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魷魚遊戲》大熱,奈飛贏了、椪糖火了、義烏賺了……

  經歷了乏善可陳的上半年後,奈飛的業績表現隨著爆款劇《魷魚遊戲》(Squid Game)在全球範圍內的爆火而大反轉,其10月20日公布的三季度財報中,多項指標超出分析師預計,關鍵指標超出市場預期。

  劇集、周邊、遊戲,奈飛對《魷魚遊戲》的一「魚」三吃,不僅顯示了其強大的「吸金能力」,也讓諸多的商家,尤其是中國義烏商家看到了機會。

  奈飛贏了

  在爆款劇《魷魚遊戲》的助力下,流媒體巨頭奈飛10月20日公布了三季度財報,多項指標超出分析師數據:

  2021年三季度,奈飛實現營收74.83億美元,同比增長16%,符合華爾街一致預期的74.8美元;

  實現全球付費用戶數淨增438萬,超出奈飛預期的350萬美元、華爾街預期的380萬;

  實現經營利潤17.55億美元,同比增長33.5%,

  實現淨利潤14.49萬美元,同比增長83.4%;

  實現每股收益3.19美元,超出華爾街預期的2.56美元。

  奈飛在財報中披露,在9月17日上線、以大逃殺為主題的韓劇《魷魚遊戲》已成為奈飛有史以來觀看人數最多的原創劇集。上線四周內全球有1.42億用戶觀看,而奈飛目前的全球付費用戶數為2.14億,也就是說奈飛遍布全球的用戶中有約2/3都曾看過該劇。

  奈飛在財報中預計,到四季度,全球流媒體付費用戶將淨增850萬,增至2.2206億,同比增長9%。

  此外,《魷魚遊戲》約95%的觀眾在韓國以外的其他國家。Netflix表示,該劇集已被翻譯成31種語言,並被配音成13種語言。

  10月初,奈飛初步估計,《魷魚遊戲》為奈飛創造的「影響力價值」近9億美元,成為史上最有價值的流媒體電視劇。但這部劇的投資僅有2140萬美元,遠低於奈飛及其他流媒體平臺熱播劇的成本。讓奈飛一舉成名的《紙牌屋》,2013年制作第一季花費6360萬美元,2016年的《王冠》1.3億美元一季。

  在《魷魚遊戲》播出後,Netflix的市值增加了約19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37億元)。

  10月初,奈飛在自己的電商平臺Netflix.shop中推出《魷魚遊戲》官方周邊,以衣服為主,售價在30美元-40美元,和亞馬遜售賣價格相當。此舉對今年6月份才推出的Netflix.shop來說,無疑是為新賽道添了一把火。目前,Netflix.shop已上線9個主題的周邊產品,首頁頂部就是《魷魚遊戲》。

  奈飛還披露了進軍遊戲領域的最新進展,該公司表示,已開始在一些國家測試相幹遊戲。

  椪糖火了

  劇中的道具火了,尤其是椪糖。

  在某電商平臺上,搜索「椪糖」關鍵字,結果顯示均為「魷魚遊戲同款」,不少商家還在商品顯眼位置標明「現貨秒發」「超薄」「新工藝」等關鍵字,售賣店鋪超過300家。按材料、包裝、數量不同,椪糖價格從2元到100多元不等,有商家還附贈摳糖的細針等工具。記者發現,不少商家的月銷量已超2000單,有的甚至月銷超萬單。

  1688上一批量椪糖的商家表示,椪糖價格大多在10元以上,目前工廠日均產量可以達到5000+,保存期限能達到一年。這些椪糖產品還已經完成了新一輪工藝改良,目的是為了更加還原劇中的糖餅大小、厚薄、色澤和圖形。

  該商家還告訴記者,椪糖海外銷路也非常好,「跨境下單,一下幾萬個地買。」

  有淘寶店鋪顯示月銷量超過1萬。據「時代財經」報導稱,有消費者甚至在淘寶一次性預訂了8000個椪糖。據了解,有餐飲商家推出了椪糖挑戰,挑戰成功者可以打折,還有麵包店出售椪糖引流,都成為椪糖消費的「大客戶」。

  根據多位美食博主的經驗分享,椪糖糖餅的原材料只需要適量的白砂糖與小蘇打,圓形鐵盒與針的成本也十分低。

  但正是這樣一款高溢價產品,在淘寶上還出現了斷貨的情況。部分銷量較高的商家僅接受預定,發貨通常需要4天之久,最多的長達20天,更有商家在商品描述中直接表示「暫不接單」。「暫不接單」的原因,客服告訴時代財經,因為自家產品還原度高,有客戶一次性預定了8000個,需要先交付這8000個糖餅,避免訂單堆積,「等得及就下單,這邊結束會恢復正常發貨。」

  此外,椪糖遊戲也成為Tik Tok上最熱門的挑戰遊戲,在抖音上帶劇名的短視訊總播放量破了30億,在中國微博的話題閱讀量近20億。

  除了椪糖,劇中的裝扮,包括「△」「□」「○」面具、「吳京版」綠色運動服、紅色連體褲以及「殺人娃娃」套裝,國內網上均有出售,以面具為例,拼多多上有的銷量已超過10萬件,多數產品價格在百元以內。

