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魷魚遊戲》光速走紅,背後是韓國經濟「不能說的秘密」

  「9集不過癮!」一位韓國網友如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而讓他最近如癡如醉的是一部在奈飛(Netflix)上熱播的韓劇:《魷魚遊戲》(Squid Game)。

  自9月17日上線以來,《魷魚遊戲》登陸美國視訊流媒體巨頭Netflix,此後的點播量一路躥升。10月12日,Netflix在其官方社交媒體帳號宣布,這部9集韓劇以1.11億點播(觀看時長超2分鐘)用戶數量,成為該平臺歷史上開播成就最好的作品——此前的紀錄是美劇《布裡奇頓》(Bridgerton),開播四周成就為8200萬點播用戶。

  Netflix的更多數據顯示,89%的觀眾至少看了一集,66%的觀眾已經看完了這一季。《魷魚遊戲》在上映的前28天裡,被觀看的時間超過了14億小時,是此前《布裡奇頓》第一季總觀看時間的兩倍多。

  韓國首爾科學綜合研究生院大學主任教授黃菲以她多年在韓國生活的經驗告訴第一財經,韓國民眾在對大眾文化商品這方面的潮流追隨還是很普遍的,因為韓國是單一民族的國家,所以在這種集體共情方面有很強的需求,「只要有一部分人看一部電視劇產生了社會性話題,那麼很快,全社會各個階層的人都會知道這部劇。」

  她繼而強調,過往不少韓劇作品都會在Netflix上熱播,但巿場主要集中在亞洲,而諸如《魷魚遊戲》般通過Netflix「沖出亞洲,走向世界」,並不多見。

  Netflix聯合首席執行長(CEO)薩蘭多斯(Ted Sarandos)在一檔訪談節目中表示,「《魷魚遊戲》很可能成為奈飛迄今為止最受歡迎的電視劇」。公司股價不斷上漲的同時,其預估顯示,《魷魚遊戲》的火爆將為公司創造近9億美元的價值,而劇集成本僅為2140萬美元。繼續跟拍第二季的呼聲已在社交媒體上不斷湧現。

  共識廣泛

  回溯過去多年,熱播的韓劇並不少。黃菲細數到,早期的像《愛情是什麼?》還有在日本爆火的《冬季戀歌》,以及曾在亞洲紅極一時的《大長今》,都是韓劇的高光時刻。「近幾年的《鬼怪》、‘請回答’系列劇和‘機智’系列等韓劇,也都能帶起來一陣大眾熱議的風潮。」

  據黃菲介紹,在韓國,電視劇均採取年齡分級播放制,即大部分韓劇適合15周歲以上人群觀看,也有部分韓劇的可觀看年齡段設置在12歲以上,「《魷魚遊戲》是一部設定在19周歲以上可以觀看的韓劇,但現實是男女老少都知道它,而且很多未成年的小學生也都在玩其中的一些童真遊戲,這在以往是比較少見的情況。」

  如今,不僅僅在韓國掀起全民「魷魚遊戲熱」,借助網路媒體平臺,《魷魚遊戲》已經沖出韓國走向了世界。「現在全世界很多人都在玩《魷魚遊戲》裡面的遊戲,在世界各地都能夠看到木頭人的玩偶形象,還有那些神秘的符號。」黃菲表示,「而這是在以往的韓劇流行趨勢裡面沒有體現出來的。」

  對於《魷魚遊戲》的火爆,黃菲認為,「與2020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韓劇《寄生蟲》一樣。貧富差距、社會不屈等,以及疫情所帶來的債臺高築等問題,不僅僅是在韓國社會,可以說現在整個世界,特別是在西方發達國家,這些矛盾都尤其突顯。所以這樣題材的影視劇肯定會獲得更廣泛觀眾的共識。」

  誠然,自去年疫情以來,封鎖措施限制了民眾的出行。全球經濟也受到了疫情無情的沖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新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依舊下調了全球經濟的增速,認為2021年全球經濟有望持續復蘇但勢頭趨緩,預計全年增長率為5.9%,較7月預測值下調0.1個百分點。

  《魷魚遊戲》中李政宰飾演的主人公就是這樣一位生活窮困潦倒之人,窮途末路之際,他試圖參加一場活動獲得456億韓元(約合2.5億人民幣)以實現鹹魚翻生。

  遊戲雖然充滿童趣,但是過程與結果都是成年人的殘酷。456個玩家共分為6輪遊戲進行闖關,每輪遊戲都會「淘汰」一批玩家,每淘汰一名玩家獎金池便增加一億韓元,留到最後的玩家可直接獲得全部獎金。而正是這一輪輪的「刺激」遊戲契合了疫情下諸多觀眾的需求。

