皮相,很容易被限制住。而貼標簽、再撕標簽的過程,也許並沒有那麼輕松。

  唐國強不想再做奶油小生。而胡軍、張涵予「爺們」慣了,也會抱怨:我想談戀愛,我也有其他柔情的一面……

  要想重塑自己的形象,需要付出的努力,比打造一個硬漢更難。

  不少演員糾結於這個字眼。

  比如朱亞文就曾一度陷入「油膩」地步,觀眾對他的認知也開始模糊。

  好在,優秀的演員總是會回歸正確的賽道。在《長津湖》的朱亞文沒有讓觀眾失望,他扮演的指導員俊雅、善於做思想工作,又不失勇猛,很有當年《亮劍》中趙剛的味道。

  事實上,讓硬漢形象不再那麼流行的一個原因,來自觀眾審美的一次分流。

  2014年,觀眾稱呼男演員,多了一個詞:小鮮肉。

  長相秀氣的男孩重新被追捧,在粉圈迅速壯大聲勢。尤其是年紀相近的同齡觀眾,開始視這些男生為偶像。

  這就像是男演員審美歷程中,一次意外的分流和拐角。

  或許說,中國觀眾對於男演員長相的審美,正處多元化的階段。秀美的顏值、冷峻的顏值,不同的觀眾各有所好。

  這一點讓人欣喜。

  觀眾不再以單一標準去看待某一位男演員,而會看到他的成長、角色的不同側面和演技爆發。

  在《長津湖》中,不可忽略的新生代演員,易烊千璽、歐豪,雖在老演員的映襯下,還稍顯稚嫩。

  然而,觀眾終於欣慰地看到,這一代被以小鮮肉叫起來的年輕演員,在優秀的制作團隊中,已經無畏臉被塗黑、弄髒,只管盡心打磨角色。

  他們或許還沒能摸清成為演技派的命門,但起碼,他們不再為形象所桎梏。

  這,就足夠讓人期待了。

>《長津湖》爆了,先別急著誇易烊千璽

安以軒,大美女完全看不出年齡!41歲與18歲也沒差很多嗎

尋夢園

易烊千璽竟然參演了《鐵梨花》,不要說我是最後一個知道的

尋夢園

中國國家話劇院2022年招聘人員公示,易烊千璽羅一舟胡先煦被擬聘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