  相幹需求在境外同樣火爆。有數據顯示,該劇上線後,復古風格運動服、白色便鞋、紅色連體褲的搜索量都出現了飆升,其中,vans小白鞋銷量暴漲78倍,以致於一度賣斷貨。

  義烏賺了

  周邊產品的大火當然少不了義烏商家的「功勞」。當很多人還在尋找視訊資源時,義烏的商家們已經將劇中能變現的周邊摸得一清二楚,並迅速生產成商品。

  《魷魚遊戲》劇中一共設置「一二三木頭人、椪糖、拔河、彈珠、猜玻璃、魷魚遊戲」6個遊戲,這些都是義務商家的「素材」和「模板」。

  義烏宏濤模具有限公司負責人葉建紅「押寶」的是《魷魚遊戲》中的「一二三木頭人」玩具女孩,他認為年輕人會瘋搶這面具,便在萬聖節之前將這款面具上市。

  「它看起來真的很嚇人,必定在萬聖節大火。」葉建紅說。

  現在,這個面具已經為他賺了幾十萬——包含但不限於人民幣。

  此外,9月25日,他在義烏的工廠,就生產出《魷魚遊戲》中「△」「□」「○」面具模具。

  在葉建紅的工廠裡,一套模具的制作周期需要7天左右,模具訂制價格也在1萬到1.5萬元不等。

  十月初,宏濤模具交付了第一套模具,但此時,他發現義烏已經有上百家企業在做《魷魚遊戲》的生意,「有正規企業,也有小作坊。」

  憑借這些模具,義務商人們制造了數十萬個劇中的頭盔模型,他們的訂單來自韓國、美國、加拿大,或歐洲國家。

  9月底,義烏模具市場上,一套正規的《魷魚遊戲》的現貨被炒到5萬元左右,之後不到一個月,便暴跌到一兩萬元。

  記者搜索發現,淘寶上一些《魷魚遊戲》的面具,最便宜的8元錢就能買到。

  「那也有很高的利潤,畢竟生產一個只需要1.5元。」葉建紅說。

  成品生產商付欣的工廠專門開辟了兩條生產線加入「遊戲」,之後又增加了兩條生產線。

  此外除了國內平臺,比如亞馬遜這樣的國際電商平臺裡,來自義烏的《魷魚遊戲》周邊一樣受到追捧。

  在亞馬遜搜索「squid game mask」能得到200餘個結果,這些面罩售價在15美元左右,利潤頗為豐厚,吸引了不少外貿電商入場。這些周邊同樣貼著「made in china」的標簽,很大一部分來自義烏。

  延伸

  義烏企業最懂「蹭熱點」

  搶灘《魷魚遊戲》周邊市場,這已經不是義烏生產企業第一次「蹭熱點」。

  上一次引發義烏制造商集體行動,是奧運射擊冠軍楊倩頭上的「小黃鴨發卡」。「那個發卡一出來,第二天就有企業開模生產,就兩周的熱度,瘋狂賺錢。」一義務廠家說。

  在義烏,傳統的「小商品制造商」已經將眼光放到互聯網上,並摸索出一套找熱點的方法。

  「去年熱度比較高的是地攤燈、摩托車頭盔,今年有發卡,還有這一波魷魚遊戲。你要趕上每一波潮流,第一是趴在互聯網上,第二是善於分析數據。」一位在亞馬遜長期經營國際跨境電商的義烏商人李佳(化名)表示,「為什麼國內古裝劇火熱但是沒有這麼多的周邊,一是因為古裝制作周期長,二是成本太高。」

  李佳的亞馬遜店鋪裡,《魷魚遊戲》的周邊銷量頗高,他認為,人們偏愛這些周邊的關鍵是——1、制作簡單;2、所有人都買得起。

  不僅在亞馬遜,李佳還在韓國電商平臺Coupang擁有店鋪。在那裡,他售賣義烏企業生產的《魷魚遊戲》服裝。

  他坦言,一套衣服國內店鋪的價格最低30多元,而Coupang上的服裝基本都在15000-40000韓元不等,換算下來要200元人民幣左右,「我們當然會搜索各種電商平臺的數據去分析,然後找到利潤最高的平臺去進駐。」

  「快速把《魷魚遊戲》研究透徹,可以說,我們真的比劇迷更懂《魷魚遊戲》。」

  「以前的義烏,是有什麼需求生產什麼、賣什麼,現在的義烏是從熱點中找需求、創造爆款。」李佳說,「畢竟時代不同了。」

  《魷魚遊戲》介紹

  《魷魚遊戲》的劇情簡單來說就仨字——大逃殺。將456個被生活逼得走投無路的人聚在一塊,美其名曰一起玩遊戲,贏了拿走456億韓元(約2.5億人民幣)獎金,輸了的當場失去生命。

  看似老套的劇情,並不妨礙它的走紅,劇中主演的粉絲量在10天內瘋漲幾百倍,其中,女主演鄭浩妍的ins粉絲從40萬一路飆升至1700萬,成為韓國女演員的No.1,可以說是「世界頂流」了。

  《魷魚遊戲》只有9集,短小精悍一直是Netflix的吸精之處,以最短的時間匯聚最強的聲量,加上全球同步上線,只要頭3集劇情比較精彩,第二天便會出現席卷評論、席卷熱搜,乃至席卷全球的現象。

  上遊新聞綜合虎嗅、鈦媒體、站長之家、中國青年報、36氪等

>《魷魚遊戲》大熱,奈飛贏了、椪糖火了、義烏賺了……

《仙境傳說RO:守護永恒的愛》與你邂逅新世界

尋夢園

仙境傳說:全新起航的手遊世界,帶你一起領略其中的美好

尋夢園

美姿藝術團表演《仙境傳說》,與主持人上演古風走秀|向幸福出發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