  「這部劇的確是反映了很多韓國很現實的問題,但這也許並不是這部劇的初衷。」黃菲說道,「我覺得這部劇整個還是營造一種視覺沖擊,通過印象派藝術的呈現方法,和童真童趣這樣反差很大的元素,結合起來去諷刺現實生活的殘酷。」

  潛在債務風險

  在韓流迎來「高光時刻」的同時,《魷魚遊戲》中所揭示的韓國普遍存在的債務問題也發人深省。與其他驚悚電影不同,《魷魚遊戲》通過「弱肉強食」的遊戲規則,揭示了那些無法承擔巨額債務的人們在生活中的掙紮。

  IMF的最新財政監測報告中也估計,受疫情影響,全球政府、非金融企業和家庭的債務將出現前所未有的增長。對於劇情中所直指的借貸在韓國有多普遍?韓媒報導顯示,過去幾年來,韓國平民負債率不斷攀升,貧富差距急劇擴大,許多人在猝不及防中就陷入了債務危機,「而借貸就好比普通人每天買一杯咖啡那樣隨處可見。」

  根據韓國銀行(即韓國央行)的數據,韓國今年第二季度的家庭負債總額突破1800萬億韓元,達1805.9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0.03萬億元),比前一季度末增加了41.2萬億韓元,為2003年相幹統計以來的最高。當季的家庭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已達105.6%,而這則是其他亞洲國家未曾出現過的。

  當季韓國家庭債務與可支配收入比為172.4%,較上年同期上升10.1個百分點。韓國央行表示,由於為抗擊新冠疫情而實施的社會距離限制措施,許多人的家庭收入下降,家庭債務與可支配收入之比的增長令人擔憂。

  8月末,韓國央行就宣布了加息,將現行的 0.5% 基準利率調至 0.75%。這是韓國近3年來首次宣布加息,韓國也由此成為了疫情暴發以來第一個放棄貨幣刺激政策的亞洲主要經濟體。而韓國財政部的最新表態顯示,未來韓國的加息步伐並不會停止。

  韓國智庫真善經濟研究所的總裁李寅哲(Lee In-cheol)指出,韓國央行宣布加息主要是為了減輕家庭的負債率。而在他看來,韓國人陷入債務危機絕對不是偶然,「在韓國,普通民眾的債務總額已經超出了國內生產總值的5%。從個人角度來看,這意味著即使你不吃不喝把一年賺的錢全部省下來,你也無法還清債務。而有債務問題的人口數量正在以指數級速度增長。」

  這些增加的貸款最終又流向哪裡?韓國金融監管局(FSS)最新發布的數據表明,加密貨幣、股票和房地產,是這些資金青睞的領域,「資產泡沫化的加劇,對韓國經濟造成的潛在威脅已超出疫情的打擊。」

  也有觀點認為,造成債務激增的部分原因是疫情暴發後,韓國央行放寬了貸款限制,與此同時,韓國房價也在飛速上漲,尤其是首爾以及首爾周邊的都市圈。自文在寅2017年就任韓國總統以來,先後對韓國房地產出臺了二十多輪調控政策,卻見效甚微。韓國央行已警告稱,金融領域的遞增失衡不僅會提升金融系統的脆弱性,同時也會導致實體經濟下滑的風險擴大。

  與經濟的窘境相比,韓國政壇近來「熱鬧非凡」,因為明年3月,韓國將迎來五年一度的大選。

  黃菲告訴第一財經,對於執政的共同民主黨而言,他們現在面臨的巨大問題就是來自經濟方面的嚴格考驗。「對於因疫情受到生存威脅的小工商戶而言,如何恢復他們的生產生活,在後疫情時代如何有序逐步開放社會,解決實際的民生問題,可能也是影響選票的一個關鍵問題。因為如果疫情得不到根本性的緩解,那麼可能對執政黨非常不利。」她說道。

  韓國不少智庫也分析認為,鑒於韓國政府正處於尷尬的「換屆期」,文在寅政府的施展空間十分有限,所以也「只能期待下一屆政府,只是現在一切都還很難判斷」。

>《魷魚遊戲》光速走紅,背後是韓國經濟「不能說的秘密」

14部遊戲全收集《吃豆人博物館+》明年登陸多平臺

尋夢園

《仙劍奇俠傳7》獲金陀螺獎「年度人氣IP類遊戲獎」

尋夢園

10月都有哪些好遊戲?除了仙劍7,還有一堆大作榨乾錢包

尋夢園